🍄樂愛生活手札: 2011.08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8/31

土馬騌(苔類)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1.屬於苔類無維管束植物,俗名大金髮苔、獨根草,是森林底層的耐蔭植物。

2.植物體呈深綠至墨綠色,直立,與蘚類之平舖附著物明顯不同。

3.無根、莖、葉等器官,莖狀枝直立,粗硬,小葉披針形,具假根,孢蒴卵狀、長橢圓形,蒴柄長。


土馬騌(苔類)平常可見的是配子體(呈綠色,在圖最下方)。

配子體有分雌雄,雌配子體可產生卵(雌配子)、雄配子體可產生精子(雄配子)。

精子(雄配子)可藉由水為媒介,傳播到雌配子體上,和雌配子體的雌性生殖器(藏卵器)中的卵進行受精作用,生成受精卵(合子)。

合子可在雌配子體上發育出可以產生孢子的孢子體(圖最上方),孢子體產生孢子,孢子可萌發生成雌配子體或雄配子體。


Mosslc01-1.jpg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8/29

物理性防曬VS化學性防曬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原文:

奉老婆之命.幫買防曬乳...
----------------------------

相信美眉在選購防曬時,可能會聽見店員說:「這款是物理性!那款是化學性!」妳是不是一頭霧水呢?到底它們有什麼差別呢?讓板主我來為妳解答吧!

「物理性」防曬:是利用礦物性粒子將光線反光回去的物理原理,在肌膚上形成防護效果。因此物理性防曬品比較溫和,較不會造成肌膚敏感。部份水水一定會擔心,這樣的話,是不是會容易厚重泛白阿?

放心!雅漾自然抗礦防曬系列運用最新的科技,讓防曬作用的粒子變得超微小,用起來更輕透自然不怕泛白喔!更棒的是,他還有潤色效果,板主我可是常拿來當隔離霜使用呢!

「化學性」防曬: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化學藥劑來吸收陽光中的有害物質、減低傷害,因此較物理性防曬清爽、不易泛白。但是化學藥劑都有可能被肌膚吸收、不穩定,以及容易造成肌膚敏感的問題喔!

為了讓水水用到更好的防曬品,雅漾防曬的另外一個系列:雅漾舒護寬頻防曬系列成功的將「物理」和「化學」兩者的優點結合。除了有效解決化學性防曬的不穩定、易敏感缺點,還添加了「維他命E原」,讓你在享受「物理」+「防曬」雙重效果的直接防護,還可以透過增強細胞(維他命E原可以避免細胞受到光老化傷害)達到間接防護,給你最完整的全方位完整防護!

板主在這邊將雅漾的防曬品做了清楚分類,希望能讓水水更加輕鬆選擇喔!

雅漾自然抗礦防曬系列(物理性)
    
自然防曬乳SPF25 
 高效自然防曬霜SPF50
        








雅漾舒護寬頻防曬系列 (物理性)    +    (化學性)     舒護防曬噴霧SPF20
     舒護防曬乳液SPF40
     舒護清爽防曬乳SPF20
     舒護清爽防曬乳SPF50+
     高效舒護防曬乳SPF50+ (新品)
     兒童舒護防曬乳 SPF40 (新品)



現在是不是對雅漾防曬品的性質一清二楚了呢!
要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才能做個不怕艷陽熱情的白皙美女喔~

1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刮痧」該怎麼刮?拔罐該怎麼拔 ? 消暑、解熱、排毒、去疲勞!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由香港演員梁家輝擔綱,還未在台灣上映過的電影「刮痧」,今春在大陸與西方世界席捲熱潮。

許多看過這部電影的歐美人,都趁拜訪北京時,體驗中國流傳甚久的刮痧,以滿足對東方民俗療法的神秘遐想。

電影的背景是在美國,劇情的高潮就由劇中梁家輝小孩背後片片紅色的痧痕掀起。原是爺爺(梁家輝的父親)為了替愛孫退燒而刮痧留下的印記,在美國醫生的眼中卻成了「虐待兒童」的罪證。
梁家輝吃上官司,一場中西文化衝突於焉展開。

引起這場紛爭的紅色痧痕,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民眾卻是一點也不陌生。
特別是在容易中暑的炎炎夏日,常看見有人拿著湯匙或只是徒手用指節、指背往另一人背上重複地刮,不久後,紅紅紫紫的斑痕便會出現。


 


「刮痧是把不舒服的症狀刮出來,」長庚醫院中醫分院骨傷科主任楊哲彥簡單明瞭地說。

「痧」就是體內氣血淤積、阻塞,一旦「不通」,病症隨之而來。
藉由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積。

中華民國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吳長新表示,若用現代的語言解釋,痧毒就是無法消化的食物、營養素,或無法排除的代謝廢物累積而來。

除了血液循環可能受阻外,體內還有許多液體的循環也可能受阻,如淋巴液、細胞外液、組織間液等。

刮痧就如按摩,可以促進體內液體的循環,避免阻塞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建成由西方醫學的觀點解釋,一旦液體流動受阻,就容易產生慢性筋膜炎,會感覺局部肌肉僵硬。

其實,刮痧不只是退燒、消解體內暑氣,也不限於夏季使用,隨不同的穴位與經絡,影響不同反射區的健康,刮不同的部位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腰部經絡主腎,上背部主心肺功能,下背部則主肝膽脾胃。
而一般民眾最常刮的肩頸部位則是可以退燒、去暑、袪風寒的「頸三條」。
這個部位居於頭、頸交界之際,若是緊繃,會造成全身氣脈不通,熱氣無法消散。

肩頸一鬆,全身鬆

也因此,「肩頸一鬆,全身鬆」,吳長新引用古籍記載解釋,刮頸三條,對去暑、放鬆緊繃的效果特別好。

首先是「督脈」,也就是中樞神經,由後腦杓最突出的枕骨一直到大椎穴。
另外兩條經絡則是主風寒的「膽經」、「膀胱經」,由雙耳背面的高骨到肩膀。

刮頸三條不只緩解症狀,常刮這些經絡也可預防感冒。

刮痧的力道也會產生不同效果。「輕刺激是『補』、強刺激是『洩』,」吳長新解釋,一般民眾不知自己體質,拿捏不住該補該洩,就保持力道平均「平補平洩」。


陳建成也由按摩的觀點看刮痧,深層的按摩力氣可達肌肉、肌腱,淺層的按摩則僅止於皮下組織或是皮下組織到肌膜層之間,效果有別。

愈痛愈有效、愈黑愈有效?

但是,不管力道大小,刮痧並非痛才有效,更不應痛得呼天搶地。此外,也不是非得刮得傷痕又深又紫、甚至皮破血流才可罷手。

楊哲彥表示,有問題的部位刮痧才會較痛。

而正常的部位紅得快褪色也快;反之,有問題的部位很慢才出現紅瘀,褪色速度也慢。
刮痧部位、力道若不對,出現的紅紅紫紫也只不過是微血管破裂的現象,不僅無效,還造成皮肉之傷。
其實,無論是否為穴位經絡部位,只要重複拍打、按壓,本來就會產生疼痛

吳長新的經驗是,不健康的部位刮起來會感到不平滑,痛也只是「普通的痛」
而正常情況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2∼3個小時痧痕就會褪去,大部份的人最長一天內就消失了。

即使年紀大、病重的人,也是2∼3天就消失,但是使勁刮、亂刮,一兩個星期可能都無法消去。
有些民眾也可能因刮不出痧而更使勁地用力,但是,除了方法錯誤外,刮不出痧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者病得太嚴重而不易刮出痧,吳長新說。

另有些接受錯誤刮痧的民眾,經歷死去活來的疼痛後感覺很舒服,就誤以為是刮痧奏效。
其實是所謂「痛」而後「快」,是身體受到重大刺激後,正常的生理反應。

大痛忘小痛

陳建成解釋,身體一般由較細的神經纖維傳導疼痛訊息,但若因更大的外力刺激更粗的神經纖維,產生的訊息傳遞回大腦後,在一個被稱為「閘門」的地方,會改變訊號,讓身體忽略原來較小的疼痛(學理上稱為門戶控制理論)。
大力的刺激也誘使體內產生腦內啡(endorphin)而達到止痛的作用
這也可能是有些人接受一些大的外力刺激後反而覺得比較舒服的原因

此外,刮痧的過程也可能使體內產生反應,血管擴張、止痛物質釋出也會讓刮完痧的人感覺舒服。
不過,若是引起過度的發炎反應,可能就會造成反效果

中醫師楊哲彥表示,刮痧的效果受個人健康狀況、體質、年齡、性別影響。刮痧對體質屬熱證和實證的人效果較佳。

此外,刮痧針對的是功能性的問題,對器質性問題效果有限。
功能性的問題如局部痠痛無力、頭暈頭痛、煩躁發熱、胸悶呼吸不順等等。而器質性疾病則是系統性疾病,如心臟病、肝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等。

雖然可刮痧的穴位與經絡遍及全身,但一般人多半不是熟諳穴位脈絡的能手,也拿捏不準力道大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楊哲彥建議避免眉心到嘴角的三角部份,因為一旦刮破皮,感染容易禍延至腦部。

振興醫師陳建成也提醒,避免血管、神經豐富的區域,例如頸部腹面,或是缺乏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骼非常接近的部位,如鎖骨、脛前骨等等。
因為一旦方法錯誤,用力失當,可能刮傷表淺神經或微血管
此外,老年人血管中的硬化粥狀斑塊可能因過度用力而破裂,而演變成中風

孕婦、身體虛弱者,皮膚上有感染、傷口,或患有傳染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血友病、惡性腫瘤、骨傷等,都應避免。

刮完痧後也應注意保持刮過部位的清潔,避免刮破皮又造成感染,得不償失。
此外,若是多人使用同一刮痧器材,更應注意消毒,預防傳染。

「刮痧如果了解原理、方法正確,絕對不會有問題,而且每個部位都可刮痧,」中華民國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吳長新強調,要刮痧的人必須了解經絡,生理解剖,才是真正刮痧,不然就只是碰運氣。

如何正確、安全地刮痧,吳長新提供下列幾項要訣:

1.使用正確的刮痧器具

找邊緣鈍而圓滑的器具,避免擦傷皮膚。例如梳子背脊、瓷湯匙、刮痧板。厚度要適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傷皮膚。寬度約成人手掌寬度,易於抓握,也利於使力。

2.角度、力道、方向正確



將刮痧板與皮膚成90度角,垂直下壓,單方向刮。力道由輕漸重,就不會痛,不會受傷。一次大約刮5∼10公分即可,刮到顏色不再變,就可停止。

3.塗抹潤滑物品

可在刮痧前塗抹潤滑物品,如水、綠油精、萬金油、嬰兒油等等。或是使用含紅花、川芎、當歸等配方的刮痧膏。
(審稿專家: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科主任程惠政)


頸三條

一般民眾最常刮的肩頸部位是可以退燒、去暑、袪風寒的「頸三條」。

1.是「督脈」,也就是中樞神經,由後腦杓最突出的枕骨一直到大椎穴。

2.3.條經絡則是主風寒的「膽經」、「膀胱經」,由雙耳背面的高骨到肩膀。


使用正確的刮痧器具:找邊緣鈍而圓滑的器具,避免擦傷皮膚。例如梳子背脊、瓷湯匙、刮痧板。厚度要適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傷皮膚。

1.太厚刮不到痧
2.太薄易傷皮膚
3.多用途
4.寬度約成人手掌大,易於施力


拔罐要注意什麼?

拔罐與刮痧同樣是種按摩穴道與經絡的方法,只是拔罐力道更深。

它是利用類似杯子的器材,透過事先加熱或者抽氣,使罐內氣壓小於體內氣壓,讓皮膚自然往外推而被罐子吸附,達到活絡循環的目的。
與刮痧類似,正確拔罐不應拔到極度疼痛,而且,施行者應該「氣定神閒」地拔罐,而不是粗魯地拔來拔去,中華民國科學氣功學會理事長吳長新表示。

許多刮痧的注意事項同樣可應用到拔罐。

長庚中醫院骨傷科主任楊哲彥也提醒,與刮痧一樣,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若突然施以外力,心肺功能輸出量驟增,患者很可能會呼吸困難、休克,應避免拔罐。

最近不幸在拔罐中過世的男性,生前常因背痛而尋求拔罐緩解症狀。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建成也藉此提醒,中背部的疼痛很可能是心臟方面疾病的前兆,或者反應其他內臟問題的警訊,有中背痛的民眾要提高警覺,早日就醫檢查。
原文:康健雜誌45期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電腦月省420元電費-電腦設定小撇步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歡迎轉寄, 共同節約能約

  電腦月省420元電費 -----  交通大學電腦設定小撇步得首獎
    首先,進入電腦系統裡的「控制台」→再進入裡面的「電源選項」→ 最後進入「電源配置」將[關閉監視器]的時間設定成 5 分鐘,
接著將! [系統待命]的時間設定成10 分鐘, 再將[關閉硬碟]的時間設定成15 分鐘,最後再將[系統休眠]的時間設定成20 分鐘,即大功告成。

電腦閒置20分鐘,自動進入休眠狀態,省電97.5%,平均1月可省下420元電費。


交大顯示科技所學生陳柏廷等人推廣電腦省電,只需簡單設定就能達到良好效果,

一舉打敗28組團隊獲得俠客CEO爭霸賽第1名。

據統計,一台電腦徹夜沒關,一晚上所消耗的電力,足夠印表機印出一萬張的文件,

這是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其實每個人是可以為這世界做一點貢獻的!

--原文:
http://blog.sina.com.tw/love1970619/trackback.php?pbgid=3131&entryid=627648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終結脂肪肝 / 肥胖,高血脂、油脂或營養過剩變成脂肪肝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圖來源
脂肪肝已經是現代人的國民病!肝病有三部曲,即肝發炎、肝硬化、肝癌;其實脂肪肝也可能會走到三部曲。
尤其,脂肪肝與其他新陳代謝症候群像是腰圍、高血壓、高血脂、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這一些都有關係。
脂肪肝甚至可以不經過肝硬化這個過程,直接跳到肝癌,這是非常危險的。如何逆轉脂肪肝?
需要依賴藥物或猛吞保健食品嗎?
日常應該怎麼做,才能遠離脂肪肝的威脅呢?






【終結脂肪肝】台灣約每2~3個人就有1個人有脂肪肝。
過去醫界多認為脂肪肝無大礙,但近年發現,有些病人的脂肪肝會演變成脂肪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作者 / 張曉卉 ·

「脂肪肝!要不要緊啊?」一家公司年度員工健康檢查結果出爐,李先生看著自己的健檢報告書上紅字寫著「脂肪肝」,發出疑問。
「我也有耶,」外號「胖哥」的小陳出聲回應。算了算,同部門竟有將近半數同事有脂肪肝。
別太意外,脂肪肝可說是台灣人最普遍的肝病。肝病基金會對9000個上班族做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脂肪肝的比例高達43%,其中男性上班族更高達49%。
另有研究指出,台灣成人脂肪肝盛行率約三成。
換句話說,大約每兩、三個成人當中就有一人得了脂肪肝,遠高於大家熟知的B型肝炎(20%)、C型肝炎(2~6%)。為何肝包油?




台語形容脂肪肝是「肝包油」,也就是肝臟囤積了太多脂肪。

脂肪肝長什麼樣子?

法國名菜鵝肝就是典型脂肪肝。
養鵝人家強迫餵養大量且過量食物,造成鵝的肝臟因營養過剩積聚脂肪變得滑腴肥軟。
人的脂肪肝則是自己造成的。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專研肝病的楊培銘醫師指出,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尤其現在台灣人吃得好又吃得多,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體重過重、意即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30的人,有一半的可能罹患脂肪肝;假如BMI超過30,那肝包油的機率高達85%。

除了肥胖,高血脂、尤其是三酸甘油酯過高的人,酗酒、糖尿病控制不良、C型肝炎、藥物(例如類固醇、治療免疫風濕藥物)等也是引起脂肪肝常見因素。
過去醫界多認為,如果是長期大量飲酒造成的脂肪肝,容易演變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進而可能導致肝癌等嚴重問題。不是酗酒所造成的脂肪肝,則不會演變成肝硬化。
但最近十幾年的研究卻發現,有一部份很少喝酒、並非酗酒引起的脂肪肝病人,也可能引發肝臟的致命危機。脂肪肝炎也是肝臟殺手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指出,沒有飲酒習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患者,絕大部份是單純的脂肪肝,對肝臟機能損傷並不大。
但要小心的是,有少數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數(SGOT、SGPT)卻異常升高,稱為脂肪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肝炎有可能進展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嚴重肝疾。

有多少比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會變成脂肪肝炎?

「整個機轉與關連還沒有釐清,」楊培銘醫師搖搖頭表示,國外統計顯示約有1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會變成脂肪肝炎,但台灣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數據。

超音波、抽血、肝臟切片確認

脂肪肝或脂肪肝炎一般沒有症狀,很多人是在健康檢查發現,或者是肝功能異常升高才會出現如疲倦、噁心、厭食、黃疸、右上腹腫脹等不適。

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朱正心表示,超音波是現今診斷脂肪肝最安全準確的工具。如果:
●超音波發現脂肪肝,
●肝功能指數超過正常值兩倍(正常值SGOT、SGPT=5~40),
●體態肥胖,並且排除B型、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自體免疫疾病、藥物問題等常見的肝炎病因,即可為脂肪肝炎。

如果肝功能大於正常值5倍,醫師會建議做肝臟切片,進一步確認肝臟組織是否進展到纖維化、硬化階段。但因多數脂肪肝炎病患並無症狀,所以接受肝臟切片這種侵襲性檢查的意願很低,所以多半以抽血、超音波追蹤。減肥就是特效藥

肝膽科門診經常會有病人問醫師:「脂肪肝有沒有特效藥?」
「沒有,減重就是最好的特效藥!」楊培銘總是這麼強調。
單純的脂肪肝無藥可醫,要靠自己努力。若能從飲食控制、運動、規律作息來減肥最理想。楊醫師曾有一位70公斤女病人,半年內力行減重8公斤後再照超音波,脂肪肝就不見了。

梅約醫學中心建議:

如果是飲酒造成脂肪肝,應該戒酒;

●C型肝炎引起脂肪肝,則應治療C肝;

●糖尿病病人控制病情穩定;

●高血脂患者必要時服用降血脂藥物把血脂降下來;

●吃新鮮食物、不亂服成藥,以減少肝臟負擔。

至於脂肪肝炎,目前還沒有理想藥物可用。
朱正心醫師說,脂肪肝炎並非病毒造成的,所以沒有像B型肝炎、C型肝炎有抗病毒藥物治療。現雖有一些利膽、降血糖藥物用在脂肪肝炎病人身上,但成效並不顯著。
醫師們建議,脂肪肝合併肝功能異常的病人,最好每3個月抽血、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
若為單純脂肪肝,半年追蹤一次即可。
(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附設北護分院院長楊培銘)素食者、瘦子比較沒有脂肪肝?

吃素就不會有脂肪肝?

×素食者雖不吃動物性脂肪,但若常用煎炸烹調方式,或為讓食物美味放較多的油,還有吃太多堅果類食品,一樣會因吃進過量油脂或營養過剩變成脂肪肝,肝病基金會指出。瘦子也會有脂肪肝?

○脂肪肝與肥胖關係密切,體重過重、BMI大於25的人,脂肪肝機率隨之大增。
但有些人因為先天體質關係,比方膽固醇代謝異常,即使身材苗條體重正常,仍可能有脂肪肝。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

媒體報導,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3年主、次診斷脂肪肝從14.2萬人成長至16.8萬人,三年成長近兩成,但以流行病學研究盛行率推估,潛在與確診人數恐上看600萬人。

健保署統計,民眾就醫被確診有脂肪肝的人數,過去3年依序為14.2萬人、14.8萬人、16.8萬人,成長近兩成,男性高於女性,以40歲至69歲占近七成最高。
不過,健保可填欄位有限,若患者疾病太多,醫師未必能填入脂肪肝,此數據恐被低估。

本會執行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曾在《好心肝》會刊受訪指出,隨著藥物的進步,不管東、西方國家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療上都有長足的進展,但是美國近幾年調查卻發現,罹患肝癌的人數並沒有隨之下降;經過深入探討後發現,原來是罹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人數不斷增加。

其實台灣也是這樣,隨著飲食西化後,國人罹患脂肪肝的比例越來越高,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2018年在新北市大規模的腹部超音波篩檢發現,竟有高達55%的民眾罹患脂肪肝。
東西方同樣面臨到脂肪肝危機。

脂肪肝的成因簡單來說,就是人吃進過多的熱量之後,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貯存在脂肪細胞這些「倉庫」中,同時也會開始往內臟器官堆積;
肝臟除了脂肪代謝的功能外,過量的三酸甘油酯就會堆積在肝細胞內,形成嚴重程度不一的脂肪肝。

面對脂肪肝,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

就是要把脂肪肝當成「身體狀況亮紅燈」的警訊,一定要進行定期的檢查與追蹤;
如果同時又是B、C型肝炎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左右,一定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同時也別忘了抽血追蹤肝發炎指數之數值,若合併肝硬化,檢查時間必須更加密集;
如果沒有B、C型肝炎,單純罹患脂肪肝的人,為了解肝臟情況,建議每年都要健檢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同時抽血檢查看看肝發炎指數有沒有過高、三酸甘油酯是否異常以及有沒有血糖偏高的現象。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內臟脂肪就是這樣增加的!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內臟脂肪製造速度快,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囤積

為什麼人體會囤積內臟脂肪呢?大家一樣吃飯,一樣工作,每個人的脂肪囤積方式卻不盡相同。

這有許多原因互相影響,目前醫學上還無法斷定真正原因。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內臟脂肪的分解、產生速度都比皮下脂肪要快。

雖然囤積快速,但要消除也很快。

所以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可以漸漸累積內臟脂肪,當然也可以盡量將其消除。

事實上,發生蘋果型肥胖的人都有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的共通生活習慣。

如「體內脂肪是這麼囤積的」此篇章所示,一旦我們攝取的能量多過運動消耗的能量,剩餘能量就會轉換為體脂肪,囤積於體內的脂肪細胞中。
如果長期暴飲暴食又缺乏運動,能量的「收支結算」一定會大賺,當然就累積不少體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會加速內臟脂肪囤積

具體的高熱量飲食範例,就是攝取油炸物和肉類的脂肪、米飯麵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糕水果的糖分,蔬菜攝取不足,還有宵夜之類不規則的飲食習慣。
第三章「停止囤積內臟脂肪的飲食療法」開始會詳細介紹,長期維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內臟脂肪存量就會突飛猛進。

而且現代人的工作漸漸不需要用體力,整天都坐在電腦前面,也是個大問題。

工作不用運動,日常生活中也懶得運動,當然不能燃燒多少脂肪。
這種生活習慣,造成了內臟脂肪囤積。

摘編自《你的內臟該減肥嗎?》臉譜出版 提供


--原文:Read more: 


--------------

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對健康影響的差異


體內脂肪依分佈的情形可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除了位置不同,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大不相同。

皮下脂肪是可以用手抓起來的脂肪,位於肚皮、側腰、臀部、大腿、小腿、手臂…等。
內臟脂肪位於腹腔內,是無法用手抓得到、或碰觸得到的,內臟脂肪包覆在許多內臟器官(如:肝、腎、大腸、小腸、腹腔內血管…等)的旁邊與周圍。

內臟脂肪的細胞非常活耀,會製造及分泌許多發炎相關的細胞因子至血管內,尤其是肝臟的門靜脈,這些細胞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s)之一的細胞激素IL-6…等,進入肝臟後會直接影響脂蛋白的製造

造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壞的脂蛋白)的製造增加,減少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脂蛋白)的製造,並增加胰島素抗性,導致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發生。
因此,內臟脂肪對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比皮下脂肪嚴重許多。

皮下脂肪多的人呈現「西洋梨形身材」,就是腰部以下(臀部、大腿)粗,腰部以上相對的比較細。

內臟脂肪多的人呈現「蘋果形身材」,就是腰部粗(肚子大),腰部以上、及以下都相對的比較細。

身材維持的好,就代表健康嗎?內臟脂肪的量才是維持健康的重點

有些女性飲食很節制,身材維持的相當好,體重也沒有增加,內臟脂肪就不會過多嗎?

其實不然!為什麼會這樣?

隨著年齡的增加,脂肪的分佈情形會有明顯的改變,即使體重沒有改變,脂肪的比例也會逐漸增加,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都會增加,相對的,肌肉的量減少了。

而婦女在停經以後,脂肪增加的部分以內臟脂肪的增加為主。

如何減少內臟脂肪?

就是要規律而持續的運動,運動可以改變脂肪分佈的情形,即使體重沒有改變,脂肪的分佈也大不相同。

運動可以使肌肉的量增加,脂肪的量減少。

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快走、慢跑、韻律舞…),每天持續執行40-60分鐘,長期下來,能有效地消除內臟脂肪,重點是每天至少40分鐘。

因此,光靠飲食控制來維持身材,是無法同時維持健康的

內臟脂肪增加所帶來對健康負面的效應,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規律的運動

規律的運動要執著而持久,才能達到效益。
「快走」是有效又容易執行的運動,適合任何年齡,如何做?
1秒走2步,大步小步皆可,可以從小步練習,體能適應後,逐漸增為大步,運動效果才佳,至少要達到流汗與會喘才有效。
也可以使用跑步機,以每小時5-6公里的速度,每天40-60分鐘,每週至少4天。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早秋消暑料理竹筍前菜VS. 蔬食燉湯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在季節轉換時,要懂得為身體打好基底。但這麼熱的天,悶在廚房裡燉湯,不但煮的人受不了,吃的人也不見得有胃口。其實煲湯進補不一定非得要用雞、鴨、牛、豬花上好幾個鐘頭來熬煮,也可以選擇用蔬食來燉湯。
我有位吃素的好友,就教我燉蔬食補湯,只要用一些菇類像是鴻喜菇、香菇或是美白菇,加上蘿蔔或是玉米筍,若習慣非看到葷食才像是在進補,那就再加上一些素排、素丸或素肚,去中藥行買個中藥湯包,只要跟藥房的人說是用來進補的,他們就會幫你捉好補藥,裡面的成分不外是枸杞、當歸、桂枝、紅棗、黃耆等補中益氣的藥材。
用中藥湯包放進鍋中先熬煮湯頭,再放下準備好的菇類、蔬食、素肉等,不到30分鐘湯就燉好了,起鍋時只要加少許的胡椒粉、鹽、糖調味,吃時再灑上芹菜末、香菜,就是一道好吃又營養、又不會發胖的涼補燉湯了,很簡單吧。
夏天最令人期待的食材就是竹筍了,雖然台灣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筍,但好吃的筍還是當屬初夏就開始生產的綠竹筍。竹屬禾本科,從竹子根莖處長出嫩芽就是筍,由於竹筍老化很快,一旦冒出了土面就變老了,所以筍農們都要一早天還沒亮就要進竹林採收,小時候曾跟著鄰居去採筍,這些筍農真的很厲害,只要眼睛一掃就知道哪裡的筍快要冒出土來,沒有經驗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綠竹筍只生產至9月,所以在這段時間,我都會盡量做些新鮮的筍料理,尤其筍熱量低,吃多也不會發胖,豐富的膳食纖維質還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排便,很適合夏天吃。
綠竹筍看起來好料理,其實不然,買回來後,若沒有立即料理,過不了半天,綠竹筍馬上變老,而煮時更要注意,若沒煮透,筍子一定變苦。這裡提供一個小秘方,綠竹筍買回來後,洗淨放入鍋中用冷水蓋過,再捉一小把生米放入,用大火煮到水滾再轉小火,約40分,生米煮熟了,筍也透了,而加了米去煮的筍還會變得更甜喔!
綠竹筍可不是只有吃涼拌或煮湯而已,在這裡也提供兩道我常用來宴客的簡單竹筍料理,把綠竹筍煮熟,剖半斜切,切時一刀不斷、一刀斷,筍子中間夾上豆腐乳,可直接吃也可放進烤箱裡烤;另外是將筍切塊,中間挖洞,再放上炸好的花枝丸就是一道創意料理了!
Recipe
竹筍夾香
材料清單
竹筍半根
豆腐乳少許
步驟
Step1燙熟筍子。
Step2筍子切片後夾入豆腐乳。
Step3放入烤箱烘烤至金黃色即可。
竹筍丸子
材料清單
竹筍1根
花枝丸 數顆
橄欖油 少許
胡椒粉 少許
步驟
Step1以小火油炸花枝丸。
Step2燙熟筍子,厚切成塊。
Step3在厚切的筍子上用勺子挖出一個小圓洞。
Step4灑上胡椒粉。
Step5將炸好的花枝丸放置在筍子上即完成。

涼補蔬食燉湯
材料清單
鴻喜菇數支
乾香菇10顆
玉米筍5根
白蘿蔔1顆
素排少許
素丸少許
素肚少許
芹菜末少許
香菜少許
胡椒粉少許
鹽少許
糖少許
中藥湯包材料(枸杞、當歸、桂枝、紅棗、黃耆)

步驟
Step1將中藥湯包放入鍋內熬煮湯頭。
Step2加入各種食材並加以攪拌。
Step3慢火燉煮20分鐘後,依個人偏好灑入提味香料即可上桌。


--原文: http://www.searchome.net/video.aspx?keyword=%E7%8E%A9%E6%A8%82%E5%BB%9A%E6%88%BF&type=16&id=15383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8/28

學會12招 一生不得糖尿病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全世界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國際糖尿病協會去年10月宣佈,這一數字已經達到2.85億,到了面臨失控的地步。

美國《預防》雜誌最近一篇文章指出,是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

其實,只要做到以下12點,你的一生就絕不會得糖尿病。

    1.吃肉前喝兩勺醋。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
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2.減輕5%的體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鐘。

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週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4.多喝咖啡。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險降低29%—54%;
每天45杯,降低約29%;但每天13杯則幾乎不起作用。 

    5.多吃高纖維食物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誌。

有高纖維標誌的食物,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 5 粗纖維,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 
  
    6.一周吃快餐不超過2次。

美國研究發現,每週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腸要少吃。

每週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
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

德國科學家發現,肉桂有助於降血脂,進而防止糖尿病危險。
肉桂粉可撒在咖啡裡,也可以和蜂蜜一起沖水喝。每天保證68小時睡眠 
  
    9.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
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10.睡眠在68小時之間。

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1番;
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11.不要獨居。

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它人高2.5倍。
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歲後多關注血糖。

血糖指數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
專家建議,45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出處: 學會12招一生不得糖尿病 - lee938936 的網誌 - udn部落格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8/27

陳安祺老師清潔小妙招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當牆面出現陳年污垢時...

使用小道具:洗劑、餐巾紙、菜瓜布

❶ 在牆面噴上洗劑後塗勻。

❷ 貼上餐巾紙,再次噴上清潔劑讓其濕潤並且靜置15分鐘。

❸ 移除餐巾紙後再刷除乾淨。




更多的清潔秘笈...



 
超好用清潔秘訣!保鮮盒正確去污法




在廚房會使用的用品當中,像是砧板、餐具、鍋具這些小東西,使用的頻率是很高的,對於這些常常使用的用具,平時清洗時多半會抱著”反正常常會用”的心態,因此對於一些細節部份就不會特別留意,就會造成一些污垢慢性的累積,因此在日常清潔的時候,只要多花一點點心思,就不會形成難以清除的頑垢。

讓麵粉幫助你去油膩!

使用小道具:麵粉、報紙、洗碗精、清水
Before:塑膠容器一般沾到油膩,就會變得難以清洗,只使用洗碗精很難將油膩感消除。


❶ 均勻灑上麵粉。


❷ 使用報紙擦拭過。


❸ 麵粉吸油過後, 已經達到90%的乾淨度。


❹ 最後只要以少許洗碗精及清水洗淨即可。


After:清洗過後一點都不油膩。




更多安祺老師的清潔秘訣...


 
恐怖砧板:除污去味又殺菌




砧板的種類有很多種,塑膠、木頭、竹子…等,要以哪種材質為主端看個人習慣來選擇。像是家裡有使用洗碗機的,選擇塑膠就會比選木質來得更便利,因為塑膠砧板可以放入洗碗機清洗,而且高溫的水還可以幫砧板作殺菌,但是木質的容易吸水,就不能放入洗碗機內處理了。所以,只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清潔習慣,材質不會是最關鍵的選擇重點。

塑膠砧板嚴重髒污時

使用小道具:餐巾紙、漂白水、清水

Before:黃斑霉斑佈滿的砧板。

❶ 在洗淨砧板上放餐巾紙並以稀釋30倍的漂白水均勻淋上濕潤紙巾。


❷ 濕潤後靜置1~2小時。


❸ 將紙巾取走後以清水沖洗乾淨,再用清水浸泡1小時,確實沖洗漂白水。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七年級設計師 號召全世界用 LEGO 修復市容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創意」已經不足以形容 Dispatchwork project 了,這已經是一種生活藝術,是人類對待城市的新思維。我們把時間拉回 2007 年,來自德國的設計師 Jan Vormann 在家鄉柏林的街道上,大膽的用 LEGO 填補街邊磚牆上的缺口,由於 LEGO 有豐富的顏色及尺寸,還真能把磚牆上的缺口填補的很緊密,使 LEGO 不再只是玩具,也可以是建材,而這種前所未有的衝突美感,讓大人小孩都驚艷,很快地傳遍街頭巷尾。Dispatchwork project 跟街頭塗鴉不一樣,它不會讓家長們感到負面,反而充滿教育意義,幾年下來 Dispatchwork project 已經散播至全球 35 個城市了,而且持續增加當中。



剛開始大家還在猜這會不會是 LEGO 的宣傳手法,當一切被證實都是自發性創作之後,Dispatchwork project 的官網也隨即開站,任何國家的人都可以在此發動你的 Dispatchwork action,無論你住在北投、嘉義、甚至是金門,都可以在此分享你的成果,因為人人都能如法泡製,每個國家也都買的到彩色積木,它就像星星之火,已經燎原至全世界了。



[發源地] 德國 - 柏林





美國 - 紐約





荷蘭 - 阿姆斯特丹





瑞士 - 巴塞爾





日本 - 東京





英國 - 倫敦





澳洲 - 雪梨





義大利 - 摩德納





加拿大 - 蒙特利爾





台灣 - 台北內湖







大家一起來吧 ~~~~ 歡迎分享你的 dispatchwork 至官方信箱 dispatchworld@gmail.com
也歡迎寄一份給我們喔 ads@decomyplace.com

更多 Jan Vormann @官網 @Dispatchwork project

http://decomyplace.com/tw/blogpost.php?id=49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感受生活的美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聽一首音樂,它只是一串跳躍的音符;
.
感受一首音樂,它即是一曲生命的樂章。
.
聽對方說話,它只是一疊瑣碎的句子;
.
感受對方說話,它即是一段交流的時光。

--------------------------------------------------
 走過施工中的街道,有人會臭著臉咒罵:『挖!挖!挖!無處不挖!不亂挖馬路就沒事做是不是?』
有人卻能如常的過日子,不因外在環境的醜化,而壞了心情。
 生活不可能盡如人意
總為這些不可能盡如人意的事情生氣,
是跟自己過不去。
 改換一個角度、觀念去看待造成你不便的人事物, 以欣賞、享受的[心態去接納,如此,生活便會少了不悅,而多出歡喜。
須知,你一時的不便,將造就日後多數人的便利,包括你自己。
.
 一名漁夫住在海邊數十年,從沒離開過漁村,一名都市來的釣客問他:
『你不覺得一輩子待在這裡,很沒意思嗎?』
漁夫回答:『怎麼會?我每天都在享受不同的生活!』

 一名病患長期臥床,一直待在醫院裡,他的親人問他:『整天躺在床上
,很無聊吧?』
病患回答:『不!我雖躺在小小的病床上,但卻能看見常人看不到的萬千風景!』
 生活是靠內在心靈在感受,而非藉外在物質在促成。
就如一片葉子飄落,你能看它很詩情,也能看它很哀愁。
用包容、豁達的心情看待世事,
.
縱使身處生命的低谷,也能覺察、感受人世的美好。
 成功的人生,不該著重在物質的成就,而該落實在生活的營造。
汲汲累積財富,全心打拼事業,待走到生命終點,
回首觀望,是失落了一切?還是收穫良多?
 一名世人認為很成功的實業家,臨終前說了一句話:『我這輩子最大的 遺憾是,我有這麼成功的事業!』
事業的成功,剝奪了他與親人相處的時間,
剝奪了他品味生活的時間, 剝奪了他接觸許多人事物的時間,剝
奪了他一輩子的歲月;
.
以致,他的人生空洞到只有一項『成功的事業』。
 不管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處境,
請檢視你的人生,看看你的人生: 是否少了溫情?
少了浪漫?
少了夢想?
少了自在?
少了開懷?
如果是,別再耽誤了,要盡快補充!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