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2010.12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0/12/30

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作者 :孟磊、江慧儀


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0-12-24

ISBN/ISSN : 9576966906

定價: 360 元

特價: 79 折 284 元

你是否—— ‧嚮往自己擁有一塊地,過著田園生活,親近土地、種有機蔬菜、蓋自然綠房子…… ‧雖然住在水泥叢林,卻渴望城市生活變得更美好,到處充滿綠意、鳥語花香、吃住用都安心又健康…… R 人人都是綠生活設計師強調與大自然合作的「樸門永續設計」

(Permaculture),告訴你這樣的幸福生活不用等,因為樸門是一套人人學得會又具體可行的永續生活設計工具,幫助你成為愛自己、愛地球、愛萬物的綠生活設計師。

「樸門永續設計」的英文「Permaculture」,是由 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以及agriculture(農業)所組成的新詞,其精神是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永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
小至如何自己生產食物、收集雨水、利用太陽能煮食物;大至如何營造自然建築、成立生態社區、組織社區貨幣系統、創辦以物易物的社區經濟制度等等都是其應用範圍。

樸門1974年於澳洲興起後就大受歡迎、席捲全世界。創始人墨立森更獲頒另類諾貝爾和平獎(alternative Nobel Prize, 1981)。
本書作者Peter(學員口中的孟磊老師)是台灣第一位引進並實踐樸門的永續生活設計師,也是目前台灣唯一獲得樸門教師認證的講師。
隨太太江慧儀定居台灣近二十年,住過都市頂樓公寓,也住過遠離塵囂的鄉村,在本書中他們將現身說法告訴大家:一套向自然學習的「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不但讓人與地球和諧共處的綠生活成為可能,而且會讓生活更有活力、也更輕鬆。 R 如果你——身居城市,但有心在陽台、屋頂打造綠色景觀,成為都市新農夫,或進一步實現低碳綠生活,本書告訴你,如何讓都市生活過得又綠又有趣!
【讓城市也生產食物,就是永續生活大成功!】住在綠意荒蕪、極端仰賴能源、人情淡薄的城市裡,更需要動手收集陽光、水、土壤、植物,並重建社區鄰里關係。
Peter 夫婦在書中分享住公寓如何過自給自足的低碳綠生活,祕訣就是把公寓屋頂打造成生態菜園,善用收集來的廚餘、人糞、雨水來種菜之外,還將屋頂收成的食物,利用太陽能煮食……。
另外,Peter夫婦甚至觸發了社區居民的行動力,合力攻占城市空地成為可食用植物耕地,因為城市中的公園、畸零地、陽台、屋頂、牆面,都是生產食物非常有潛力的綠色工廠,更是在地飲食運動的革命基地!

在城市種植食物的好處多多,包括可近距離接觸自然,治療身心靈;生產力高的農夫可彼此交換產物,強化鄰里關係;還能發揮淨化空氣、為建築物防曬和隔熱的效果!




作者簡介

孟磊(Peter Morehead)

1999年,在澳洲樸門永續設計研究中心(PRI)完成PDC認證課程後,在陽明山平等里應用樸門打造了風之谷家園。2006年,孟磊更於美國完成了樸門教師認證課程(Advanced 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in Teaching),成為台灣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受過樸門教師認證之講師。十年來在全台各地包括社區、農村、學校廣受邀約講授樸門永續設計,例如內政部宜蘭教養院、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文山社區大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員工培育訓練、羅東鎮農會農業研習班等。目前除積極推動都市樸門永續設計外,也投入農地永續設計。

現任: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設計師、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長、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發起人之一。

專長:系統性環境設計、土壤復育、有機農耕、被動式太陽能設計、適切科技研發等。

經歷:孟磊有十年的樸門實踐經驗,至今曾參與過的計畫包括北市都市發展局「在都市空間中收集陽光、水、土與在地智慧」生態社區計畫、博仲法律事務所生態屋頂設計、參與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屋頂農園生態設計、引進無消費日的概念、創辦花園新城社區貨幣等。



江慧儀

具有十五年的環境教育專業經驗,並從2000年開始,在孟磊的耳濡目染下學習樸門永續設計。在2008年修畢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後,為了學習多元的樸門永續設計教學方法,於2010年春天前往夏威夷向北美第一代的知名樸門設計師取經。

現任: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常務理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

專長:環境教育規劃、創意課程設計與教學法、能源教育諮詢、節能手法、領導力課程帶領。近年,投入推動都市樸門永續設計的實踐,倡導城市農耕、屋頂生態農園設計、生態化社區與校園規劃等。

經歷: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創始人、能源教育創意顧問與講師、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講師與顧問、台北縣社區營造中心顧問、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住屋節能改善計畫」、台北縣政府社區節能減碳改造計畫主持人、聖約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等。

******************************
 
2009/10/07


所屬專案: 樸門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 Design)推動專案

最近,我們在網路論壇上看到 一篇討論什麼是Permaculture的文章,覺得他詮釋的很不錯,只可惜不知道作者是誰...。我們請大地旅人的實習生 -- 從美國高中畢業回台,對環境與全球化議題很有興趣的有志青少年 -- Emily幫我們翻譯了這篇文章。在這裡貼出來與對Permaculture有興趣或充滿好奇的讀者分享。當然,也謝謝Emily的協助。



作者不詳,譯者:林岑 Emily Lin

樸門永續設計是一種能創造永續且循環不息系統的設計方式。經過David Holmgren和Bill Mollison在澳洲發展了30年之後,如今樸門永續設計已經推廣到全世界120以上的國家。雖然樸門永續設計是以土地為基礎的設計系統,但隨後已漸漸地拓展到都市環境中,也應用到各種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等層面。



以仿效大自然的設計為基礎,樸門永續設計也融合了其他的設計系統。同樣地,此系統也巧妙的利用了傳統與原住民知識技術的洞見與價值,讓傳統和現代科技互助互補。透過完善的規劃系統,如元素(果園、水系統、農夫、及牛等),技術(有機農業、綠建築等),及策略(微氣候、相對位置等)結合後所產生的再生關係,樸門永續設計旨在創造出能適用於各式環境的三次元永續設計結構。也因為再生關係的複雜性、完整性和彈性,才能夠完善構成能靈活回應變化的永續設計。



世界就像是眾多不同流動的合流點。大自然 (風、水、土等),人類 (社會、資源、交通等),及無形結構(政治、經濟、資訊等)之間的互動都會創造出不同流動模式,而世界就是以各式各樣的流動模式建立而成的。認知到這一點,樸門永續設計也教授模式語言與應用。除了運用模式設計與應用之外,樸門永續設計還會使用扇型分析(基地流動圖),區位劃分(一種組織時間的工具)和其他的技術和工具來創造有彈性的永續再生關係。



從初始的構想開創以來,世界上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的人在實踐樸門永續設計。不同的地點及農田都能成功的運用樸門 設計的元素、技術及策略來創造出永續的農業系統。近年來,樸門設計系統也逐漸被運用在都市及郊區地區,而這也充分證實樸門永續設計的適用性。在眾多已開發 國家的實踐後發現,樸門永續設計能有效的改善,甚至解決需多城市因人口過盛而產生的許多問題。



過去幾年,樸門永續設計更開始往意識性結構發展。在美國,「樸門永續設計信用合作社」已經成立,更有綠色經濟投資公 司開始使用樸門永續設計的理念和原則來建立永續、有彈性的投資系統。處理現今人類問題的環保和社會主義者也開始使用樸門永續設計的思維來處理他們所面對的 問題,為他們所採用的手法帶來更具有深度的意義。這般意識性的延伸之所以有發展的可能性,是因為樸門永續設計注重社會關係、型態與倫理多過於個體本身。

樸門永續設計不但是一個多層面、深入的設計系統,它還能幫助我們為各種環境建立起適當且永續的再生設計。



樸門永續設計的原則是一系列的態度、方法、和行動。它們具有實踐性並且不被特定系統侷限,這也是為什麼樸門設計能有 效率的運用工具及技術來和其他系統結合。它像是一個分析系統,能精準地評估現有工程、策略和措施,間接從跟他們的互動、相似度和成功案例中獲取經驗。樸門 永續設計能有效分析及了解影響其他系統的因素。團體、組織及村落也都能利用它來自給自足。其次,它提供能順利和其他系統交涉的見解和原則。因為世上沒有一個真正獨立的系統,純淨自外於他物的環境更是不存在的。這更顯示此一特質的重要性。第三,正如前段已經指出,樸門永續設計是一個能配合具體制度的彈性系統,其中包括備災、艾滋病毒/艾滋病,或婦女權力。



大家必須了解,比起著重於推廣新知識及策略,樸門永續設計更注重用它的基礎與體制和已存在系統合併、改善,甚至設計出更完善的系統。它建立了一個系統的標準,規劃出可行與不可行的界線。讓我們可以已成功的設計做為基礎,並且幫助他人設計出更成功的系統。



樸門永續設計像是一個紡紗機,它把各種領域的長處巧妙的編織在一起,創造出協和完善的設計,而這也為系統本身帶來無限益處。


************************************************

就在鐵軌旁的Eastside Roots,三年前還只是一塊拿來放置社區垃圾的廢棄空地,還常常聚集了販毒、吸毒、妓女等,危害附近社區的安全。後來一群有心人士秉持著關心地球與人們,透過兩年的時間與鐵路公司協商協調,他們終於如願承租下這塊地,將廢棄空地轉變成一個實行與教育Permaculture的小小園區,由社群方式共同組織管理。因為地方小的限制,他們沒有大量耕種空間,但秉持著Permaculture彈性設計的永續原則,因此他們便將這塊地設計成為Permaculture的示範教育中心,除了不定期的Permaculture示範教學課程外,平時還有提供民眾可購買帶回去自家花園種植的可食用果樹、可食用或是有其他多元化用途的香草盆栽植物等,鼓勵民眾不要浪費房子前的花園空間,多種植可食用作物與有用作物。(Permaculture的農藝概念之一,便是密集巧妙地利用空間並且種植有多種用途、多樣化且能夠提供人類食物的植物,以及透過設計將各種元素-如:各種植物、陽光、空氣、土壤等緊密結合成為一個環環相扣的永續生命循環,如此一來便能減少人們擔心糧食不足的不安全感以及糧食分配不均的全球問題。) 此外,Eastside Roots每個月還有舉辦一次的市民農產品市集,提供民眾買賣的平台,將家中生產的多餘與他人分享,並且藉此促進社區民眾的情感交流,互相熟識。他們未來還打算將其中一小塊空間,規畫為提供社區民眾一個喝咖啡聊天的地方,而所得的收入可以用來支持其他必需的財務支出,讓這個服務社群未來能夠財務獨立,如此一來便能夠將空間有效的運用,物盡其用。














(圖二:入門有兩株植物交會所形成一個綠色拱門。)













(圖三:這個木頭搭蓋起來的小空間,是平常舉辦Permaculture課程的地方,也是未來社區民眾喝咖啡社交的好去處。屋頂上還有設置小花園,雨水再利用來滋潤生命。)













(圖四:旁邊還有用木頭蓋的小火車跟竹子彎起來的隧道,提供小朋友一個有趣的遊戲空間。)













(圖五:這一區是Eastside Roots的Permaculture花園之一,這些不同區域的花園示範Permaculture的種植方式給社區民眾參考;而這區主要要來種植許多果樹,像是梨子、蘋果、梅子等。他們把不同的樹綁在一起,埋入土裡,如此一來可以避免根部的受損。若有民眾要買這些可食用的樹種回去種植,便可以直接從土中拔起來帶回家。照片中便是帶我認識Eastside Roots的Thomas。)





Herb Spiral(香草螺旋花園)是一個典型使用Permaculture的例子,考慮到方位與陽光照射、排水與土壤的影響以及植物多樣性,透過螺旋的種植方式,可以滿足不同特性的植物所需的不同生長條件。例如上層的螺旋區域水往下流,排水比較好,因此土壤較乾,而下層的區域土壤比較濕潤。因此面向南面上層的螺旋區域的生長條件是熱且乾,而面向南面下層是熱且濕(見圖六);反之北面上層的區域適合喜歡冷且乾的香料植物生長,而北面下層是適合冷且濕的植物(見圖七)。因此香草螺旋的種植方式創造了多樣香料植物不同的生長環境、好觀察比較植物的生長狀況,而且是個很好例子,了解各個元素並且將植物放在對、最適當的位置,示範不同的氣候條件與土壤種植。













(圖六:為面向南面、性喜較熱氣候的各種不同香料植物。上層為熱且乾的生長環境,下層為熱且濕的環境。)













(圖七:這面向北、性喜較冷氣候環境的各種不同香料植物。上層為冷且乾的生長環境,下層為冷且濕。)





Permaculture的原則之一,便是透過觀察植物與大自然,將觀察的結果運用在現有的資源來創造最大的產值。且多為種植長年生植物與Self-seeding,如此一來可以節省與多人力資源。在圖八中,是一種英國Permaculture農人非常喜歡種植的植物叫”Comfrey”(紫菜科),因為這種植物有許多有益的功能,例如它的花很容易吸引蜜蜂來,而它的根最長可以到五呎深的土壤中汲取養份、礦物質,將深層土壤中不易取得的養份存到植物中;此外,Comfery還有個好處,它會吸收空氣中的氮素,大多是儲存在空氣中氮素,透過農人將植物的葉子採收後,製作成非常營養的堆肥及堆肥茶後,便可將這些空氣中的氮素轉換到土壤中,而且深層土壤的養份可以帶到表土上。這種植物還可以食用而且也是種藥草,對於割傷、骨折有很好的療效。唯一需要注意的事是這種植物非常容易生長,一不小心就容易占據了整個花園。











(圖八:這盆植物為Permaculture農耕中常使用的植物”Comfrey”,擁有許多實用的用途,如吸收空氣中的氮素、深層土壤的養份、吸引蜜蜂、治療割傷及骨折等。)





另外在Permaculture的實行中,能夠自給自足且妥善運用各項資源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好奇地詢問到他們的堆肥來源,是否使有用附近農場的動物糞便製作堆肥,他回答道它們的堆肥是由South Gloucester一個慈善機構所提供的,因為該機構在進行堆肥計畫,回收附近農場健康飼養的雞的糞便,以及家庭廚餘回收來製作堆肥提供給需要的農場與機構組織。











(圖九:義工們每個星期二、三、五來到這裡幫忙,他們正在計畫沿著鐵軌的這片區域將成為另外一片花園種植更多長年生長的植物與蔬菜。)





另外在前往搭乘火車站的入口有一塊斜坡地方,Eastside Roots將這個區域交由Bristol Permacultrue Group的一群正在學習Permaculture樸門生態設計的學生們,負責設計出一個Permacultrue示範花園,吸引並且展示給前往去搭乘火車的人們。學生們透過了解土壤的排水性與植物特性,並且利用edge(邊緣)的觀念來設計,邊緣的觀念是David Holmgren所提出的Permacultrue十二原則之一(完整十二原則的介紹,可參閱2009年八月份的琉璃光雜誌),因為像是森林交界的邊緣可以觀察到高矮不同的樹種呈現了多層次,並且那兒總是擁有特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植物多樣性。並且利用一個特殊的設計將雨水保留在土壤中不會流失,因此未來這塊區域的植栽,人們不需要特別去澆水便可以自然生長。











(圖十:這個斜坡的區域是交由Bristol Permacultrue Group的一群正在學習Permaculture樸門生態設計的學生們,透過了解土壤的排水性與植物特性,並且利用edge邊緣的觀念,負責設計出一個Permacultrue示範花園,讓來來往往搭乘火車的人們能夠了解Permaculture,在他們心中種下種子。)













(圖十一:Eastside Roots的活動公佈欄)





Eastside Roots的長遠夢想,是綠化整個Bristol城市,讓人們一同參與環境生態的保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便能夠落實,活得更快樂。短短的一年內,他們已經賣出了兩三千的果樹,而這些果樹都被種植在居民們的花園中。在我回台灣後Thomas寫信告訴我個好消息,他說因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風暴,喚醒了更多民眾對於生態保護、種植自己的食物的意識,現在在Bristol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照顧自己的花園、種植作物、參與環境綠化工作等。而我也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與分享,在台灣有更多的人一同參與與支持環境的保護,除了還給大自然原有的美麗與健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我們也將會更健康與快樂。





附錄:

1. Schumacher College:

網站:http://www.schumachercollege.org.uk/

我會知道這間學校,是看到某一天在Taipei Times報紙的一小角關於學校的介紹。Schumacher College成立於1991,專門推廣永續生態教育,有一到三星期不等的短期課程,豐富內容包含各種關於環境永續的議題,有科學、心靈意識、人文、哲學與生態等等包含學術與實用的課程,也有一年修學的碩士課程Master in Holistic Science。校長Satish Kumar曾經追隨甘地非暴力和平獨立運動,26歲時為和平而走,身上不帶一毛錢與食物,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從印度走到四大核武國-俄、美、英、法,晉見四國的領袖希望各國放棄核武的使用。

2. Resurgence Magazine:

網站:http://www.resurgence.org/

Satish Kumar為其編輯,是一份非常重要,關於永續環境生態科學藝術的雜誌,兩個月出刊一次。除了紙本外也有提供電子雜誌的訂閱。



(此文為我為台灣琉璃光雜誌11月份所撰寫的)



感謝琉璃光雜誌能夠讓這篇文章與更多人分享,也很感謝Eastside Roots的 Thomas 帶給我的詳細介紹與他的樸門熱情!


.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27

遠見:遇見台灣真實的感動 特刊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刊別:特刊級別:普遍級

出版地:台灣語文:繁體中文

條碼:4711225314303

出版社:天下遠見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17日



看見再生的力量



一切,都要從一些平凡人的故事說起。



失意的流浪漢,因為意識到自己可以為家鄉做點事情,而成了野燒陶專家,採擷失傳已久的手藝,為家鄉,一個在宜蘭後山的農村,找回噶瑪蘭文化的傳承和信心。



還有,四個加起來剛好300歲的老人,冒險進入淤塞已久的圳溝,一鏟一鏟地清除淤泥,不只讓停滯已久的水車又重新啟動,更啟動了大家的希望和子孫的幸福。



這樣的故事很多,看起來平凡,但令人驚嘆的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很小,也可以無限大。從一個人、二個人,到一個社區、二個社區….直到帶動整個社會、國家的改變。在台灣的許多角落有這樣小小的社區,沒有大筆資金湧入,也沒有令人咋舌的效率,卻緩慢而真實的,成為這片土地的力量。



在這本書中所描述的「改變」,背後有相當重要的推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藉由遍佈全台灣各個角落的「培根計畫」,提供農村所需要的多種訓練課程,鼓勵農民們找出社區的特色。並且提供經費的援助,讓農村裡的居民自發地整理家園,進而凝聚出在地情感和向心力,甚至發展在地產業,讓農村擁有永續經營的動力。



社區的總數龐大,受限於時間和資源,只能針對其中四十五個社區進行訪問,並且由十七位專業編採人員所組成的團隊,以文字、照片忠實呈現這些農村的人情與風貌。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群也各自有些奇妙遭遇。有人在台東、屏東待了十五天,開車跑了二千五百公里的路,喝了無計其數的小米酒;有人被手抱茭白筍、赤腳的農民追著跑,因為正在忙採收的農民堅持要他帶些現採茭白筍回家;還有人回家之後,整整吃一個星期的蔬菜水果,數量之多,據說打破他個人一生的紀錄。



而記者們在採訪時,也見識到水保局同仁們與農村居民的交情,當真不同凡響。誰家的孩子讀幾年級、誰家門口的水溝必須整修…都瞭若指掌。甚至村民們才提到需要珍珠板貼海報,水保局的同仁立刻很慷慨地說:「免買免買,我那邊有上次沒用完的,拿來給你們就好了!」過二天,還真的又開一個小時車,把珍珠板送到居民手中。



珍珠板或許不值多少錢,但是這當中的情誼、細膩的互動、用心,卻是無價之寶,而這也正是這片土地最吸引人的魅力。在看似老舊、平凡的傳統農業社區中,有這些人,實踐出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堅毅踏實地打造屬於在地的生活與文化。相信這本專刊只是一個起頭,未來,台灣的農村將會有更令人欣羨的幸福樣貌







編輯的話top

遇見 台灣真實的感動

每個台灣人都應該知道的故事

每個台灣人都值得擁有的記憶

建國百年之際,

讓我們再次檢視立足的根基,重新喚起來自土地的真實力量。

從人與土地間溫暖的交會,遇見當下的感動,尋找前進的動力。

台灣,始終有一股令人驚嘆的原動力,這股力量一直存在,但有時會被我們遺忘。



目錄top

46個你一定會感動的故事、46個激勵台灣前進的力量



傾聽 北台灣的美好故事



台北縣三芝鄉共榮、安康社區

人的轉變是最重要的事



宜蘭縣冬山鄉大進社區

築夢 在河之濱



台北縣萬里鄉磺潭社區

在荒地看見美麗的力量



宜蘭縣冬山鄉中山社區

憨牛 憨人 農村夢



新竹縣新埔鎮照門社區

蝶舞九芎舞 湖窩風情重現生機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

世代傳承 看見年輕的力量



新竹縣關西鎮東山社區

眾力齊心 再現悠閒農村生活



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社區

新世代回流 傳承逐夢續經典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

編織人生與夢想 三角藺再創生機



苗栗縣苑裡鎮苑坑社區

百年古厝重生 上演精采人生體驗



傾聽 東台灣的美好故事



花蓮縣玉里鎮高寮社區

幸福十三彎 赤柯山邊的美麗青鳥



花蓮縣玉里鎮東豐社區

天使群聚的所在



花蓮縣瑞穗鄉舞鶴社區

北回歸線 茶之傳奇



花蓮縣壽豐鄉豐田社區

日本移民村 後山夢想家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富興社區

慢漫197 濃農人情味



台東縣台東市富豐社區

自己的社區 自己的家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社區

彩繪阿嬤的水牛 重拾社區的記憶



台東縣卑南鄉美農社區

釋迦咖啡柴燒窯 美農三寶創新貌



台東縣金峰鄉新興社區

自產自銷 創造小而美的部落經濟



台東縣金峰鄉嘉蘭社區

客廳即工坊 嘉蘭以工藝再生



傾聽 中台灣的美好故事



台中縣龍井鄉南寮社區

台中縣外埔鄉永豐社區

台中縣新社鄉中和社區

樂活台中 看見農村幸福Way





台中縣和平鄉松鶴社區

逆境中圓出一道彩虹



彰化縣花壇鄉橋頭社區

橋仔頭「磚」 出第二春



彰化縣北斗鄉新生社區

「心」動力燃出新生願景



南投縣信義鄉雙龍社區

迪巴恩布農族人的快樂頌



南投縣信義鄉桐林社區

南投縣名間鄉仁和社區

南投傳藝 草根文化一家親



雲林縣口湖鄉水井社區

雲林縣古坑鄉水碓社區

雲林縣大埤鄉三結社區

雲林幸福本事 活力農村出頭天



傾聽 南台灣的再生故事



台南縣白河鎮林子內社區

找回心靈的故鄉



嘉義縣東石鄉塭仔社區

揮別淹水惡夢 塭仔村築美麗願景



台南縣佳里鎮嘉福、延平社區

老人志工好樂活 齊心打造大同新世界



台南縣七股鄉龍山社區

找回漁村風情 思慕故鄉的龍山



嘉義縣六腳鄉新厝社區

人心再造 新厝追尋心的方向



高雄縣六龜鄉荖濃社區

敬天愛土 荖濃的生存之道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26

[分享] 妻子的夢 \ 盡力去做到你給她的夢\\ 王建瑄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文: / 王建瑄(台灣-監察院院長)

網路文章分享~


【妻子的夢】


我在擔任”財政部長”時,有次要升遷一位女同仁為”局長”。我約見她時,她很猶豫,說「先生會反對」。我自告奮勇的要了她先生的電話,願意直接跟他溝通。電話接通,我表明意思後,這位先生以怒不可遏的口氣對我說:「你們財政部都沒有人了嗎?」



我突然領會到這位女同仁的苦衷了。她先生是位大男人主義者。大男人主義厲害的人,常會伴隨著高度的自卑感。妻子所得到的成就與讚賞,常是他的負擔。



以往在選舉時,我常四處為黨尋覓人才,鼓勵優秀的人參選。許多 時候 先生同意,太太就是不同意。最後幾經遊說,先生做下最後決定後,太太們也都毅然挺身為先生助選。



她們非但不辭勞苦,且助選時還有模有樣。先生當選後,太太就進入服務處,繼續為先生分勞。她們真是嫁雞隨雞,夫唱婦隨的賢慧女性。



可是反過來看,男人就往往不是如此。有 時 太太想做某件事,但由於先生反對,就是不能去做。 連 太太有升任局長的機會,也因為先生的反對,只好作罷。



試想,如果先生升任局長,太太會反對嗎?太太敢反對嗎?反對了會有用嗎?



有位太太幼時家境清貧,因此很想為父母親買間小房子,連父母已有的積蓄算在內,只要再湊二百萬就夠了。



但是先生不贊成,儘管二百萬元對他們而言並非大數目,然而因先生反對,只好作罷。後來二老分別離世,太太孝順父母的心願永遠無法達成,成為她心中永遠的痛。



在大男人主義下成長的男人,常不自覺地只想到自己,而忽視妻子的人生願望。

所以每個作丈夫的都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回憶一下,有甚麼事是你太太極想做,卻由於你的反對而擱置了的?

運用你的智慧來幫助太太圓夢。



人一生都有很多夢,男人的事需要妻子來協助完成。有人說:「妻子是丈夫年輕時的戰鼓,年老時的手杖。那麼丈夫又是妻子的甚麼呢?」讓我們都成為妻子的圓夢人吧!



其實投資女人是最划算的,尤其是投資一個好女人,有這樣經歷的男人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女人是奇妙的生物,當你真心打動她之後,她就會不斷地為你付出,直到終老一生。



想一想,你只是花一點點時間陪她去吃飯、看場電影,送一些可愛的小禮物,說些能打動她的話,告訴她你將會帶給她如何一個美好的人生,幫她打打蟑螂、偶爾搬搬粗重的東西?

這零零總總加起來,了不起是兩年、三年的時間(比較高竿的一年以內)。

換來的是什麼呢?男人的下半輩子!家裡有一個天天為你守候的女人;

在你回家時一張迎著你的幸福笑臉(吵架的時候可能沒有,但畢竟吵架的日子少多了),熱騰騰的飯,或是兩人一起去吃飯也不錯;

還會為你生孩子(我想,生孩子有多痛不用我多說了),養孩子,處理家事(這是你最煩的,不是嗎?);

你失意時,陪你談心、鼓勵你;你高興時,她比你更高興;

你得意時,她與你分享喜悅和成就;

天天夜夜,多少次你們真心的交會。



以上都是三十年以上。而男人在這三十年中,只是做一件他本來就在做的事─上班。



去好好珍惜好女人吧!當你發現這個女人開始為你付出時,你就要了解你的幸福日子已經開始了,當然,你也必須開始為她的一生負責,盡力去做到你給她的夢。



版主的話:



男人之變~



男人訂婚前好像---孫子,對女友百依百順,關心有加,忍氣吞聲。

訂婚後好像---兒子,已經開始頂嘴,開始有個人的意見。

結婚後好像---老子,已經變成名符其實的老爺,由他發號施令。



女人之變~



女人訂婚前好像---燕子,愛怎麼飛就怎麼飛,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訂婚後好像---鴿子,雖然能飛,但必須回家。

結婚後好像---鴨子,再也不能亂飛,祇有看家守著老子。

有人說,一個人過了二十五歲就該為自己的外貌負責任我想,男人最應該為女人的外貌負責任。

一個清麗脫俗的女人跟了一個俗不可耐的男人,日子久了,女人也會變得很庸俗,她的五官沒有改變,皮膚依然白皙,但是她的氣質總是比不上從前了。



我們總是被我們所愛的東西定型,一個女人愛上一個怎樣的男人,她就會變成一個怎樣的女人;女人不美,是男人的責任。



一個本來很漂亮的女人愈來愈憔悴,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待她不好,她有憂傷,才會失去光彩。

一個本性馴良的女人愈來愈潑辣,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不爭氣,她只好比他強。

一個清秀的女人變得愈來愈冶艷,那麼,一定是她的男人不能滿足她,她只好把風情投向其他男人。

一個本來很高貴的女人變得愈來愈隨便,那麼,她的男人一定是個沒上進心的人,所以,她也失去了上進心。

一個本來很平凡的女人,變得愈來愈漂亮,愈來愈有氣質,舉手投足愈來愈有味道,那當然是她的男人的功勞。


男人千萬不要抱怨身邊的女人愈來愈難看,她不好看,問題一定出在你身上。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21

別傻了,這不只是平抑魚價的問題!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作者:方韻如(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
 
只剩半尾的白鯧魚

歲末年終,越來越多新聞以股市、企業獲利、年終分紅等角度,報導著景氣似乎回暖的音訊,但市井小民對物價直直漲的感受也格外深刻。這當中,除了錢是誰賺走的所得差距問題之外,更嚴重的是:有錢,不一定買得到過去可以擁有的。鰻魚價格飆漲,可能吃不到蒲燒鰻的消息一出,讓饕客危機感大增;電視新聞中記者更拿起一條只有後半身的白鯧,抱怨著過去一尾的價格現在只買得到半尾,希望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出面處理。
但,這絕不是公平交易委員會能解決的事。漁市場上三盤100任君挑,甚至1000元用剷子剷滿一卡車的比目魚,讓我們以為海洋資源不會耗竭。但其實海鮮的輓歌,早就已經開始響起;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簡稱WWF)的專家們已經警告:2048年,我們將無魚可吃!

需求大於供給的魚市場

記得曾在十多年前這樣的冬季,拜訪了蘭陽溪口冬季才冒出來的帳棚。這裡的游牧者逐鰻魚苗而居,用一人一支手罟在黑夜裡撈著號稱白金的鰻線。清晨,盤商一隻一隻點著細小半透明的鰻苗,一手交錢一手交苗,狀況好時一晚就有數萬的收入。而今,各河口在此時除了持網的漁人,更多的是攔斷整條河流的天羅地網,但即使漲到一尾80元的收購價格,白金致富的神話不再,辛苦一晚,有千元收入就偷笑了。
鰻魚現在會變得這麼珍貴,主要因為產量在2010年初就銳減到過往的1/6,而即使養殖技術再怎麼發達,至今還是沒有國家能成功繁殖。我們常吃的日本鰻,夏季產卵於太平洋深海中,孵化後以極為細小的浮游狀態,慢慢順著海流向台灣漂送;到了這樣的冬季,台灣和東亞主要河口可以抓到半透明的玻璃狀幼苗,是因為牠們要溯溪到河川中成長,數年後才再度降海繁殖。瞭解了他們漂泊的一生,我對於現在還有鰻魚飯可吃充滿了感謝與讚嘆。因為雖然養殖業者在河口攔截了鰻苗,用人工的環境替代了早已千瘡百孔不適宜生存的河川,在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況助長下,讓捕撈的野心如天羅地網般攔阻了野生鰻上溯的可能。沒有野生鰻的存在,就沒有鰻苗可抓,沒有鰻苗,養殖業也空有資金與設備。

加諸於海洋的終將回歸自身

海洋酸化的危機達到6500萬年之最,那些海洋浮游動物、珊瑚的外骨骼,在這看似微小的變化間溶解,而他們所支撐的一整個海洋生態系,一路到最大的藍鯨都會因此受影響。而酸化,是因為我們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
近海豐饒的珊瑚礁生態系一一死寂。短短十多年內才逐漸透過潛水攝影為人們所讚嘆的繽紛淺海,一個個又走向死寂的命運,連帶估計會有50萬種生物隨 之消失,地球最大的碳匯(carbon sink)(註)也不保。而珊瑚的死亡,是因為我們用底拖漁網如路平專案般剷平,是因為我們從陸地排放了過多的垃圾及河川沈積物,是因為我們撈捕了過多珊 瑚生態系扮演清道夫或其他重要角色的動物。
還有油污、綿延的漁網、全球第一密密麻麻平均每6.7公里一處的漁港、讓方圓數里內魚眼都照傷了的高瓦數集魚燈等,這些數十年加諸於海洋的沈重傷害,將從魚價開始懲罰回我們身上。

從餐桌上開始盡力吧

到底,我們的魚價能否平抑呢?說穿了,如果我們還執著於吃黑鮪魚、吃旗魚,那就不可能。這些高級魚種在海洋食物鏈中位於金字塔的高層,除了控制整個食物鏈的平衡之外,多半需要5年以上夠長的成熟時間。因此越捕越小,越捕越少,而抓到的魚貨單位成本也就越高。
在魚還沒有消失殆盡之前,讓我們從餐桌上開始盡份心力,留給自己10年後還吃得起魚的機會吧

優先選擇

植物性蛋白養殖魚,如台灣鯛、鯉魚。
底食主義:吃食物鏈底層,且當季盛產量多的常見海鮮。
隨著海水酸化大量滋生的水母,在海鮮需求的同時可以平衡一下生態。

以下不吃

鯊魚(瀕臨滅絕,從最高層影響食物鏈)魩仔魚(多種大魚來不及長大的仔稚魚)顏色鮮豔的珊瑚礁魚(破壞珊瑚礁生態細的平衡)飛魚卵(用草席欺騙大量蒐集黑潮迴游於群的關鍵物種)長壽的掠食魚(鮪魚、旗魚、鱈魚等,量少,含汞量高)
海鮮採購指南參考

養殖海鮮:星等越多,一般而言越友善環境。

★★★★★ ★★★★ ★★★ ★★
牡蠣
文蛤九孔
虱目魚沙蝦
紅蟳
吳郭魚(台灣鯛)
石斑
七星鱸
海鱺
烏魚
黑鯛
鳳螺斑節蝦
草蝦
日本鰻
當令魚獲
建議食用季節春夏秋冬 漁撈海鮮
金線魚
白鯧
蝦姑
午仔
章魚
赤鯮
水母(海蜇皮)
四破
蝦姑
午仔
白帶魚
章魚
花市仔(梭仔蟹)
三星仔(梭仔蟹)
水母
四破
竹筴魚鎖管
市仔(梭仔蟹)
秋刀魚
鯖魚
水母鯖魚
肉鯽仔
土魠
花枝
烏魚
水母

更多選擇原則請參考
全民挑海鮮--海鮮採購指南「吃對魚,年年有魚」小摺頁:洽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或 林務局

海洋關懷請參考
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
盲求稀魚珍饈 吃垮海洋生物多樣性
抵制黑鮪魚食品店 全球2萬多人響應
漁業國未能捍衛大西洋
黑鮪魚 黑市交易問題仍然猖獗

吳揆不吃魚?不當政策持續助長糧食危機!
一撫消失中的美麗海岸線 - 我與海洋的美味關係


註:「碳匯」(carbon sink)是地球上可暫時或長期吸取大氣中二氧化碳,並以不同形式貯存在吸收體中的碳匯聚物,如森林及其他綠色植物的生物量(biomass)、海底的鈣質軟泥沈積碳酸鈣,都具有吸收與貯存的功能,稱為碳匯。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農業價值被貶抑 應立法保障農民所得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圖片來源:廖祐瑲



環境資源中心 
特約記者 廖靜蕙 報導

社會上對農村的印象往往是偏僻落後;對農民的印象則為高勞動力、低社經地位。

而這些印象正反映了農民、農業保護環境、提供糧食安全的外部價值未被合理對待,卻在經濟的觀點下遭貶抑的結果。

16日立法院農業基本法草案公聽會上,多位學者都提到農民人口老化、農業斷層的問題,認為與農民長期地位被貶抑有關,建議在農基法應保障農民所得,還給農民尊嚴。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即表示,《農業再生條例》的錢並沒落到農民口袋,公家提供的經費,應用來扶植農民,而非優惠企業。
政府有責任提升農民所得,當所得提升,自尊也跟著提高,年輕人口才有機會投入務農。

郭華仁說,台灣的農地因為農藥、化肥毒化、零碎化以及開發鯨吞而逐漸消失;
而仰賴化學肥料和農藥的農業也隨著石油逐漸耗竭面臨危機,而這種「加護病房式農業」必須改變。
郭華仁說,目前休耕土地高達1/3,70%的雜糧仰賴進口,每年上億元的休耕補助。而政府不鼓勵農民轉作雜糧,因為農民種了賺不到錢。

郭華仁認為應將補助用來補貼對環境友善的農地,將「環境補助」明定在農基法。例如自製堆肥,可減輕支出,又可因為不使用化肥,對土地好而獲得補助;
或耕作減少用水及不用農藥的作物,既減少水資源使用及對土地的傷害,也給予補助。
當農民有了這些補助,減少經濟負擔,即可考慮如何友善環境,又能耕種多樣性的作物,如此一來,農民的所得改善、環境得到保護、糧食安全也兼顧,創造三贏局面。
開南大學行銷系教授吳明敏也建議基本法明訂農家所得與非農家所得的90%,保障農民所得。

政大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也認為農基法應宣示台灣農業未來的典範,發展健康、安全、有機的農業,以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為主,摒棄過去對農村的歧視及剝削,並且應善待農民。

徐世榮說農業提供很多正面的外部性價值,卻未體現在農民所得。
社會應感謝農民,承認農業對台灣社會之貢獻,還給農民應有之尊嚴,保障所得,而非施捨式的補助。
有了尊嚴及所得,才有條件讓年輕人回農村。
政府所宣示的三生,其實就是強調農業的多功能價值,而這些要與農民的所得結合。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台灣應提高糧食自給率,他舉幾個高度工業化的國家,除了幾個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都超過100%,英國也高達70%、瑞士50%,日本則在法裡明定也實際達到40%,顯示發展經濟並不牴觸糧食自給率。
而台灣只有32%之間,建議基本法應明訂糧食自給率的定義。

而農事教育逐漸式微,更將造成農業知識的斷層;
蔡培會認為應提供青年勞動的支持及農事教育,並反映在農基法上。

此外,吳明敏也建議農基法應於基本人權結合,將過剩的糧食、過期的蔬菜提供給貧窮線下的人民,而非丟棄。
而面對即將生效的ECFA,來勢洶洶的中國農產品,應有配套措施。
吳明敏說,農業安全應注重原產地證明、標示,去年從中國進口的1億4千5百萬美元的農產,
在市場上完全看不到。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在便宜的價格考量下,政府應嚴加把關。
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廖振賢則建議農友登記、適地適種加總量管制,並制定現有農舍退場機制,才能達到50年無毒農地的目標。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17

麵包菁英班 吳寶春教態度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3日電)



屏東縣府推出麵包菁英班,今天請來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傳授做麵包技巧,



不少學員是10年以上麵包師,他們說,領教到「好麵包要重視細節」。



吳寶春說,他教的是做麵包的態度。









屏東縣政府的麵包菁英班,除了屏東糕餅工會的會員外,



也有身心障礙機構的烘焙老師和學校技藝班的老師,希望能培訓屏東的麵包菁英種子。







吳寶春教學員做他店裡的皇冠土司和紅豆麵包,從材料、攪拌麵粉到溫度的控制,



吳寶春不藏私,一一公開教授。吳寶春揉麵團時神情貫注,



手與麵團間似乎在進行對話,完成1 個麵團,他會像拍小寶貝屁股般,輕拍一下麵團。







製作紅豆麵包時,他對學員說,麵團的每個角落都要撒到紅豆,



以確保消費者隨口一咬,就能咬到紅豆。







屏東糕餅工會有15名會員參加,多數都是10年以上資歷的麵包師傅,



常務理事張朝來的糕餅店更有80年的歷史,他說,從吳寶春的課中,



他發現做麵包的細節很重要,一般麵包師傅常會忽略,例如攪拌方式、溫度控制等。







有13年做麵包資歷的謝志鴻說,吳寶春用日本的麵粉,蛋白質成分高,



所以麵包放到隔天還是Q 、軟,但相對的成本高,每個地區的消費習性不同,



屏東人喜歡便宜的東西,因此,要民眾掏腰包買好麵包有困難。







有30年做麵包經驗的張義村表示,吳寶春的方法是慢工出細活,



但屏東人喜歡便宜的麵包,所以他們都是快速地把麵包做出來。







吳寶春表示,他教的是做麵包的態度,就算是便宜的食材,



但只要尊重食材、尊重麵包,也能做出好吃的麵包。



他每次訪問農產品的農戶,都會被他們認真對待農作的態度感動,



也因此,他用這些農產品當食材時,他會認真對待,



思考如何把這些農產品與麵包做最完美的結合,



「只要態度對了,做什麼都對了。」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素食名人表 / 從健康的角度看素食的好處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作者:歐陽英老師 

  現代人無論生活富裕與否,飲食習慣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不但吃肉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講究烹飪技巧、注重口腹之慾,於是許多病症就這樣吃出來了。
現在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抬頭,素食也漸漸成了養生風尚,並且不退流行。

其實,除了為健康而加入素食行列,因宗教、環保而吃素者更佔素食人口的大宗。
無論是為何而吃素,大家必然都領受到素食的種種好處:

植物性食物無毒素:

   素食都是植物的花、莖、葉、果、實、仁等,這些都是吸收陽光、空氣、水、土中的營養成分成長的。
當我們吃入了這些通過大自然供養的食物,

身體內的血液便可以保持鹼性,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這是因為呈鹼性的血液會有更好的循環帶氧功能,可以有效供應身體各器官的養分。

反觀動物性食物,動物自身會產生很多的病毒和細菌,同時又因為活動性大,使得攝入環境污染源的機率也相對的大,且動物在被屠殺的過程中並沒有把這些有害物質排出體外,這些食物最終被吃入肚中,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慢性疾病,如:血管阻塞、血液循環不良、中風、心臟病…等。

人類腸道結構適合吃素:

 以腸道的結構分析,肉食動物的小腸短、大腸直而平滑;
素食動物的小腸長、大腸也長;雜食動物的腸子比肉食者長,但比素食者短,根據腸道結構來分析,人是較適合吃素的,因為大腸的長度長且重疊。

肉食動物的腸道短的原因是因為肉類的纖維少,

在消化後的殘渣滯留在腸道容易產生毒素,增加肝臟的負擔,不足的纖維質更會造成便秘的問題。
素食者以五穀類為主食,穀類中除了澱粉、糖份外,還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有益脂肪等成分。

每天配搭足夠的蔬果,身體所需的各種物質都可以被補充,更可以有效的預防各種疾病。

肉食會引發各類疾病:

一些常見的中老年人疾病,如:高膽固醇、血管硬化、高尿酸等問題,都和肉食密切相關,高膽固醇會造成動脈硬化、心臟病、高血壓等問題。

素食環保且經濟:

素食其實是一種環保且合乎經濟效應的飲食方式。因為飼養動物需要大量的飼料,也需砍伐大量樹木以提高飼養空間,如果人類直接素食,就不會在飼養動物上浪費食物。
同時以環保的角度來看,植物不會像動物一樣,排出那麼多排泄物污染環境。

素食者體質比肉食者好:

因為很多蔬果所含的植化物都是人體所需而肉類無法供應的。
植化物含有很高的抗氧化效能,能夠讓人體的免疫系統有效運作,延緩人體各器官的老化速度。
素食可以讓人體的血液粘度降低,提高血液循環的通暢度。
反觀動物界,素食動物的體力都是優異的,最壯的動物和最有耐力的動物都是素食的。

素食者比較苗條:

  這是因為體內累積的脂肪較少的緣故。

素食可以遠離寄生蟲:

     吃素可以減少被寄生蟲寄生的機率,因為許多寄生蟲都是通過肉類寄生在人體。

建議家長為了健康,每週至少能有一天是素食,以清的腸胃。

****************

愛因斯坦從健康的角度看素食的好處

  天才科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英國大文學家莎士比亞和蕭伯納、俄國大文學家托爾斯泰、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德... 贊助者可以是素食者,也可以不是素食者。


  從健康的角度看素食的好處


  1、素食者比肉食者更能承受長時間的辛苦工作,這種耐力的對比將近三倍;
而從疲勞恢複完全體能的時間,素食者約為肉食者的五分之一。
這是科學家對各項運動員和勞動工人所作調查結論。

  2、翻開世界體育曆史,在遊泳、籃球、足球、舉重、拳擊、摔角、競走、馬拉松長程賽跑、自行車比賽……各項世界冠軍紀錄中,有許多是由素食運動員創下和保持的。
這些素食運動員遠超越肉食運動員的爆發力、持久力和體能,都讓科學家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世界上最長壽、最強壯、最耐久、最快速的動物,都是素食動物。
譬如跑得快又跳得高的馬、鹿、羚羊、長頸鹿;  負重又持久的牛、馬和象。



  4、許多素食品含有最主要養分的蛋白質,比肉類的蛋白質更高。
譬如黃豆含百分之四十,比肉類含百分之二十足足高一倍。
有些堅果、種子、豆類也含百分之三十蛋白質。
人體需要的蛋白質是由八種氨基酸組成的,這八種完整的組合,可以從同時吃兩樣以上的素食品(如米和豆)的搭配中獲得。

其它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和維他命(除了維他命B十二須從牛乳乳酪補足外),在水果和蔬菜中也都應有盡有;
再加上豐富的纖維質,可以幫助消化和排泄。
所以,素食絕對是比肉食更具營養價值的飲食,而沒有肉食中一切有害的物質。
素食是遠離惡疾、保持健康、美容養身、青春不老的大自然良藥。

  5、長達九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而結束。
這兩個日本南部最繁華的大都市,在原子彈爆發後頃刻化為兩座死城,近乎全毀。但在事後,竟然被人發現兩地死傷的牛極少。
後來又在原子彈試爆的美國軍艦上,發現用來試驗的羊群幾乎沒有一只因承受輻射線而傷亡。
研究證實:
牛羊都是草食動物,草中的鉀元素,使牛羊變成對原子彈爆炸的輻射光能的有力抗體。
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發現,而且具有宗教性的啟示:慈悲的素食主義,竟然是核子浩劫中最有效的防禦裝甲。

  6、回顧曆史上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大人物,有許多都是提倡素食非常賣力的
像佛教的釋迦牟尼、
基督教的耶穌、
回教的穆罕默德、
儒家的孔子和孟子、
道家的老子、
印度教主、
中國的國父孫中山、
印度國父甘地、
美國總統弗蘭克林、
天才科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
英國大文學家莎士比亞和蕭伯納、
俄國大文學家托爾斯泰、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
德國大慈善家史懷哲、
法國大政治家盧梭、
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和蘇格拉底、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

******

 愛迪生,美國著名發明家,曾有一千多項專利發明,包括留聲機、電燈、麥克風及電影放映機等,有發明大王的美譽。 但是爲什麽愛迪生素食呢?

愛迪生是因為健康的原因而改吃素的,湯馬森.比特先生曾在《紐約太陽報》中這樣評述道:“據他一個朋友說,湯馬森.愛迪生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不吃任何魚、家禽和肉,他更鍾情於任何的水果、蔬菜,特別是那些沐浴並生長在陽光下的作物。

愛迪生平時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他確信素食生活對他的行為、思維方式及身體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908年6月的《素食者信報》亦有這樣的報導:“著名發明家湯馬森.愛迪生最近患乳突炎,但因為停止使用肉食而痊愈。

愛迪生先生非常欣喜自己的生活有如此的改變並重獲健康。自此後他便棄絕肉食堅持素食的生活。”

如下是愛迪生吃素後的體會:

“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乃是出自極單純的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因此對於人類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素食對人類很吉祥。如果全世界都采行素食,就可以改變人類的命運”。

*******


素食名人一覽:愛因斯坦,牛頓,莎士比亞,愛迪生 。。。

素食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所吸引的古今中外名人可謂

群星燦爛、大師輩出、不勝枚舉。以下我們擇要為您介紹一些素食名人:

科學家

經典物理學的集大成者英國物理學家 牛頓

進化論的創立者英國生物學家 達爾文

相對論的創立者美國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


思想家、宗教家、文學家和詩人

古印度 釋迦牟尼佛

中國佛教禪宗六祖 惠能大師

中國南朝 梁武帝

中國唐代著名詩人 王維

古希臘哲學家 畢達哥拉斯、柏拉圖、蘇格拉底

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畫家及科學家 達芬奇

英國作家 莎士比亞

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

法國作家、思想家 伏爾泰

法國哲學家及文學家 盧梭

德國作曲家及戲劇家 瓦格納

德國音樂家 阿爾貝特?施韋澤

俄國作家 托爾斯泰

美國散文家及詩人 梭羅

美國民主政治家及科學家 本傑明?富蘭克林

印度著名詩人 泰戈爾

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

印度民族領袖及非暴力主義倡導者 聖雄甘地

英國 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

緬甸前首相 吳努


運動員

奧運會田徑冠軍 卡爾?劉易斯

奧運會“鐵人三項”四次冠軍獲得者 大衛?史考特

網壇名將 小威廉姆斯


演藝界明星

奧斯卡影帝 達斯汀?霍夫曼

好萊塢女星 那塔麗?波特曼



搖滾音樂人 布萊恩?亞當斯

流行樂手 瑞奇?馬丁

影星 布萊德?彼特、萊昂那多?迪卡普裏奧···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15

果菜類有機栽培技術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第二堂課:果菜類有機栽培技術,「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顏勝雄老師主講。




果菜類概分為瓜果類、茄果類、豆莢類和其他(玉米、秋葵等)四類。



瓜果類具下列特徵:

葫蘆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梨瓜(佛手瓜,即龍鬚菜)除外。

所謂二年生指秋、冬季成長,春天開花而後結果,因跨越冬季而稱作二年生,實則同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具攀爬特性,靠捲鬚攀爬。

雌雄同株異花、蟲媒花、種子繁植。



一株植物上同時有雄花及雌花,且雌雄蕊不在同一朵花上稱為同株異花,如雌雄蕊在同一朵花上則稱為同株同花。當然,雌雄花不在同一株上,則稱為雌雄異株。



瓜果類開花多在清晨,需昆蟲授粉!若無,則人工授粉須於上午九點前完成,效率較佳。



果實具多數種子,梨瓜除外。

本島約九十屬,七百五十種



瓜果類嫁接:



為防止土傳性病害(土壤中的病原菌很難處理)並增加產量,部份瓜果類以嫁接栽培。舉例而言:苦瓜根弱故接絲瓜根,西瓜接扁蒲或冬瓜,蕃茄接茄子等。



嫁接所用之根稱砧木,其上之苗為接穗。接繐和砧木接合法分刺洞插入和橡皮束帶兩種。





栽培管理



凡可作砧木者,均為較強健品種,如南瓜、絲瓜、茄子、扁蒲、辣椒、番茄等,適合新手入門。



絲瓜、苦瓜等皮薄者宜套袋,南瓜、西瓜不需套袋,因皮厚不怕蟲害,且需日照使皮色美麗。



瓜、茄、豆科植物宜輪作不適合連作,主因為土壤病蟲害會自動繁衍,連作失敗率高!宜輪作如:瓜、葉、茄、葉…。



絲瓜或扁蒲會苦的主要原因是雜交到其他花粉或自行留種遺傳分離。故此類種籽或幼苗儘量購自種苗行,自行留種常會有怪異型發生。







胡瓜



春作二月上旬至五月下旬,秋作八月中旬至九月下旬;小胡瓜開花後五至七日即可採收,大胡瓜開花後24至28採收。



由於人愛、蟲更愛,故需大量施藥,少吃比較好。且胡瓜病蟲害多,挑戰性高,不建議新手栽培。



秋冬季栽培由於低溫短日,有利發育為雌花(夏季高溫長日則相反之)。







註:植物花分化為雄或雌花,主因為日照『長短』,溫度則次要;用藥處理可促使花系分化成雄(GA)或雌(乙烯),目前亦已開發高雌性品種。







此外,胡瓜具單偽結果現象(不須授粉或受精亦能結果,其果無籽),有時需授粉,但未受精。5%NNA可促進單偽結果,但目前不使用,因已有單偽結果品種。



南瓜



原產亞洲南部,成熟時果皮金黃色,又名「金瓜」。



南瓜生性強健,中國南瓜二至六月播種,印度及西洋南瓜較耐寒,播種期為九至十月。可粗放式栽培管理,常做為胡瓜、洋香瓜及西瓜之根砧(嫁接)。為暖季作物,遇霜害易枯死。開花期宜短日低溫,雌花多且早。



本土原生種葉面有銀色斑紋,進口種多無此特徵;南瓜品種多,形狀變化也多,可作觀賞用途。





絲瓜



原產熱帶亞洲,新手入門可;一年四季可種,喜高溫短日,耐水不耐旱,是所有瓜類裡最耐濕的。熱量高,僅次於南瓜。



肥料太多、水份太足,則蔓藤和葉長得好,花開得少。



植物開花其實乃受「暗期」影響,夜晚時間短於12小時稱為長日照,反之則稱短日照;中南部花農夜間固定時間點燈,目的在破壞(分割)暗期,但此舉並非對所有植物有效。(長夜或短夜植物是否開花決定在於夜間長度是否長或短於其所需暗期長度,植物所需暗期長度不見得剛好為12小時,只要長或短於其所需長度即會誘導或抑制花芽分化)。



植物對光的敏感度很強,並間接受溫度影響,『溫度越高或越低影響效果越大』;幾乎所有瓜類都適合秋冬栽種,因為喜短日照;也因此之故,不宜在路燈照射範圍內栽植瓜類,若土地剛好在路燈下,則須選購對光線不敏感的品種栽種。





苦瓜



原產亞熱帶,三月至六月栽種,為瓜類中惟一果實會在成熟時裂開者。塩醃後洗淨煮食,或加糖,或取淨內含物立刻切薄片泡冰水,皆可減低苦味。



除非第一次種苦瓜,否則最好買嫁接品種,避免土壤病蟲害。







扁蒲



只怕果蝿,果實較軟,幼果需套袋。三、四月間種植,夜間開花。



結語:瓜果類於成長期,喜高溫多日照,對低溫敏感(耐熱不耐寒);陰雨綿綿時糖度低、品質差(喜濕不耐濕)。





茄科:番茄、茄子、馬鈴薯、青椒、辣椒、甜椒、枸杞,矮牽牛、曼陀羅和煙草都屬茄科植物。青椒、辣椒、甜椒統稱番椒,差別只在辣椒素有無。



茄科喜溫暖濕潤氣候,生育適溫在25度C左右,對日照長度不敏感。二至四月春作播種,八至十月秋作播種,溫室可週年栽培。







番茄



必也正名乎,番茄自番邦而來,頭上不必長草,故「蕃」乃錯字,實為「番茄」也。本島番茄係日本於1895年(殖民時期)引進,爾後不斷雜交培育新品種。



就植物學而言,番茄是藤蔓植物的果實;就栽培管理角度來看,番茄像一般蔬菜的栽種和採收方式,因而歸為蔬果類。



蕃茄莖有絨毛,枝條有臭味,故而蟲害少。種籽外覆發芽抑制膜,取籽播種前須先剝除,始能同步發芽。亦有單偽結果現象,所生果實無籽。



未熟番茄含大量生物鹼,可被酸(唾液)水解生成番茄次鹼,食後口腔會感覺苦澀,嚴重者甚至中毒;但成熟(有一點紅)後生物鹼大幅下降,食用無害。加工產品的茄紅素吸收率大幅提高。但果實茄紅素含量隨成熟度而減少,維生素C含量在剛成熟時最高,而後逐漸下降。



生育期日夜溫差宜大且水量充沛!植物於日間行光合作用,溫度越高效果越好;夜間呼吸作用時,溫度低則養份不易『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夜溫愈低,花芽分化愈早。



開花期水份不可過多,葉緣有泌露時表示水份過多;夏季成長快速容易缺鈣,細胞壁長不好,從果實底部崩解;劣果摘除後施以鈣肥,可直接噴在葉或果上幫助吸收。北部土壤多酸化,建議補充苦土(鎂)石灰(鈣),『苦土石灰是一種產品』。乾旱期生長速度慢,忽遇雷雨快速生長則容易裂果,品相不佳。



番茄扦插亦可,惟須選擇強健無病蟲害之枝條;定植二十天後立柱,生育期間隨時摘除側芽,僅留一或二枝攀爬。



豆豆家族



豆豆族中應用最多者為豌豆!可食用嫩豆(熟豆)、嫩莢、嫩芽(豆苗)及豆芽等。



碗豆喜冷涼氣候,此點與一般豆類不同,八月下旬至一月下旬播種,耐旱不耐濕。另菜豆(俗稱敏豆或四季豆)係暖季作物,耐寒性弱。



時間因素,部份作物略過未提,期待日後有緣再聆聽。

分類標籤 小農誌

15 篇回覆 1064 點閱 09年4月17日



最新回覆



下文引述自顏老師回覆指正:





小正您好:

我想可能是我上課時講得太快,有些地方沒說清楚,您參考一下:

一株植物上同時有雄花及雌花,且雌雄蕊不在同一朵花上稱為同株異花,如雌雄蕊在同一朵花上則稱為同株同花。當然,雌雄花不在同一株上,則稱為雌雄異株。

嫁接所用之根稱砧木,其上之苗為接『穗』非『繐』。

絲瓜或扁蒲會苦的主要原因是雜交到其他花粉或自行留種遺傳分離。

植物花分化為雄或雌花,主因為日照『長短』,非為強度。

胡瓜具單偽結果現象(不須授粉或受精亦能結果,其果無籽),有時需授粉,但未受精。

植物開花其實乃受「暗期」影響,夜晚時間短於12小時稱為長日照,反之則稱短日照;中南部花農夜間固定時間點燈,目的在破壞(分割)暗期,但此舉並非對所有植物有效。(長夜或短夜植物是否開花決定在於夜間長度是否長或短於其所需暗期長度,植物所需暗期長度不見得剛好為12小時,只要長或短於其所需長度即會誘導或抑制花芽分化)。

植物對光的敏感度很強,並間接受溫度影響,『溫度越高或越低影響效果越大』非溫度越低越敏感。

加工產品的茄紅素吸收率大幅提高。但果實茄紅素含量隨成熟度而減少,維生素C含量在剛成熟時最高,而後逐漸下降。

植物於日間行光合作用,溫度越高效果越好;夜間呼吸作用時,溫度低則養份不易『因呼吸作用消耗掉』。

開花期水份不可過多,葉緣有蜜(『泌』字才對)露時表示水份過多。

北部土壤多酸化,建議補充苦土(鎂)、石灰(鈣)。『苦土石灰是一種產品』。

番茄阡(『扦』字才對)插亦可。

碗豆應寫為『豌豆』才對。

祝 愉快

顏勝雄 敬上

小正 2009年4月17日 18點24分



謝謝老師指正, 立刻更正筆記!!!

小正 2009年4月17日 18點25分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雜草控制 + 轉貼: 雜草恩仇錄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台北草

 
 葉片比韓國草寬,質感柔軟,耐踐踏,老化較不易結縷,目前為家庭小面積栽培最優良草種。又叫馬尼拉草 , 菲律賓芝 , 馬尼拉結縷草 , 馬尼拉芝 , 斗六草。

單  位: 坪
原  價: 300

會員價: 240

結縷草屬植物具有C4型葉部解剖構造,歸類為熱帶型植物。一年只有一個生長季,春天恢復生長的時間,隨物種與品種的不同。一般而言,四月到十月為其生長季節,冬季休眠期,耐冷品系可維持青綠,不耐冷的品系則會出現葉片黃化的現象。結縷草屬植物在原生環境下,可產生種子並利用種子進行擴散與繁殖,但是種子實生苗的生長速度慢,且種子採收不易,極耗人工,價格昂貴。除了日本芝有商用種子銷售外,其他馬尼拉芝及高麗芝等結縷草,在人工栽培時,多不採用種子種植。




環境適應性 結縷草為多年生植物,對土壤的適應性良好,可生長自砂土到黏土的各種土壤質地,以及由酸性到鹼性的土壤環境。雖喜好潮濕環境,但不耐浸水。結縷草在溫濕的環境條件下可生長於遮蔭的地點。由結縷草的原生分布環境多位於濱海地區可知,結縷草具有耐旱、耐鹽與耐貧瘠土壤的特性,在乾旱缺乏灌溉地區,結縷草做為草坪的利用是絕對優於百慕達草。雖然結縷草具有優越的耐旱性,但當缺水時,結縷草葉片卻也是最快發生捲曲的現象,此正是其耐旱的生理機制之一。



結縷草最適當的生育環境條件為中度肥沃的土質,土壤酸鹼值在5-7之間。欲獲得優良的草坪,結縷草在生長季節每個月每公頃需施用有效氮素約10公斤,並給予適度的灌溉。



利用方式 結縷草由於其生長速度較慢,在台灣被利用於庭院造景做為植被利用已行之有年,在草坪的應用範圍包括(1)水土保持地表植被覆蓋:例如穩定池塘邊坡,道路護坡的綠化與水土保持,(2)庭院草地綠化,(3)提供護墊作用(resilience),減輕碰撞傷害,如棒球場等運動場地,但因為其生長速度緩慢,對於會在短時間內,對草坪產生嚴重而密集傷害的運動如橄欖球、足球等場地,並不適合利用結縷草,(4)高爾夫球場的果嶺(green),開球台(tee),球道(Fairway)以及粗草區(rough)。



繁殖 結縷草具有旺盛的地下走莖(rhizome)及地上部匍匐莖(stolon),為兼具貯藏功能的營養器官,莖節的芽點可長出新芽成為新植株,因此又可做為營養繁殖體,此類營養繁殖體所產生的植株其幼苗的生育速度較種子實生苗快。一般結縷草主要以草莖或草塊等方式行營養繁殖,但利用撒播種子的方式來建立草坪,在施工的便利性上卻又是營養繁殖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建立草坪時,不妨由施工方便性、價個與設定的草坪品質三方面加以權衡。



栽培與管理 利用種子繁殖結縷草草坪,目前商用品種以日本芝的品系為主,可用的品種包含1970年代以前推出的El Toro,DeAnza,Meyer的舊品種以及1990年以後由Seed Research of Oregon推出的SR9000及SR9100,Jacklin公司推出的Sunrise® brand,W3-2 ,及代理銷售的Zenith品種以及中華結縷草 Zoysia sinica。使用種子繁殖的田間播種量配合品種特性與種子發芽率,約在每公頃45-60公斤之間。



以草莖繁殖的品種,早期以Emerald為主,據悉台灣有引進此一品種並有商業銷售,新進的品種包括Belair, Cashmere, FLR-800, FLR-900等。



建立草坪 結縷草利用營養體繁殖,可以使用草莖(springing)、草塊(Plugging)、或草毯(sodding)。使用草塊繁殖是將結縷草繁殖田裡的草坪以機器或人工手鏟的方式,將草坪切成約手掌大小的草塊,再移植到現場。移植時草塊間會保留空隙,預期在移植的草塊進行水平方向生長後,可將空隙填滿,但通常產生的結果是雜草在移植後迅速佔據空隙,妨礙草坪的建立;另外一個常見的現象是草塊水平方向的生長少,而以向上的生長多,而產生一塊一塊隆起的圓球狀突起。據筆者的了解,目前台灣業界慣用的方式為草塊,相信採用這種方式的原因是價格因素為主,這是過去台灣結縷草的供應量較少價格較高所致。近年因農田轉作及使用機械化栽培,價格已有明顯的下降,因此避免雜草侵入的最佳對策是採用草毯對現場進行全面的覆蓋。



另外採用草莖撒播也是另外一個節省材料成本的方法,其施工的方法是在將場地整平之後,先將地表略為壓實;在以草莖均勻撒播於表面後,以輕型滾壓器將草莖略為壓入土表,再覆土半公分後,再略為壓實。使用草莖繁殖需保持土表濕潤以利新芽發育,因此需要施以適當的噴撒灌溉,期間約在一個月左右。如果無法架設噴灑設備,可在完成種植澆水灌溉後,以透明塑膠布覆蓋地表保持溼度,觀察新芽產生1-2片葉片便可移除覆蓋的透明塑膠布,惟在台灣地區夏季高溫季節,不建議使用本方法。如果仍然必須使用草塊種植,筆者建議以低劑量的萌前除草劑(如Atrazine草脫淨等)噴施於草塊間的空隙,以減少土壤雜草種子庫自生的種子萌芽,並適當使用選擇性除草劑(如2,4-D二,四地等)消除由風帶入的外來雜草種子幼苗。在種植後草塊的根系開始生長(在有灌溉的條件下約兩週左右),就必須進行低割,以抑制結縷草的向上升長勢並促進水平生長,如此可以加速對草塊空系的覆蓋。低割時若能配合縱切機(verti-cutter)對土表的草莖進行切割,可以進一步加速水平方向的生長。



新植的結縷草坪應施以1-2-1的肥料,施肥量以施用的複合肥料中的氮素為計算基準,每公頃建議施用20公斤的氮素,在進行低割促進水平生長的期間,以每週每公頃施用速效型單質肥料(如尿素)氮素2.5-5公斤可加速草坪的建立。



草坪管理 一旦在草坪建立後,施肥就必須調整以配合場地的需求與經費的限制。雖然結縷草耐旱耐貧瘠,但要維持草坪的美觀,結縷草仍然需要施肥與灌溉。



維持結縷草持續的生長,在夏季高溫每週需灌水2.5-4公分,如果土壤質地偏沙質,最好能分2-3次灌溉,也就是每週灌水3次每次灌水約1公分深,如果土壤質地良好,可每週灌水1次灌足2.5-4公分。



長成的結縷草草坪並不需要重肥,在一般家庭庭院的草坪,一年在晚春及秋初分別施以1-2-1的複合肥料各一次,施肥量以施用的複合肥料中的氮素為計算基準,每公頃建議施用10公斤的氮素。



割草高度 一般庭院用結縷草草坪的割草高度建議維持草株在1-2英吋高,在夏季高溫快速生長季節,約需每週割草一次以維持草坪最佳品質。



結縷草品種 臺灣目前使用的結縷草品種多為所謂的臺北草及斗六草,筆者由收集到的材料發現,各草農所提供的材料差異極大,甚至有將百慕達草指為斗六草者。筆者推側這些草種應該是高麗芝,在日據時代引入後,逸出後或經農民在田間繁殖後,由自播種子競爭後所產生的各地分化品系,目前正進行DNA比對以驗證此一推測。以上文摘自:



http://grassland.agron.ntu.edu.tw/warmseason_grasses.htm#Zoysia



用途描述:



適用於公共綠地草坪.庭園草坪.運動場.高爾夫球場。



***************************************

 中文名:假儉草










英文名:Centipede grass

日本名:センチペドグラス

學 名:Eremochloa ophuroides

介 紹:假儉草的葉子扁平而細長,背面和邊緣有短短的毛;它的地上莖會匍匐伸展,貼著地面生長,高度只有3~10公分;秋天到冬天時則會開長長一串細小的花。                                                    假儉草的故鄉除了臺灣之外,還有中國大陸、中南半島、菲律賓等地。它喜歡高溫、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過也耐得住乾旱的氣候,而且生長速度很快,經得起人們的踐踏,因此不但是餵養牲畜的牧草之一,更經常被用來作為庭園、運動場或山坡的草坪,具有綠化和水土保護的效果。

品名:假儉草


科 名: 禾本科 (Gramineae)


學 名: Eremochloa opiuroides (Munro) Hack.

英 名: Centipede grass

俗 名: 蜈蚣草、小牛鞭草

特 徵: 多年生草本,稈叢生,具棋走之匍匐性,走莖節間短,匍匐延伸,株高5~18公分。葉色深綠,寬0.3~0.5公分,長約4公分,葉背及葉緣具短毛,先諯鈍,葉舌很小,長約 0.2公厘。花為單一總狀花序長約2~6公分,似穗狀花序,近圓筒狀,光滑,長於走莖之腋間或先端,花梗細。小穗成對,兩型。種子紫紅色,長0.2公分。


分佈地:全省


假儉草是"懶人草"中高度約15公分的低草,所以除草就是最佳的輔助假儉草工具,(開始少數時爭陽光比較弱勢),等到它們佔領滿了就是地面強勢.除草久而久之自然其他的草會自然淘汰.我也是整裡過的地上間隔一米仟插一株假儉草,一年後就很可觀了.兩年就可以佔滿地面.其間如果疏漏除草強勢時間就會變得很慢.


種子發芽還真的是個辛苦的過程.溫度不對濕度不夠它就會繼續的躲在種殼之內(或是說那堅硬的殼根本破不了).沒泡活水乾乾的灑下去跟有泡活水三天的發芽時間就會差很多.相對的泡活水的遇到持續的乾燥天氣會有反效果.乾乾的灑下去的就比較不怕氣候的不利條件,只是發芽的時間會變得非常久.所以灑種子的時機及方法,跟灑下種子那段時間的氣象報告都是要配合,才能快快的發芽.如果要靠人工灑水那就必需灑到幾近泥濘的程度才能製造出發芽的條件.秋後灑一般草子的風險很大冬天更不用說.

真的 1公尺扦插一棵一年後就會長滿.仟插草苗就容易多了了(費工就是),只要每株有點帶根,不是太乾燥的土壤,幾乎它隨便就活.而且很快的就開始走莖了 .






 
習性描述


命名與起源



假儉草(Centipedegrass, Eremochloa ophiuroides (Munro.) Hack.)原生於中國大陸東南部、中南半島及菲律賓群島等地,又稱為中國草坪草(Chinese lawngrass),具匍匐莖為叢生於山坡地、路旁及草原的多年生熱帶型植物,台灣草坪業界俗稱蜈蚣草。葉片寬度約0.3-0.5公分左右,質地柔軟,葉尖鈍圓形。此草與另一植物分類上名為蜈蚣草(Eremochloa ciliaris (Linn.) Merr.)的植物外型類似,在葉片等營養器官上不易區分,必須利用花序及種子性狀加以分辨。



環境適應性假儉草為熱帶型植物,具有C4型光合作用解剖構造,雖可耐遮陰,但在強光、長日照的環境有顯著較佳的生育反應,年降雨量在100公厘以上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都可存活,適應於pH4.5-6之間的酸性、貧瘠土壤,在pH7以上的土壤因鐵元素的有效性降低,將嚴重影響其生存。在肥力普通的土壤生育良好,但在肥沃的土壤其生育表現反而較差。假儉草具有相當程度的耐鹽性,但不如聖奧古斯丁草及百慕達草,耐旱性、耐積水性及耐冷性皆明顯低於聖奧古斯丁草與百慕達草,耐陰性優於百慕達草而遜於聖奧古斯丁草。假儉草除了沙地、石礫地外,可適應於其他黏土到砂土等各種土壤質地。假儉草在冬季低溫時,無明顯的休眠現象,因此無法透過冷馴化(cold hardiness)來保護其生長點,極易遭受低溫的傷害,另一方面在冬季溫度較高的地區,假儉草明顯受低溫影響而生育遲緩的環境下,反覆的非季節性回暖,誘使假儉草恢復生長,消耗儲藏器官所積蓄的養分,弱化植株,而形成在春季大量死亡的現象。




**********************************************

品名: 地毯草


學名:Axonopus Compressus(SW.)P.Beauv

別名:熱帶地毯草、巴西地毯草

英名:Carpetgrass、Tropical Carpet Grass

原產地:南美、墨西哥以及巴西一帶



習性描述

莖幹描述:

莖背腹扁壓,匍匐蔓延,株高 15-40 公分,較類地毯草直立;稈節具密鬚毛。

葉子描述:

葉片薄質,短而廣,寬 0.8-1.2 公分,長 8-25 公分,先端圓鈍;葉舌短小; 葉緣具絨毛;葉鞘鬆弛,基部扁壓重疊。

花的描述:

總狀花序 2-5枚,長約 4-8 公分,最上方之總狀花序對稱, 略呈指狀排列。

果實種子:

穗稈長 5-25 公分;小穗疏生柔毛,長 0.2-0.3 公分。

養育環境:

1.喜高溫多溼氣候。熱帶地毯草耐寒性差,氣溫降至20度時,葉片變成紫紅色,

呈現休眠狀態。

2.土壤水分充足之處生育佳,但不耐漬水。極耐遮蔭,低光利用效率高,成為

果園下良好的地被植物。

用途描述:

主要地被植栽於庭園草皮、運動場,滑草場,堤防,河川地及道路邊坡
單  位: 坪


商品簡介: 葉片薄質,短而廣,寬 0.8-1.2 公分,長 8-25 公分,先端圓鈍;葉舌短小; 葉緣具絨毛;葉鞘鬆弛,基部扁壓重疊。又叫熱帶地毯草、巴西地毯草。

原  價: 400

會員價: 300


地毯草
******************************************

竹節草

科 名: 禾本科 (Gramineae)


學 名: Chrysopogon aciculatus (Retz.) Trin.

英 名: Love grass

俗 名: 蜈蚣草

特 徵: 多年生禾草,莖匍匐延伸緊貼地面,株高5~10公分,節間短簇,舖地性極佳。葉片披針形,葉緣微波浪狀,寬0.4~0.6公分,長2~10公分,紫紅色,基部之分枝輪生。小穗3個叢生,中間者為無柄完全花,兩旁則為有柄不孕性小穗長約0.6公分;無柄小穗長約0.4公分。外穎具剛毛,常附著於人畜之衣褲,藉以傳播。

 
習  性:多年生。


根:鬚根系。

莖:蔓生,無毛,節間短,走莖匍匐生長,具地下莖。


株高(葉尖):5~15 公分。

葉  耳:無。


葉  鞘:平滑,紫紅色。

花  期:5~10 月。

葉  舌:短,毛刷狀。

葉  片:短小,平滑,無茸毛。


花  序:圓錐花序,花穗暗紅色,成熟變黑,小穗有芒。



種子形狀:橢圓。



繁殖方式:種子,扦插。



自 播 性:優。



備  註:果穗易附人畜。

種子顏色:淡紅。



千 粒 重:小。



用  途:牧草,草皮。




*****************************************************************

牛筋草










‧中文名稱: 牛筋草



‧英文名稱: Goosegrass,Crowfoot Grass,Wiregrass,Yardgrass,Bluegrass,Ohishiba

‧學名: 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Cynosurus indicus L.

Echinochloa indica Gaertn. var. oligostachya Honda

‧科名: 禾本科(Gramineae)穇子屬(Eleusine)

‧別名: 蟋蟀草、魚鰍草、牛頓草、萬斤草、力草、生筋草、角觝草、千斤草、千千踏、千人拔、穇子草、牛頓叢、牛信棕、粟仔越、野雞爪、粟牛茄草、鴨腳草、稷子草、牛頓鬃、黍仔草、扁草

‧原產地: 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分布: 台灣平地的路旁及田埂上都有生長。

‧用途: 1. 作為飼料用:牛筋草也是很好的飼料,用來餵牛、餵魚飼料。

2. 藥用:性味:全草:甘、淡、平。效用:全草 :清熱解毒、利尿、袪風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據說還可以治流行性腦炎、尿道炎、胃腸炎、痢疾等;也有人將它拿來煮青草茶,散發一股青草的芳香,滋味也不錯喔。

‧莖: 莖稈叢生,莖聚在一起,直立或基部膝曲,斜斜的向上生長,從上往下看,莖的底部是鮮白色,既強韌又扁平,高約 20~80 公分,鬚根細而密。

‧葉: 葉片條形,平滑鮮綠,扁平或捲折,長達 15 公分,寬 0.3~0.5 公分,疏生疣狀柔毛,中脈顯著突起,葉鞘壓扁,有脊,邊緣近膜質,先端具稀疏絲狀毛;葉舌長約 0.1 公分。

‧花: 花為穗狀花序,穗狀花序 2~7 條,穗軸頂端生小穗,小穗密生於穗軸的一側,多成 2 行排列,長 0.4~0.7 公分,著生 3~6 朵小花。

夏、秋兩季開花,穗狀花序纖細,淡綠色,長 3~10 公分,寬 0.3~0.5 公分,2~5 花序(少為 2)呈指狀排列於莖頂,有時其中之一單生於其他花序之下,小穗有花 3~6 朵。

‧果實: 果實具梳狀細條紋;種子卵形,有波狀皺紋,長 0.1~0.2 公分。

‧特性: 牛筋草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由很多的莖聚在一起,斜斜的向上生長,從上往下看,莖的底部是鮮白色,既強韌又扁平,高約 20~60 公分。細長的葉,平滑鮮綠,葉鞘扁平。小花們排成一長串,3~9 公分長,一根花莖上有 3~6 長串,排成放射狀;
嬌小的種子只有 0.1~0.2 公分長,是校園中常見的野草。牛筋草因為它的根系發達,深根性又不易拔除。即使使用蠻力,也需頓它幾下,所以又稱「牛頓草」;
也有人說當牛要吃它的時候,也需頓它幾下,所以又稱它為「牛頓草」。



****************************************






****************************************

全文轉自以下網址:

http://www.lapislazuli.org/TradCh/magazine/201008/20100803.html


雜草恩仇錄\周妙妃

我家那口子是園子裡雜草控制部門的總管,當他剛挑起控制園子雜草的重責大任時,他面向他的敵人立誓,將把它們殺得片甲不留,永絕後患。



他雇請鐵牛把園子裡的雜草全部碾碎翻滾拌入土中,工作完畢,似乎從此可以高枕無憂的享受田園之樂。但沒幾天樹邊碾不到的雜草先反攻,緊接著全園子地面出現了一層綠色,逐漸地,綠色加厚、增高,雜草又回復了原狀。我心裡暗暗高興著,土地被碾碎翻動後,地表成一片細粉,走過時塵土飛揚,實在不如有雜草的地面紮實。



雇請鐵牛工作,一分地大約 600 元,雜草不可過高,否則機械無法運作,所以冬天約兩、三個月,夏天一個月就要雇用一次。打打算盤,花錢事不小,土壤結構又要一再被破壞,土中生命也無法安居樂業,雇用鐵牛實在不聰明,所以決定不再雇用鐵牛,他要親自上戰場。



他的戰備非常精良齊全。先是一架最優良機型的可背式割草機進駐,緊接著為了這架割草機陸陸續續配備了牛仔褲、圍裙、面罩、口罩、手套、膠鞋,最後還加上一頂安全帽。為應付樹邊、圍離等等割草機到不了的角落,又搭配了尺寸與形狀不同的各式鐮刀與剪刀。當然還有耙子、籃子、推車等運送雜草的工具。



他的鬥志高昂,常常穿上戰袍出征。他常深入敵營,一路揮舞割草機,忽隱忽現,廝殺敵軍於塵土飛揚的戰場中。幾週下來,園子真的常有「乾淨」的地面,但是代價也不低。割草機的刀片消耗無數,據說可永久使用的馬達更換過,汽油燃燒了近百公升,送修保養無數次,再加上│一個累壞了的將軍。



敵軍並沒有先進武器,只默默的運用「草」海戰術。一個犧牲了,土中沉睡的後備立即甦醒過來,轉眼又長出千萬新兵。這戰爭顯然是場永無止盡的消耗戰,考驗著體力與耐力。我再也沒聽到「片甲不留,後患永絕」的雄心壯語,倒是看他頭更禿了,想必是常搔頭的關係。



殺敵無數的他對他的敵人並未少做功課,他很科學的把雜草分為幾類。



第一類,一棵就可長到一、兩米高,形成一大叢的。它們最後會開花結籽擴散,但其根部也是一大叢,所以只要向土裡幾公分割下就可一勞永逸。我想他指的是牛筋草一類。



第二類,貼在地面,每一分支和每一支節都可生根固的。它們會形成一片草地,即使向土裡割下了一大叢,但是總有許多支節己擴展生根。各支節都會各自形成一片,又再生長擴散,所以比第二類難處理。竹節草、地毯草都是這類雜草。



第三類,發芽時看似嬌嫩的往上冒,一抓就斷,但土裡有球莖的。土中的無數球莖可再冒芽,又增生球莖繁殖擴散,是最難清除的雜草。這就是香附子一類,俗稱土香,它的嫩葉力道無窮,可頂開柏油路、石塊等地面。



至於現今危害最廣的鬼針草、小花蔓澤蘭等他根本不放在眼裡,因為那些雜草很容易就可連根拔除。到處可見的野莧,光果龍葵(烏甜子)是家常野菜,所以也不造成威脅。至於平伏莖白花菜和酢漿草,可吸引許多蜜蜂採食,也是受到歡迎的。



他的分類讓我對他的崇拜更上層樓。他把雜草根據危害潛力和防治等級劃分,我深深覺得植物分類學會應該請他當顧問。他與雜草對峙良久,雙方你來我往,他的意志力驚人,但雜草也不是等閒角色,畢竟歷史上還沒有人敢說他打敗了雜草。



或許是英雄惜英雄,或許是日久生情,他與雜草的關係竟慢慢的開始變質,敵對關係愈來愈減輕,他開始談起雜草的好處。他說冬天旱季時,土地塵土飛揚,但雜草根部周圍的土壤是潮濕的。他發覺水池邊的雜草可以穩固土地,池岸不會崩塌。他發覺割下的雜草堆放後,土壤會變得肥沃鬆軟。他也發覺地表的大雜草可抑制土裡千萬億種子發芽。我想他已放下對立。



人只要放下成見,不再對立,視野就會變得更寬廣。他不再全面性的鏟除雜草;他愈來愈少使用割草機,有些地方還刻意留下雜草以保護土壤;鏟除雜草的地面一定儘快把土表覆蓋起來。他把割下的雜草拿去菜園覆蓋變成肥料;鬼針草煮成青草茶;小花蔓澤蘭泡成液肥,他發覺了雜草的千百種用途。割除雜草對他已不再是煩人的勞力工作,技術已演變成了藝術,雜草利用變成他的遊戲,可以動腦又可以動手。



他每天談的、想的、夢的都是雜草,似乎充滿了歡樂。現在的他覺得園裡雜草不夠,已經晃到附近採割,再運回使用。我想,戰爭已結束,而他,已經瘋狂的愛上他的敵人了!



雜草的害處常被渲染得太多,適當的控制,雜草對農地及一般家庭都有好處。它們的優點其實應該被提出:



1. 雜草能吸取深土層的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腐化時除增加土中有機質又釋出豐富營養素讓農作物吸收,所以混合種植時能讓農作物得到額外的營養。



2. 它們是地表覆蓋物,可保護土地免於氣候侵襲,及減少水份蒸發。



3. 它們能開鑿堅硬土壤,讓農作物深入土壤吸取養份。



4. 它們能調整土壤酸鹼質,改善土壤結構,肥化土壤。



5. 它們能復育土地,讓後續樹種得以生長繁殖。



6. 它們能提供各種大小動物生存所需的食物與環境。



7. 可以當作土壤狀況的指示劑。譬如浦公英喜歡生長在酸性黏土;青苔會出現在酸性、排水不佳的土地;巒大厥眾多,代表該地表是酸性,且磷鉀含量低;等等。



8. 大多數雜草根部深且廣,可穩固土地。



9. 光禿禿的土地,礦物質和養份會被沖走、吹散或流失,但雜草會儲存起來,所以可以拿來再利用。



10. 許多雜草都是營養可口的,可供人類或動物食用,天災時可應急。譬如野莧全株富含蛋白質,新葉鮮嫩營養,莖幹爽脆甘甜,種子也可混合麵粉烘焙。



11. 許多可食用雜草都很強悍,不須特別照料,而且沒有病蟲害。



雜草的功能往往被忽視,人們對不使用的土地任意噴灑除草劑,或過度不必要的操作干預。後者譬如為了國際貿易,國內實施了大規模的休耕。農民每年雇用機械翻土、播綠肥、再翻土拌入,說是為了養地。農民必須照相提證,不得耕種才能領回休耕補助款。綠肥攪碎後,在台灣的氣候下,只消數週就分解消失,對土地無益,增加的倒有不少是造成地球暖化的氣體。其間長出的雜草和小生物還來不及發揮最大功效,下回的翻攪干預又來了。我們臺灣的農耕技術優良,休耕政策實在浪費了農民的知識與技術,也消弭著臺灣的農業文化。農民都知道長久荒廢的土地在第一年耕種時最肥沃,真的需要休耕養地,不如鼓勵農民,讓雜草覆蓋,隨著時間又加上構樹、血桐等先驅樹木保護,對肥沃土地,保持水土和豐富生態利益更大。



雜草種類眾多,大多數都對土地有益。許多可供食用,甚至有保健醫療功效,我們應該改變觀念,多加瞭解與應用,珍惜大地無償賜與的豐富資源。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13

桶裝瓦斯爐與電磁爐何者經濟省錢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瓦斯爐使用桶裝瓦斯與電磁爐的消費金額比較?



--------------------------------------------------------------------------------


水每公升加熱上升1℃約需要1仟卡的熱量,一般的水溫為20℃平均加熱至100℃,假設茶壺一壺水2公升。所需的熱量為2×(100-20)=160仟卡。

◎天然瓦斯(CH4)

天然瓦斯熱值約9,000仟卡/度×燃燒效率75%=6,750仟卡/度

160仟卡÷6,750仟卡/度=0.02度

每月所需費用0.0237度×20元/度=0.474元 (以上不含基本費)

◎液化(桶裝)瓦斯(C3H8 & C4H10)

液化(桶裝)瓦斯熱值約12,000仟卡/公斤×燃燒效率75%=9,000仟卡/公斤

160仟卡÷9,000仟卡/公斤=0.0178公斤

每月所需費用0.0178公斤×35元/公斤=0.623元

◎電磁爐

電磁爐熱值約860仟卡/度×燃燒效率90%=774仟卡/度

160仟卡÷774仟卡/度=0.2067度

每月所需費用0.2067度×3.5元/度=0.7235元

若不含設置成本費用,僅就瓦斯與電消費金額而言,則電磁爐所需費用最高,液化(桶裝)瓦斯略貴於天然瓦斯。

電磁爐>液化(桶裝)瓦斯>天然瓦斯



--------------------------------------------------------------------------------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11

有機農業之簡介 -Q&A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新竹分所 李素珍



一、前言



聯合國糧農組織 2000 年 7 月於葡萄牙召開第 21 屆「有機農業對食品安全與品質的影響」大會,特別指出,近年由於狂牛症及食品安全問題,致各國積極推廣有機農業。

德國有機農業基金會(Stiftung Oekologie and Landbau , SOEL)2003 年 2 月調查結果,當時全世界已有約 2,300 公頃土地在實施有機農業,實施國家有 100 多個,主要分布在澳洲 1,050 萬公頃,阿根廷 320 萬公頃(1999 年僅 50 萬公頃,為生產有機牛肉外銷至日本,2000 年增為 300 萬公頃有機草原),義大利超過 120 萬公頃,美國 95 萬公頃;
有機農業土地佔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北歐之列支敦斯頓登 17%、奧地利 11.3%、瑞士 9.7%、芬蘭 7.9%;農場數最多的國家,義大利 56,440 場、印尼 45,000 場、墨西哥 34,862 場;區域性農場數則歐洲佔 44.1%、拉丁美洲 19.0%、亞洲 15.1%、北美洲 11.3%。

有機農業在先進國家已有相當規模,而我國推行 10 餘年,卻仍不到 1% 水準,雖然在台灣實施有其限制性,然為了生態資源保育與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我國應急起直追。



二、有機農業之意義



有機農業有時亦被稱為生態農業、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替代農業、或永續農業之一種。各國法律或農業協會所使用的名稱或定義經常不同,例如歐盟的 12 個國家,雖然用相同的管理條例,卻分別採用生態農業、生物農業及有機農業 3 種名詞作為法律上的稱呼。在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則採用「有機農業」一詞。



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有機農業之定義因各國法律之規定而不同,隨著農業技術的演變,有機農業法規的要求亦漸趨嚴格。在台灣,農委會已於 2003 年 9 月 15 日公布有機農業法規的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及同年 10 月 30 日公布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畜產,作為管理有機農業及輔導有機農民生產之依據(請參看本期要聞集錦)。



簡言之,依據有機農產品作業要點,有機農業之定義為「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



三、有機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德國人 Dr. Rudolf Steiner 在 1924 年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是當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農業的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所以有機栽培法並未受到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復興經濟、充裕糧食達到增產糧食目的,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的化學農法受到鼓勵。
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糧食需求之壓力,但影響了地球之自然生態體系,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土壤及空氣等)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至 1970 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各國逐漸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環境污染受到嚴重汙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導致農業生產力衰退,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
另外,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型態轉向多樣化、精緻化,也特別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永續農業、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乃蓬勃發展。



四、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

降低對環境污染



有機栽培法不允許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而以栽培抗病蟲品種、微生物製劑或利峇捊纂A取代農藥以及利用物理方法如套袋、誘殺板等方式來防治病蟲害。

以此種栽培方式,當可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避免河川、湖泊、水庫等因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並可帶動實行一般栽培農法的農友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及化學肥料。

(二)

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



台灣地區一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農畜廢棄物達二至三千萬公噸,如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如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可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磷、鉀肥,並提高作物之產量與品質。

(三)

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



單一作物如連續栽培,其吸收相同養分,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這就形成一般栽培法施用化學肥料增加的原因。
而有機栽培法,如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恢復地力,並減少病蟲害發生之機率。

(四)

改進空氣品質



大量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的使用會產生氧化亞氮(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紫外線到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 N2O 形成量。

(五)

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且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五、有機農業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有機栽培法利用作物栽培制度及土壤管理生態,不允許使用化學合成肥料及農藥,因此農產品不會產生農藥殘留疑慮,使消費者安心食用。有機農產品具有比較自然、衛生與安全的觀念,應為消費者接受,其品質與營養價值摘述如次。

(一)

在風味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全美國數百位美食主廚認同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
同時國內研究報告亦指出,有機農耕法栽培之稻米其游離糖含量較高及直鏈澱粉含量較低,其食味品質較佳。
另以化學農法栽培之香蕉往往較為粗大,且果肉會有硬心;葡萄果粒雖然較大,但有時會有明顯的藥斑;枇杷果皮常會皺曲且較不易剝離、果肉硬、風味較差之缺點;而以有機農法栽培對上述化學農法栽培有改善情形。

(二)

在營養成分方面



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有營養,但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及化學肥料,產品較為衛生安全。
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白米中,磷、鉀、鎂、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鋅、錳則相反;就新鮮毛豆而言,有機栽培法之產品,其粗脂肪、粗纖維、灰分、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而胺基態氮、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
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栽培,它所吸收的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通常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其它如鋅、銅、鎳等金屬含量有時候也較低。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水分較低,且有顯著差異。

(三)

在硝酸鹽含量方面



在大量施用化學氮肥下,蔬菜中之硝酸根與亞硝酸根含量可能會累積(Vogtmann and Biedermann,1985);至於有機栽培大量使用有機肥料下,由於有機質不斷的礦化,是否也會因氮素供應多而造成硝酸鹽的累積,為研究者重視之課題。
根據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之研究報告指出,尚無證據顯示植株施用有機肥料其硝酸態氮含量比施用化學肥料為高之情形。

(四)

在農產品貯存期限方面



根據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化學農法栽培之楊桃儲藏 5 天即開始產生褐斑,8 天就劣變,有機楊桃到第 12 天才有劣變情形;另化學農法栽培的番石榴亦較有機栽培者約早一星期劣變。
另有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產品有耐儲藏性較久之特性,可能與不溶固形物、糖分、礦物質含量有關。



六、有機農產品有分「全有機農產品」和「準有機農產品」嗎?



依據農委會 2003 年 9 月 15 日公告修正之「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審查作業程序」及「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目前已無「全有機農產品」和「準有機農產品」之區別,直接都稱為「有機農產品」。



七、國內「有機農產品」有那些種類?



依據農委會訂定之「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國內有機農產品目前僅規範至農作物之初級產品(包括稻米、蔬菜、水果、茶葉及特用作物等),未涉及水產、畜產及加工食品等。



八、市面上有張貼「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的農產品是「有機農產品」嗎?和有機農產品有何

不同?



「吉園圃」安全蔬果係農民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定所生產之農產品,其農藥殘留不得超過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容許量,至於化學合成肥料之施用則未有規範。而「有機農產品」完全不得使用任何農藥及化學合成肥料,且所生產農產品均不得檢出農藥殘留,另有機栽培農地從事有機生產之初,並應對其土壤、灌溉用水加以檢測,確認該農地無污染之虞。



九、市售有機農產品為什麼較一般農產品為貴?



從事有機農業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它除了比一般傳統農作物栽培方式需付出更多的勞力之外,對於整個生產地之環境條件(如土壤、水源水質、生產地周邊環境)亦需嚴格要求,同時對於作物生產過程中,作物的管理方式、雜草的控制、病蟲害的控制、有機資材的施用等亦有規範,同時也因生產量較少,生產成本較高,自然其產品價格較一般傳統農產品為高。



十、「有機農產品」為什麼要經過驗證?



由於有機農產品無法僅憑外觀或藉由分析其化學成分加以確認,因此必須建立一套完整驗證體系,以規範生產者之栽培管理,並確保消費者之權益。



十一、農委會輔導有機農產品之民間驗證機構



目前農委會輔導民間驗證之團體有「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TOAF)」、「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TOPA)」、「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等 4 個民間組織。其中,「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及「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業已通過農委會之審查作業,成為農委會核可授權之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而「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則持續輔導中。



國內有機農作物之起步較早,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有機作物販售,然而有機畜產品才開始起步,中央畜產會擬開始輔導國內有機畜產品(含牛、豬、雞等)認證,若有輔導成功案例,則中央畜產會將可成為農委會核可授權之有機畜產品驗證機構。



主要參考資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

林銘洲。2005。有機產品之驗證制度。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研討會專輯,p. 2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出版。

陳世雄。2005。中草藥有機栽培原理。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研討會專輯,p. 40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出版。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中草藥有機植物栽培原理(下) -附錄-藥用植物栽培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作者:陳世雄.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教授兼總務長.

.附錄-藥用植物栽培





根及根莖類---板藍根

種子及果實類---枸杞子

全草類---薄荷

樹皮類---肉桂

花類---紅花

菌類---靈芝





板藍根

別名:大藍根、大清跟

科名:十字花科

用途:主治流行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性肝炎、咽喉腫痛。





一、 植物型態和生長習性

(一)植物型態:

1. 二年生草本,高40~ 100公分。



2. 根:主根長圓柱形、灰黃色。

3. 葉:葉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鈍,基部箭形,半抱莖,全緣或有不明顯鋸齒。

4. 花:複總狀花序,萼片4,花瓣4,黃色,雄蕊6枚,雌蕊1枚。花期5月。

5. 果實:角果長圓形,扁平翅狀。果期6月。

(二)生長習性:

1.適應性強,耐寒、耐霜。

2.對自然環境和土壤要求不嚴。

3.喜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

4.低窪積水的土地容易爛根。

二、 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地勢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每公頃施堆肥4,000~6,000公斤,撒施均勻,再淺耕一次,耙平作畦。

(二)繁殖方法





1.留種及採種:

第一年生的板藍根不開花結果,春播後當年收根。將留種的根依行株距( 45 × 10 cm )將根移植到種苗圃。至種子成熟後,採下、曬乾、脫粒,貯存備用。

2.播種:

(1) 種子繁殖發芽率約70%。

(2) 春播在3月上旬,夏播在5月下旬。

(3) 每公頃播種量18~ 30公斤。



3.間作:

(1) 留種地常與其他作物或蔬菜間作。

(2) 例如:畦上種玉米,畦內種板藍根,可充分利用土地。

(三)田間管理

1間苗:苗高2~3寸時間苗,苗高4寸時,按株距2~3寸定苗。





2.追肥:板藍根的葉每年採收2~3次,每次採葉後應施有機追肥一次。

(四)防治病蟲害

1.霉病:春秋雨季容易發病。防治方法:糖醋液收穫後清園,集中處理病殘株;輪作;合理的密植、施肥。

2.白粉蝶:春秋雨季容易發病。防治方法:蘇力菌收穫後把殘株爛葉即時清出燒毀和翻耕。

3.小菜蛾:危害小苗。蘇力菌冬季清除田間雜草,翻耕土地,把枯葉殘株燒毀。

4.桃蚜:生物防制,釋放草蛉幼蟲效果較好。

三、 收穫和加工

每年收葉3次,曬乾即為藥用大青葉,小面積可採收老葉,留新葉繼續生長。10月分當地上部枯萎時收根部,將根部曬乾。每公頃田可收乾根3,000~4,500斤。以粗壯均勻、條乾整齊、粉性足實為佳。



***************************************

枸杞子

別名:寧夏枸杞

科名:茄科

用途:有滋補肝賢,益精明目的作用。

一、植物型態與生長習性

(一)植物型態:

1. 灌木,高50~ 150公分。



2. 莖:主莖數條,分枝細長,先端彎曲下垂,成刺狀。

3. 葉:單葉互生或數片簇生於短枝上,葉片卵披針形或倒卵形,全緣。

4. 花:花腋生,單一或2~6朵簇生於短枝上。花冠漏斗狀,粉紅色或淡紫色,雄蕊5。夏、秋開花。

5. 果實:漿果,卵圓形或橢圓形,紅色或桔紅色。

(二)生長習性

1.適應性強、耐寒。

2.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鹼、耐肥、抗旱。

3.實生苗二、三年開花結果,扦插苗當年秋天開始結果,5~6年後進入大量結果階段,40~50年後樹勢衰退。

4.結果枝有三種:

(1) 老眼枝:開花早,果實成熟早的二年生以上的結果枝稱之。

(2) 七吋枝:當年立夏前後生長的結果枝稱之。

(3) 秋果枝:7~8月份新抽的結果枝條,當年也可以結果。

二、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1. 育苗土壤以沙壤土為佳,輕壤土次之。

2. 每公頃田施廄肥4,000~ 5,000公斤。



3. 定植以輕壤土或沙壤土,含鹽量在0.3%以下者為宜。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1) 播種前種子用40℃ 溫水浸泡一天,可促進種子發芽快速且整齊。

(2) 每公頃播種量3公斤 。

(3) 播種後可覆蓋稻草、麥禾、樹枝。

(4) 間苗分兩次,第一次在苗高2吋時,按株距2吋留苗。第二次在苗高6~9吋時,按株距4~5吋留苗。

(5) 追肥分兩次施用。

2.扦插繁殖:

(1) 在春季萌芽前進行。

(2) 選一年生枝條,取12~ 18 cm 吋長的短枝。

(3) 按行株距30×15 cm 尺斜插在苗床中。

(4) 保持濕潤,成活率達95%。

3.分株繁殖:

(1) 直接挖取枸杞的分蘗苗移植。

(2) 此法省工,但品種好壞不易辨別。

(3) 為避免上述缺點,可擷取優良母株根莖下部水平根的分蘗苗進行移植。

(三)田間管理

1.施肥灌水:

施肥方法多採用半環形的溝施法。

第二年在樹的另側開溝施肥。

在開花盛期的5-6月份,還需追施2~3次液肥。

2.翻耕和中耕

每年進行兩次翻耕曬土,以增加土壤透氣保持能力,促進根系發育。

生長期注意中耕除草,中耕的深度5~ 7 cm 。

3.整形修剪

(1) 枸杞分蘗能力很強,只有合理整形修剪,才能培養均衡株型。

(2) 以自然半圓形較普遍。

三、收穫加工

(一)收穫

當果實變紅、果蒂較鬆時就可採收。

(二)加工

1.採下的鮮果經日曬或烘烤成乾果。

2.乾果的標準是含水量10~12%。

3.果實乾燥後,去除果柄,密封貯藏。



***********************************

薄荷

Mentha haplocayx Briq.

別名:蘇薄荷

科名:唇形科

用途:有疏散熱風、清利頭目的作用。





一、植物型態和生長習性

(一)植物型態

1. 多年生草本。高50~ 80公分。



2. 全珠具有濃烈的清涼香味。

3. 莖:根狀莖細長,白色或白綠色。四菱形。

4. 葉:單葉對生,長圓形或常圓狀批針形,葉緣有鋸齒狀,兩面有短毛。

5. 花:花為腋生輪傘花序,花小,淡紫紅色,花冠二唇形,雄蕊四枚。夏季開花。

6. 果實:堅果長圓形,藏於宿萼內。秋季結果。

(二)生長習性

1. 適應性強,生長期適溫20~ 30℃。



2. 晝夜溫差大、陽光充足,對油腦的累積有利。

3. 以砂質壤土、壤土、腐殖質土為宜。pH5.5~6.5為佳。

4. 薄荷為需肥作物,氮、磷、鉀都需要,以氮肥為主。

二、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用土質肥沃、地勢平坦、陽光充足、2~3年未種過薄荷的土地。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除了育種外,生產上多不採用。

2.扦插繁殖:在6~7月將地上部枝條或主莖基部切成8 cm 的插條,先在苗床上扦插育苗,帶成活後移稻田裡。

3.根狀莖繁殖:根狀莖以白色、粗壯、節短的新根狀莖為佳。

(三)間作

薄荷可以間作波菜,不但增加收入,且能保濕保溫,有利地下莖生長。

(四)田間管理

1.補植及去除頂芽優勢:將缺株補齊,並去除頂芽,可增加側枝。

2.中耕除草:在生長期間進行三次中耕除草。

3.施肥:以施氮肥為主,配合適當有機磷肥(磷礦石、骨粉)、鉀肥(草木灰)。在苗期施肥量少,生長中期施肥量需較多。

4.灌溉排水:薄荷喜濕潤,怕積水。每次收穫後,結合施肥進行灌水。

(五)病蟲害防治(生物防治)

1.銹病:危害葉片,產生黃綠色班點,嚴重拾葉片捲縮,以致全株死亡。

2.白星病:葉上病斑出為暗褐色,逐漸變為灰色。

3.銀紋夜蛾:幼重危害葉片,將葉片吃成孔洞,蘇力菌防治。

4.小地老虎:幼蟲會危害要苗,啃食葉片與莖,造成植物死亡。

5.斑角椿象

三、收穫加工

(一)收穫

1.連續晴天、薄荷葉片肥厚、頂葉捲皺縮即可採收。

2.一天中含腦油量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最高。

3.薄荷以葉子含量最高,而薄荷油含量以花蕾期最高。

(二)加工

1.收割後立即陰乾。乾燥後包裝貯運。

2.品質以乾燥滿葉、葉色深綠、香氣濃郁、無根、為泥、無雜質為佳。

3.經蒸餾可得薄荷油。

4.將薄荷油冷卻後析出結晶,分離精製,即得薄荷腦。


********************************
肉桂

Cinnamomum sp.

別名:玉桂、桂樹


科名:樟科

用途:有溫腎補陽、散寒止痛的作用。

一、植物型態與生長習性

􀀵􀀴􀀳􀀡􀀡􀽒􀄃􀑣􁍟􀾺􀺽􀌝􀥺􀫈􀔫􀰙

(一)植物型態

1.常綠喬木,高12~17 公尺。

2.葉: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或披針形,全緣主脈三出。

3.花: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黃白色,雄蕊9 枚,子房1

室。

4.果實:漿果卵圓形,紫黑色,花期5~7 月,果實成熟翌年2~3

月。

(二)生長習性

1.喜溫暖濕潤氣候。

2.屬半陰性樹種,幼苗喜陰涼,忌烈日直射。成齡樹需在陽光充足

下生長。

3.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層深厚土壤生長,忌積水。pH 4.5~5.5 為

宜。

4.除砂土、黏重土壤不宜外,其餘均可種植。

二、栽培技術

(一)繁殖

1.播種繁殖

(1)採種:宜選皮層厚,油分足味濃,生長健壯的十年以上的母

樹。果實轉變為紫黑即可採收。採回果實去除果肉應立

即播種。

(2)催芽:播種前,種子用濕砂混和置於育苗盆內進行催芽。

􀌚􀨨􁘽􀑣􁍟􀥺􀫈􀣧􀮨􀀡􀀡􀀵􀀴􀀴

(3)幼苗管理:發芽後急需搭棚遮陰。幼苗出土15~20 天後可施稀薄

的有機液肥。當苗高5~9 cm 時可進行移植,移植行株距18×15

cm。

2.扦插繁殖

(1)宜選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地方進行扦插。

(2)從優良母樹剪取無病蟲害、組織充實、青褐色的枝條。嫩稍、

花果枝及徒長枝不宜使用。

(3)早上剪取,應立即扦插。

(4)插條長12~15 cm,具2~3 個腋芽,按行株距15×6 cm 斜插。

(5)氣溫達20℃以上有利生根,並要保溫、保濕。

3.高壓繁殖

(1)此法是加速清化肉桂繁殖的好方法,能保持母樹優良特性,提

早開花結果。

(2)在春季皮層第一波脫皮時進行,選徑粗3~8 cm 的側枝,在節

下用刀環狀剝皮,一般長1.2~3.6 cm。

(3)剝皮時儘量不要傷到木質部,輕輕刮淨形成層,用濕水苔、椰

纖維、鋸木屑等包裹,再用塑膠膜包裹綁緊,形狀似紡錘形。

(4)一般包紮後10~15 天開始癒和,30-40 天展露新根。

(二)定植

1.選地:宜選陽光充足,向東或向東南的山腳緩坡地,土層深,排

水良好。需注意防範風害。

2.種植:苗高36~45 cm 可行定植。以氣候溫暖、蒸發量小時的季節

為宜。

􀀵􀀴􀀵􀀡􀀡􀽒􀄃􀑣􁍟􀾺􀺽􀌝􀥺􀫈􀔫􀰙

3.行株距180×180 cm 或180~270 cm。取苗前先剪除下部側枝,留

頂部3 條,葉片剪去2/3,剪去過長主根,幼苗盡量帶土。

4.植前每穴施有機肥18~24 公斤。

(三)田間管理

1.遮蔭:幼苗不宜受烈日曝曬,尤其在平原地區。

2.施肥:每年三次,以氮肥為主。

3.整枝:把幼樹下部的下垂側枝貼樹幹剪除。

4.抗旱及除草:幼苗要注意淋水。幼樹期每年除草3~4 次,當樹冠

蔭鬱成林後,可減少次數。

(四)病蟲害防治

1.炭疽病:田間清潔、清除雜草,病葉集中燒毀。

2.葉蟲:蘇力菌防治。

3.潜葉甲蟲:黑殭菌防治。

4.天牛:生石灰10 斤、硫磺粉1 斤、水40 斤調勻塗1 公尺以下樹

幹,預防天牛產卵。

三、收穫和加工

(一)收穫

1.肉桂樹齡愈大,桂皮之質量愈好,產量愈高。

2.樹齡8~10 年,皮層易剝脫時採收。

􀌚􀨨􁘽􀑣􁍟􀥺􀫈􀣧􀮨􀀡􀀡􀀵􀀴􀀶

3.離地面30~36 cm 處起,每隔36 cm 作環狀剝皮。每條皮層長36

cm,寬6 cm 左右。

4.主幹的桂皮取完,砍倒樹幹, 砍口要傾斜,採收桂枝和桂葉,留

下樹樁。抽出新枝梢,數年後又可重採桂皮。

(二)加工

1.桂皮內層向陽,外片向地曬乾。十六年生的肉桂樹,剝取的桂皮

乾貨約4~5.5 公斤。

2.加工規格

(1)企邊桂:10 年以上的桂皮,曝曬乾燥。

(2)板桂:桂皮夾在桂夾內,曬乾至8~9 成,取出堆疊加壓、乾燥

即成。

(3)官桂:取粗枝的皮層。樹枝曬乾即桂枝,幼果曬乾即桂子,均

可入藥。

*******************************

􀂋紅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別名:草紅花

科名:菊科

用途:破瘀活血、止痛作用。

一、植物型態與生長習性

(一)植物型態

1.一年生草本,高30~100 公分。

􀀵􀀴􀀷􀀡􀀡􀽒􀄃􀑣􁍟􀾺􀺽􀌝􀥺􀫈􀔫􀰙

2.莖:直立,上部有分枝。

3.葉:互生、無柄,基部報莖,長橢圓形或卵批針形,先端尖,葉

緣羽狀齒裂,齒端有刺。

4.花:頭狀花序,具多數葉狀總苞片,苞片邊緣具尖銳的刺,花序

由多數管狀花組成,花桔紅色,雄蕊5 枚,雌蕊1 枚。

5.果實:瘦果卵形,白色,稍有光澤。花期6~7 月,果期7~8 月。

(二)生長習性

1.紅花適應性較強,喜溫和乾燥,陽光充足的氣候,具一定的抗

旱、耐寒能力。忌高溫高濕。

2.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佳。在黏土、低窪積水或肥沃

的土地上種植易罹病害。

二、栽培技術

(一)整地作畦

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忌連作。

(二)播種

紅花用種子繁殖。條播或穴撥均可。行株距為30~45×8 cm。

(三)田間管理

1.間苗:將病、弱苗或過大、過小苗間拔。

2.追肥:紅花花蕾期肥料充足與否對產量影響很大。在定苗前與孕

􀌚􀨨􁘽􀑣􁍟􀥺􀫈􀣧􀮨􀀡􀀡􀀵􀀴􀀸

蕾期前均需施追肥。

3.排灌:紅花性喜乾燥,但在出苗前與開花期,土壤必須保持濕潤。

4.培土:紅花抽莖後,上部分枝多,易倒伏,故需進行培土。

5.去除頂芽:紅花抽莖後去除頂芽,分枝與花蕾數均增多。

(四)病蟲害防治:生物防治為主

1.炭疽病:危害莖、葉。嚴重時植株枯死。

2.黑斑病:危害葉片,葉上病斑褐色圓形。

3.輪紋病:病症與黑斑病相似,但病斑較大。

4.銹病:葉被生茶褐色或暗褐色小疤,破裂後產生大量銹褐色粉

末,嚴重時葉片枯死。

5.枯萎病:受害的根部成黑色腐爛,莖基部成麻絲狀腐爛,根及莖

內維管束變褐色。

6.菌核病:局部枝條發黃,健枝尚能開花,嚴重根部及莖部腐爛,

地上部枯死。

7.紅花實蠅:幼蟲危害花蕾,造成開花不完全或開花不結實。

8.紅花蚜蟲:危害嫩稍即在枝葉上吸取汁液,造成葉片捲縮,植株

枯黃。

9.班角椿象:幼蟲、成蟲皆會吸取植物汁液,嚴重時造成植株生長

不良。

10.豌豆潛葉蠅:幼蟲潛入紅花葉片吃葉肉細胞,嚴重時葉片枯黃早

落。

三、收穫加工和留種

􀀵􀀴􀀹􀀡􀀡􀽒􀄃􀑣􁍟􀾺􀺽􀌝􀥺􀫈􀔫􀰙

(一)收穫加工

紅花6-7 月開花,當花由黃色→桔黃色→暗紅色即可採收,乾燥後

貯藏。

(二)留種

紅花收穫後10-15 天,種子即可成熟。選擇無病、豐產、特性一致

的植株留種。


******************************

􀂋靈芝

別名:菌靈芝、木靈芝、紅芝、赤芝、萬年蕈

科名:多孔菌科

用途:有滋補、健腦、強壯、消炎、利尿、健胃等作用。

一、植物型態與生長習性

(一)植物型態

1.由菌絲體和子實體組成。

2.菌絲:無色透明,具分隔及分枝,表面常分泌白色草酸鈣結晶。

3.子實體:由菌絲形成,分菌柄、菌蓋和菌傘下邊的子實層三部

分。成熟後的子實體變為木質化,其皮殼組織革質化,

有赤褐色光澤。菌蓋多為腎形,上有環狀輪紋及輻射狀

皺紋,下邊有無數小孔,管孔呈白色或淡褐色。內壁為

子實層,孢子從子實層產生。

􀌚􀨨􁘽􀑣􁍟􀥺􀫈􀣧􀮨􀀡􀀡􀀵􀀴􀀺

(二)生長習性

1.溫度:子實體在18℃以上才能分化和發育,以24-30℃生長迅

速。

2.濕度:基質的含水量要達150-180%,空氣中相對濕度以85-90%

為佳。

3.光照:孢子發芽及菌絲生長不需光照,子實體分化及發育需要光。

4.空氣:二氧化碳多則菌蓋不分化或發育不正常。

5.酸鹼度:在pH3-7.5 範圍內均可生長,以pH5-6 為宜。

6.營養:其不僅需要必須元素,也需要為元素如鉀、鎂、鈣、磷

等。

二、收穫和加工

1.當靈芝菌蓋不再出現白色邊緣,也不再增厚時,子實體族成熟,

便可採收。

2.可曬乾或在40-50℃下通風乾燥。

3.要收集孢子粉供藥用,可用紙袋將菌蓋罩起,即可收到孢子粉。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中草藥植物有機栽培原理(上) (中)-結論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organic-farmer/archive?l=f&id=6



2010/04/04 陳世雄
前言

一個進步開放的社會,人的生存及尊嚴應該特別受到重視。

連帶對人類生活品質的要求,包括對服裝、食物、生活環境等提高品質的要求,也應該受到重視。

為講求食物的來源不受污染,人們要求生產食物的土壤必須健康而營養均衡,水源及空氣必須清新乾淨,生產的食物必須清潔衛生,沒有污染或毒物殘留。

更希望自然資源能夠永續利用,因而形成有機農業的生產體系。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不使用合成肥料及農藥的農耕方法,但這樣的說法還不足以說明有機農業的本質。

有機農業是一種完整的生產管理體系,可以促進健全的農業生態系統,包括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及土壤生物活性。

所強調的是農場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適應當地區域條件的耕作體系,包括利用農藝、生物及機械方法,充分發揮生產體系的功能。

我國過去為了大幅提昇農業產值,高度投入生產資材,每公頃每年平均施用農藥40公斤 ,化學肥料500公斤,兩者均為世界之冠。結果造成生態嚴重破壞,河川污染,土壤退化,食物農藥殘留,影響人民健康及生態環境。
有機農業在先進國家已有相當的規模,有些歐洲國家有機農業佔整個農業生產面積已達到6~10%的水準。

但在我國推行有機農業10餘年,卻仍達不到1%的水準。雖然有人認為有機農業重質不重量,不必急於大幅擴大栽培面積。
目前我國的情形是有機農產品消費市場大幅提昇,但生產面積和生產量卻無法應付市場的需求。
使得商人必需從美國、加拿大、澳洲及南美進口有機農產品。過去10年,歐盟國家有機栽培面積每年25%

穩定成長,1985年只有10萬公頃有機農場,經過13年來推行有機驗證結果,已成長30倍,而達到280萬公頃。
有機農產品銷售1997年為50億歐元,到2005年可增加到300億歐元,預計2010年歐盟國家有機栽培面積會增加到10~30%的水準。

可以說,有機農業是目前歐美國家農業成長率最快的部門。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0年7月在葡萄牙波多(Porto)召開之第21屆歐洲區域「有機農業對食品安全與品質之影響」大會,特別指出近年來由於狂牛病及食品安全問題,導致各國政府積極推廣有機農業。英國政府計畫於十年內增加有機栽培面積達到30%,阿根廷在1999年只有50萬公頃有機栽培,為生產有機牛肉外銷到恐懼狂牛病的日本,到2000年一躍增加為300萬公頃有機草原。
我國目前有機栽培面積仍不足0.2 %,為了我們的生態資源保育,與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國內的有機農業推廣應急起直追。

我喜歡引用這句印第安的話,道出人類對大自然恣意破壞,唯利是圖的愚昧無知。
地球形成到現在,估計已有45億年的歷史。45億年到底有多久?實在很難想像,也不是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可以道盡。

但如果把這麼長的時間換算成一天24小時,從凌晨零時零分零秒起,直到一天快過完,三更半夜23時59分58秒為止,人類都沒有出現。

到最後兩秒人類出現了,然後居然有辦法在最後0.0038秒,把地球到處搞得烏煙瘴氣,不再適合人和其他生物居住。
現代人類的生產方式,包括近代(化學)農業生產方式,都會對環境生態造成重大衝擊。有機農業的目的,就是要矯正這些缺失,力挽狂瀾,為人間留下一片淨土。

國際有機農業推動聯盟(IFOAM)主張有機農業的四大原則是「健康、生態、公平與關懷」。
期許食物健康自然,關心生態環境,講求公平正義,關懷弱勢。所以,有機不只是一種產業,有機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悲天憫人的生活方式。

近代農業採單一作物栽培,長期依賴化學農藥及肥料,雖然增加農作物產量,卻造成地力衰退和生態破壞;現代畜牧業採單一動物養殖,長期依靠賀爾蒙及抗生素,雖然增加畜產品產量,卻也造成細菌抗藥性和狂牛病。
兩者同時也造成食品安全和生態多樣性損失的災難。據估計,自綠色革命以來,幾乎已喪失96%農作物的品種。現代化農業經營(或稱慣行農法)造成土壤劣化、水和空氣毒化以及食品污染。
工業化食品生產系統,經由農藥和人工添加劑毒害,造成癌症死亡病例劇增。台灣每8分15秒就出現一個癌症新病例,洗腎率全球第一,台北市民惡性腫瘤死亡連續26年蟬聯首位。現代農業和基因改造作物(GMOs)

生產,已造成開發中國家農村每年數百萬人失業,貧窮的農民因而失去土地和家園。2009年全球營養不足人口增加至超過10億人,四分之三在貧窮的鄉下地區。
雖然全球生產足夠人類食物125%糧食,卻有15%人挨餓,大多是婦女和小孩。
印度在過去10年內,由於基改種子、化學農藥和肥料價格上漲三至四倍,但農產品價格未漲,導致農民破產,因而自殺死亡人數超過220,000人。

這些駭人聽聞,血淚斑斑的事實,這些不公平的現象,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檢視現代農業的問題,思考解決之道。
慣行農法,砍伐燃燒森林開闢為牧場,造成全世界30%二氧化碳和90%一氧化氮的排放。有機農業效益之一是可以不倚賴化石燃料,回收再利用當地可用的資源,使農業對生態的衝擊降至最低。

為改善上述現代農業的缺失,有機農業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樂觀地表示,如果全世界能全面實施有機農業,將可有效對抗全球飢荒,並減輕氣候變遷之影響。
有機農業可以應付區域和全球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多樣性的挑戰,特別是照顧小農的生計。目前全球已有120多個國家實施機農業,包括3060萬公頃耕地和6200萬公頃野外採集地。

有機市場在2006年產值400億美元,預期到2012年會達到800億美元。有機食品目前僅占全世界總食品銷售的1~2%。但從1990年起,全球有機市場一直維持每年20%成長率。


一、

中草藥有機栽培的重要性中草藥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主要在於現代人崇尚健康自然,更由於西藥之毒性及副作用,以及長期服用造成之抗藥性,使得人類對服用化學藥品產生疑慮,人們急於尋找回歸自然之天然藥物及療法。
自90年代開始,世界醫學漸漸重視預防醫學,由治療醫學轉向預防醫學。更由於人類日趨長壽,平均壽命大幅提高,多數開發國家已進入高齡社會。對於各種老人病,西方醫學可以說是治療乏術。

人們更進而尋求替代之自然療法,致使中草藥市場逐年推升。
目前全世界超過130個國家使用中藥,超過120個國家設有中草藥研究機構,研究天然藥物的成分與效應。
1996年世界主要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法國、中國、日本、韓國及台灣中草藥市場,超過150億美元,預估到2006年將超過370億美元。以美國草藥市場為例,1985年只有4.8億美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42.8億元,短短13年內市場價值提昇9倍。顯示中草藥的發展潛力,可以說是市場龐大,商機無限。

目前國內登記之中藥廠超過200家,更有許多健康飲料食品製造廠商,不在此列。美國東部中醫藥公司經銷之中草藥,台商所占的比例高達70%(如順天堂、滕昌、明通、美威等中藥公司),產品及原料則絕大多數來自中國。

惟產自中國的中草藥原料,常因含有禁用農藥或過量重金屬,造成世人的疑慮。1998年抽測市售產自中國中藥材樣品,有高比例含有違禁農藥,20件番瀉液檢體中,檢出α-BHC者15件,檢出β-BHC者3件,檢出γ-BHC者4件。

20件人參檢體中,檢出α-BHC者14件,檢出β-BHC者6件,檢出γ-BHC者6件。

另抽測市售中藥材重金屬,銅含量超過2mg者有金銀花,鋅含量超過5mg者有金銀花、澤瀉,錳含量超過5mg者有巴戟天、澤瀉,鈷含量超過0.3mg者有甘草、地骨皮,鉻含量以白茅根最高,鎳含量亦以白茅根最高。砷(As)含量以巴戟天、金銀花超過10mg以上,顯示許多來自中國的中藥材已受違禁農藥及重金屬嚴重污染。

此外,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組織(TRAFFIC)最近公佈「台灣中醫藥現況及藥用植物貿易」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是全球藥用植物第五大進口國。由1993到1998年間,台灣平均每年進口藥用植物38,177公噸,僅次於香港、美國、日本及德國。

1999年台灣進口量上昇到53,000公噸。報告指出台灣中藥材最常用的沈香、石斛等藥用植物,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產地被濫採,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顯然如果考慮未來國家中草藥產業的穩定發展,對中草藥原料來源,不能不考慮由本地人工栽培,以取代進口野生中草藥材之來源。

未來中草藥原料之本土生產,及有機天然栽培或執行GAP模式,應有其獨特市場價值。

一個重要的產業,如果原料受制於人,可能限制產業未來的發展。為因應此一龐大商機及原料市場之需求,相關的研究及生產技術人才,包括中草藥之引種、選拔、雜交、育種、篩選、栽培、原料調製,以及組織培養、生物科技之應用,以及資料庫之建立等專業及技術人才之培育,可以說是需材孔急。
對此,必須加強中草藥遺傳育種及栽培之相關課程,培育中草藥高級研發人才。

同時,應用生物科技於中草藥之製造純化,更是充滿機會與潛力。
此外,對中草藥有機栽培農民之各項講習訓練等,也應儘速進行,以解決未來中草藥原料不足之問題。
服用中草藥目的在治療疾病,維護人體健康。若中草藥栽培過程中因土壤及灌溉水重金屬之污染,或因農藥之不當使用,可能造成藥草本身遭到毒物及重金屬污染。

以帶有毒物污染之中草藥治病,病人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有機農業強調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及肥料,以乾淨無污染方式生產農作物,對生產者及消費者健康,生態環境保育,以及天然資源之永續利用,均有積極正面的意義,受到消費者及環保人士之重視。

因此,以有機農法及優良農業操作規範(GAP)應用於中草藥之栽培,應該是重視健康自然之中草藥未來生產之主流。
目前我國已加入WTO,農業面臨相當大衝擊。
許多農地廢耕或轉為造林,這也許是有機農業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有機農產品講究新鮮自然,無污染,且運輸過程不可以經輻射照射、薰蒸,或任何保鮮藥劑處理。所以國產有機農產品是對抗外國廉價農產品的利器。過去由於農場土地租金成本太高,導致生產成本偏高,阻礙有機農業的發展。

若能鼓勵青年農民藉此機會,合作成立有機農場,將高經濟價值的中草藥列入生產項目,並結合生態與休閒,生產者與消費者,將可大幅拓展有機農業之推廣,也將有助於中草藥產業之進一步發展。

二、

有機農業的基本理念有機農業定義於「在土壤生態系統內,設計優良生產力和多樣化社群適應性,包括土壤生物、植物、家畜和人類的整體系統。
有機生產主要目標是發展人類、植物、和動物永續和諧共存的產業。」成功的有機農耕須要有良好的計畫,配合持續的細心照料經營。

有機農場提供生產者新鮮空氣、陽光、知識、合理收入、精神治療,在最佳成熟階段採收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新鮮食物,且在健全生態多樣性下,享受自然健康的生活和生命價值。



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法主要差異在於肥培管理、病蟲害及雜草控制、和對生態多樣性之關懷。
有機農民使用天然、有機的材料和方法,避免使用會損害人們健康、生態和環境的方法,或人工合成的化學製品。

關懷弱勢農民,建構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


有機農產品的驗証有其嚴格的條件,所以有機農場的經營管理,自有其異於一般農場經營之處。

有機農場在生產有機農產品的過程,必需注意與化學栽培區之隔離,特別是農場土壤和水源的保護,以及投入物資的管制。
收穫後應注意調製包裝過程,防止污染源之導入。並注意保鮮,以維持有機農產品之品質。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推動聯合會(IFOAM)的目標,有機農業經營者應該瞭解,有機農業生產與加工體系對社會及生態的影響。
在生產過程,應設法提昇耕作體系中土壤生物、微生物,以及動植物之多樣化與生物循環。
也要在農場中,儘量發展永續的水生生態系統。最重要的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產力,儘可能利用當地生產體系中可再利用資源。

也就是儘量使農牧業廢棄物再循環利用。
所以協調作物和畜牧的平衡生產也很重要,應設法使畜牧廢棄物因製作堆肥,得以充分再利用。不但可以提昇土壤肥力,又使得畜牧生產所造成的污染最少。

農產品加工方面,則應該注重生產過程添加物及廢棄物,必須對環境不造成任何污染。
最終目標希望從事有機農業生產及加工的人,應該要享受優質的生活,包括獲得足夠的收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滿意從事的工作,並儘量使整個有機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都能符合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原則。

有機農場經營者應該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不能抱著一開始就要賺大錢的心態。有機農業基本上是一種低投入,與大自然妥協,和諧共存的農業生產方式。
而不是高投入,人定勝天,強取豪奪的掠奪式農業。有機農業在經營之初,一方面由於經營者經驗不足,另一方面由於生態環境長期受到化學農業,以及工業化社會環境的破壞。造成土壤肥力退化,養分不均衡,生態環境惡劣。

因此,經營者初期很容易因為遭到病蟲害及雜草危害,大幅減產造成挫折。所以在放棄化學農法,採行自然農法之初,即應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解決困難的決心。當然也要有萬一減產,面對虧損的心理準備。

但是,等到幾年以後,由於不再接觸農藥,天天處於清新自然的環境,身體恢復健康。看到殘破死寂的大地再度恢復生機,自然生態環境,生生循環不息,農場處處鳥語花香,萬物和諧共存。經營者自然會感受到,一切辛勞與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會慶幸當初明智的抉擇與智慧。

中興大學農場施行有機農業多年來,生態豐富而多樣化,到處可以見到野鷹、野兔、烏龜、青蛙及蛇類等野生動物的蹤跡,夏夜螢火蟲更是到處飛揚。

甚至曾出現過罕見的八色鳥、水雉及黃金角蛙。每天總有數百隻麻雀,在農場啄食稻穗及果實。農場同仁甚以為憂,我總是勸同仁要有雅量,讓鳥吃一點,吃剩的就是我們的。

我舉美國政府規定田納西河流域兩旁的農田收獲時,必須在田間保留百分之十五的農作物,不可以採收,供做野生動物的食物,否則就會觸犯法令。因為那些地方本來就是野生物的棲息地,人類來了以後,開墾佔為已有,自然應該尊重原來的地主—野生動物,留給他們一條生路。事實上,鳥類在吃食作物的同時,也在進行控制害蟲族群的工作。

如果生態體系夠好,蛇及鷹類也慢慢可以控制鳥類的族群,達到生態上的平衡。

有機農業原則這四個原則是奠定有機農業成長與發展的根基。表達有機農業能帶給世界的貢獻,以及改善全球農業的願景。
人們每天都需要攝取營養,所以農業是人們最基本的活動。歷史、文化及社會價值都與農業環環相扣。

這些原則廣義地被運用在農業,包含人們為生產、製備、分配食物及其他物品過程,以及對待土壤、水源、植物及動物的方式。
我們關心人類與大自然的相處模式,彼此息息相關,且形塑留給下一代的遺產。

有機農業的原則主要在激發有機運動的多樣性。領導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定位、計畫和規範的發展。
並且呈現全世界共同的願景。有機農業四大基本原則:健康原則生態原則公平原則關懷原則每項原則經由解釋及聲明清楚表達。這些原則被視為整體,組成倫理道義,鼓舞人們參與有機運動。



1、健康原則有機農業應當維持與提升土壤、植物、動物、人類及地球的健康,彼此密不可分。這項原則指出,個人與全體的健康不能抽離生態系統的健全,健康的土壤培育出健康的作物,促進人類與動物的健康。健康是生物系統的整體。不僅遠離疾病,還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生態保持安康。免疫、復原、與再生,都是健康的重要特質。有機農業的角色,不管在種植、加工、批發、或銷售層面,都應維持與提升生態系統及有機體的健康,從最基本的土壤到人類。尤其,有機農業致力於生產高品質及營養的食物,達到預防保健及安康。有鑑於此,有機農業必須嚴禁使用危害健康的化學肥料、農藥、抗生素及食品添加物。

2、生態原則有機農業應以生物生態系統及循環為基礎,與生態合作、競爭並且幫助維持生態多樣性。

生物生態系統包含生態原則,是有機農業的根基。
此原則說明生產以生態加工及回收為基準,透過特定生產環境的生態,達到滋養及安康。對作物而言,是土壤生態活性;對動物而言,是畜牧生態系統;對魚類及海洋有機物而言,是水生生態環境。


有機農田、牧場及野生採集系統應符合自然生態平衡與循環。這些循環全球一致,操作方式則因地制宜。
有機管理須適合當地環境、生態、文化及規模。藉由重覆使用、回收、有效管理物資跟能源,減少投入成本,維持及改善環境品質,及資源有效運用。有機農業應透過農耕系統的設計、棲地的營造、及基因與農業多樣性的維持,達到生態平衡。生產、加工、貿易或銷售有機產品,應該保護周遭環境,包括地景、氣候、棲地、空氣、水、及生物多樣性。

3、公平原則有機農業建立在保證一般環境與生活機會皆公平的關係上。公平在共有的世界裡具有公正、尊重、正義及管理的特徵,包含人類彼此間及與其他生物的關係。
這項原則強調有機農業應確保所有階級及團體皆公平的方式,管理農民、工人、加工業者、批發商、貿易商及顧客的人際關係。

有機農業應提供參與的每個人良好的生活品質、建構完整的食品供應、與降低貧窮。
有機農業目的在生產充足的供應量,包含優良品質的食物及其他產品。

這項原則強調應根據動物的生理、自然行為與福利、供給生活環境與機會。生產和銷售所使用的天然和環境資源,應依社會化及生態化的方式來管理,並替後代子孫託管。
公平需要開放且公正的生產、批發及貿易系統,管理現實環境及社會的成本。

4、關懷原則


有機農業應以謹慎且合理的方式管理,保護現在與後代子孫環境的健康與福利。有機農業是具生命及活力的系統,反應內部及外部的需求和情況。從事有機農業的業者可提升效率及增加生產力,但不應冒危及健康及福利的風險。
因此,新的科技需要經過評估,既有的方法也需復查。且對於生態系統及農業的不完全理解,須更加關注。



這項原則說明,在有機農業的管理、發展及技術選擇層面,預防措施及責任是主要關鍵。為確保有機農業可激起健康、安全及生態化的迴響,科學是必要的。但是,只有科學知識是不夠的。
實際的經驗、積累的智慧及傳統、本土的知識,都可以提供解決方法,且經得起時間考驗。有機農業採用適當的技術,同時杜絕不可預測的技術,以預防重大的風險,例如基因遺傳工程。
透過透明公開的過程,決策必須反映出可能受影響者的價值及需求。



三、

有機中草藥農場的基本條件種植草藥的有機農場應選擇隔離地區,以避免一般化學栽培農場噴灑農藥之污染。為防止上游之污染源導入灌溉水,有機農場之水源以獨立使用為原則。
否則應鑽深水井,抽水灌溉。以免上游化學農藥及肥料成為污染源,而污染有機農場土壤。同時也要考慮土壤是否殘留毒物。基本上,選擇一個與外界有天然屏障隔離,有獨立水源,且未遭受污染的土地,用來經營有機農場,是最省事的辦法。
但是這樣的條件,在國內並不容易找到。

退而求其次,則需要建構人為的屏障,例如用高大的綠籬來阻隔外界的污染源,但仍需相當的隔離距離。隔離不只要注意防止空氣和水源的污染入侵,也要防止雜草種子、病蟲害及有害生物,諸如福壽螺的入侵,所以在入水口及出水口處應設法裝置紗網,可以減少雜草和病蟲害的防治費用。

如果找不到隔離的農場,最好的辦法就是勸導鄰近的地主,大家一起來推行有機農法。如果能夠邀集整個灌溉流域,或者整個村莊的農民,大家一起從事有機農業,那更是功德無量。對整個大環境的天然資源保育,以及大片土地的永續利用,都可以獲得更好的結果。

所以找不到隔離環境和獨立水源的人,也不必悲觀。或許花一點心力,說服鄰近的地主,鼓勵大家一起來從事有機栽培。互相切磋,可能更容易達到目標,也成就更大的功德。

當然,政府農業機構的大力推廣輔導,對集團有機栽培區之形成也會有幫助。在台灣經營農場,選擇土壤,首先應考慮土壤排水等物理性質。台灣由於雨水量大集中,往往造成土壤排水不良。長時間處於通氣不良情況,作物根系環境惡劣,生育不良,往往造成有機農場之經營困難。

所以選擇有機農場,應以土壤排水良好為第一優先考慮。排水較差土壤,可以考慮做為有機水稻生產之用。但嚴重排水不良土壤,即使種植水稻也不適宜,必需事先改良排水,才能從事農耕。大部分中草藥都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少部份如魚腥草才能在潮濕的環境生長。

只要水分供應無虞,幾乎所有中草藥都宜栽培在排水通氣良好的土壤。一般而言,栽培根莖類之中草藥,如山藥、何首烏、丹蔘、葛根等,需要較深厚的表土層及含鉀量較高的土壤。含雲母較多的粘板岩沖積土,由於鉀的含量較高,有利於根莖類中草藥的產量與品質。有機栽培不可以施用氯化鉀及硫酸鉀等化學肥料,所以必需選擇含鉀量多土壤,施用草木灰或腐植酸鉀。
栽培莖葉用中草藥如馬藍,一般保健食品如仙草、葉用枸杞等需要較大量氮素,可以酌量增施以動物廢棄物製成之有機堆肥,含氮量較高。

栽培花果類中草藥如枸杞子、蕃紅花、金銀花等,則需要較多磷肥,可以增施磷礦石粉,配合植物性有機肥施用,以提高磷礦石有效性。台灣由於雨量多而集中,沖積土壤,地勢低漥,常有排水不良情況。栽培中草藥應築高畦,並適度覆蓋,有助於防治土壤排水通氣不良,所造成之中草藥根系環境障礙。

四、有機驗證的準則有機農產品與一般農產品基本差異在於生產標準與驗證過程。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是一個推動有機農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已經建立有機生產及加工基準,且被廣泛應用。許多已開發國家制訂個別的有機標準。早在1990年代,歐盟國家認可共同的有機基準為EEC 2092/91。

最近,加拿大、美國、日本、台灣及中國分別制定有機標準及規則。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FAO/WHO)之食品標示委員會也在1999年制訂「有機生產食品之生產、加工、標示及運銷基準」。經營者在決定從事有機農業之前,應該研讀熟悉國家有關有機農產品驗證基準。所有耕作措施,均須注意其相關的規定。

更重要的是經營者對有機農業必須具有正確的心態和理念。

依據我國「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規定,有機農產品屬於強制驗證管理(2009年1月31日正式實施)。
「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規範國產有機農產品、有機農產加工品申請條件與程序、審查程序、驗證基準、標示方式、標章使用等驗證管理機制。我國有機農產品標章採雙標章制,除國家CAS有機標章外,還有驗證機構之有機標章。

「進口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管理辦法」規範進口有機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之申請條件、審查程序、標示方式及相關管理之辦法。目前我國已建立完整有機農產品認驗證制度,認證機構為農委會委託之台灣認證基金會。迄今通過認證者總共有12個驗證機構,包括1個有機動物和11個有機作物及加工驗證機構。



一旦決定變更為有機中草藥栽培,當即停止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包括除草劑、殺蟲劑及殺菌劑之使用。任何化學流程製造的化學肥料,也一律禁止使用。並應厲行以農場作物殘株及畜牧廢棄物製造堆肥,以改進土壤生產力。有機農業可以使用的資材,應參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訂的「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作物」之規定。
從化學農業轉換到有機農業,要有一定的轉換期間,這個期間通常是二至三年。

在這期間,所有的操作都要明確的朝有機農業的方向進行。不但要建立相關的標示牌,記錄開始轉換之日期,同時要有相關生產資材投入產出及銷售的詳細記錄。

以供驗證單位做為驗證查核的依據。如果農場同時存在作物和動物的生產,則應在同一時間,同時進行有機轉換操作。且不得栽培或飼養基因改造的生物(GMO)。

國際有機協會規定一年生作物,如果其生產週期開始前已有12個月的生產過程,符合有機基準,則可以稱為有機作物。多年生作物則需在其第一次收獲前滿18個月的有機栽培期。我國新的規範規定,短期作物轉型期為二年,長期作物則為三年。日本的有機認證則規定,要連續三年以上,生產過程符合有機基準,才能稱為有機作物。

在這之前,只能以“有機轉換期農產品”出售。生產者及出口商想把有機農產品外銷到世界主要有機農產品市場,包括美國、日本和歐盟,必需充分瞭解相關的驗證規定。有機驗證是一種證明生產過程符合特殊標準的過程。換句話說,驗證基本上是一種承認書,表示該產品依據有機生產標準生產而來。

驗證機構的基本角色是確認這些產品生產過程忠於有機標準。經過驗證,有機農產品貼上驗證標章後運銷各地。
這些標章並非商標。但在大部份國家,這些標章也註冊為商標。
生產者也會發現,如果某一驗證機構的驗證標章為市場所熟知,則最容易獲得好銷路。
 
五、慎選生產資材


有機農業為符合國家,乃至世界性驗證團體制定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基準,必需慎重選擇所使用的生產資材。經營者必須依據相關的規定,慎重比較並選用合適的資材。

一般而言,以天然提煉、淬取或物理方法製造之資材,均屬可用資材。有些化學物質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應用;但僅限於在某些天然物質無法取得時之代替品。

有機堆肥是有機栽培使用最大宗的資材。有機農場應自行利用農場廢棄物,例如作物雜草殘株和牲畜廄肥,堆積製造堆肥。但限於農家人力及原料來源,往往不易做到百分之百自製堆肥。

過去政府曾補助許多大型堆肥廠,利用畜牧廢棄物製造堆肥出售。但由於各家的材料來源不同,技術上的差異,產品品質不一。採購前應充分瞭解其成分,及是否充分腐熟。

沒有充分腐熟之堆肥,容易傳播寄生蟲卵、病原菌或雜草種子,對人體健康及家畜疫病防治,均有不良的影響;也往往因為後腐熟作用,容易對作物種子萌發,或根系生長造成傷害。
所有購入之生產資材,必需保留一部份樣品妥善保存,以備萬一發生問題時,做為追查責任之依據。


此外,也要提防不肖商人在合法有機資材內,加入不宜添加的物質。
例如,在有機堆肥中添加化學肥料,以提高肥效;或在抑制蟲害的生物製劑添加化學農藥。
來自中國走私的蘇力菌,往往含有劇毒的外生毒素,要特別小心。這些情況發生的機率不多,但卻是極為重大的危機。

如果萬一被檢驗出有問題,往往造成多年的心血功虧一簣,也造成農場信譽受損,及消費者信任瓦解,是極嚴重的問題。
所以政府輔導各有機協會辦理驗證,應從有機資材的驗證檢驗做起。只有通過驗證信譽良好的廠商,才有資格提供有機農業相關資材。

六、作物與動物共同生產

有機農業主要目的,是土地與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為使整個自然資源體系可以永續生產,必須考慮作物和畜牧的多樣性,並使所有生產要素能相互支援互補,達到最佳狀態。
所以良好的有機農場應該兼有動物和植物的生產。

利用作物殘株或種植綠肥作物,部份充當飼料飼養牲畜,部分用以肥田。
牲畜糞尿配合蒿草,製作堆肥改善土壤的生產力,應是最好的配合。有機農場往往有許多殘株、米糠、碎米及菜屑廚餘等廢棄物,均可以充當動物飼料。動物植物同時生產,也有助於生態的多元化。

中興大學農場成功地飼養鴨子於稻田,鵝於果園,用以控制雜草,也是作物與動物共同生產的好例子。
除有機動物外,有機昆蟲,如蜜蜂的養殖,也是有機農場很好的搭配,除了幫助結果之作物授粉外,也有助於增加農場收入。
興大農場養殖六十餘箱蜜蜂,每年可生產約五千斤蜂蜜,及大量花粉及蜂膠,也是重要的天然保健食品。

七、品種的選擇

有機農場經營的作物種類和品種應該儘量選擇本土、本地種,以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以及對病蟲害的抗性。
特別在品種選擇上,應儘量考慮基因的多樣化。種子及種苗的來源,以有機農業生產者為優先考慮。任何基因改造之種子、種苗或花粉均在禁止之列。有些時候,經營者必須在農場上試種多種作物,才能試出適合當地氣候風土的種類和品種。

但不管選出來最適合的是那一個種類或品種,不能只選擇種植少數 一兩 個品種。應該同時栽培多種作物,每種作物也以混合品種為宜,以符合生物多樣性的目標。

有機農法要求作物生產的多樣性,多樣性可以分為時間與空間兩方面。時間上的多樣性,應該含有種植豆科作物,當做綠肥在內的輪作體系;也可以考慮水稻和中草藥的輪作
。在中國四川,可以看到川芎GAP栽培基地,農民習於水稻與川芎輪作。空間上的多樣性,則在鄰近的田區,種植不同種類作物;或在同一田區,種植混合的品種。

都有助於生物的多樣性。坡地則要考慮隨時有不同作物生長,使土壤獲得適當覆蓋,減少因雨水造成的水土沖蝕,或者因旱季強風造成風蝕,土壤流失。許多本土中草藥具有天然抗蟲的特性,極適合有機栽培,也適合與其他作物間作栽培。

中藥材的品質除受氣候及栽培技術影響外,最主要是種源的純正與基源的正確,所以為使藥材有效成份一致,種源的選育及品種的單一純正極為重要。前面提到多個品種混植的概念,在中草藥有機栽培是不適用的。

八、有機農場的設計

規畫有機農場時,要發揮創造力,把每一塊土地變為賞心悅目的園地,在空地上儘量栽植香草或香花植物,可以改善生活環境。
有些香花香草植物如天人菊、紫錐花、羅勒等,不但耐旱,美觀,而且可以抑制病蟲害,一舉數得。

有機農場在選擇飼養動物,或種植作物之種類時,必須小心。不要去選擇經濟價值高的奇花異果,奇牲怪獸來經營。一般而言,這些高價值的動植物常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照顧不易。
所以有機農場的第一守則,就是選擇本土及野生種為第一優先。不管飼養的動物或種植的作物,原則上均以本地種或野生種為宜。例如飼養本土山羊、土雞,種植山蘇和山芹。

因其健壯容易照顧,適應性強,病蟲害抗性高,都是很好的選擇。中興大學經試驗養殖不同品種家禽,證實本土種不但適應性強,還可以天然自行繁衍後代。
外來種則不易適應天然環境,容易遭到淘汰。

設計有機農場應該考慮自然及地形特性,適切的佈置。
事先繪製平面圖和佈局,並考慮生活起居和機械操作的方便性。農場的自然特性,包括土壤的質地、地形,生態,及水文均應事先調查。有些時候,對這些先天的自然條件,需要加以改變,以改善農場的經營效率,但不應破壞生態的多樣性。

整個農場規畫,應以建立自然生態系最多樣化為原則。最好能保留部份地區為雜草或原始林地,以促進生物多樣化和自然保育。
生態上也宜保留自然水生區,如池塘、濕地、草地、沼澤等。
一般而言, 一公頃 的有機農場至少應有1~2個大於10平方公尺 的不規則形水池,增加水土的界面,以營造棲地生態多樣化及天敵良好的生育環境。

在生產的過程,也要注意到景觀與生物多樣性的配合。
農場的灌溉排水溝,應避免構築水泥溝底,以維持原始滲水土面為宜,可以促進生物的多樣化,提供野生動物如青蛙、螢火蟲的棲息地。
路面也以天然碎石或可滲水材料較適當,不要構築柏油或水泥路面。

九、土壤肥力的管理

有機農場應有豐富的有機質回歸土壤中,供為土壤生物及有益微生物的糧食。用以豐富土壤微生物相,繁殖微生物族群,增進微生物活性。
這些活躍的微生物分泌的膠結物質和菌絲,有助於形成土壤團粒構造。微生物對有機質的礦質化,也有重要的功能。

所以充分供應土壤有機質,是有機農場土壤肥培管理的基礎。在施用商品化堆肥或有機資材時,應防止重金屬及其他污染物質的累積,且應維持適當的土壤pH值。

如果堆肥的原料含有人糞尿,則不得應用在供人類食用之蔬菜生產上。土壤肥力與作物生長,關係至為密切。

台灣一般新沖積土中,含有相當豐富的鹽基,包括鈣鎂鉀,以及鐵錳銅鋅等必要微量元素。但除非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一般土壤礦物中並不含有作物必要的氮和磷。

除了豆科植物可以和根瘤菌共生,自行固定空氣中氮素,加以利用外,大部分作物栽培都必需額外供應氮肥及磷肥。氮磷鉀三要素中,鉀肥可以在黏土礦物風化過程緩慢釋放,所以如果非密集的栽培,能讓土壤有適當的休耕期間,事實上鉀肥可以不必大量施用。

但栽培根莖作物,如山藥、丹蔘時,則對鉀肥的需求極為迫切。
有機栽培可以施用草木灰或腐植酸鉀,補充鉀肥。磷肥則以磷礦石、骨粉為宜。
磷礦石由於含有氟的成分,結構有如牙齒,除非在酸性土壤中,否則有效性相當低。

補充土壤中營養元素最好的材料,當然是腐熟的有機質堆肥和綠肥。堆肥和綠肥中除含有機碳源,可以供應土壤微生物充足的食糧外。
這些有機質肥料並含有豐富而均衡的氮、磷、鹽基以及微量元素,對作物根系的發展以及植株的生育,有重要的功能。

有些人不明瞭化學肥料為什麼不能用在有機栽培上,這牽涉到化學肥料的製造過程。

我們都知道化學肥料製造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能源,這與有機農法低投入的哲學,是互相牴觸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不在這裡,我們用得最多的肥料,包括硫酸銨、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在製造的過程,都添加了硫酸。

這些化學肥料施用到土壤,等到銨、鉀離子及磷酸根被植物吸收之後,剩下硫酸根殘留在土壤中,結果使得土壤急速的酸化。
土壤急速酸化的結果,造成土壤中許多營養元素有效性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重金屬溶解度增加。此外,過剩的硝酸鹽淋洗進入地下水,污染水資源。磷酸鹽被沖刷流入水庫或湖泊,造成水庫湖泊的優養化,對生態有不利的影響。

蔬菜吸收太多的氮素,形成硝酸鹽含量過高,對人體健康也有不良影響。有機堆肥以緩效性分解釋放,均衡養分,不致造成某些元素過量吸收之問題。有機農業土壤管理的準則就是:「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產健康的作物,才會有健康的國民」。

堆肥是最好也是最環保的肥田物質,有機農場應該自己製造堆肥。可用的材料包括殘枝落葉、雜草、任何天然纖維物質、茶渣、咖啡渣、菜屑、果皮及廚餘,均可以用來製造堆肥。
作物殘株加上一些動物糞肥充當氮源,添加少量石灰,並加上少許天然林木下土壤,當做微生物來源,調整含水量至60~70%,堆積一定厚度,在通氣情況下,即可製造很好的堆肥。

通氣良好情況下,腐熟過程的高溫,通常也可以消滅有害的病原菌及雜草種子。
堆肥可以說是養分最均衡的肥田物質。堆肥製造過程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調配,適度氮源的供應,堆積的高度,以及適時翻堆通氣,以便好氣性菌發揮作用,在良好的腐熟過程中發生高溫,以殺滅雜草種子及病原菌。

種植豆科綠肥,在開花期前翻耕入土,可以有效增進土壤肥力。許多中草藥,例如黃耆為豆科植物,可與固氮菌共生,固定空氣中氮素,節省氮肥的支出。

在土壤中養殖蚯蚓更是最好的方式,蚯蚓以有機物質為食物,將它分解,再以擬糞形式排出,有助於產生土壤團粒構造,改善土壤排水通氣性,並提供養分,蚯蚓產生的酵素也可以提高細菌的效率,促成新鮮有機質腐熟及礦質化。

許多天然有機物質,包括魚粉、骨粉、血粉、海藻粉、草木灰、豆粕、腐熟的動物糞肥,都是很好的肥田物質,有助於維持土壤中豐富而均衡的養分供應。

十、輪作及間作的必要性

選擇不同的作物輪作,是維持田園生機和土壤活力很重要的步驟,也是促進動植物生態多樣化的必要手段。
例如選擇豆科的黃耆和十字花科的板藍根輪作,不但可以減少土壤中毒害物質的產生,降低所謂的連作自毒作用,也可以提高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樣性。

規劃有機農場,必需將田地分成數塊,每年(或每期作)輪流栽植不同的作物。由於寄主的中斷,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使地面和土壤中的生物族群多樣化,也可以使根系環境的微生物相更形豐富。豆科作物與其他作物輪作,更可以增加氮素的供應。

有一個朋友Bob在美國蒙大拿州栽培300公頃 有機小麥,蒙大拿有嚴寒的冬天,到處冰天雪地,春天種植小麥的時候,病蟲害已經幾乎絕跡。選的又是一種據稱是從埃及金字塔古墓獲得的抗病品種Kamut。

同時厲行輪作制度,有一半田地種植苜蓿當綠肥,另一半土地種植小麥,第二年交互輪作。小麥利用前一年苜蓿植體分解及固氮而來的養分當肥料,加上小麥蒿桿殘株打碎翻耕入土,完全不需要施肥。像這樣優異的天然環境,施行有機農法自然輕鬆愉快,簡單易行。

我國氣候炎熱多濕,沒有足夠低溫的冬天,蟲害病害綿續不絕,不易防治。加上土地承載負荷太大,平均每公頃耕地要負擔二十四個人口,所以沒有足夠的多餘土地,可以輪作種植綠肥,因而必需購買價昂的有機質肥料。

此外,我國的土地有機質含量普遍偏低,全國超過65%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以下。若與日本許多耕地土壤有機質在5%以上相較,可以說我們發展有機農業的先天條件有所不足。
目前由於國家加入WTO,許多農地閒置,政府也鼓勵造林或休耕,這也許是有機中草藥發展一個重要的契機,可以藉機大幅推行以輪作為主的有機農法,生產高經濟價值的藥材。

有機栽培常建議將不同作物同時間作,以減輕病蟲害之蔓延。也有與所謂忌避作物間作。

我們知道,昆蟲為害作物靠的是嗅覺,如果將不同作物間作在一起,特別是有強烈氣味,如大蒜、萬壽菊之類作物種在一起,作物散發的氣味混雜在一起,自然不易吸引害蟲循氣味來為害,可以收自然防護之效,許多草藥如薄荷。許多有機栽培者噴灑糖醋液或大蒜辣椒水,也是同樣道理。

間作的原則,一般而言,希望間作物間可以相輔相成,可以提供遮蔽,或提供較好的生態相。例如山地咖啡可與杜仲、黃柏間作。
肉桂可與黃蓮、金線蓮間作,就是很好的例子。山地咖啡與黃蓮需要遮蔭,杜仲及黃柏均可提供適當遮檔部份陽光的效果。平地咖啡則可與肉桂間作。

十一、病蟲害及雜草管理

病害防治以培養健康植株,營養均衡、生長健壯,病蟲害自然少。平常噴施有益微生物含量多之糖醋液類,在植株葉片表面形成豐富之有益微生物相,有助於抑制病菌大量滋生,其味道也有防止昆蟲大量聚集為害之效果。總之,有機農業病蟲害防治以營造良好生態相為主。生態良好,天敵豐富,病蟲害自然少發生。
雜草控制在有機栽培是一項嚴格的挑戰。重要的是不讓週圍荒地的雜草種子入侵,也不要讓田地中的雜草有開花結子的機會,必須在雜草還沒開花前即將之控制。

適度的利用殘枝落葉或穀殼敷蓋,可以有效抑制雜草的發生。在植行間種植矮性的覆蓋作物,包括豆科作物或禾草類,都可以有效減少雜草大量發生的機會。
在日本,有一個有機農業合作社名叫合鴨,社員以有機方式種植越光品種水稻,並在水田中養殖合鴨以控制雜草,每公頃養殖80隻來自宜蘭 蕭龍城 先生育成的合鴨,即可有效控制雜草及蟲害。

 蕭 先生也在宜蘭成立合鴨社,有10公頃 有機合鴨米的生產。中興大學農場試驗以紙膜及滿江紅覆蓋,抑制稻田雜草,均獲得不錯的結果。
興大農場多年來在稻田養鴨不但可以控制雜草、蟲害,甚至可以有效控制福壽螺。
在稻田飼 養蕭 先生育成的白合鴨,三個月鴨子可以長到 三公斤 重,經濟效益相當高,有機鴨也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水生藥用植物,如慈菇、蓮子之栽培,也可以參照。在多年生喬木果園飼養鵝群,也可收控制雜草,嚇阻宵小,防蛇之功能。

為獲取足夠的利潤,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應力求病蟲害及雜草的損害降至最低。經營者除應注重選擇高適應性的作物種類和品種外,必須調整均衡的土壤養分,以維持土壤生物及微生物高度活性。
此外,並宜採行適當輪作、間作,以及綠肥的種植。適宜的耕作措施例如提早種植、覆蓋,機械控制,或者擾亂病蟲害的繁殖周期等,有助於限制病蟲草害的發展。

適當的管理樹叢、雜草叢等野生動物棲息地,也有助於控制雜草及病蟲害,並有助於多樣化生物族群的發展。此外,對於污染控制,有機農場應採行一切措施,使來自外界的污染降至最低。

水土保持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沖蝕或土壤鹽化。不可以過量,或不合理使用水資源。在有機農場採集非種植的植物和野生蜂蜜時,應考慮維持生態系統的永續性和穩定性,且不得危害到動植物物種的生存。

十二、收穫及調劑

有機農場收穫機械應以單獨使用為宜,否則容易因混雜而造成污染,有時可能造成驗証上的困擾。曬場或烘乾設備亦以有機農產品單獨使用為原則,以避免混雜。

碾米設備更是務求單純有機米之碾製,不宜混合其他化學栽培稻米共同使用。這一點在日本有機農產品認証準則有嚴格規定,我國雖沒有類似規定,但有機農場之經營仍需小心,以免造成認証上的困擾。有些昂貴的機械設備,建議有機農場經營者聯合購買,或互相租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有機農場經營者對於非自有之購入資材,應小心求証或化驗,確定沒有滲雜化學藥劑之可能,以免因而造成不符合有機認証基準之情況。對於生產過程的投入資材種類及數量均應加以紀錄,並抽取樣品留存,以便日後查証或追究責任。

中草藥的收穫時機非常重要,必需在有效成份達到一定水準之後,才能採收。收穫時應該避免雨水淋濕,防止污染。並依據中草藥之特性,做適當之乾燥調製,並以適當的條件貯藏。

十三、有機動物生產

禽畜的養殖應從動物權,和動物福利的角度考慮。
應能提供動物足夠的自由活動空間,新鮮空氣和自然光照。有機動物不允許在無法自由於地面行動的箱籠中養殖。群居的動物,不能單隻飼養。根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規定,大部份動物轉換為有機養殖期間,最少要12個月。
至於牛奶和雞蛋,則轉換期間不得少於30天。飼養期間,要根據動物需要,給予足夠的淡水和飼料。

食物應100%來自有機農產品,化學藥品及色素不可以用於有機禽畜生產。有機農場動物的育種不能違背動物的自然行為,也不能依賴高科技和集約資金的育種方法,當然更不能養殖基因改造或胚胎移植的動物。
不允許為動物整形,特殊情況下必需整形,則應使動物遭受的痛苦最小,必要時需使用麻醉劑。
哺乳動物的幼畜應採用有機奶餵飼,最好是來自同種動物的奶。在運輸和屠宰的過程,要儘量減少對動物造成壓力和痛苦。
應避免動物和死動物的接觸,宰殺有機動物應在使動物失去知覺的情況下實施。藥用動物,例如海馬的養殖,不可以造成野生保育動物族群的降低,更不可以有中國大陸插入膽囊導管抽取熊膽汁的殘忍做法。

結語

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產營養均衡的食物,才會有健康的國民。有機農業是維護土壤生產力及國民健康的重要農業生產體系。經營有機農場,應謹記「順天者昌」這句古話,而非「人定勝天」。
選擇一些適應當地氣候土質,適合季節的本土或野生作物,病蟲害比較少,容易獲得豐碩的收成。
儘量自行利用穴盤育苗,種子事先以食用醋浸泡處理,可以減少病害,並可以減少把病蟲害引入農園的機率。收穫後的殘株枯葉,應集中製成堆肥。
有病害發生時,應及早拔除病株,予以銷毀,以防蔓延。蟲害可以利用黃色黏蟲紙誘捕,蚜蟲類可以噴施脫脂奶粉稀釋液或菸渣液防治。

當然,維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讓瓢蟲、草蛉及野鳥等天敵發揮自然防治的力量,是最好的選擇。在有機農場享受的不只是作物的收穫,最重要的是體驗與大自然「和諧共存,天人合一」意境,所以不要太計較收穫量。維護自然生態,尊重生命,接觸自然,應該是更重要的收穫。

幾年前我在日本神奈川縣訪問一個有機農業合鴨社的農民須田,他說他的有機米有一半是以平價供應當地小學當營養午餐。
他認為國家未來的棟樑,應該優先享受無農藥污染的食物,並不計較售價的高低或賺不賺錢。
像這樣真正實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意,實在值得從事有機農業工作者深思學習。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之所以還有希望,就是因為有人堅持理想。希望有志參與有機農業的人士,大家一起努力,堅持理想,共創有機農業的美好世界。

有機農業是維持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系統。依據本土情況的生態程序、生物多樣性和資源循環利用,而非投入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資材。有機農業結合傳統、科學和創新來改善環境,促進公正與和諧的關係,以及良好的生活品質。
食物營養對維持健康和預防疾病極其重要。有機食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品質和含量,且不含農業化學品的殘留,當然在促進人類健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支持有機農業等於支持地球健康和生態保育。消費者如果希望增加礦物質、維他命和二次代謝產物的攝取,並減少殺蟲劑、藥物殘留、GMOs和人造添加劑的攝取,就應該支持有機農業運動,並選擇有機食品。農民如果希望保護自己和工人的健康,並改進農產品的品質,就應該種植有機作物。

政府如果希望改進人民的健康,減少醫療費用,維持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就應該鼓勵有機農業,並鼓勵國民購買有機產品。開發有機農業技術,促進人類健康和社會安全。
有機農業須由民間、學術單位及政府共同推動,擴大生產面積、強化驗證制度、生產技術、行銷通路體系,落實有機農產品驗證管理,以開拓有機農產品市場。

期望結合各界的力量,積極發展有機農業,進而開創生產者、消費者及管理者三贏之局面。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0/12/09

土石流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陳宏宇/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怎樣的現象是土石流?


  「土石流」是泛指土、石與水混合之後,進而產生集體運動的流動體。

 其中的「土」指的是砂、泥、黏土等土壤,「石」指的是岩石、礫石等獨立岩塊,「水」則是指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所有水流。若粒徑小於2mm的地質材料所佔百分比超過50%時,則可稱為「泥流」;反之,則為土石流的通稱。因此,土石流的顆粒組成相當混雜,小至黏土,大至巨礫或岩塊粒徑大小不一者皆有之,也就是說,土石流的淘選度非常差。



土石流一詞的爭議

  土石流因地質材料組成不同及其本身流動的差異,在學理上便訂立了不同的名詞。



  根據教育部在民國72年頒布的《地質名詞》中指出,Debris flow一詞的譯文應該稱作「岩屑流」,而在民國78年由何春蓀先生撰著、國立編譯館出版的《普通地質學》大專教科書上,也將Debris flow譯為「岩屑流」。書中指出,岩屑流上部先發生的塊體運動,可能是由於崩移作用而形成半月形崩崖,在崩崖下堆積的地質材料會沿著坡度的傾斜向下流動,於外貌上形成狹長的舌狀。如果此流動體中地質材料有一半以上超過砂粒粒徑的大小(大於2mm),或含有多量粗礫(即岩石碎屑),此即為岩屑流。



  另外,何氏編著的教科書將「土石流」之英文名詞譯為Solifluction。文章中並指出,這種「土石流」一般多發生在高緯度、冬季寒冷的結冰地區,或是永遠結冰的永凍地區。在化冰時,溝谷內原本堆積的地質材料因浸水飽合的緣故,使溝谷內地質材料產生移動、流動,並沿著溝谷內地形的坡度慢慢向下滑移、流動,而稱為土石流。



  國內目前所使用之土石流一詞其實是源自於日本用語,在日文的字典中對於「土石流」的解釋詞句中,便是以漢字書寫這個名詞,在中國大陸則以「泥石流」統稱之。











土石流的外觀特徵





  大抵上,土石流的地形可依其運動、堆積及侵蝕狀況,區分為「發生部」、「流動部」以及」堆積部」等三個區域。整體而言,溝谷產生土石流的發生部為碗狀或匙形,從流動部至堆積部的整體形狀則為伸長的舌狀。













●南投縣陳有蘭溪兩側的野溪,在暴雨過後形成的土石流外觀。(陳逸彥攝)





●南投縣出水溪上游V字形發生部的土石堆積狀況。 發生部

[一般位於整個溝谷或河谷流域之中、上游或源頭]

  發生部通常由周圍的山嶺環繞,形成只有一處出口的窪狀、匙狀或碗狀的地形。此出口處的坡度一般較陡峻,大致上多在15°至50°之間,出口處的橫剖面形狀則多為「V」字形。此外,發生部堆積的地質材料多為週遭谷壁崩坍所提供的,因此,相對的,谷壁四周的植生便顯得較稀少。



●南投縣出水溪中游U字形流動部堆積的土石。 流動部

[一般位於溝谷或河谷流域的中、下游地區]

  流動部橫剖面的谷形多為「U」字形,谷壁兩側的山坡相當陡峭,河床一般坡度多介於15°至 40°之間,而谷壁與河床中皆可發現土石流經過時遺留下來的沖刷、淘蝕的痕跡。在流動部的河床上常可見自從河谷兩岸崩落下來的崩積土層與崖錐堆積材料。







●南投縣郡坑地區土石流在堆積部大量堆積,景象相當壯觀。(陳逸彥攝) 堆積部

[多位於河谷下游的出口處]

  堆積部的地形較平緩,坡度一般在10°以下,通常為沖積扇狀的平坦地形。在溝谷內,堆積部表面與前緣多聚集有大顆粒的岩塊。





哪裡來這麼多土石?

  其實,在溝谷的上游、源頭或溝谷兩側的谷壁可以這樣大量的提供土、石地質材料,主要還是由於岩石內含有相當發達的不連續面的關係。岩石中的不連續面包括了層面、節理、片理、斷層面、解理等多種。而不連續面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地層的逐序形成、板塊的碰撞、大地應力的擠壓籌諸多因素所造成。



  由於上述這些不連續面在岩石中構織出各種不同型式的破碎地層,便使本島的地質環境顯得相當脆弱。這個脆弱的地質環境若受到雨水的侵蝕、外力的風化等各種地質營力作用,原本已存在的破碎地層便會脫離原有的山坡而崩落,或堆積於河道中,造成溝谷內堆積的土石地質材料。









土石流為什麼可怕?





  台灣常見的土石流,主要是因為溝谷內原本己堆積崩坍岩塊、土壤等地質材料,當大雨沖刷、侵蝕溝谷時,雨水或滲流水便和己堆積的岩塊、土壤等相互混雜,然後順著溝谷的坡度向下運動。由於土石流最大的特色為:搬運能力高、破壞能力強、啟動時間快、持續時間較短,發生的速度宛如迅雷,很難事先察覺或做預防,才會變成現今人人聞之色變的重大災害。



●南投信義鄉隆華國小西側的住家底樓受土石流淹埋。



  大抵上從民國70年起,國內便有若干土石流引發的災害文獻記載。從這些記錄可以發現,降雨應該是引爆土石流災害的真正因子,而降雨的來源主要以颱風所來的豪雨為主,不過近一、雨年來,即使降雨的雨量不大,也能引起土石流,非常值得警惕。另外,溝谷內的地形是堆積地質材料的最佳空間──溝谷內坡度平緩、存有發達的不連續面,以及出現不同岩性的地層,以上種種都是過去引發土石流災害中曾發現的特徵。



●南投信義鄉同富社區南側因為台大實驗林的保護,而倖免土石流的侵襲。(陳逸彥攝)




引爆衝擊力

  在土石流流動時,地質材料會彼此碰撞,粒徑越大的顆粒,由於所產生的剪切力與分散力越大,將較易集中於土石流的表面與前端,也就是說,大塊礫石多集中在土石流的頭部,並以滾動、滑動或跳躍的方式,凝聚高能量,並順著地形的坡度,快速向下滑動,即屬於一種連續性的流動形態,而且此流動體內部之地質材料在運動過程中,皆處於持續性的變形狀態。







為什麼會發生土石流?





必要條件一:有來源提供土、石等地質材料

  原本於溝谷或河谷上游之源頭就堆積了一些崩積土石,溝谷內河床上也會堆積鬆散土層。下雨時,因為雨水滲入,使原本己堆積的土石地質材料達到飽和,進而產生流動體的運動,形成土石流。



●大量的土石堆積,提供了土石流的材料來源。



  土石流從上游往下游,會順著地形坡度流動,並以直線運動的方式往前推進,一面侵蝕洱床基盤。另一方面,由於溝谷兩側具有發達不連續面的岩石邊坡,坡內的岩石己成高度破碎狀。當溝谷兩側岩石受到豪雨的侵蝕、浸潤,山坡內的岩石便會因水壓力的作用而崩坍(即山崩,詳見本期的《山崩》一文)。如果遇上土石流沖刷、淘蝕溝谷兩側谷壁時,崩塌下來的破碎岩石便會間接增加土石流的土石方量。



●賀伯颱風在台灣各地造成大量的溝谷沖蝕。



必要條件二:地形有適當的坡度

  坡度是指地表面的傾斜狀況,如果地表面有傾斜角度,表示此地形具有坡度,便可提供土石流往下沖刷的動力,坡度越大,當然整個沖蝕的動力便越大,一般土石流流動中溪床的坡度大都分布在15°以上。



●南投信義鄉隆華國小西側一號野溪,提供了土石流沖刷的適當坡度。



必要條件三:有充分水量

  如前所述,土石流為流動體,流動體中最主要的動力來源就是水流,也就是降雨。當雨水落入地面,雨水便會沖刷、侵蝕地表覆蓋的地質材料,使表面覆蓋土層因沖蝕而順著坡度往下流入低凹之處。



  當雨水較大時,也會滲入地表,弱化山坡岩層的力學強度,並會順著山坡內的不連續面產生側向水壓力以及上舉水壓力,使山坡在承受雙重水壓力之下產生崩移、破壞。而山坡容易產生破壞的地質環境包括順向坡、楔形坡、落石坡、翻覆坡以及崩積土坡等幾種,這些都是溝谷兩側谷壁最易形成山崩的山坡。



  綜合上述兩種現象,雨水不僅同時飽和了堆積溝谷的的土石地質材料,過量的地下水或滲流水也會順著溝谷中基盤底下的不連續面往上浮出,當整個浮出的水量大到足以抬升整個堆積的土石時,所有堆積體便會開始順著地形坡度向下流動、滑移。就是這樣經過雨水的催化,土石流也就這麼一觸即發了。



●南投信義鄉新興橋西側三號野溪中豐富的水流,提供了土石流主要的動力。



 

必要條件四:各種地質材料的穩定性

  包括溝谷兩側谷壁的穩定性,以及溝谷中堆積地質材料的穩定性。







如何調查土石流?





  為了了解災情,一般多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來進行。



比對航空照片

  由於土石流的延伸範圍較廣,為了掌握整體的分布狀況,便需要從小比例尺的航空照片中先了解地貌上的特性,以作為探討其整體地質環境的依據。



  航空照片的優點在於快速、便捷,而且涵蓋相當廣大的範圍,主要可以用來初步了大區域面積的概況,包括該區域內的地形分布、崩坍地的位置與範圍、侵蝕與堆積的狀況、岩層與土層的分布界限,以及地質構造的延伸等諸多項目。



  當某地發生了土石流,藉由判讀航空照片,可以了解整個土石流的形態、分布狀況以及其他地表資訊。此外,可以將過去的航空照片逐年、逐段重疊對比,來比較溝谷在不同年份、時間的堆積狀況。



  從重疊的對比可以發現溝谷地形、地貌有相當程度的變化,也就是可以追蹤溝谷發生部堆積的土石或溝谷兩側谷壁的崩坍量是否有隨時間增加的變化。不過也可能從逐年的航照對比中,發現其地形、地貌的變化不多,這些情形便必須藉助更深入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才能確切了解現地地質環境的特徵。



●民國69年花蓮銅門地區航空照片圖

●民國74年花蓮銅門地區航空照片圖

●民國79年花蓮銅門地區航空照片圖



調查地質環境

  眾所週知,台灣位處歐亞大陸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碰撞之處,高山隆起、地形陡峭,由於受到板塊擠壓及大地應力作用的關係,島內斷層延伸多處,地層較為破碎,週遭地質環境也較為複雜。因此,若欲多了解土石流的發生原因,首要之務便是必須調查基地內地形與地貌的特徵、地質材料的組成、地質構造的特性,以及地下水的分布等幾個重點。



  在土石流的調查工作中,必須溯溪而上、進入土石流發生的危險溪谷的上游地區,沿途記錄並量測溝谷谷壁兩側岩石邊坡的特徵、岩性種類、地表水及滲流水之水流狀況、地質構造的延伸、溝谷地形地貌的變化、溝谷堆積物特性、邊坡植生狀況,以及土石流在溝谷中發生部、流動部及堆積部的地質材料分布狀況等。



●為了探討土石流災害,必須從整體地質環境的調查著手。







做好整治與防災工作





  目前,整治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以工程施作為主,防災工作則可以從建立觀測系統來著手進行。此外,山嶺間多種植樹林,利用樹種之根、莖、樹葉來涵養水源,可避免集水區內地表沖蝕及溝谷間坍方等情形出現,這也是間接防止土石流的防災方法。



工程防治方面

  土石流的工程防治工作,通常因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的運動及堆積形態不同,而有不一樣的防治工作。



上游地區

[採用抑制工法,使用的方法包括潛壩、固床工及護坡等方式]

 儘量抑制溝谷的河床上與溝谷兩側的谷壁受到切蝕及側蝕作用,讓上游發生部減少堆積的地質材料,進而無法提供產生土石流的土石材料。



●護坡措施可以減少溝谷谷壁的切蝕作用。



中游地區

[採用攔阻工法,使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梳子壩或攔砂壩等方式]

  由於土石流在流動過程中,前端的巨大石塊破壞力很大,並強烈地沖刷溪床,此法將可使流動的土石減少直接衝擊溝谷。



●攔砂壩可以蓄積沖蝕的土石。



下游地區

[採用疏濬工法,使用的方法包括渠道或導流堤等方式]

  土石流從上游至下游所攜帶的土石方量相當龐大,此法可誘導龐大的土石流沿著通暢可宣洩的方向流動,以避免發生災害。



●渠道可以加強疏濬的功能。



建立觀測系統

  觀測系統包括了雨量指標以及土石流動指標兩種。



  雨量指標需要以當地的雨量記錄為參考依據,再配合現地的地質環境狀況,來建立雨量基準的警戒值。



  土石流動指標則包括了現地土石震動或位移的參考數據,同樣配合現地地質環境狀況,來建立土石流動基準的警戒值。



  上述二種指標得到充足的資訊參考之後,才再進一步建立地區的預警系統,而預警系統成功與否,除了須考慮其系統本身的設計是否完善之外,最重要的,仍須作好民眾的宣導工作,以及完善的疏散措施,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



作好國土利用規劃

  目前山坡地或其鄰近區域現階段的開發建設,都需要經過學者、專家們完整的評估考量,確定開發不會影響當地地質環境、生態、自然景觀、經濟、觀光等之後,才准許開發居住。



  但是,常有少數沒有遵循這些法律規章,處處濫砍、濫伐、恣意變更土地利用之名目,使得山坡中水土保持不良的情形持續惡化,山體內的水土流失更為嚴重,才埋下土石流災害的惡因。



  因此,儘速建立國土利用之相關規劃資訊,提供開發者或使用者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資訊系統,並且遵循法律規章和學者、專家們的意見,才能夠使土石流的災害減到最低。



重要法令

  根據政府的法令規定,屬於土石流危險區者,應該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而特定水土保持區經劃定後,該區內是禁止任何開發行為的出現。



  土石流危險區是指溪床坡度15°以上,其上游集水區面積在10公頃以上,旦下游有聚落、重要公共設施、名勝、古蹟等須保護之重要對象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必要劃定者。



  水土保持區的劃定主要是依據民國85年3月25日農委會所頒佈之「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與廢止準則」第3條第6頂來執行,當然此準則也是根據水土保持法第17條第2項規定所訂定。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