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2015.11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5/11/29

持續才會有效果!5個希望你還在做的存錢習慣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習慣是個增進做事效率的本能,當一件事重複做很多次後,大腦就會覺得「喔!這件事想必對你很重要!」下次就會省略判斷而直接去做。然而,不同的習慣有不同的養成標準,生活中應該都有經驗,好習慣總是比壞習慣還難培養。

在理財路上,有些習慣我就花了不少時間才真正培養起來,雖然當下學習都覺得「這有什麼難的!」但就是因為過往曾忽略過好幾次,才知道好的存錢習慣可是需要不斷地練習,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所以,這篇文章當作是複習也好,趕進度補知識也行,一起來檢視這5個習慣哪些是你還可以再多熟悉。

習慣1》先存錢,再花錢

工作很辛苦,所以每次領到收入時,一定要要先想到如何把錢留給自己,未來才會有更多錢理財,減輕為生活費而工作的負擔。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存錢跟花錢分開來管理;領到收入當天立即把該存的錢存起來,剩餘的才是能花的錢。不管收入有多少,生活費夠不夠,先把錢存起來就是!

從累積財富來說,先存錢給自己更是把現金流導向對未來有利的地方,讓自己專心把收入用在重要的財務目標上。之前在文章中有用詳細的現金流圖示解釋過,可以再複習:最珍貴的理財建議:先支付你自己

習慣2》定期記帳

就像大掃除是為了維持房子長期居住,定期整理財務狀況也是為了讓財富持久發展下去;而要做到定期整理財務狀況,就一定要靠記帳來追蹤消費行為。

或許你聽過別人說記帳沒有效果,或是記帳不能存到錢,但對我來說記帳的成效實在太好,所以始終將定期記帳視為重要且必要的理財習慣。雖然每個人放棄記帳的原因不盡相同,不過我歸納以下幾點是最常阻止人持續記帳的原因:

阻止人記帳的原因

如果你也曾有過以上經驗而放棄記帳,記得回顧網站中的記帳文章,維持正確的記帳習慣讓自己開始存更多錢。

習慣3》月底要設好下個月預算

要讓辛苦賺來的錢花得有效益,就不應該隨心所欲花錢,因此透過預算,就是要事先約定好花錢準則,而不是在買東西的當下才掙扎該不該買。

設定預算,也可以讓你在買東西時更容易滿足。因為在上個月就先規劃好可以花的錢,依照先存再花的原則也把該存的錢先存下來,所以花起來更沒有負擔。

預算的好處很多,但較少人認真去執行,非常可惜!切記要養成做預算的習慣,這樣你就比其他人更會管理金錢。

習慣4》每半年回顧一次財務目標

定期回顧目標,可以幫助自己走在正確的理財路上。另外根據研究,回顧目標也有助於增加實現的機率;其中完成階段性目標更可以適當自我獎勵,補充更多往前的動力。

畢竟許多人生目標需要長期持續存錢才能實現,所以至少每半年回顧一次財務目標,才可以減少因為工作忙碌,或是生活雜事太多而淡忘。如同出發前在地圖上標示好目的地,就算過程中不小心走錯路,也會知道該如何調整回到原本道路上。


View image | gettyimages.com
習慣5》用現金思維花錢

用現金思維花錢,是確保財務狀況持續往上的方法。這跟你是否愛用信用卡或網路轉帳消費無關,因為那都只是另一種代表金錢的工具,關鍵在於消費時你覺得是花掉口袋現金,還是未來的錢。

雖然我們都清楚花現金紙鈔時,應該會比刷卡或是用網路轉帳更節制,但事實上少有人注意到真的會因此少花多少錢。雖然現代人在使用信用卡上已經有控管的觀念,但從心理層面來說,花用「看不見的錢」還是會在金錢管理上增加支出。所以記得,每一筆消費不論是何種方式結帳,心中都要有「花掉現金」的概念,這樣才會讓自己留下最多的錢。

結語

雖然理財跟計算數字有關,但多數時間決定人財務狀況的是金錢行為及消費習慣。積極而且持續地做好自我管理,在財務上維持存錢的自律,長期來說都能幫助自己存下更多的錢、改善財務狀況、增加資產收益,讓未來有個更棒的財務人生。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27

你月入 22k卻背著 LV,我開著賓士卻穿著 390 元的布鞋...可以虛榮,但一定要「靠自己」!{理財}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你月入 22k卻背著 LV,我開著賓士卻穿著 390 元的布鞋...可以虛榮,但一定要「靠自己」!


撰文者:網路文章分享

因為他們購買的是負債而非資產。



(圖片來源)


張愛玲在《十八春》中寫道: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

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

而對於年輕人而言,

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這個社會從來不給年輕人一點特權,
因為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年輕人。


趕緊來看看吧...


對你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情,
一個人,卻傾倒了某個人的青春。

這麼奢侈的生活,可惜你從來不在乎。


一個 21歲的小伙子,在一所大學上大二,

家境一般的他,沒有勤工儉學,

學習成績也不夠名列前茅,沒有收入,

靠父母每月提供的生活費開銷。


現在社會的誘惑太大了,
我們都在紅塵中,怎能倖免。

他的日子過得還是挺愜意的,

用 iPhone,談戀愛,聚會K歌泡酒吧,

每個月 20日,就變月光族。


七夕,口袋裡已經空空,

但他決定,還是要過一個浪漫的情人節。

他給家裡打了個電話,

像變魔術一樣,卡上就多出了一筆錢。

他走進花店,訂了 99朵玫瑰。


女朋友看到花的時候,露出滿足的笑臉。

他看到女友的笑臉,心裡滿足極了。

他牽著她的手,走進拐角的飯店,訂了一桌大餐。




(圖片來源)


用餐完畢,賓館裡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他覺得自己挺成功的,大二就有了女友,

而拿獎學金的那些人還都是老光棍。

他覺得,這是件特有面子的事。


一有機會,他就會牽著女朋友的手在人群中穿行,

再不濟,也要發個朋友圈曬曬恩愛。

他覺得,學習不就是為了找工作,

找工作不就是為了賺錢,賺錢不就是為了泡妹子?

現在他已經有了妹子,少走了多少的彎路!


但是,很多事他並不知道...

他不知道,他的父母還在用很久以前的 NOKIA。

他不知道,他的父母給了他買鮮花的錢,在家只能吃菜花。

他不知道,他那些拿獎學金的同學沒有女朋友,

不是因為找不到,只是覺得挺麻煩...


有些人,他們開著跑車,
其實,車是他老闆的,他只是個司機。

他們天天出酒吧,進會所,

其實,他只是個每天求爺爺告奶奶的業務員,

他連五星酒店的下午茶都吃不起。



他們住著大房子,

其實,房子是他屋裡拆遷款買的,

他沒有文化,什麼都不會,

他沒有工作,整天流連於棋牌麻將室。





(圖片來源)


他們在朋友圈天天曬車曬房曬度假,

每天都是奢侈生活,其實,那都不是他的照片。

人,心裡越缺什麼才越曬什麼。


她們天天把玩自己的 LV包,雖然,那是真包,

但月入 22k的她為了一個包,省吃儉用了一整年,

至今還​​在用劣質香水和低廉的唇膏。


【有些人的生活卻和他恰恰相反...】



有人每天擠公車上班,卻有三套房,

因為,他們覺得公車方便又環保。


有人穿著最簡單的白汗衫,卻戴著十幾萬的錶,
因為,品味不需要讓你看到!


有人點了外賣盒飯,慶祝自己的公司成功上市。

他們並不吝嗇,他們給員工開著高薪,

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奮鬥上。


有人還用著紅米手機,卻買了幾十萬的鋼琴。

因為,手機,夠用就好,而熱愛卻是一種生活態度。



有人穿著地下通道買的 390元的老布鞋,

家裡卻收藏了眾多名家字畫書法。
因為,藝術也是一個人的修養。



有人買個包包要思考很久,

他們想再多資助 1個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
因為,慈善是一種力量。


有人其貌不揚,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因為,他敢想、敢拼、敢做、敢夢。





(圖片來源)


5000 塊錢,
如果不買花吃飯,可以做什麼?

5000元,你可以帶父母來一趟 3日旅遊;

5000元,你可以去外面報個班給自己充充電;

5000元,你可以存下來,作為自己的創業基金;

5000元,還可以做很多事,只要你想...


今天,有多少中國的孩子,

想要美國式的自由;

又要中國式的寵愛;

卻沒有美國孩子的自立;

又失去了中國傳統的孝道。




人生,

可以追求,但切莫攀比;

你虛榮可以,但一定要靠自己。


父母給的叫背景,
自己打下來的,才叫江山!
致年輕人,任性也要理性。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網傳骨科名醫文有學問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網傳骨科名醫文有學問





▲臺北101登高賽剛結束,全民爬樓梯顧健康的風氣正盛。(圖/東森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不少民眾將爬樓梯當成一種方便又健康的運動方式,但骨科名醫韓毅雄曾批評,爬山、爬樓梯其實是一種「最笨的運動」,不但會導致膝關節傷害,甚至是退化性關節炎,真的有這麼危險嗎?《ETtoday東森新聞雲》記者30日致電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蔡世瑩,對方表示,登高運動若有把握「漸進式」原則,能不能做其實因人而異,但若運動前傻傻地沒評估自身肌耐力,又沒養成正確姿勢的話的確容易受傷。

臺北101、新光摩天大樓等登高大賽近來剛落幕。根據網路盛傳的一篇文章透露,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也表示,爬樓梯或爬山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沒錯,但缺點太嚴重,實在得不償失。
所以行醫30年來從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梯或爬山當作運動。

▼一般認為登山有益身心健康,但其實潛藏危機。(圖/達志/示意圖)



該文章指出,爬樓梯或爬山可能造成「無法恢復的膝蓋磨損」,由於兩者都屬於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都要承受自己身體的重量,尤其膝蓋受力最多。
當身體爬階向上時,膝蓋負擔的重量會瞬間增為平常的4倍左右。

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平路行走時兩邊膝蓋各承重60公斤,但爬樓梯或爬山時膝蓋負重竟變成高達240公斤,相當於兩邊膝蓋上各扛負了一架鋼琴的重量。
而且如果速度加快,對膝蓋產生的壓力就愈大。

▼有以下身體狀況的人,最好別把爬樓梯或爬山當健身運動。(圖/ETtoday版權所有)



對此,物理治療師蔡世瑩表示,自己並不完全反對登高運動,但養成正確的運動姿勢相當重要。
以生物力學而言,膝蓋承受的壓力跟腳彎曲的角度有關係,假設爬高時膝蓋越彎,膝關節跟骨頭接觸面積小,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因此建議平時上下樓梯或做深蹲運動時,膝蓋彎曲的程度不要超過腳尖,使用大腿及臀部的力量推進,才不易造成膝蓋損傷。

蔡世瑩醫師表示,若有民眾想參加臺北101、新光摩天大樓等登高大賽,參賽前必須累積足夠的練習經驗,比賽開始前基本的熱身也不能忘記,若爬到一半覺得十分吃力,也要找空檔做適度的休息,別因硬撐造成永久的運動傷害。


原文網址: 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網傳骨科名醫文有學問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530/362849.htm#ixzz3sZVnhLFw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骨科名醫:「爬山 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快分享給把這當運動的朋友,他們會非常感激你!!!
2015-11-26 / 作者 : 好運來了 / 15738




圖片來源:treningbiegacza medisujok


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台安醫院複建科主任鍾佩珍也表示,爬樓梯或爬山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沒錯,但缺點太嚴重,實在得不償失。所以行醫30年來從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梯或爬山當作運動。

●利用爬樓梯或爬山來運動,誰適合?誰應敬而遠之?

臺北101國際登高賽及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大賽每年都有盛大的參加人潮,全民爬樓梯顧健康的風氣正盛。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也指出,爬樓梯能延年益壽,每爬一階多活4秒。
但是,常看到有人在樓梯上舉步維艱,膝蓋痛到沒辦法上樓,或甚至愈爬膝蓋問題愈嚴重。到底爬樓梯或爬山是不是個好運動?

●無法恢復的膝蓋磨損!

爬樓梯或爬山屬於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都要承受自己身體的重量,尤其膝蓋受力最多。當身體爬階向上時,膝蓋負擔的重量會瞬間增為平常的4倍左右。

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平路行走時兩邊膝蓋各承重60公斤,但爬樓梯或爬山時膝蓋負重竟變成高達240公斤,相當於兩邊膝蓋上各扛負了一架鋼琴的重量。而且如果速度加快,對膝蓋產生的壓力就愈大。

而重量正是膝關節最大的敵人。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分析,爬樓梯或爬山時膝蓋除了承重增加,還要前後移動、側向扭轉,尤其膝關節前端的髕骨部位承受壓力最大,對半月板等關節軟組織也會造成磨損。

因此,身體有特定狀況的人最好不要爬樓梯或爬山當運動,例如:

☆孕婦或體重過重的人,因為任何多餘的體重對膝蓋都是加倍的負擔。

☆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因為膝蓋軟組織已經過度磨損,繼續不當使用會使症狀加劇。

☆有髕骨外翻問題的人,因為髕骨先天不穩定,常爬樓梯或爬山會使外翻問題更嚴重。

☆ O型腿的人內側膝關節磨損較多,過度爬樓梯或爬山會加速膝蓋內側軟組織磨損、退化,使O型腿症狀更明顯。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爬樓梯或爬山時也要小心,因為心臟對氧氣的需求會增加。若一下子氧氣不夠時,可能導致心肌梗塞,如果沒有及時送醫救治,甚至可能猝死。

☆40歲以上的人,因身體各部位功能漸差,建議最好也要少爬樓梯或爬山,原地踏步都比爬樓梯或爬山好、損害程度也小。


照顧膝蓋之簡易運動!






這裏有一個非常容易卻很有效果的運動,易學、易做,任何時間想做都可以,可以利用工作空檔、看電視時還可邊看邊做。

一般正常無傷痛的腳找一把可以靠背的椅子,臀部往後坐靠著椅背,雙手放在椅背後,背部墊個透氣墊或靠墊,大腿下墊條浴巾,可以用幾條浴巾、毛巾捆綁在一起,夠厚捆得扎實就可以,為的是要將膝蓋墊高。

坐姿端正腰背需挺直,兩腳垂放一前一後自然晃動,不需太大幅度擺動,輕輕鬆松晃啊晃就可以了,真是夠簡單吧!

這招簡易的方法也謂之運動,對強化膝蓋很有幫助,每天4000下可比跑步厲害喔,看到這個數字可不要嚇到啊!

個人覺得是不用太在意數位啦,每天抽個空做做就有些幫助了,為了讓膝蓋更健康,懶懶又不想出門做這運動最適合!

如果膝蓋有舊傷或腳痛的人,可以用健康的腳去帶動會痛的那一腳,健康的腳托著會痛的腳同時前後來回自然晃動,假設以健康的

左腳托著傷痛的右腳,這麼做也算是在複健喔!

讓膝蓋漸漸恢復健康。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25

點擊率會說話 Facebook專屬影片威脅YouTube龍頭地位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某些媒體商直言,在Facebook上發布影片比在Facebook上張貼影片的Youtube連結,更容易達到數百萬的點閱率。而且Facebook不會強播片頭廣告,因此能提供較愉悅的觀賞體驗。
 

2015/08/22 出處:財訊趨勢特刊 第 0 期 作者:SmartLinkin


文/吳品清

影片行銷大行其道。不讓YouTube專美於前,Facebook今年緊鑼密鼓推出更完善的影片功能,而他們的努力似乎有了回報。因為愈來愈多公司製作Facebook專屬的影片,甚至開始把Facebook當作主要的影片行銷平台。

Popsugar用Facebook影片賺得百萬點閱率

女性生活型態用品商Popsugar在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間,推出專為Facebook製作的短片。以下面這支影片為例,從2月到現在已獲得將近百萬的點閱率,反觀在YouTbue上,這支影片的點閱率不到一半。這個驚人成果促使Popsugar更專注製作Facebook專屬影片,許多廠商也紛紛加入戰局。



PopSugar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家公司從2010年就開始製作影片,現在每週可以產出近40支影片,內容包羅萬象,從時尚、健身、食品到親子教養。大部分影片都是放在Popsugar的Facebook專頁。雖然各平台的影片內容大同小異,但Popsugar針對會自動播放無聲影片的Facebook做了些調整,在影片加入醒目的圖形文字,以便讀者不用聽也能知道內容。

有鑑於Facebook使用者很容易分心,因此他們將較長的影片剪輯成不到10分鐘的短片。Popsugar就把發布在Youtube上的一支長達13分鐘的影片,擷取其中55秒內容,另外發布在Facebook上,並在前八秒用斗大文字搭配內容,結果Facebook上的短片被點了8萬5千次,並獲得1,620個讚和826個分享,Youtube上只有2萬4次次點閱和900個讚。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你還在用散瞳劑關愛你小孩的眼睛嗎?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posted by 黃少宏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每一個學期開學後,是學校校護幫學生做視力檢查的忙碌期!對於視力檢查結果視力不良的中小學生,學校就會發給學生一種「視力檢查通知書」給家長,要求家長帶學生到眼科進一步檢查治療!

  台灣的眼科診所醫院依照慣例,都會開散瞳劑(Atroptine)長效眼藥水,或是Tropicamide短效眼藥水來治療近視患者。此散瞳劑又稱「睫狀肌麻痺劑」(顧名思義,就是破壞睫狀肌調節焦點的能力)。
 
此眼藥水屬於副交感神經阻斷劑,主要的副作用是:瞳孔放大、破壞睫狀肌調節焦點的彈力、會畏光、看近因無水晶體無法調焦,所以會造成看近模糊!若點眼時不慎經由鼻黏膜進入身體,可能引發便祕、口乾、嗜睡的副作用。另外少數患者,也可能引發眼壓高的症狀!

    許多家長因此就會帶小孩到眼科做視力檢查,拿眼藥水(散瞳劑)回家點眼。
個人最常遇到家長問的問題是:「到底散瞳劑有沒有副作用?要不要繼續點?」我的回答會因上班環境而有所不同:
1.「在眼科當驗光師」:
我會說「這方面的問題,請依照醫師、藥師的指示使用,這是很普遍很安全的治療方式,會有些怕光、看近模糊的暫時現象,若有不清楚的地方,請再問我們醫師!」這是因為,我在眼科上班,為了顧飯碗的「診所規定標準用語」啊。
2.當我「在眼鏡店當驗光師」時:我就會說實話!盡心盡力地為家長解說!
我的看法是「我不是醫師,僅能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明,關於散瞳劑副作用的觀察心得:
(1)我個人無法決定此眼藥能不能使用,有無副作用,我的看法是,若是第一次做視力篩檢及要做眼底檢查,是可幫助眼科醫師來觀察眼底有無病變!(因為散瞳後,瞳孔放大,較易看到眼底)同時讓眼睛肌肉放鬆,來評估視力現狀,我覺得這是無可厚非的!
(2)至於長年點散瞳劑,則要謹慎三思了!」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23

機油變黑代表什麼?變黑後就要換機油嗎?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機油變黑代表什麼?變黑後就要換機油嗎?
機油變黑代表什麼?變黑後就要換機油嗎?(圖/今日頭條)

隨著汽車的普及和資訊傳輸的多元化,有車一族對愛車的保養意識越來越強,但大多數人對車況的檢查僅僅是參照網路上流行的方法,做不到真正瞭解。比如對機油的檢查,很多車友還會非常在意自己的機油顏色,有人發現,自己剛剛更換不久的機油,不到一個月就變得很黑,這是怎麼回事呢?

機油為什麼會變黑?

發動機機油是由基礎油加上添加劑組成的,目前基礎油主要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決定了礦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的組成成分。而另外的添加劑種類就很多了,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各類新的添加劑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機油有一定的清潔能力(圖/今日頭條)

在這些添加劑中,有一些諸如清淨劑、分散劑的成分,它們賦予了機油一定的清潔能力,嚴格來說是清淨能力、分散能力、增溶能力,它們能夠清洗發動機內部的積碳和氧化物,並將其溶解,而我們看到機油中的黑色物質,就是發動機內部積碳和氧化產物。

其實,只要存在汽油燃燒不完全的情況,就會有積碳的產生,比如經常在市區道路行駛,走走停停,或是急加速、拖擋等情況,未燃燒的燃料就會形成棕黑色的氧化物或者積碳,並被機油清洗掉變成深褐色或黑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機油變黑了!其實,機油的顏色只需少量的積碳便可改變。

機油發黑是否代表需要更換?

上面內容提到,機油具備一定的清潔能力和溶解能力,未被舊機油溶解以及殘留的油泥很快就會被剛剛添加的新機油溶解,尤其是突然更換全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具備更強的清潔能力),很有可能一天就會變黑,不過完全沒必要擔心,機油是否變質不是靠顏色判斷的。

機油試紙(圖/今日頭條)

自行檢查機油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機油試紙。具體操作方法:取一滴機油滴在試紙上靜置一天,查看沉積環、擴散環、以及油環的邊緣,邊界越清晰越明顯,代表機油狀態越差,如沒有明顯邊界,則不需要更換機油!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餐館的菜怎麼常常比家裡做的好看又好吃... 有些餐館可能是這樣做的人工添加物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餐館的菜怎麼常常比家裡做的好看又好吃
有些餐館可能是這樣做的
俗諺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可見吃飯有多麼重要,平常到外頭餐廳吃飯,您有時候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餐廳廚師炒出來的青菜顏色總是特別綠、特別漂亮,在家裡炒菜,炒­沒多久顏色就已經變黃;還有牛肉吃起來特別嫩,醬汁的顏色看起來也特別美味,餐廳菜和­家常菜怎麼差這麼多,其實,這些都是有原因的,這些漂亮的菜色有的是廚師的真功夫,但­是,也有一些餐廳為了節省時間,藉由人工添加物,來達到食物色香味俱全的效果。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21

降低腦出血 飲食清淡是關鍵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


2015/02/06 出處:財訊趨勢特刊 第 0 期 作者:健康醫療網



天氣早晚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更容易好發,加上30歲過後中風機率提升,萬一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就更應特別注意。
 

1名60歲男性患者,在家中跌倒無法站起來,緊急就醫時已呈現昏迷狀態,且左手左腳都無法動彈,經由腦部斷層檢查後,醫師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所導致;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指出,進一步諮詢後,才發現患者原有高血壓問題,但卻未正常服藥控制,且檢查後也出現血糖過高問題。


根據統計,自發性腦出血佔中風患者的22%,發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約為26%至30%;吳宗憲醫師指出,尤其天氣早晚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更容易好發,加上30歲過後中風機率提升,萬一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就更應特別注意。

醫師吳宗憲進一步說明,出現腦出血,會有局部神經症狀,且常合併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等現象,約35%的患者會在6小時內持續出血,甚至隨著血塊變大使病情更為惡化,這時,除了應讓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外,若出現昏迷或腦幹功能障礙,則必須給予氣管插管,幫助患者維持呼吸換氣。

腦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多為顱內壓升高,治療上會以高滲透壓藥物加以舒緩,若是腦內血塊出血量多,甚至壓迫到腦幹,這時就必須在患者允許下進行手術治療;吳宗憲提醒,平時除了要控制血壓,也應保持飲食清淡,且減少菸酒,才能有效降低腦出血的情況。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19

陽台用來晒衣服實在太浪費了!看完別太感謝我~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陽光午後,享受那些輕飄飄的時光。完全沒想到陽台還有這麼多用途,以後自己的房子也要這麼裝!



工作室?書房?陽台?






休憩的角落 陽台 搖椅






鵝卵石砌成的小花壇不規則的佔據了陽台的一角,茂盛的綠植使陽台充滿了生命力。






陽台小魚池,還可以給寶寶玩水~~~






陽台改造的小書房,藍色的天空,綠色的心情。






綠意盎然,種菜種花都好用。






慵懶的午後,暖洋洋的陽台。






小戶型的陽台 收納與休閑結合一體~






夢想的工作室,只要簡簡單單,有溫暖的陽光便足夠了。






午夜貓咪的狂想曲。






願有一個小空間,安靜讀書就好。






品茶焚香,別緻優雅生活。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17

奇蹟和成功從來不屬於心存僥倖的人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2015-08-26 20:38




[完整介紹]
小野
小野,本名李遠,師大生物系畢業,卻不務正業在中影公司工作八年,推動台灣新電影浪潮運動,曾在台視、華視任職。專職作家30年,小野寫作速度驚人,好友吳念真曾形容他「下筆如腹瀉」。目前已出版過99本著作,今年將出版第100本著作

「小畢的故事」有一隻很短的廣告,少年鈕承澤和少女相約淡水碼頭,老是當電燈泡的弟弟顏正國指著他們說:「齁!戀愛!」導演捕捉到了那種孩子的頑皮和天真的表情,這才是真正賣座的關鍵。(取材自公視畫面)


曾經有一部電影用了極有限的預算(新台幣520萬),從開拍到在戲院上演只花了45天,業務部門給了一個最冷門的農曆年前的檔期上片,結果票房一飛冲天,是投資預算的十倍(新台幣5000萬),而且一舉拿下了那一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更重要的是,從此八年內,中央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拿下五屆金馬奬最佳影片。這部電影叫做「小畢的故事」(1983),電影史上將這部電影和「光陰的故事」(1982)並列,成為開創「台灣新電影浪潮」的兩個傳奇「故事」。

這部電影的少年小畢,在許多年之後已經成為台灣電影復興(2008)之後最重要也最活躍的導演之一,他叫做鈕承澤。鈕承澤回憶自己會走向電影這行業也是和中影有關。在中央電影公司還在拍反共的傷痕文學電影時代,剛剛拍完了一部得到金馬奬最佳影片「假如我是真的」(1981)的王童導演要替「苦戀」(1982)找一個少年演員,他去華岡藝校挑「小孩」,他一眼看中一臉叛逆的學生鈕承澤。鈕承澤回想那次拍片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當導演很威風,可以一直駡人,被駡的人都乖乖立正,點頭如搗蒜。或許那是日後他嚮往當導演的潛在理由,也是他展開和電影「苦戀」的源頭。

他説當時他在大太陽底下拍片拍得快虛脫時,看到攝影機旁一個小鬍子攝影助理遞了一罐冰冰的可口可樂給大鬍子攝影師,他恨不得去搶下那一罐可口可樂來喝。他並不知道坐在攝影機後面的那兩個大、小鬍子其實也正在執行他們生涯的第一次。大鬍子原本只是中影製片廠的攝影助理,第一次升格為可以掌鏡的攝影師。小鬍子是中影技術人員訓練班攝影組的學員,第一次正式在拍片現場實習。原來大家都很緊張,大家都是第一次。個性沈默低調的大鬍子在許多年之後成為國際級的大攝影師,有人還為他拍攝了半傳記體的紀錄片「乘著光影去旅行」,他叫做李屏賓。小鬍子後來去了日本深造,返回臺灣不久便轉往音樂界發展,成為台灣搖滾音樂敎父級的人物,在柯文哲當台北市長任內成為文化局的局長-倪重華。

「苦戀」帶給鈕承澤短短的電影震撼教育之後,他又被找去了另一個中影的電影劇組,他遇到了一些和上一次經驗不同的電影人,他們看起來很輕鬆很隨興,每個人都笑咪咪的像是在玩耍。他仍然很緊張,那些人要他放輕鬆,告訴他說這次要直接提拔他演男主角,整部電影都是青少年和兒童,大人只是配角。他仔細觀察著這些年輕的電影人,大家叫那個留著披頭的年輕小夥子「孝賢」、「孝賢」,叫做那個瘦瘦高高喜歡聳肩兩手一攤的中年人「坤厚」、「坤厚」。他不知道的是,那個叫做「孝賢」的年輕導演為了投資這部電影,已經把自己在永和用辛苦存下的錢和貸款買下的房子賣掉,從公寓三樓搬到四樓改用租的。那個叫做「坤厚」的中年導演也把自己房子抵押了借出一筆錢。加上了張華坤和許淑真,他們正式成立了「萬年青影業公司」,所以「小畢的故事」便是在他們和中影合資的條件下開拍的創業之作。



在當時能和中影採用合資是極罕見的。一方面是他們用傾家蕩產的方式表達「決心」和「信心」,更重要的的是打

破中影牢不可破的片廠制度。因為中影不再是唯一的投資者,導演可以不再遵守中影製片廠嚴格的規則,他們可以自行尋找工作人員,採取「彈性」原則。他們可以破格任用年輕剪接師廖慶松,年輕錄音師杜篤之,也可以從外面找來一個大家還不認識的無名小夥子李宗盛來作曲配樂。也因此在當時片廠人稱小廖、小杜的年輕技術人員,日後成了侯孝賢導演最信任的合作夥伴,他們也協助了日後崛起的更多年輕導演們一一完成了重要的電影作品。我深深相信後來成為大師級的人物的小廖和小杜,至今仍然非常謙虛,也特別照顧後起更多年輕電影導演的原因,和當時被完全信任的經歷有關。至於李宗盛後來在音樂界的發展,更和所有華人的成長記憶有了緊密的結合。

「小畢的故事」是作家朱天文所寫的短篇故事,敍事手法更接近散文的文體,編劇的過程又加入了更年輕的作家丁亞民。那時候吳念真和我是剛剛才進入中央製片企劃部的菜鳥,由於我們來自文學界,所以在心態上很希望能多引進一些文學界的作家和作品進入電影界,形成一種相互交流、合作、互助的「扶持」關係。1980年代之前蓬勃發展的電影界並不那麼依賴台灣文學作品改編,也很少來自文學界的人參與電影工作。「小畢的故事」開啓了扇窗,之後大家爭相改編黃春明的小說開啓了文學和電影相互扶持的大門,從此台灣新電影浪潮就有了濃厚的文學意境,不止因為改編文學作品,更多的是電影語言和美學溶入了許多文學元素,像長鏡頭、空鏡頭、象徵、隱喻等。

和之前的「光陰的故事」比起來,「小畢的故事」並没有那麼的實驗和斷裂,也就是在創新之外仍舊「傳承」了比較傳統的敘述方式,這種從傳統的成功模式中加以傳承、改良、創新的方式也是日後票房成功的真正原因,大多數觀眾仍然不會適應太實驗和太斷裂的電影作品的,像後來真正使侯孝賢成為國際矚目的導演的作品「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在拍攝「小畢的故事」之前,侯孝賢和陳坤厚在傳統保守的電影界已經磨劍十年,他們在既有的三廳愛情限制中摸索一條清新的路線,他們把電影場景從髙樓大廈的都市拉回有山有河的鄕下,把注意力放在青少年和兒童的表演方式,不斷練習捕捉孩子們最天真、浪漫、無辜的表情和動作,找到和他們相處的方式。「小畢的故事」有一隻很短的廣告,少年鈕承澤和少女相約淡水碼頭,老是當電燈泡的弟弟顏正國指著他們說:「齁!戀愛!」導演捕捉到了那種孩子的頑皮和天真的表情,這才是真正賣座的關鍵。磨劍十年才磨到的一個鏡頭,結果石破天驚、影響深遠。

正如同朱天文為這部電影所寫的文案,越遠了越近,越久了越真,事隔三十年,侯孝賢花了八年磨岀了一部轟動國際影壇的「刺客聶隠娘」,許多事物因為歳月的一再淘洗磨光,使我們更能看清事物的來龍去脈和核心、本質。奇蹟和成功從來不屬於心存僥倖的人,「小畢的故事」的奇蹟和成功,除了是決心、信心、彈性、傳承,和相互扶持之外,十年磨劍更是關鍵的一撃,這個故事中所提到的每一個曾經年輕過的人,都不是那種心存僥倖之人,他們各自默默的磨著屬於自己的那一把劍,那把劍也許是有形的攝影機或吉他,但是更多的是他們自己,他們把自己的身心化成了那把利劍,靜靜的等待著命運安排下的關鍵一撃。

   (上左)國際級的大攝影師 李屏賓。(上右)台灣搖滾音樂敎父級人物 倪重華;人稱小廖(剪接師廖慶松,中左)、小杜(錄音師杜篤之,中右)的年輕技術人員,日後成了侯孝賢導演最信任的合作夥伴;「小畢的故事」是作家朱天文(下左)所寫的短篇故事,編劇的過程又加入了更年輕的作家丁亞民(下右)。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15

看完這8張圖,你的世界豁然開朗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看完這8張圖,你的世界豁然開朗






















































現在,你在想什麼?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5/11/13

美食背後的的科學密技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2015/08/31|


作者/Isa-Dietitian

美食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科學。《美國廚房實驗》節目的編輯總監傑克·畢曉普(Jack Bishop)說過:「做飯就是化學和物理實驗,唯一的例外就是你要把你的實驗產物吃掉」。那麼如何利用科學烹飪出獨特的香味?今天我來介紹幾道常見菜式背後的科學秘密,讓你變身廚房科學家!


懂科學,讓烹飪更有技巧,食物更加美味。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跟你PLAY一場味道的GAME

閉上眼睛,你能否清晰地想像出可口可樂、樂事薯片、麗滋餅乾和OREO餅乾的味道?這些加工食品的風味,都經過了美國的調味公司(Flavor Company)設計和改進。這些公司會輔助食品公司共同設計食品的味道,通過各種手段增強食品的鮮味、肉感、濃厚感,延長後味,增強各種味道的協調性。僅在2011年一年內, 調味公司和食品公司就有上百億的交易。他們和消費者們玩的就是一場味道的遊戲。

味道的基礎是一些化學分子,或「風味類物質」。這些風味類物質被我們鼻子裡和口腔裡的味覺接收器捕捉,加工而形成了不同味覺。


5種基本味覺對應的受體和刺激物。圖片來源:食品科學2012, Vol. 33, No. 07, p320

我們在自己的烹飪過程中,通過合理的食材搭配,顏色與質地的調整,溫度控制和烹飪方法的選擇,也能充分開發食材的潛能,讓更多天然芬芳的風味類物質激發和釋放,做出更加好吃的菜。
竅門一:加點糖

我們在家做各種家常菜時,總有長輩建議我們「放點糖」。在紅燒肉裡放點糖,燉肉時整條街都肉香四溢。在烤肉上刷點蜂蜜​​,烤出來又脆又香。這些烹飪小竅門背後有什麼科學玄機?

在回答之前,請先來「找相同」:

啤酒牛排紅燒肉,土司薯條烤花生,煉乳咖啡威士忌,培根烤雞炒洋蔥,這些食物除了「我都愛吃」之外,它們的另一個共同點是什麼?



答案是:這些食物都能釋放出獨特的香味,且在製作過程中,會「變棕色」。

很多人認為烤肉和牛排的棕色是來自於醬油等調料,而烤麵包,烘焙咖啡的棕色是因為烤「焦了」(學名是碳化反應),其實不然。這些食物的棕色和獨特香味都歸功於“糖”。糖在食物的烹飪過程中可以發生一系列的「棕色反應」(Browning)——包括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和焦糖化反應(Caramelization)。

梅納反應指在烹飪過程中的還原糖(食物本身的糖或者烹飪加入的糖)與食材中的胺基酸發生了一系列複雜的反應。在反應的過程中,生成並釋放了成百上千個有不同氣味的中間體分子及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擬黑素),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


烤牛排表面的褐色外皮。圖片來源:foodlovejoy.com

紅燒肉中加入醬油確實增加香味,但它並不是肉香的主要來源。在梅納反應過程中,肉裡的胺基酸和醣類反應,生成了包括還原酮、酯、醛和雜環化合物等揮發物——這才是讓我們垂涎欲滴的根源。這些釋放出來的一系列化合物有各自獨特的味道:二乙酰有黃油味,呋喃類有堅果味,乙酸異戊酯有香蕉味,丙酸乙酯有果味,鄰氨基苯甲酸甲酯有葡萄味,檸檬烯有橘子味,乙癸二烯有梨味,己烯丙酯菠蘿味,乙基香蘭素有香草味……我們聞到和嚐到的「肉香」,其實就是這些味道分子的不同組合。

以不同食材為基礎的梅納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生成的風味分子也不一樣,它們的組成比例也不同。這些風味類物質與我們加入的調料和食材本身的味道組合融合到一起,協調成最終複雜的,令人神往又難以言表的香味。

除了 ​​肉類,麵點類也有梅納反應,烤過的麵包聞上去就會很香。如果你在麵包表面刷薄薄一層蜂蜜,或者塗上花生醬再烤,麵包的味道就會更好。加入的塗料除了本身帶有香味,也促進了更多更快的梅納反應,讓麵包的味道大升級。另外,梅納反應的最佳反應溫度是140-165℃,在這個溫度範圍內烤出來的麵包和肉就會散發出特殊的香味,讓人欲罷不能。


蜂蜜吐司厚片在烘烤麵包的過程中,就會加入蜂蜜。圖片來源:youtube.com
為什麼「炒糖色」會讓菜變得好吃?

「炒糖色」是另一種跟隨著梅納反應之後的第二步棕色反應——焦糖化反應,它和梅納反應的主要區別是:焦糖化靠糖和水就能完成,沒有胺基酸的參與。焦糖化反應一般發生在170℃的條件下,時常跟隨著梅納反應發生。我們常說的「炒糖色」就是在炒菜時加入水和糖,等糖水變得冒泡、顏色變深且粘稠時再放肉,這樣整道菜會產生一種獨特的、類似堅果味的特殊香味。這種香味來自於焦糖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揮發物。除此之外,焦糖化還增加了糖的黏度和可塑性,讓菜品看上去更加光潤漂亮。


溫度對梅納反應(美拉德反應)和焦糖化反應產生的味道的影響。圖片來源:Isa-Dietitian

糖葫蘆、巧克力、焦糖布丁、煉乳和太妃糖也用到了焦糖化。在製作糖葫蘆的過程中,水可以使醣類加熱得更為均勻,防止燒焦,也能促進焦糖化反應較快發生。法式焦糖布丁上面的一層又香又脆又甜的糖皮,也是甜點師傅用酒精噴槍迅速融化布丁表面的一層砂糖,促進其焦糖化形成的。


法式焦糖布丁上一層又香又脆又甜的糖皮。圖片來源:fancityacireale.it
竅門二:水果冰鎮後,更甜

夏天烈日炎炎,帶回家的桃子,李子和西瓜經過一路顛簸,都變溫了。這時候,如果把水果放到冰箱或者浸入冰水裡冰鎮一會兒,味道會更加香甜好吃。為什麼呢?除了溫度本身讓你感到涼爽外,果糖背後也有它的小秘密。


冰鎮後,水果會更甜。圖片來源:dailyfinance.com

影響甜度的主要因素有兩個:濃度和溫度。我們的味蕾接受不同甜味分子的敏感度不同,比如,同樣分量的果糖,在較低溫度下會比同樣分量的蔗糖更甜,而在較高溫度下反而不如等量的蔗糖甜。水果中的主要糖分就是果糖,我們在食用水果時,溫度越低,我們的味蕾對果糖的甜味就會更加靈敏,吃起來就會顯得更加香甜。


從圖中可以看出,果糖的比甜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竅門三:或濃或淡,不靠調料靠顏色!

除了 ​​溫度,食品的顏色和質地也能讓它「變味」。顏色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味覺感官和食慾。我們對很多食物味道的判定都受到了顏色、質地的影響,我們總會認為顏色越深,質地越稠,味道越重,反過來說淺色的、質地稀薄的食物則讓人感覺味道清淡。

我們總喜歡拌個涼菜來吃,方便又涼快。怎麼讓你的拌菜看上去更加香甜清爽?多放些五顏六色的水果蔬菜,豐富菜品的色澤,可以讓人食慾大增。想做一道清爽的夏日靚湯?適當地增加淺色和綠色的食物(青菜,豆腐,小蔥等)會讓你的湯變得更加誘人。


夏天食慾不好時,一道色彩豐富的清爽沙拉會讓人食慾大開。圖片來源:simplyscratch.com


清爽的蔬菜湯。圖片來源:sodahead.com

而顏色較深且質地濃稠的菜品就會讓我們想到濃郁的香味。勾芡是傳統烹飪技巧之一,它就是是利用澱粉來增加湯汁的黏稠度,使這道菜的賣相和口感都有提升。其實澱粉本身沒有任何味道,但勾芡之後,晶瑩的湯汁就會讓菜品看上去更加鮮亮,潤滑的口感讓我們覺得味道更加豐富。那要想燉一鍋噴香濃郁的蘑菇湯呢?可以用醬油適當增加湯的顏色,蘑菇的味道也會顯得更加醇厚。


勾芡會讓食物的色澤更加鮮亮誘人。圖片來源:wxsfq.com

另外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對「果味顏色」的抵抗力尤其地低,許多食品​廠商也利用了這一點,讓夏日甜品顏色更加明亮。對於各色的冰涼夏日特飲,還有人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如果飲料或甜品裡加入淡淡的紅粉色,品嚐者會覺得有顏色的比無色的更好吃,且味道甜2% -10%。顏色對味道的影響來自於我們過去的經驗和聯想。有些人對顏色與食品的記憶聯繫尤其深刻,他們就更容易中招:紅色容易讓人聯想到「夏天的冰涼西瓜」和「香甜的草莓」;黃色讓人想到「酸酸的檸檬」和「淡淡的橙香」;而綠色讓人聯想到「清爽的黃瓜」、「薄荷葉」或「清新的奇異果」等等。


五顏六色的冰棍是很多人的消暑首選。圖片來源:tattoopictures.co

如果自己在家準備冰品,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一點,讓自己和朋友們更加享受:使用透亮的玻璃杯,在冰水里加上有顏色的水果,讓水反射出水果淡淡的顏色,這樣不僅喝起來涼爽痛快,還有淡淡的果香,即使不加糖你也彷彿嚐到這杯自製飲料的絲絲甜味。在質地上,稀釋、帶冰、有氣泡的飲料也能讓我們感到冰涼痛快。


這樣一杯飲料,在夏天不但看著好看,喝起來也是清涼解渴的。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竅門四:想提鮮?用「鮮味炸彈」!

我們平時吃的食物,有些會有獨特的鮮味:日本的海帶湯加柴魚片,中國的雞湯加韭菜或大白菜,蘇格蘭的青蔥馬鈴薯雞湯以及義大利的起司蘑菇湯。為什麼這種組合會讓鮮味暴增呢?這些都是呈味胺基酸和鮮味核苷酸的功勞。


鮮味滿滿的味噌湯。圖片來源:youtube.com

1908年,日本的池田菊苗教授首次發現,鮮味是由一類鮮味胺基酸鹽和鮮味核苷酸形成的一種「令人愉悅且美味可口的味道」。我們人生第一次體驗鮮味是從母乳中——人乳的鮮味胺基酸組合與雞湯很相似。呈味胺基酸有很多種,如甘胺酸和丙胺酸有甜味,天門冬胺酸和谷胺酸具有酸味和鮮味,纈胺酸、苯丙胺酸、酪胺酸和亮胺酸則有苦味。帶有苦味的胺基酸如果單獨出現,並不能讓人愉悅,但當它們與酸甜等味道結合起來,就能形成特殊的風味。

雞肉等肉類富含鮮味核苷酸,當它們與富含谷胺酸鹽的食物(如甘藍、芹菜、胡蘿蔔、番茄等)一同烹製時,就會發生鮮味協同作用(umami synergy ),菜餚整體的「鮮味」就能大大加強。即使很少量的鮮味食材就能產生不錯的效果,這種方法被很多廚師稱為「鮮味炸彈」。

番茄是呈味胺基​​酸的「代言人」,有它參與燉出的湯汁都異常鮮美。除了 ​​番茄本身的酸甜味及色澤,番茄中含有較高的鮮味胺基 ​​酸——天門冬胺酸和谷胺酸,也功不可沒。鮮味胺基​​酸的比例也很重要,科學家們發現,當番茄裡這兩種氨基酸的比例在4:1時味道最佳。番茄由綠到紅、由生變熟的轉變的過程中,這兩種胺基酸的比例也在調整,成熟時的番茄味道最鮮美,燉湯效果也最佳。


隨著番茄的成熟,其中的呈味氨基酸含量也會逐漸升高。


番茄+牛腩一直是一個經典的組合。圖片來源:answers.com

除了往湯裡放少量番茄,還有哪些其他的選擇可以提鮮呢?富含鮮味胺基酸和鮮味核苷酸的食品還有很多:魚類、貝類、醃肉、蘑菇、白菜、菠菜、芹菜、韭菜、蘆筍、胡蘿蔔、發酵乳製品(優格,起司等)、豆製品(黃豆、味噌、豆瓣醬等)、醃菜類(泡菜等)以及綠茶。下次燉湯時,不妨嘗試一下這些小竅門吧!
燉肉(核苷酸)時放些番茄,白菜、芹菜,胡蘿蔔或幾片韭菜(谷胺酸);
海帶(谷胺酸)配香菇或柴魚片(核苷酸);
做肉類食品時(核苷酸)時放幾片綠茶(谷胺酸);

為了方便實踐,根據我們常用的烹飪習慣我總結了一個連線圖,更多組合還等待大家共同的開發:


竅門五:大中小火,傻傻分不清楚

烹飪肉類時,稍不留神肉就「老」了。很多人總覺得跟肉的部位有關係,而忽略了烹飪技巧。其實烹飪肉類的火候至關重要:到底應該先大火煮開再小火燉,還是應該先中火煮熟再大火收汁?美國食物實驗室(Food Lab)的大廚肯吉·肯紀洛佩茨-奧特(Kenji Lopez-Alt)經過多次探索發現,煎牛排時如果一開始就大火燒開,再改小火煎制,會流失更多的原汁,讓肉類越煎越柴;相反,如果一開始用較低的溫度(中火或小火)讓肉變熟,最後大火鎖住肉汁,不僅能保留肉香原味,還能在牛排外層形成一層脆皮,口感和滋味都是一級棒。而我們常說的「爆炒」則是通過快速加熱使肉類外部又焦又脆,形成一層「殼」,鎖住裡面的汁水。


「爆炒」可以通過快速加熱使肉類外部又焦又脆,形成一層「殼」,鎖住裡面的汁水。圖片來源:startupsupper.com

此外,剛烹飪完畢剛剛撤火的肉不要馬上吃,要讓肉「休息一下」,它會自己變得更好吃。這是因為在烹飪結束後,肉類內部還在繼續進行加熱,等待一段時間後,肉的內部溫度更加均勻,烹飪更加充分,比立即就吃的味道更好。
竅門六:複雜的味道更誘人

味道的搭配是一門大學問。複雜的味覺搭配比單一的味道更讓人喜歡,且更加讓我們記憶猶新,欲罷不能。很多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是這種「複合味覺」的產物,如巧克力是苦味與甜味的結合,泡菜是鹹味和酸味的結合,話梅是鹹味、酸味和甜味的結合。


巧克力上加一點點海鹽,會更加美味。圖片來源:shemakesandbakes.com

中華料理博大精深,有很多經典菜利用了複合的味覺搭配。很多素菜都能做出類似於肉的味道,賽螃蟹就是其中之一:這道菜用雞蛋和薑末一起烹飪,模擬出了螃蟹的味道。日本的一個味覺實驗室做了一個給小朋友們玩的味覺遊戲,鼓勵小朋友們開發自己的味覺,尋找不同搭配帶來的奇妙感受。夏天正是各類瓜果盛產的季節,我們不妨也來試試:
把蜂蜜塗在黃瓜上,然後閉上眼睛嘗試,是否有哈密瓜的味道?
把番茄上放少量的白糖,能否模擬出草莓的味道?
牛奶裡來幾滴米醋,有優格味嗎?
蘋果配著牛奶吃,有沒有一絲吃葡萄的感覺?

很多食材之間,除了味道的疊加與協調,還能產生一些反應,產生更多的香味。我們在高中就接觸到了酯化反應——酒(醇類)和醋(酸類)在烹飪過程中會發生酯化反應,輔助去除魚肉中的腥味分子(三甲胺等),同時生成具有芳香氣味的各種酯類分子,讓菜品噴香可口。酒自身的「生香反應」也是一種酯化,窖藏幾年的酒再取出飲用,其內部的糖與酒精酯化,會讓酒味道更加醇厚。


燒魚時加點酒,就算沒有親自試過,我們也多少聽別人說起過這個小竅門。圖片來源:tainan.gov.tw

吃餃子的時候,除了醋,我們有時還會加些蒜和香油。其實還有一種佐料能讓餃子吃起來更加芬芳四溢——白酒。如果往餃子醋裡放少量的白酒,餃子沾著吃特別香!這就是乙醇分子與醋酸分子發生了酯化反應,產生出了芳香的氣味。愛吃餃子的朋友們一定要嘗試一下。

參考文獻:
Agric. Food Chem., 55 (14), 5776 -5780, 2007. Differences in Glutamic Acid and 5′-Ribonucleotide Contents between Flesh and Pulp of Tomatoe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Umami Taste
Uneyama H, Kawai M, Sekine-Hayakawa Y, Torii K (August 2009). Contribution of umami taste substances in human salivati​​on during meal. Journal of Medical Investigation 56 (supplement): 197–204. doi:10.2152/jmi.56.197. PMID 20224181
Johnson, J.; Clydesdale, F. (1982). “Perceived sweetness and redness in colored sucrose solution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47 (3): 747–752.doi:10.1111/j.1365-2621.1982.tb12706.x
Jacqueline B. Marcus.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Umami. Food Technology; November 2009, Volume 63, No.11
張梅秀,王錫昌,劉源. 食品中的呈味肽及其呈味機理研究進展. 食品科學2012, Vol. 33, No. 07, p320
http://www.umamiinfo.com/umami-rich-food/
http://nutritiondata.self.com
http://web-japan.org/kidsweb/hitech/taste/002.html
http://lifehacker.com/how-to-improve-your-home-cooking-with-the-power-of-scie-511405909


本文轉載自果殼網


原文網站:-更多文章歡迎至原PO網站瀏覽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