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2012.04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2/04/30

影片--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1/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ypcKKl-aA&feature=relmfu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2/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AwRSwN1RmY&feature=relmfu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3/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tGppE5dgjU&feature=relmfu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4/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TRzVnKn5j8&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5/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j3tH-N90nI&feature=relmfu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6/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V9D578ZBQ&feature=relmfu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7/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R_4I3i0Ne0&feature=relmfu

新聞挖挖哇:改造老屋(8/8) 2010042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35iwNKX104&feature=relmfu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2/04/29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 我的綠建築 \ 蓋自然的家屋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一間設計不良的建築,不但會讓你住得不健康,更會消耗你的荷包,浪費能源,同時造成環境的負荷。在台灣,建築物消耗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高達29%,建築產業消耗全世界最高密度的水泥量,排放最多的營建廢棄物,但建築物的壽命卻嚴重的偏低。現在,一群用心的建築師,希望改寫好房子的定義...





20101204-1《經典》書摘-蓋自然的家屋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2/04/26

沒有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張忠謀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好文--張忠謀
\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
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
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
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
有人看似好命、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
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
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

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
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





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管別人吃什麼呢?

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
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可稱為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
「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羨慕,但深究其裡,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念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
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
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
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它就成了貴重的骨董,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什麼才是貧窮?[捨與得]心靈不富足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什麼是貧窮?    心靈不富足

一位富人想告訴他的兒子,「什麼叫貧窮」,就把他送到鄉下的窮親戚家。


他兒子在鄉下住了三天三夜。
在回城裡的路上,他父親在車裡問他:
你覺得怎麼樣?
挺好,兒子回答。
“鄉下跟我們家有什麼區别嗎?
”父親又問。
 
兒子回答:

1. 我們家有一條狗,他們家有四條。
2. 我們家院子裡有個游泳池,
裡面是處理過的水;
他們家有個大池塘,水很清,
裡面還游著各種各樣的魚。
3. 我們的花園裡有電燈照明;
他們的院子裡有星星和月亮照明。

4. 我們買飯吃,他們做飯吃。
5. 我們使用微波爐做飯,可是他們的飯要好吃得多。
6. 我們聽CD,他們聽小鳥、青蛙
和其它動物的音樂會.....
當他們在田裡幹活兒時,所有這些美妙的音樂都會伴随着他們。

7.我家的花園一直到圍牆邊;
他們的院子一直延伸到天邊。
8.我們家四周都是圍牆;
他們家任何時候門都是開著,迎接朋友們的到來。

9. 我們與行動電話,電腦和電視緊密相連;
他們與生活緊密相連,藍天,碧水,綠草,樹蔭和家庭。


父親對兒子的觀點很吃驚,
最後兒子總結說:謝謝,爸爸!
你讓我看到我們有多麼的貧窮!

我們一天比一天更貧窮,
因為我們已經感受不到
上帝為我們創造的大自然。
 
我們每天想的都是
擁有,擁有,擁有,更多的擁有,
從來没有想到過存在與奉獻。

人來這世間,就像蒙住了雙眼,捉迷藏似的捕捉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執著的追求中,忙碌中

很難再想起這遊戲以前的自己:

童真、善良、誠實、仁義。

沉迷在為私為我的欲望中,苛求現實的滿足,讓權力、金錢、情欲帶動著,明爭暗鬥,強取豪奪,男盜女娼越演越烈。
紳士的外表,談吐的文明,卻怎麼也找不到君子的道德風範。

我突然感悟到什麼是「貧窮」,生活的拮据、物資的匱乏不是真正的貧窮,而心靈的耗費、殘損、破敗才是難以估量的貧窮。
一個人為得到自己想要的,去騙、去偷、去搶、去殺人,這樣一個敗壞了的內心,就會失去做人的人格、尊嚴、榮譽,就會失去人心,因為誰也不願與流氓惡棍為伍。再衣著華麗,再有風度,也掩蓋不住內心的殘暴、惡毒。

只看外表,不重內心道德,這才是人迷失自己卻不自知的悲哀!

信仰讓我明白了人生,明白了人有命運,人有生死輪迴,人生命運是善惡業力輪報。

幸福生活是重德行善的結果。

人追求權力、金錢、愛情、幸福生活沒有錯,但要行仁道,用善行,因為善有善報,這樣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反之,惡有惡報,怎麼能有幸福生活呢?

──轉自《明慧網》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2/04/23

樂活地球人-褚士瑩的LOHAS世界觀點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




http://blog.xuite.net/mylohas/blogger/17914334

作者簡介
褚士瑩,他在台大念政治、埃及開羅念新聞傳播、美國哈佛念公共關係,從高中開始創作至今已出版了40餘本書。拍過喜餅及飲料廣告、主持電視及廣播節目、曾任日本能率協會管理顧問、美國White MountainApache Tribe印地安部落自治區危機處理顧問、美國NASDAQ上市公司 LionbridgeTechnologies之策略發展總監,以及分支機構ChinaConnect之上海首席代表。勇於冒險,勤於鍛鍊自己的他,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也具備了最現代的前端思想,卻仍童心未泯一步步向人生挑戰。有人說他是新生代最具活力的旅遊作家、是橫跨多媒體的第一代表人,目前現任慈善團體的管理顧問,同時籌辦一個專門訓練及出版難民或移民作家作品的非營利性出版社。




書名:【樂活地球人-褚士瑩的LOHAS世界觀點】


 作者:褚士瑩     價格:99元     出版日:2008/06/28

您知道在台灣去哪裡買有機食物?怎樣的物品才是有機物品?您知道食物也有他的人生「食物里程」嗎?您知道金的主要來源是回收的手機和電腦嗎?您知道公平貿易建立『合理的價格』也是LOHAS的一環?


褚士瑩認為LOHAS(Lif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就是在吃喝玩樂中,別忘了我們奄奄一息的地球,健康永續的生活,才是樂活。雖然LOHAS這個辭是外國人發明的,不代表就不是台灣人的事,所以褚士瑩希望藉由一個來自台灣的旅行者角度從【樂活地球人-褚士瑩的LOHAS世界觀點】這本書告訴大家如何用4R幫自己、也幫地球一把!


很多人對褚士瑩的印象都是永遠都在飛的年輕的旅遊作家,其實目前在NGO擔任管理顧問的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喜歡背著背包去旅行,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個年輕人。累積了很多『公益旅行』經驗以後,甚至讓他離開在波士頓高科技相關產業的工作,從此為公益團體規劃執行一個又一個有意義的計畫,成了他的全職工作。也因為工作的關係,褚士瑩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機會前往不同的國度,也在無形之中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褚士瑩還發現旅行者可以做的事情,其實比想像中要來得寬廣許多,從此就在旅行中接觸了越來越多的機會及國際義工,透過他獨有的細膩觀察與思考消化,將LOHAS相關的知識化作詼諧輕鬆的文字(從自己家裡姊姊的小故事,到台灣的東嶼坪、英國的藍山雀……)讓讀者從這些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日常生活作息中容易被忽略的小常識,或是平常沒注意到卻在我們身邊對環保默默努力的相關機構,並告訴大家連小朋友都可以輕鬆做到LOHAS的「4R的生活態度」Reduce(減量)、Recycle(回收)、Responsible Travel(旅行責任)、Re-energize through SLOW LIFE(慢活充電)而更接近LOHAS的生活觀,進而身體力行去愛護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內容簡介】


LOHAS-Lif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就是在吃喝玩樂中,


別忘了我們奄奄一息的地球,健康永續的生活,才是樂活。

很多英文很好的人以為LOHAS是一種電腦程式,像LOTUS或是ASUS之類的。也有很多中文很棒的人看了很多廣告,覺得LOHAS既然音譯成『樂活』,顧名思義就是快樂生活。上進一點的,讀了坊間不少打著LOHAS招牌的書籍跟雜誌,於是留下就是要愛吃素(尤其是有機蔬菜)喝純淨水又很會收納的印象。難道要LOHAS就得趕快去買房地產開發商,在高速公路交流道口廣告的『綠建築』(不是整棟塗成綠色的大樓喔)嗎?


在本書中,褚士瑩將心目中的LOHAS歸納成4R的生活態度:


Reduce-減量再減量!


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每次吃都要提醒自己少吃一口,想想『這口我可以不吃嗎?』自然就會瘦下來,幫地球減碳也要有同樣的決心!


1.九全九美的食物              2.減碳族             3.食物旅行


4.在地就一定比較好嗎?      5.便利店 


n          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約一半 以上的造紙原料,減少水污染。因此,節約用紙就是保護森林、保護環境。 


n          回收塑膠及金屬製品,一公斤鋁的重新利用可以避免十一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儘量少消耗鋁膜包裝的利樂磚包裝,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n          少用一次性製品:以免洗筷子為例,中國每年向日本和韓國出口約150萬立方米,需要損耗200萬平方米的森林資源。


n          試驗顯示,油門踩到底比中速行駛費油2—3倍,所以在行駛中猛剎車、猛起步都是大忌,儘量做到平穩起步。


n          購買本地的產品:根據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公佈的一份報告,在英國,8%從車子釋放的二氧化碳來自運送非本地產品的車輛。


n          「食物里程」("Food Mile"),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Recycle-回收再回收!


日本的小阪町每年回收主機板跟手機裡的金子,每年竟然可以鍊出一百根三十公斤的純金條,我們能不好好對待垃圾嗎?


6.邪惡的白T恤             7.副作用             8.2/3椰子牆壁


9.回收度100%               10.垃圾銀行  


n          全美國的殺蟲劑有25%,都用來噴在棉花樹上,平均三公斤重的棉花,就要用掉一公斤的強力巴拉忪或Methomyl殺蟲劑。儘管棉花種植面積只佔世界耕地面積的2%,但是棉田卻使用了殺蟲劑總量的四分之一。


n          公平貿易是一種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倡議消費者以一個『合理價格』向貧窮國家的生產者購買貼有公平貿易標籤與相關的商品。然而公平貿易的概念遠遠超出了簡單的經濟交易行為:『建立購買者與生產者之間的長期夥伴關係』是公平貿易的核心概念,目的是不依靠捐款者的援助,卻能提供農夫、工人與他們的家庭一種永續的方法來改善他們的生計。


n          在台大法學院對面安靜的巷子裡,有一家『生態綠』咖啡店,不但所有的咖啡都是經過公平交易認證的產品,這裡所有的飲料與餐點都由顧客自己來定價,讓消費者自己決定『合理的價格』該支付多少!


n          「WEEE」,就是The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廢電機電子指令)的簡稱,WEEE指令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廢電子及電器設備中的有害物質污染環境,並促進廢電子及電器產品的再使用、回收以減少環境中的廢棄物。


n          日本小阪町最重要的成就-選擇了廢物處理循環利用之路。自信當地擁有長期煉礦的技術。工廠生產用原料過去來自天然礦山,現在來自“城市礦山”,也就是廢棄的家用電器、手機和電腦為主的IT產品和汽車等。工廠每月生產純度99.9%的金條約100根(每根淨重30公斤),金的主要來源是手機和電腦。




Responsible Travel-旅行要有責任!


綠色觀光,環保旅行,公益旅行,志工旅行,情緒旅行,零碳旅行,可持續性旅遊,我們拼命玩也是責任重大!


                11.東嶼坪--台灣的復活島       12.災難之後去旅行    13.黑暗之旅   


                14.季節限定                      15.尋找海龜蛋 


n          環保旅行: 環保旅遊或環保旅行,是個一般性的名詞,因為已經受到廣用甚至濫用,因此定義已經模糊,作為消費者聽到強調環保旅遊時,要仔細聽清楚究竟指的是出去完不用免洗碗筷,收入捐贈地方永續發展,還只是隨口說說!


n          志工旅行: 利用假期前往需要幫助的地方擔任義工。無論是天然的海灘、草原、雨林,或是貧窮的社區,偏遠學校,災難現場,都可以是志工旅行的目的地。


n          公益旅行: 公益旅行的定義較廣,可以是志工旅行,也可以是透過其他方式,達到公益的目的,像是參加有些公益旅行團,團費的固定比例直接捐給當地社區,也可以稱之為公益旅行。


n          無碳旅行(Carbon-Neutral Travel): 將近年的“碳抵銷”(Carbon offset) 概念應用在旅行上。


n          零碳旅行(Zero-Carbon Travel): 零碳的核心宗旨是不產生二氧化碳,除非旅行靠步行或騎腳踏車,沿途所有耗電都靠太陽能或替代能源發電,否則沒有可能達成零碳旅遊。


 


Re-energize through SLOW LIFE-慢活好充電!


傳統的蓄電池,偶爾要全部放電,慢慢重新來過才能充得飽滿,人體內的電池也很傳統,快充只會永遠處在低能量!


                16.車位出租                          17.與藍山雀共食            18.131個完美的日出                19.真正的新英格蘭人           20.快快慢活    


n          『共食』跟『分享』,實在是社會行為甚至食物鏈進化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n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每天清晨,非官方環保組織「CONSERVE」就雇用撿破爛維生的婦女出門收集各種彩色的廢舊塑膠袋,經過分類和清潔的工序後,再送到車間加熱塑型,熔成不同厚度、五顏六色的塑膠片,經過縫紉和剪裁,由於有國際級的設計師義務幫助設計,一件件讓紐約第五街時尚名媛高價搶購的手提包,檔案夾、鞋架、收納盒、桌墊和杯墊就完工了。


n          你可以坐滿一個禮拜的禪七、坐滿21天的雲水禪,能坐滿整整131天的禪嗎?131天,郵輪環遊世界,像是旅行,更像是對韌性的終極挑戰。


n          高鐵每天南下57班次,北上56班次,最近我找到一個療癒系的秘密基地,當臺北煩擾的事情太多,就偷偷搭高鐵到台中去住一晚。


n          我認識一個從臺北派調到高雄去工作的長輩,每個星期五下班以後搭著高鐵回臺北跟家人度週末,星期一早晨直接搭高鐵回高雄去上班,他雖然貴為金融界的高級主管,唯一的交通工具卻是一輛自行車。





來源http://titan3.pixnet.net/blog/post/28832915-



褚士瑩回答全公開!!!

#1 Q妹

Q:請問褚士瑩在去了這麼多國家後,最喜歡的國家是哪裡呢?

褚士瑩:全世界最有趣的國家是巴哈馬群島附近的Grand Turk and Caicos (發音是”K卡斯”),這個超級小國因為政府貪污腐敗太嚴重,2009年夏天被英國取消獨立主權,收回去變成殖民地,好像壞學生被留校察看一樣,真是太發人深省了。

只能說一個嗎?

另外有一個在南太平洋茅里西斯附近的小國叫作Karibati(發音是“卡利巴斯”),明明是”-ti”可是卻發成”斯”的音,真是太酷了。這個國家只有十萬人,但是因為氣候變遷,島一直沉沒中,他們的總統Tong先生除了到聯合國到處宣導地球暖化的可怕之外,還到處遊說各國接收他的國民,目前澳洲跟紐西蘭,每年都隨機抽籤,抽到的四十七個卡利巴斯國的國民,就能免費搬到海水淹不到的紐澳,總統先生希望全世界每個國家都能夠有同樣的移民政策,這樣等二十年後滅島之前,就可以完成”國民0人”的志願了。

#2 芸婕

Q:環遊世界的條件,除了錢和時間之外,還有什麼?

褚士瑩:傻孩子,當然這一切都是命!

有些人有環遊世界的命,有些人沒有。有這種命的人,就像我一樣,走到哪裡都可以好吃好睡,但是沒這種命的人,就只能帶泡麵跟褪黑激素去旅行,等這兩樣東西吃完以後,就會又拉肚子又失眠,最後又餓又累爬回來,所以想要環遊世界,只能說”網路無真愛,命好不怕運來磨”。(還是”網路無國界”?有點忘記了。)




#3 minining

Q:怎麼辦到的啊~這樣要花很多錢吧?

褚士瑩:當然要花很多錢啊! 這還用說! 但是很多人投資股票也要很多錢,買大樂透也要花很多錢,買豪宅也要花很多錢(而且裝潢豪宅總不能都買IKEA的家具來擺吧?好歹也要一兩幅畢卡索的真跡才能相配),我每次看新聞的時候腦海也常常浮現這個問題,”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啊?” 因為旅行的銭無論再多,也都是這些嗜好的零頭而已,想想看一張環遊世界的年票,便宜的也只要台幣七、八萬塊,相較起來,真是太寒酸了,好害羞好害羞好害羞~~~~~啊!


#4 緯泰

Q:不會覺得一直都沒有待在一個地方一段時間很可惜嗎?不會想為某個地方做一些長時間的事嗎(例如台灣或其他地區)

褚士瑩:難道一直都待在同一個地方就可以撈本嗎? 這是甚麼奇怪的想法啊! 待在某個地方作一些長時間的事,這應該比較像公務員會有的想法吧? 難怪地球上有很多人瑞,一定是覺得來世界這麼一遭,沒有待久一點很可惜,所以不知不覺就活到一百多歲。


可是話說回來,誰知道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會有甚麼精彩的事物在未知的彼端等著我們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就不會很怕死了吧? 我覺得旅行就像生命本身,也無非就是張開雙手,衷心迎接各種改變,好事就會自然而然發生了。


#5 洛基

Q:有想過到地球以外旅行嗎?

褚士瑩:最近看到一段綜藝節目的採訪,受訪者參加過很多選美,其中包括很多名稱聽起來就不可思議的選美比賽,而且還在”地球小姐”選拔中勝出,主持人吃驚地問她: “地球小姐的優勝者難道是代表地球去參加銀河系小姐,跟土星、木星同台競美嗎?”


受到這位佳麗雄心壯志的啟發,雖然我沒有姿色,但是起碼可以開始努力存維京航空的里程,等存到一百萬英里的里程的時候,就可以用里程換免費的太空之旅。


例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地球小姐說整形以前追她的都騎摩托車,整形後追她的男人都開雙B,希望未來她的追求者不是像WALL-E這種破舊的爛機器人,而是有私人豪華太空船的才好,不然每次要回地球探親就太不方便了。這樣一想,可能學習化太空妝,努力打敗Roger應徵去當地球小姐的彩妝師,出大氣層去參加”宇宙小姐”的選拔賽,比我存里程換太空之旅的機票更容易一些,嗯,就這樣決定了!


#6 Shyang

Q:經費何來?

我所能瞭解的是一般簡單的自助旅行,雖然在花費上相對來說會比較便宜,然而長期的多次旅行所需的費用也必然相當可觀才是,請問您對於旅遊經費部份是如何籌劃的?又或者該如何籌劃?再者,對於一般人(學生或上班族)來說,又該如何規劃多天或多次的旅遊行程?

褚士瑩:投資專家不是都鼓勵大家要定時定額嗎?我覺得準備旅行的基金有一點像投資,要有紀律;也有點像買保險,越早買保費越低—越早開始旅行,旅費也就越便宜,畢竟年輕時可以背著背包,擠在AirAsia的便宜座艙也不在乎,吃住即使再簡約也興致盎然,但是年紀漸長,就想坐商務艙,想住超六星精品旅館,想吃米其林三星主廚的美食,要獲得跟年輕旅行時同樣的滿足,代價就高出許多了(切身之痛)。


另外,如果說從年輕就買足額的保險,可以說是一個負責的(死)人能夠給心愛的家人最好的投資,那麼三十歲以錢讓自己有一段至少三個月的大旅行,就是一個負責的(活)人能夠給自己的人生最好的投資,既然是對人生的投資,自然就不能當成一般的”經費”來看囉!


#7 雲

Q:請問您都是以什麼心情離開一地?又以什麼心情再拜訪新的地方?

一個人在外流浪的心情如何?語言的問題您如何解決?父母若反對該如何溝通?

褚士瑩:雲,請問你是在寫一首充滿問號的詩嗎?每次都以”放心吧,我一定還要再回來”的心情離開一地,

用”我竟然能活著等到這一天到來”的心情造訪每一個新地方,

語言的問題,當然是用學習語言來解決,

父母反對?先把自己房間整理好,常常幫媽媽倒垃圾,自己學會燙衣服,每周煮一頓飯給家人吃,每個月用自己辛苦打工賺的銭意思意思包個紅包孝敬父母,再看看父母反不反對?


#8 Yichun

Q:1.能在旅行中能做公益、培養國際觀真的是非常棒的工作。對於有意願進入國際性非營利組織工作的人,您有什麼樣的話建議呢? 曾經聽老師說最好的方式是從志工做起,或先進入小規模的組織累積經驗;但對於有經濟壓力的人來說,這樣的過程似乎有點漫長。


2.目前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的相關系所不多,對於這樣的文憑是否真的能順利找到工作可能大部份的人有點疑慮;另外我觀察到很多都是在業界累積經驗、資本後再轉換跑道的,您是否也建議這樣的模式比較適合呢? 謝謝回覆!


褚士瑩:1.老師是對的,從學生時代就到未來想要進入的國際組織(或同類型的當地組織,莫以善小而不為!)從當義工起步,養成服務的習慣,是進入INGO最標準的路程,如果覺得經濟上無法負擔的話,那就要有傲人的專業能力跟豐富的專業經驗,這樣無論到哪裡都可以橫著走啦!如果又沒有專業又沒有經驗又不願意當義工,我看…嗯…還是不要害人害己比較好吧?


2. 有空的話到www.idealist.org的網站去看看各個國際NGO組織需要雇用的人才,都是些甚麼樣的背景,相信你的問題就會有很清楚的答案了,尋找人生方向,追尋夢想,這麼重大的事情,怎麼能不自己好好做點功課,等著別人建議呢?這樣也未免太隨和了吧?(白旗)

#9 cwenQ:有遇過火星人嗎?
褚士瑩:請見我對樓上洛基桑(不是洛杉磯喔)的精闢回答。


#10 燕子寶包

Q:請告訴我三樣,所有的旅行中你最難忘的事情。PS.不包括在台灣的旅行喔

褚士瑩:1. 體驗過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的頭等艙專用航廈的全套服務後,讓我體會到旅行奢華的極致,原來也不過如此,從此心甘情願搭經濟艙,心態超成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飛機是飛機。

2. 緬甸風災後,跪在地上的志工們,恭恭敬敬地将賑災捐贈物資頂在頭上,讓災民排隊領取時除了物質,也讓脆弱的心靈不因接受施捨而受到二次傷害,讓我深深感動,同樣一件事情,”最後一里(last mile)”做得粗糙或細緻,原來有天與地的差別,光有滿腔的善意,往往是沒有用的。

3. 帶著在台灣認養的流浪狗,經過數百道手續,千里迢迢經過東京,芝加哥,終於帶到美國波士頓,只是為了給一個不幸的生命重生的機會,讓我體會到要為另外一個生命帶來一點點幸福,原來是件那麼困難的事,好好活著真的要很努力啊。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手機巨人為何倒下?——100分的輸家諾基亞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原文 _ 出自技術在線   值 得 我們思考的一篇文章

 2011年初夏,我們造訪在地圖上海程距離與台灣最遠的北歐國度——芬蘭,只為了解開一個謎題:「一個有146年歷史的領導企業,怎能夠在4年時間,就瀕臨崩潰?」
  當飛機越過俄國的聖彼得堡,往芬蘭赫爾辛基機場降低高度時。我手上的書籍,都是有關於謎題主角諾基亞(Nokia)的成功傳奇。它從芬蘭起家,是全球手機產業的領導者,每天有9億人通過它通話。因為它,手機開始真正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新聞週刊》(Newsweek)曾如此評論:「因為它,未來是芬蘭人的天下。」
  芬蘭傳奇正在消失……
  債評近垃圾等級、地位將被三星取代
  但我電腦上的驚人數據卻告訴我,傳奇正在消失。

1 ) 數據一:跟2007年高峰相比,諾基亞今日市值已暴跌87%,還被台灣的宏達電超越。

2.) 數據二:諾基亞下調今年財測,分析師預估從第二季起將從獲利往下成為損益兩平,甚    至 虧損。

3.) 數據三:諾基亞市佔率從2008年的4成以上,降到今日的25%。野村證券預估,連續14年的全球手機市佔冠軍地位,將在第二季被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取代,到第三季更會被蘋果(Apple)超越,跌至第三。

4.) 數據四: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已把諾基亞的債務評級,從「BBB+」下調至「BBB-」,即尚差一級就與垃圾級別看齊。

壹 諾基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拋出了所有媒體提出的理由:「差的領導力、自滿、過度成功後的弊病。」卻沒能下出定論?大家只會說:因為太大,所以諾基亞無法應變,來不及推出智慧手機,在高階市場被蘋果的iPhone佔據,低價市場被中國的山寨手機侵蝕的情況下,等於腹背受敵。
  但,這就能解釋諾基亞今日的境地?芬蘭阿爾托(Aalto)大學經濟學院,專教諾基亞個案的教授拉斐歐(Raimo Lovio)直接對我說:「我也很想知道,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1.)  輸在老大心態?錯!曾瀕臨破產,它戰戰 兢兢

走一趟芬蘭,我們發現,諾基亞的問題不能簡單化用一句「老大心態」來形容。
  拉斐歐不認為,驕傲而自大的心態,就可以解釋一切。他的論點是:諾基亞與芬蘭的命運相似,從未處於安逸。
  我們在赫爾辛基火車站,搭上開往諾基亞的起源地——諾基亞市(Nokia)的第一班火車。這裡,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站,鄰近德國與俄羅斯的芬蘭如夾心餅乾般,在二次大戰期間,只能任由他國軍隊踩過自己的國土,就算躲過了戰爭,年均氣溫6度的氣候,也讓芬蘭人總不斷思考,如何才能掙脫雪國命運,走向世界。
  「矽谷的創業者,一大開門就是佔全球5成的現成市場等在面前,而芬蘭人一開門,卻只能見到三寸雪,」1984年,諾基亞集團旗下的手機公司——諾基亞莫卑蓋(Nokia Mobira)首席執行官執行J.o.Nieminen說。
  當我站在橋上,遠眺諾基亞工廠島(Factory island)時,我想起 J.o.Nieminen所說的這段話。眼前的老紙漿廠房,就像是三角形的孤島,島的兩邊,被附近愛瑪柯斯基河(Emakoski)的支流包圍,只剩下遠方三根冒著白煙,直沖天際的長煙囪提醒著人們,這裡就是諾基亞帝國的源起地。
  諾基亞好不容易從這裡走了出去。
 當年,諾基亞在這裡開始造紙行業,之後做橡膠輪胎,戰後發展衛生紙與電視機產業,最後進入網路電信產業。1990年代,諾基亞面臨幾乎破產、CEO自殺的命運,最後依靠現任董事長歐里拉(Jorma Ollila)大刀闊斧賣掉與手機無關的事業,才得以存活。
  「芬蘭人就是在寒冷的環境中成長,我們必須讓自己不斷適應以求生存。」歐里拉不只一次對外強調。
  坐在小鎮火車站的候車亭,我們等待著,一天只有7班開往赫爾辛基的火車,這裡的鐵軌緊靠著大馬路,就如同台灣鄉村的小車站。小鎮的年輕人問我為何而來,我說,為了諾基亞的殞落。拿著三星手機的他,聳了聳肩對我說:「他們總要自己想辦法Survive(存活)。」

2.)  輸在視野狹隘?錯!20年前就有行動網路概念
  歷史資訊告訴我們:曾瀕臨死亡的諾基亞,一直不敢掉以輕心。
 1.) 1990年底,歐里拉就提出,行動電話就是把網路放在每個人口袋產品的概念。
 2.) 1996年,諾基亞推出智慧手機的概念機。比蘋果的iPhone早了10年以上。2007年, 諾基亞率先在全球推出行動網路品牌OVI,比蘋果的App Store早了1年。
 3.) 2007年10月,諾基亞以81億美元收購美國地圖供應商Navteq,因為諾基亞知道,未來的競爭在服務。

  早就看到趨勢,怎麼還是走向敗局?是因為諾基亞內部技術力跟不上大趨勢?

  3. ) 輸在技術落後?錯!觸控開發進程,和蘋果有得拚

「諾基亞真的有好多好的想法!」描述諾基亞產品行 銷史書籍《Behind the screen》作者,在諾基亞工作8年,負責諾基亞早期智慧手機N60系列行銷的前員工Ari Hakkarainen駁斥我的推測。
  他不加思索說出很多例子:早在2004年,諾基亞內部就開發出觸控技術;甚至是現在當紅的3D技術。翻開諾基亞的財報,單去年諾基亞的研發費用,估計就花到58億歐元,是蘋果的4倍以上。
  諾基亞擁有最龐大的研發資源,但是這幾年卻沒能力將其化為戰場上的武器。「他們總說,這市場太小,沒人要買,這花太多成本……。」「他們殺掉了它!」Ari Hakkarainen感嘆。他口中的他們,是諾基亞的管理階層。直到iPhone推出一年後,諾基亞才推出第一款觸控技術的手機。
  所以,諾基亞已經是個迂腐失能的官僚組織?當我把這個推測與已經觀察諾基亞超過10年的芬蘭經濟研究所研究主管亞爾柯(Jyrki Ali Yrkk?)博士分享時,他搖頭對我說:「諾基亞是個很追求高效率的公司,非常的成本導向(cost-driven),這些都是它的優點,只是,走得太遠了。(Goes too far)」
   4.)  敗給「高效率控製成本」!隔絕競爭對手的高牆害慘自己
  是優點,但走得太遠了?「最後,核心能力就會變核心障礙。」手機廠商華冠副總經理洪一峰解釋。
  諾基亞的成本控制能力,早已成為成功教案。《哈佛商業評論》一篇名為〈新興的諾基亞?〉(Emerging Nokia? )說:「諾基亞1616型號手機已經成了在新興市場的成功案例……,在供應鏈、採購與大量生產能力上的強化,讓諾基亞能推出這款售價僅32美元的手機,與此同時,類似功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在美國與歐洲,分別是206美元與238美元。」諾基亞能做到這點,靠的是高超的設計能力。
在手機開發時間平均需要1年的週期時,諾基亞1年卻可以推出超過50款以上的手機,同一時期,銷售的機種超過100種。如果說,一款手機的零件數約為三百個,需要50幾種不同的零件。諾基亞銷售100款手機,卻只需要儲備500種零件。「其他競爭者(的備料量)是它的1.5倍。」一位手機業者說。這讓其不僅可降低零件儲備成本,也因為零件共用,得以透過龐大的經濟規模,降低採購成本。
  精密計算,不是沒有原因。諾基亞幾乎擁有全世界最複雜的供應鏈。目前,諾基亞在全球有超過10個生產基地,有50個策略合作夥伴,單在印度,諾基亞就有超過800個維修中心,覆蓋412個城鎮。每個環節,都必須精確控制風險與成本。


  但現在,結果卻告訴我們,這些幫諾基亞隔絕競爭對手的高牆,卻困住了諾基亞自己!

  當我們站在諾基亞位於赫爾辛基西部約20分鐘車程的衛星城市艾斯普(Espoo)企業總部時,我看著這棟有玻璃帷幕與天橋,背後是湖畔的大樓,很難想像,諾基亞在2008年才創下4成手機的市佔率顛峰,但去年剛上任,從微軟商用企業部門挖來的CEO埃洛普(Stephen Elop),卻發出了一封內部備忘錄,他用這篇名為「燃燒的平臺」(Burning Platform)的文章,揭示諾基亞面臨的緊急狀態。
  文章裏這樣寫道:「我們的競爭對手用來搶走市佔的並非是硬體產品,而是一套(有競爭力)的手機生態系統」「我們犯了不少錯誤、錯過了太多機會……。諾基亞,我們的平臺正燃賞蛞諗呀!」(編按:燃燒的平臺,是形容站在燃燒的石油平臺的工人,跳海,可能在15分鐘後喪命;不跳則一定會馬上死於大火。)

  5.) 追求成本與極致效率的態度,似乎真讓諾基亞連續犯下失誤。

  諾基亞捨棄了觸控風潮,因為它的高成本風險。若以iPhone4使用的觸控面板單價推估,一支手機至少要多花10美元的成本。對一個年銷售量4億支手機的公司而言,一個一塊錢零件的採購錯誤,都要花上新台幣四億元代價。更遑論這個還未被證實的市場新技術。
  6. ) 敗給「追求規模和速度」!拒絕客制化,失去美國市場

缺席美國市場,是因為怕延遲在其他市場推出新品的速度。「我們是規模跟成功的犧牲者,」諾基亞執行副總裁麥德薇(Mary T. McDowell)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訪問時曾說。美國市場主要是由大電信商所主導,為了市場劃分,他們會非常強力個別要求打造特殊功能。相對剝奪其他市場產品開發的資源。
  不願早一點放棄已落後的軟體作業系統Symbian,原因在於,除Symbian曾在市場有近8成的成功紀錄外,其另一個關鍵是,諾基亞就是靠軟、硬體一手包,才能隨時需要改變設計時,又快又便宜。
  而這點,也是當初摩托羅拉(Motorola)敗給它的理由。
7..)  最後,諾基亞連翻身的希望——新作業平臺MeeGo都失去。
  「那是2007年,iPhone推出那一年,我得到一個新的任務,去設計一個全新的作業系統Maemo(MeeGo作業系統的前身)。我們集中了全球最好的軟體人才,大約60人。在赫爾辛基的大樓裏,我們是最重要、最神秘的計劃,我們被隔絕,大家不能接觸我們,我知道有些事將發生(Something is coming)。」一位不願意具名的諾基亞前設計主管對我說了一個故事。
  但是,當2009年諾基亞做了組織改組後,情況開始出現變化。
  諾基亞把設計團隊分成兩塊————裝置與服務,「兩邊軟體的看法不同,一個要用QT,一個用Webkit。」於是,就在琢磨哪種技術的風險較低時,Maemo整個開發行程大延。
  「為什麼沒有主管可以跳出來強勢主導?」我問。
  「管理的主管罩不住技術的。他關心value(價值),他關心figures(數字)他不關心產品。」他回答。
  「你看這張照片,」他把電腦打開,照片裏,有六個人圍著在一起。
  「這是iPhone第一次出現在諾基亞大樓,大家第一次去解析它。」
  「這些人呢?」我隨口問。
  「有三個已經離開。」
  錯過MeeGo後,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如我們所知,諾基亞宣佈裁員,選擇與微軟(Microsoft)攜手,希望突圍。Google副總裁古諾托(Vic Gunotra)批評:「兩隻火雞合在一起成不了雄鷹。」因為兩者都是舊時代的案例。即使諾基亞今日仍是手機領域的第一名,仍手握110億歐元的流動資產,要談倒閉還言之過早。
  但是在另一個範式早已展開的新時代,獲利能力卻持續走下坡,當蘋果一支手機可以賺258美元時,諾基亞只能賺10美元。
  「是高效率的成本控制思維,殺死了諾基亞該有的創新。」芬蘭之旅的尾聲,我很想把這答案列為謎題解答。但,太多矛盾仍在衝撞著。
  1990年初,諾基亞面臨生死關頭,不就是靠賣掉其他非核心業務,只專注專長的事情——手機,才得以存活?

   8..)  當優勢變成絆腳石——面對新戰場,要有絕佳「忘記力」

 如果不靠著這個強化成本優勢,諾基亞又怎能在1992年推出第一支GSM手機後,接著在1997年就成為全球手機霸主。
  今日,若我們不能再僅依循自己的強項而行,那麼,又當何以適從?又怎麼能知道,自己的強項已經不適用於今日?這真是兩難的問題。  ( 新的競爭者帶來新的競爭優勢)
  沒有人能自誇當我們面臨諾基亞的處境,會比他們更能解決問題。我們只能更謙虛來學習諾基亞的教訓。
  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溫肇東認為,當戰場不斷在改變,原有的優勢不一定總能適用在新的戰場裏,甚至反而會成為束縛時,「忘記力(Unlearn)變得很重要。」他解釋,這就是「Unlearn」的新能力。《創新的紀律》(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一書就說,把過去最擅長、最核心的忘掉,才能很快學到新東西。   過去的管理學教導我們,在戰場上,要專注核心,以把握機會消滅對手。但現在的動態競爭理論卻是在談:我們要會把握機會放棄自己的優勢,以創造新優勢!
  諾基亞犯的錯,就是把自己的優點極大化後,沒留餘地讓自己冒險,最後,成為一百分的輸家。
  「擺脫成功的慣性當然難,畢竟,若非它讓你成功過,你也不會養成習慣。」臺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說。即便是在拜訪赫爾辛基最有名的景點之一——岩石教堂,記者仍因未來新戰局的遊戲規則而震撼,無暇看週遭的風景。



--原文: 出自技術在線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2/04/22

無意中吃下的食物毒素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病從口入」這句話告訴我們
東西不可以亂吃,
但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主動去吃那些不衛生、不健康的食品,
而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吞下了有害的物質。
下面告訴你哪些突然的情況可能會讓你「吃錯」。

□ 茶垢 
有人認為,茶垢是茶水長期沉積形成的,
對身體無害,
平時很少去洗,其實這是錯誤的。

茶垢中含有鎘、鉛、汞、砷等
多種有害金屬和某些致癌物質,
如亞硝酸鹽等,可導致腎臟、肝臟、胃腸等
器官發生病變。 

水果中爛掉的部分
水果腐爛後,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
會產生各種有害物質,
特別是真菌的繁殖加快。
有些真菌具有致癌作用,
可以從腐爛部分通過果汁向未腐爛部分擴散。
所以,儘管去除了腐爛部分,
剩下的水果仍然不能吃 

用報紙包的食品
油墨中含有一種叫做多氯聯苯的有毒物質
它的化學結構跟農藥差不多。
如果用報紙包食品,它就會滲到食品上,
然後隨食物進入人體。
人體內多氯聯苯的儲存量達到0.52克時
會引發中毒。
輕者眼皮紅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
重者噁心嘔吐、肝功能異常、肌肉酸痛、
咳嗽不止,甚至導致死亡。 

□    霉變的大米、花生和玉米
其中含有黃麴黴素,
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強致癌物質
容易引起肝癌和食道癌。
有人以為,多洗幾次或高溫消毒
就能去除有毒物質,
其實黃麴黴素一旦污染食物,
是很難徹底清除的。 

鹼性食品中的味精
味精遇鹼性食品會變成谷氨酸二鈉,
使其失去鮮味;
當它被加熱到120時,
會變成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
因此,在有蘇打、鹼的食物中不宜放味精;
做湯、菜時,應在起鍋前放味精,
避免長時間煎煮 

燒焦的魚和肉
魚和肉裡的脂肪不完全燃燒,
會產生大量的V—氨甲基衍生物,
這是一種強度超過了黃麴黴素的致癌物
因此,烹調魚肉時應注意火候,
一旦燒焦,千萬別再吃。 

腐爛的白菜
腐爛和沒醃透的白菜中,
都含有致癌性亞硝酸鹽 

燒烤食品
所有的燒烤食品中,都容易出現
一種致癌能力相當強的物質——苯並芘
這和油炸食品中的油反覆使用,
所產生的是同一物質。 

用衛生紙或毛巾擦過的水果
許多衛生紙的消毒不徹底,攜帶大腸桿菌、
致病性化膿菌、真菌、乙肝病毒等;
其中的填料和粉屑殘留在餐具、水果上,
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塗在筷子上的油漆
油漆筷子的使用現在仍然很普遍,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些油漆中含有鉛、苯等化學物質
常常隨著油漆的剝落被我們吃進體內,
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

 
桌布上的有毒物質
很多飯店在桌子上鋪的薄薄的塑料桌布
是由聚氯乙烯製成的,
含有毒的游離基,能通過餐具
借食物進入體內,導致慢性中毒。
所以,在外就餐時,
不要將筷子直接放在鋪有塑料薄膜的桌面上

出處:Share House

--原文: http://sites.google.com/site/cci65home/bu-luo-ge-can-kao-zi-liao/wuyizhongchixiadeshiwudusu
引用: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作者新書分享會

你吃東西會特別挑有機食品,不挑含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嗎?你排斥基因改造食物,但加了魚基因的番茄、會自己生成殺蟲劑的馬鈴薯和玉米、帶有蜘蛛基因的羊、植入老鼠基因的豬……你真的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嗎?你清楚基因改造食物真正的問題嗎?
其實,以「終結全世界饑餓」之名改造天然種子基因,企圖壟斷全世界糧食供應的生物科技企業,已經在你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讓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充斥在你常光顧的市場、超市、大賣場中。《欺騙的種子》徹底揭開基因改造糧食的騙局,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知道的內幕居然這麼少。

地點:誠品信義店(台北市松高路11號3樓Forum)
主講:作者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郭華仁教授、吳東傑先生、洪挺軒教授
主辦:臉譜出版社
image
我們知道的基因改造食品內幕居然這麼少!
第一本將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最不想讓人知道的醜陋面目徹底講清楚的驚人大作。
本書被全世界最著名的環境雜誌《生態學家》The Ecologist評為「基因改造食品議題的首選之作」。
芬蘭國際發展部長、前英國環境部長等各國知名人士大力推薦。
你吃的食物安全嗎?
21世紀最震撼的食品安全問題攤開給大家看!
你吃東西會特別挑有機食品,不挑含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嗎?你排斥基因改造食物,但加了魚基因的番茄、會自己生成殺蟲劑的馬鈴薯和玉米、帶有蜘蛛基因的羊、植入老鼠基因的豬……你真的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嗎?你清楚基因改造食物真正的問題嗎?
其實,以「終結全世界饑餓」之名改造天然種子基因,企圖壟斷全世界糧食供應的生物科技企業,已經在你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讓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充斥在你常光顧的市場、超市、大賣場中。《欺騙的種子》徹底揭開基因改造糧食的騙局,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知道的內幕居然這麼少。
本書是全球歷來有關基因改造食物議題最暢銷的著作,被《生態學家》(Ecologist)雜誌評為必讀之作。在許多國家發行出版時,還獲得許多知名人士與權威大力推薦,包括:前英國環境部長麥克‧米契爾(Michael Meacher)、德國著名生物學家克里絲汀‧魏茨澤克(Christine von Weizsäcker)、印度知名作家及物理學家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以及芬蘭國際發展部長海蒂•郝塔拉(Heidi Hautala)等。
1998年秋天,蘇格蘭羅威特研究所的科學家阿帕‧普茲泰(Arpad Pusztai)在電視上提到「某種基因改造馬鈴薯在實驗進行110天後,造成老鼠的免疫力降低」,這則言論瞬間為英國的食物安全投下了震撼彈,但時隔不久,普斯泰就被研究院封口,並強迫退休。「普茲泰事件」成了食物基因改造安全最著名的輿論事件。
1989年服用左旋色胺酸營養品的美國病患紛紛出現肌肉疼痛、全身麻痺、血球指數迅速飆高,爆發EMS疫情。追溯原因找到了以基因改造菌種大量製造的左旋色胺酸,其釋出的毒素造成人體的傷害。然而,受污染的左旋色胺酸營養品,竟然還能夠輕易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的規範上市。
本書每一章讀起來有如歷險記般刺激:
● 科學家遭到賄賂或恐嚇、證據遭竊。研究數據被扭曲或蓄意遺漏。
● 表示反對意見的政府官員遭到騷擾,被降職甚至是解雇。
● 實驗室老鼠在餵食基因改造農作物後引發腸胃器官的損害,而且四十隻中有七隻於兩週內死亡。但該作物在未經進一步檢測前就已經核准上市。
● 一位頂尖科學家想要就他驚人的研究發現向大眾提出警告時,他就丟掉了飯碗,並且遭到法律訴訟的威脅而保持緘默。
● 準備報導孟山都公司檔案的雜誌,竟然在印刷廠被全部銷毀。
我們真能允許像孟山都這樣的生物科技公司,拿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來做賭注嗎?
本書的作者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曾任職於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檢測實驗室,非常清楚整個基因改造產業的內幕。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科學家的自白;針對毒素、過敏及新疾病的研究報告……他精彩地還原事件始末,揭開基因改造產業背後的刻意操作與政治勾結,如何讓危險的基因改造食品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中。
關心你餐桌上吃的每一樣食物,你應該閱讀這本傑出的著作,
看看你能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和家人。
作者簡介: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
本身是一位說故事高手。他的風格不僅令人著迷而且充滿魅力,同時有憑有據的詳盡事實,也宣告大規模不公不義之事是無庸置疑的。史密斯曾與非營利團體合作促進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標示,也曾提案立法要求禁止學校單位使用這些食品以保護孩童健康,並任職於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Genetic Modified Organism, GMO)檢測實驗室。他創立了責任科技機構(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並且居住在美國愛荷華州(Iowa),被基因改造玉米和黃豆作物所包圍。
史密斯已經在32個國家發表演說,並為五大洲各地的領導人提供指導,甚至因此改變了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所影響的人數以萬計。
他的言論被世界各大媒體報導,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BBC、《英國每日電報》、《新科學家》雜誌、《泰晤士報》、《美聯社》、《路透社》、《洛杉磯時報》、及《時代》雜誌所報導。他是紀錄片製作人、國際專欄作家,以及知名自由派部落格Huffington Post的作家。 



--原文: http://www.hopemarket.net/news/456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好文轉載】硝酸鹽是啥東西?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原文: http://www.hopemarket.net/news/524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好文轉載】硝酸鹽是啥東西?


蔬菜的「硝酸鹽」到底對身體有甚麼用處呢?是怎麼會變成致癌的物質呢?怎麼樣可以降低硝酸鹽的含量?我們怎麼去降低風險呢?大王菜舖子的大王仔細查了資料,把一些發現整理成幾張圖,來幫助大家知道硝酸鹽的好與壞,到底怎麼吃,才能讓它幫助我們、不要使壞。
簡單來說,偏食,是最危險的了如果我們的飲食不均衡,像有人只吃葉菜、不吃米飯,或不吃水果,要快快調整過來才好,才能讓硝酸鹽成為好東西,不會造成傷害。
文/ 大王  插圖/ 小涵  出處
                                                     
這個禮拜,最令人恐慌的,一直有朋友想明白的,就是「硝酸鹽」這東西。大自然怎麼這樣設計,把它跟維生素C設計一起綁在葉菜裡頭?

它到底對身體有甚麼用處呢?是怎麼會變成致癌的物質呢?怎麼樣可以降低硝酸鹽的含量?我們怎麼去降低風險呢?這幾天,我仔細查了資料,把一些發現整理成幾張圖,希望大家能知道硝酸鹽的好與壞,到底怎麼吃,才能讓它幫助我們、不要使壞。 硝酸鹽是一種自然物質
硝酸鹽來自於氮素。氮素是植物生長必須的養分,有了氮素,葉片才會長得健康。氮素是自然物質,有80%散佈在空氣中,20%存在大地的水與土壤裡頭,下雨過後,總是看見新綠的葉片,讓人覺得舒服。那是上天的恩賜,氮素隨雨落下,為大地補充氮素。像森林一樣,通常用作物殘體和落葉堆肥,就能一直循環使用大地中的氮素。如果必須將作物採收換取生活所需,一些氮素就被帶離了田間,需要施肥補充。
氮素怎麼會變成硝酸鹽?
原來,氮素會被土壤中的細菌分解為硝酸鹽,植物必須先吸收硝酸鹽,再把硝酸鹽製造成氨基酸與蛋白質。植物吸收的硝酸鹽,是在夜裡發生的,硝酸鹽得經過充分的日照,經過光合作用才能轉化為氨基酸與蛋白質。所以,胺基酸是在白天製造的。葉菜裡頭,一定會同時含有氨基酸與蛋白質、硝酸鹽。光合作用的(日照)時間長一些,硝酸鹽就會少一些。 

為什麼硝酸鹽會過量? 怎麼降低?
很容易明白,硝酸鹽含量過多,是硝酸鹽來不及變成胺基酸所致。簡單講,二個原因,第一個,是過度施肥,蔬菜身體裡含的氮素太多了;第二個,是光合作用的(日照)時間不足,陰雨天採收,或凌晨採收。陰雨天不只是日照不足,天上(雨水)還會落下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素。 

從「充分日照」與「適量施肥」著手,可以讓硝酸鹽降低一些。我們在剛開始的共同購買時期,大約2年前,就關注這樣的問題。向主婦聯盟買了試紙檢驗硝酸鹽,且不時提醒農友,謹慎控制施肥量,同時避免生長過快、也透過水分控制保持較長的生長期。此外,對於葉菜類,我們儘量調整成傍晚採收,讓蔬菜有更充足的日照,更充分的行光合作用,讓硝酸鹽儘可能降低。這是從農民這一端,可以做到且必須盡力做到的。 

硝酸鹽是壞東西?
人體有80%以上的硝酸鹽,來自於蔬菜,尤其是葉菜類,難道它只對身體有害?那大自然為何要這樣設計?  讓葉菜除了豐富的維生素之外,還含有硝酸鹽?硝酸鹽到底是何麼東西?吃進肚子之後,發生了甚麼事? 

我們怕的其實不是硝酸鹽,而是進到身體裡頭,變成「亞硝胺」,才會致癌。亞硝胺在食道會造成食道癌、在胃部會造成胃癌,是可怕的壞東西。 可是,我們也要明白硝酸鹽的用處,好好地運用它。硝酸鹽進到身體裡面,也會變成「一氧化氮」,殺死腸胃內的沙門氏菌、 大腸桿菌,也能增加血液循環、增厚胃壁。
「一氧化氮」減少了細菌感染與潰瘍的發生,是身體需要的好東西。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增加「一氧化氮」的形成?

原來,吃得不對,會讓硝酸鹽變成壞東西
如果知道了蔬菜裡頭的營養成分,就會明白,大自然的神奇安排。怎麼讓硝酸鹽要變成「一氧化氮」?原來是維生素C&E,吃葉菜的時候,就會同時攝取到維生素C&E、硝酸鹽,所以吃新鮮的菜很重要,新鮮採收的菜才能留住維生素, 洗菜的方式更重要,很多長輩習慣切完菜再洗、或者一直戳洗葉片、 或者一直泡在水裡頭,維生素溶於水,所剩無幾了, 水都變成綠色了,吃菜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是誰讓硝酸鹽要變成「亞硝胺」的?
原來,口腔跟胃內的細菌,會把硝酸鹽變成了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遇到了胺類,就會變成可怕的亞硝胺。我們的胃部裡怎麼會有胺類?哪些食物含有胺類?像乾燥海產像鯖魚乾、鯷魚乾、蚵乾、蝦米乾、及魷魚乾,還有生鮮海產像干貝、魚翅、鱈魚、秋刀魚等,都含有胺類,吃的時機就要謹慎些,也不要多吃。本身就含有亞硝胺的食物,像鹹魚、鹹肉等煙燻或鹽醃的肉類,更要少碰才行。  

這種在胃內生成亞硝胺的反應,該怎麼阻斷?
有幾種營養素,只要均衡攝取,就有機會。同時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像地瓜、南瓜、糙米、黃豆、芭樂、柳丁…,或吃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像紅蘿蔔、地瓜、南瓜、菠菜,芒果、鳳梨、番茄、木瓜…。或吃些含多酚類的食物,喝點茶、喝點咖啡,就能攝取得到。橘子、檸檬與文旦,也含有多酚。都可以阻斷亞硝胺的生成。 如果,很不幸地,生成了「亞硝胺」,那含有維生素B2的食物,也能阻斷它引發癌細胞。木耳、黃豆、糙米、地瓜葉、南瓜等等,還有柿子、柑橘、香蕉、梨各種水果,都富含維生素B2。 

偏食,是最危險的了。
如果我們的飲食不均衡,像有人只吃葉菜、不吃米飯,或不吃水果,要快快調整過來才好,才能讓硝酸鹽成為好東西,不會造成傷害。大自然賦予了硝酸鹽特殊的功能,如果我們知道怎麼和它和平相處,就不會恐慌不知所措了。
大家千萬要記得,「吃均衡」和「吃新鮮」,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堅持使用在地食材-吳寶春樂當小農代言人,與自然共生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吳寶春的麵包食材,來自台灣小農的耕耘與付出。
他常下鄉拜訪小農,學習食材和土地知識,「每次拜訪小農都有不同的感動,學習如何看待生命、土地和自己的態度,找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吳寶春堅持使用在地食材,麵包香味的背後隱藏一群小農身影,例如「酒釀桂圓」麵包的龍眼乾來自台南東山古法煙燻,「米釀荔香」麵包則採用台灣的荔枝乾和埔里有機玫塊;此外,瑞穗鮮奶、宜蘭三星蔥、巨峰葡萄、聖女小番茄和九層塔等都是台灣土地的特產。
他希望發揮「共好」的理念,除了他的麵包可以打進市場,也能協助小農建立銷售通路,形成異業結盟。
吳寶春也在中時每週末「旺到報」開闢專欄,分享各種在地食材的美好與感動,以實際行動力挺台灣小農。巡迴各地拜訪農民,吳寶春看到許多退休公務人員改拿鋤頭;也有九十一歲的蓮農盧連德依舊撐著竹筏採收蓮花;還看到歷經衰退的日月老茶廠,轉型後遵循自然農法,不用除草劑,也不殺蟲,另外種樹吸引昆蟲。
對於有機小農的耕作態度,吳寶春相當佩服。他說,許多追求無毒農業的小農,早期也是採用慣行農法,最後卻造成農藥中毒,因而開始省思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儘管種植有機無毒農業很辛苦,甚至早期獲利不夠,他們依舊堅持與自然共存的耕作方式,這也是他追求的價值。
執筆/高有智  2012\04
--原文: http://www.taiwan368.com.tw/msg_detail.php?id=764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市集報導】到農民市集找幸福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編按:把這篇一年半之前的文章再次分享,是因為這篇文章已經收錄到一本《我的小革命之顛覆主流 / 永續革命》新書
文章的主角:盧秀紅、陳美純姊妹、黃信義(合樸農學市集小農們)將於4/16(六)20:00在台中勤美誠品和作者高有智先生一起有個新書分享會
我也會陪伴他們一起過去,朋友們這個星期六晚上一起到誠品給盧大姊,美純,信義阿伯讚聲!

以下是文章內容:
中國時報2009-10-03 (星期六)第A6版(我的小革命系列),記者高有智詳實的敘述幾位合樸農友的故事,這裡轉載當天報紙的內容.
DSC01661 

合樸挺小農,有機農業找出路

全文刊於中國時報2009-10-03 第A6版(我的小革命系列)
【高有智/專訪】 
出處:到農民市集找幸福


「我不識字,不太會講話啦,我的柚仔卻是很衛生喔,絕對沒有噴農藥!」六十五歲的有機柚農「秀紅姐」頂著大太陽擺攤,只要一說起自家的柚子,打開話匣子就是停不了,滔滔不絕就像介紹自己拉拔長大的小孩,表情盡是驕傲與得意。

這裡是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每個月第二個星期六總是固定聚集一群來自各地的有機小農,擺攤搭棚做生意,有的賣菜賣瓜,有的賣水果,還有原住民帶來自己栽種的葡萄和金針,熱鬧滾滾。
看似菜市場,但走近一瞧,卻是多了一分關心土地和支持在地小農的情懷。
「合樸」就是為了共同實踐「合作、簡樸」的生活,也恰好是英文「HOPE(希望)」的諧音,他們強調「農」與「學」同樣重要,發起人陳孟凱說,合樸農學市集不只是買賣交易的場所,也不是農特產品展售中心或蔬果賣場,這是一個教育與學習的平台,也是集結一群農友的小革命。

陳家姊妹花 為老母出來賣菜

陳美純和陳季鈴這對姊妹花是市集中出了名的孝女,她們一家五千金,號稱「五金行」,不是上班族就是家庭主婦,出來賣菜完全是為了安撫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原來陳家有六分農地,老母親鄧鮮總愛自己下田種菜,不用農藥又衛生,結果種太多了,就連五個女兒都吃不完,只好偷偷送給同事,還自掏腰包佯裝賣菜收入,無意間卻鼓舞了母親,讓她越是得意,勤於農作,女兒平日上班之餘,假日還得回家陪老媽種菜。

最苦惱的是,送菜都送到同事冰箱塞滿了,又苦無銷售管道,在南投市公所上班的陳美純只好找到合樸市集的管道,也逐漸取得有機認證,「我媽愛種菜,卻又不敢賣菜,我們只好來擺攤盡孝道,讓媽媽得到安慰。」

傻瓜黃信義 就算貼錢也要挺

另外一攤,六十多歲的農友黃信義自幼身體虛弱,一度胃開刀割除三分之二,民國七十八年還被診斷罹患初級肝硬化,他就此自行鑽研中醫與藥草;中油退休後就加入太太的務農行列,堅持要走有機栽培,因為他相信,有機農業對身體和環境都有益,他說:「少年時做該做的事情,到了老年就做有意義的事。」

來自嘉義的黃信義目前經營「信儀藥草水果園」,栽培火龍果等農作物,儘管有機栽種成本較高,常被老一輩的長者譏笑為「傻瓜」,他總是自我解嘲說:「我本來就是四月一日生的,所以我是愚人啊!」
黃信義算過,他們一家三口從嘉義到台中的車錢與工錢,在市集一天的收入根本不夠補貼,不過,在這邊做生意,除了感受農戶間彼此合作與支持的氣氛,還可以學習面對消費者,拓展銷售的人脈。

P1100119

每月一市集 小農們互助合作

這些農友聚在一起,就是為了共同尋找有機小農的出路。
二○○六年十月,陳孟凱和一群關心社區和環保工作者共同催生「合樸農學市集」的夢想,包括馮小非、陶蕃瀛、許婕穎與李美雲等人。

原本是科技新貴的陳孟凱,擁有美國電機博士的高學歷,曾任職美國通用汽車等知名大公司,也是國內兩家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之一;打滾商場多年後反璞歸真,原本開了一家餐廳,因為協助中寮「溪底遙有機農園」推銷有機柳丁,看到有機小農的產銷困境,才號召協助農民成立國內第一個常態性的有機「農民市集」。

合樸市集每次活動約有六、七百人次,多達二、三十幾戶農友參與,農友們除了繳納營收額百分之十作為公積金,作為推動市集的行政費用,更有人提議自己出資購買帳棚,他們實踐「小農互助」的精神,沒有同業相忌的緊張氣氛,每次市集總是不分彼此協力搭棚,他們追求的,除了拓展有機市場的通路,還希望得到社會認同與肯定。

學習兼推廣 與消費者零距離

陳孟凱說,除了販售農產品攤位,市集也有宣導永續農業和生態環保理念的攤位,包括荒野協會、大地旅人與台灣百合工作室等,還有農民開講與手工廚房,讓農民講自己耕作故事,當起廚師分享如何烹調,除了拉近農民和消費者距離,也增加農民自信心。

推廣生機飲食十三年的傅文忠,旗下擁有十多家加盟店,他曾經是年薪百萬的食品公司行銷企畫經理,如今選擇投入有機產業,他每月固定在合樸市集擺攤賣精力湯,但費用全數捐給市集,一切辛苦只為支持農民推廣有機理念。

傅文忠說,他國小時因為母親罹癌過世,此一打擊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也影響日後轉業,決定投入有機健康飲食,他創業之初幾乎賠本經營,瞭解有機產業擴展的艱困,所以願意當合樸的「志工農友」。

提升競爭力 市場通路再升級

合樸市集如今走過三年,除了市集,也舉辦講座與農事體驗課程,希望能實踐「好好生活、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讀書」的美好生活目標;陳孟凱充滿信心地說,未來將推出「市集2.0升級計畫」,提升服務品質,包括擺設、包裝與行銷等,也將開發預購取貨系統,擴展平時銷售的通路,這樣才能繼續面對市場的競爭,「我們的小革命還要繼續推動下去!」

壓縮檔

楊儒門搞市集 教授帶頭賣菜

【高有智/專題報導】
近年來,農民市集在台灣北中南各地紛紛冒出,各有不同特色,不僅有大學教授挽起袖子帶頭在校園協助農民賣菜,昔日「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也秉持關心農業的熱情,在太平洋建設公司贊助下,選擇在台北市東區「搞市集」,讓時尚都會區添增了來自產地土壤的鮮味,當令直銷蔬果的香味,以及濃濃的人情味。

新的「農民市集」觀念從二○○六年逐漸在台灣萌芽,南部的旗美社大遠赴日本觀摩後,在社大發起「旗美農民市集」,雖然前後只舉辦過兩次,不過,這樣觀念種子已經在社大和農運界發酵。

高雄縣政府婦幼青少年館目前定期舉辦的微風市集,不少農戶都是當時一起組織旗美市集的伙伴,南部幾所社大,包括台南市、台南縣北門與高雄市第一社大都曾辦過農民市集,北投社大去年底也發起「北投人吃北投菜」,支持北投十八份地區的在地農業,這也是台北市少數僅存的農耕區。

除了社大零星發起,包括南投縣信義農會、關西農會等農會系統也試圖引進日本式的「農民市場」,宜蘭一群農友最近也自組「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小農市集,包括《女農討山誌》的作者阿寶和「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等人,希望社會支持小農實踐友善耕作的理念。

「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成立兩年來也逐漸闖出名號,背後推手就是中興大學教授董時叡,他教授農業推廣和行銷課程,十幾年來關心有機農業,不僅是學者,自己也是消費者,他組織有機小農成立市集,也讓學生有機會投入協助農民的行列,儘管沒有申請農委會補助,每星期六的固定市集已經成為台中市民假日的重要去處之一,市集標榜農友全都經過有機認證,還有韓國媒體前來採訪報導。

在台北,出身彰化二林農家的楊儒門相當瞭解當前農村困境,他和一群朋友跑到合樸農學市集等地「取經」,去年七月設立了「二四八農學市集」,目前除了星期五、六在忠孝東路四段的二四八巷弄外,內湖的HOLA賣場每周日也都有市集,還有農友遠從花東或屏東跑來擺攤;他表示,台北都會區的消費力能幫小農找到出路,目前市集雖然損益平衡,但背後都有企業提供租地和水電,這條路仍是漫長,但卻是值得努力。

a[1]

公民RSS-婦女、老農投入 帶動樂活觀光

【高有智/專題報導】
農民市集在歐美行之有年,台灣的「新農民市集」概念,結合有機農業和樂活風潮,在世界各地逐步形成一股新的消費力量,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就算金融風暴導致經濟衰退,不少農民市集仍逆勢成長,英國整體銷售量在二○○八年還上揚一八.六%。

●日本JA向日葵綠色中心
日本面對加入WTO壓力,各地紛紛推動重視「地產地消」觀念的「農民市場」,根據二○○四年統計,常態性農民市場逼近三千個,全年營業額超過一千億日元,其中日本JA農協設立一千五百多個農民市場,由於鄉間主要年輕男性勞動力外流,經營主力多為弱勢婦女和高齡老農,也提供許多地區學童營養午餐。

愛知縣豐川市的「JA向日葵綠色中心」在八○年代中葉逐步崛起,當地婦女輪班推廣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從兩坪大的臨時小屋開始,迄今店舖已增加為五處,這群婦女創造營業額達到二十億日元,另外,群馬縣JA甘樂富岡的農民市場也在百貨公司開拓「店內蔬果專櫃」,供貨的農家以退休回農者、高齡者及兼業的家庭主婦為主。

●美國曼哈頓聯合廣場綠色市集
美國「農民市集」主要設在大都市的車站或公園附近,從一九九四年到二○○六年,市集數量由一千七百多座成長到四千三百多座,其中紐約市環保局早在一九七六年推行「綠色市集計畫」,扶植地區小型農家,規模最大、最著名就是曼哈頓聯合廣場綠色市集。市場上有許多農家有開放預訂,也吸引知名餐廳大廚親自採購,部分農家會將當天沒有賣完的農產品捐給慈善機構,成為紐約市遊民食物來源之一。

●香港有機農墟
二○○五年四月成立的大埔農墟,是香港第一個以小農為主的市集,目前由菜聯社主導,此外,香港有機農業協會也在中環天星碼頭組織了「中環有機農墟」,結合觀光人潮,讓小農有機會直接銷售有機蔬菜給市民和觀光客,並推廣有機農業對環境保護及食物安全的好處;由於反應熱烈,除了中環假日農墟外,又開拓了周三農墟。

DSC01660

新聞辭典-農民市集

【整理/高有智】
農民市集(FARMERS’ MARKET),另有翻譯為農民市場、農夫市場、農夫市集等,在一九七○年代中期之後,全球化農業貿易逐漸造成環境和社會負面衝擊,加上大型超市系統和跨國農企公司結合,占據農產品通路,引起各地關心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人士憂心在地農業文化流失,形成一波「新農民市集」運動。

新農民市集同時結合樂活風潮,不僅是農人聚集自家生產的農產品直接銷售,減少中間商剝削的產銷方式,同時也是社區運動和環保運動者提倡永續農業,支持有機小農,宣揚綠色消費觀念的的重要管道。

新農民市集運動以少量多樣的「小而美」市場型態,除了強調在地食材的消費觀念,減少食物里程,推動有機農業等友善環境等理念外,也重視食品安全、永續農業和保護生態環境等多元價值,希望能促進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對話與學習,建立信任關係,藉以發揮社區集體力量支持小農生存。

DSC01659


--原文: http://www.hopemarket.com.tw/?p=8419

合樸簡介

美好生活的具體實踐:合樸農學市集
我們相信,美好生活需要眾人合作,和諧、志願地簡樸過活;
簡樸的生活需要從農藝生產和學問反思開始;
而實踐簡樸、合作、和諧的生活,需要一群人交流切磋,互助支持;
所以我們將這個孕育中的社群命名為「合樸農學市集」。
合樸 1 w1000 
合樸農學市集簡介,點選放大.
一、「合樸農學市集」的緣起
對環境與永續發展皆有重要作用的有機農業,在許多先進努力的推動下,在過去的20年間有了很大的進展,不論是主婦聯盟的共同購買、宗教團體的熱心推動,還有眾多志工、消費者的熱心投入,為了推動更美好的生活,不斷的持續努力。
2006年的十月份,有一群關切環境、農業及社區互助的人們聚集起來,包含靜宜大學的陶蕃瀛老師、東籬農園的陳孟凱先生、植物保護基金會秘書李美雲小姐、溪底遙學習農園的馮小非,以及社區工作者許婕穎….,我們覺得,如果可以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有機農業,就可以有更多農友採用有機農法來照顧土地,整體的環境就能永續維護,生產與消費的距離也會更接近,甚至可以逐漸形成一種互助合作的生活模式。
我們相信一個萬物眾生和諧相處、生態永續的農業生產方式,是美好生活的起點與根基。為了達成這些願望,我們開始發想這個「合樸農學市集」,其中有幾項重要元素:
(1)美好生活需要眾人合作、志願地簡樸過活;因此我們將這個構想取名為「合樸農學市集」,希望透過一群人的交流切磋、互助支持,共同實踐「合作、簡樸」的生活。
(2)「農學」意味著生活者要向生產者學習、生產者要跟環境學習。
(3)「市集」意味著這個團體將是生產者與生活者的組合,人與人的聚集交會。
從這些元素出發,我們開始推動「合樸農學市集」。我們邀請和呼喚對於美好生活懷抱想像和希望的人們,一起在實踐中學習﹕好好生活、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讀書。
二、「合樸農學市集」的具體作為
為了朝向這些美好的理想,我們構思了幾個不同的行動。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
(1)舉辦定期的「農民市集」,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拉近彼此的距離
(2) 舉辦定期的講座,提倡食用當季本地食物的慢食觀念、強化市民與鄉村間互利共生的有機關係。
(3) 舉辦有機栽培的學習課程,讓生活者有機會親近農事,從自然中獲得心靈愉悅的收穫,也可更瞭解生產者的辛勞。

三、「合樸農學市集」的進行地點與聯絡方式
很高興有了東籬農園的協助,我們將在一個舒服怡人的環境中,進行上述的活動,並且也有務農實習的場所,可以進行具體的農耕學習。合樸農學市集的辦公室也將設於此地,方便隨時的討論與互動。
法鼓山寶雲別苑(原東籬農園)地址:台中市西屯區西平南巷6-6號【福林路底】
辦公室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永安二巷2-6號 電話:04-2462-9073
合樸農民市集聯絡人:陳孟凱 先生。電話:0988-374-024

相關系列文章: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2/04/21

吃葡萄可以顧眼睛.預防阿茲海默症 \\ 高抗氧化,強化微血管彈性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吃葡萄可以顧眼睛 整顆吃下最好
  葡萄除了具有高抗氧化能力之外,其亦含有對眼球黃斑部相當重要的葉黃素,因為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構成眼視網膜黃斑部的主要色素。
 


  多吃葡萄對眼睛有益!美國佛罕大學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吃葡萄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很有好處,可能是與葡萄含有抗氧化物質有關,不僅如此,葡萄似乎也可以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進而延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實驗同時也對老鼠分組餵食葉黃素及葡萄,結果發現,葡萄保護眼睛的效果,遠勝單純只餵葉黃素。
醫學研究發現,大部分的眼睛問題,都是來自於視網膜及眼球壓力出了狀況,尤其隨著年齡的增加,新陳代謝變差,造成體內自由基的破壞,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眼部的微血管通透性亦會變得不好,在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下,眼球的骨膠質便會減少,使得眼球容易變形、彈性下降,造成視力的異常,另外,自由基亦會對眼睛水晶體或視網膜等造成傷害,造成眼睛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病變。



 

高抗氧化,強化微血管彈性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表示,葡萄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而葡萄籽中也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其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及去除過氧化自由基的能力,根據國內外研究指出,花青素在體內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為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

花青素的高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減少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可以維持血管的完整及強化微血管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充足的養分透過眼球血管輸送到眼球,維持正常眼球壓力及減緩視網膜細胞的老化。另外,葡萄中的花青素屬生物類黃酮,可以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生成,而視紫質可以促進視覺的敏銳度,擴大眼睛在黑暗中的視野範圍。
葡萄除了具有高抗氧化能力之外,其亦含有對眼球黃斑部相當重要的葉黃素,因為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部的主要色素,黃斑位於眼底視網膜中央,是感光細聚集的地方,負責在視野中央提供顏色及具體細節,是眼球相當重要的靈魂。身體所攝取的葉黃素會分布到眼睛的兩個部位,一個是視網膜及黃斑部,另一個則是晶狀體,研究顯示攝入足夠的葉黃素,有助於延緩眼睛的老化、退化及病變,不僅可以減少眼部問題的發生率,還可以保護視網膜、避免黃斑部病變。葡萄由於同時擁有抗氧化的花青素及葉黃素,對眼睛的助益自然不在話下,其中又以花青素占的份量最重,花青素雖然不是人體主要吸收的營養成分,但是花青素的攝取還是很重要,美國專家建議每日攝取花青素為180~215毫克,如果市面上相關食品有標示,民眾可以由標示來作為攝取量的衡量參考。



 

不吐葡萄皮,不吐葡萄籽

  目前國內並沒有吃1顆葡萄可以攝取多少毫克花青素的資料,但其為水溶性,即便吃多了,身體會自動排掉,由於其存在葡萄籽中,建議葡萄整顆打碎成果汁喝,且最好連皮一起打、一起吃,但要注意清洗乾淨。有句順口溜「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過去大家以為只是句俏皮的話,但到了今天卻是最完整吃下葡萄營養的做法,不僅「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還要「吃葡萄,不吐葡萄籽」。如果是吃葡萄乾,則是更好,因為葡萄乾都是一整顆葡萄下去乾縮做的,葡萄皮跟葡萄籽都在裏面,但葡萄乾的熱量是新鮮葡萄的1倍,在吃的時候要注意熱量,不要一不小心就吃過了頭。

富含花青素的水果,除了葡萄之外,一般深紫或深藍色的水果亦多含有這個營養素,像是山桑子、藍莓、蔓越莓、草莓、加州梨及櫻桃等,都是很好的花青素水果攝取選擇來源。
至於葉黃素的攝取,則可以多吃綠色蔬菜,像是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及玉米等,由於其為脂溶性,所以在烹調時,最好放油下去一起炒,有助於葉黃素的攝取;在水果部分,一般黃色與橘色的水果都含有葉黃素,包括奇異果、橄欖、柳丁、綠皮胡瓜及南瓜等,這些都可供選擇。不過,葉黃素屬於脂溶性,會在體內堆積、不易排出,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每天只要吃6毫克的葉黃素就足夠了,吃太多不但不會有更大的幫助,反而會徒增肝臟的負擔。



--原文:
(/常春月刊)




##########################







預防阿茲海默症 多吃葡萄準沒錯 2011-07-19
由於生育率降低、人口結構老化,老人患者人數也逐年增加,罹患痴呆症的例子已愈來愈多,尤其以阿茲海默症為痴呆症中最常見的疾病,根據美國一項最新動物實驗發現,葡萄子中的「多酚」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症,也可延緩病情惡化。
美國西奈山醫學院、明尼蘇達大學聯合進行研究指出,實驗室中,得阿茲海默症的老鼠腦中含有「乙型樣澱粉蛋白」毒素,引起老鼠腦中記憶力缺陷,因此專家認為「乙型樣澱粉蛋白」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元兇之一。
研究也發現,葡萄內含有多酚物質,可降低大腦產生「乙型樣澱粉蛋白」毒素,避免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能力持續下降。研究人員指出,多酚存在於許多自然食品中,像紅酒就含有高濃度的葡萄多酚,葡萄多酚不但可以預防、治療阿茲海默症,且副作用低,此項研究也將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病情大有幫助。
光田醫院大甲分院神經內科尤世杰醫師曾接受優活訪問表示,阿茲海默症可說是現代文明病,屬於神經退化性疾病,初期症狀有記憶衰退的現象,到了中後期甚至有可能會出現認不得人或記不清事物的情況,同時會產生幻覺、生氣易怒、無法思考,甚至喪失原本會的技能。尤世杰醫師當時指出,科學證實「多用腦」有助於痴呆症的預防,因此打麻將、橋牌、下棋等均是刺激老年人腦部運動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多運動同時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更是預防痴呆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知識庫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種子解說員初階班培訓報名簡章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種子解說員初階班培訓報名簡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暨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1年6月30日止)...

--原文: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分類:活動訊息
2012/04/19 15:04
分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暨台灣原生植物保育
協會第四屆種子解說員初階班培訓報名簡章
近年來關懷地球自然生態的話題持續延燒,在台灣也有各種植樹造林、節能減碳與生態關懷的活動熱烈進行中,可惜在這麼多善意的關懷活動背後,卻由於少數民眾團體對原生植物認知不足,跟放生團體一樣,打著善心名號,積極推動了錯誤的保育活動,例如:在植樹節的植樹活動中遍植外來種植物,校園、公園和公共綠地的景觀綠化美化工程,都以外來種開花植物為主,大量減少台灣原生植物棲地,反而對本土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導因於部分政府、企業與民眾缺乏自然保育的正確觀念,用錯誤的想法去推動所謂的保育工作,不但浪費資源,而且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環境,這樣的善心義舉真是令人憂心!
本會為維護台灣原生植物自然棲地,邀集國內相關領域產官學者與熱愛原生植物的民眾共同推動生態保育工作,鑒於各界對原生植物之認識及習性嚴重不足,實有必要經由教育課程,有系統的進行原生植物之保育推廣,因此開辦原生植物種子解說員培訓課程。
  希望藉由課程培育具備正確生態保育觀念的種子教師,期許傳播到全國,樹立自然棲地保育行動的典範,歡迎喜愛自然、有志於推動生態保育工作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壹、報名資格
(一)年滿18歲以上
(二)具有社會服務之熱忱。
(三)可全程參與訓練課程者。
(四)願意每季至少服勤1日以上。
(五)願意服勤期間至少達1年。
貳、未來服務工作內容
(一)活動帶隊解說。
(二)幫忙推動會務。
(三)協助植被資源調查。
(四)協助會務資料整理。
(五)初階班基礎課程考核通過,經過一年例行活動實習課程,最後經考評合格者始正式成為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解說員。再經進階班受訓、考核及格,取得講師資格者,得由本會外派,代表本會至各機關、團體解說導覽或協助,或在協會擔任講師。
參、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1630日止,預計招收30額滿即截止報名。
肆、報名方式:
  (一)網路報名:(最建議方式)
      自即日起,逕行至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網站http://www.taiwanplant.org.tw/
課程報名網頁下載報名表,並請將報名表填妥後E-mailtwnntvpln@gmail.com
(二)傳真報名:
       請將報名表填妥後傳真至(022880-1029
(三)電話報名:
       自即日起致電:( 02 ) 2880-1029
專案負責人: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伍、徵選程序
(一)初審:依報名資料進行審核,以具有相關學經歷者為優先,但歡迎積極自我推薦者。
(二)面談 : 初審通過後,78日 將安排一次面談,您可以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意願。
(三)通知: 甄選結果預訂於101720日公布於本會網站及寄發通知,或請來電查詢。
陸、種子解說員訓練內容
合格錄取者,需接受課程訓練。分為:
1.基礎課程:10184日至1011222日,考核日期為1011222日。
2.實習課程:通過基礎課程考核者應參加每季一次的例行活動實習課程,一年合計最少四次,及一次的大型活動。 最後經考評合格者始正式成為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解說員。
柒、注意事項
1. 加入解說志工培訓者必須先成為本會會員,本會入會費個人會員新台幣100元整,常年會費600元整。
2. 凡經初選錄取後繳交:保證金2000元整(需全程參與訓練課程,且服勤至少每季一次者,全額退費)
3. 受訓期間請自備裝備(如:雨具、望遠鏡、放大鏡、相機及參考書籍等) 。
4. 志工應遵守協會相關規定,且均為無給職。
基礎課程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d style="border-width:0px 1pt 1pt 0px;border-style:none solid solid none;border-color:rgb(0, 0, 0) windowtext windowtext rgb(0, 0, 0);padding:0cm 5.4pt;width:162pt;background-co</body></html&</body></html></tr></tbody></table></body></html></></></>

日期

研習時間

研習內容/隔週六

講師

研習地點

84

09:00-12:00

開訓--協會你我他

陳宗憲

協會會館

84

14:00-17:00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解說義工

陳宗憲

戶外

818

09:00-12:00

植物形態的觀察

鄭元春

協會會館

818

14:00-17:00

戶外課

鄭元春

戶外

91

09:00-12:00

蕨類植物辨識要點

呂碧鳳

協會會館

91

14:00-17:00

戶外課

呂碧鳳

戶外

915

09:00-12:00

植物辨識要點

呂勝由

協會會館

915

14:00-17:00

戶外課

呂勝由

戶外

929

09:00-12:00

植物與環境的關係

潘富俊

協會會館

929

14:00-17:00

戶外課

潘富俊

戶外

1013

09:00-12:00

植物與生態保育

呂文賓

協會會館

1013

14:00-17:00

戶外課

呂文賓

戶外

1020

09:00-12:00

學員解說觀摩

蕭睆文

戶外

1020

14:00-17:00

學員解說觀摩

蕭睆文

戶外

1027

09:00-12:00

植物的採集及育苗

余有終

協會會館

1027

14:00-17:00

戶外課實際操作

余有終

戶外

1110

9:00-12:00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