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生活手札: 2011.04
願 疫情遠離世界每一個人
你我心中有愛 生活就更心安

2011/04/28

醫生來不及說的30句忠告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




到大醫院看病,往往苦等一個甚至幾個小時,與醫生交流的時間卻短得可憐,想聽聽醫生的詳細建議成了奢望。 美國《真簡單》雜誌日前邀請了10個學科的醫學專家,這些專家給出了30個健康提示,值得一讀。




---------------------------------------------------------
腫瘤專家:


1.肉最好煮著吃。 高溫燒烤會使肉中的氨基酸分解,形成致癌物質。


2.養隻寵物。 可以增加人體內的內啡肽和催產激素,並降低應激激素皮質醇,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 ?


3.午餐慢慢吃。 學學義大利人從容不迫地享受午餐,能保護心血管,延緩衰老。




--------------------------------------------------------------------------------

婦科專家:


1.切勿自行用藥。 如果自認為發生了真菌感染,可以適當吃一些常規藥。但如果症狀無法消除,最好去醫院就診。


2.避孕藥利多弊少。 避孕藥並沒有多少副作用,而且可使卵巢癌的風險降低35%至50%。


3.性愛後小便。 有助排出細菌,防止尿路感染。另外,每天一杯越橘(藍莓)汁有助於防止膀胱炎。




--------------------------------------------------------------------------------

牙科專家:


1.多攝入抗氧化劑。 花椰菜(菜花)和越橘等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能防止牙齦炎。


2.少吃檸檬。 檸檬汁不可過量飲用,更不要直接吮吸檸檬,其富含的酸類物質會破壞牙齒琺瑯質。


3.使用軟毛牙刷。 牙刷太硬會損壞牙齒琺瑯質,導致牙齦萎縮。可考慮使用電動軟毛牙刷。




--------------------------------------------------------------------------------

足病專家:


1.給腳量尺寸。每隔幾年應該測量一下腳的尺寸,特別是懷孕或體重改變後。鞋子太小會導致拇囊炎(拇趾與足間的關節外凸畸形)、雞眼和槌狀趾等問題。


2.經常換鞋。 不要總穿同一高度的鞋子,否則會因壓力過大傷腳,應該高跟鞋與平底鞋輪換著穿。


3.人字拖傷腳。 經常赤腳或穿人字拖之類的鞋子,會導致腳跟疼痛。




--------------------------------------------------------------------------------

心臟病專家:


1.常測腰圍。腹部脂肪堆積與心臟病關係極大,人的理想腰圍應為35英寸(約合89釐米)以下。每天最好進行有氧鍛鍊,少吃白麵包等簡單的碳水化合物。


2.測量健康指數。 如果你年過35歲,還不知道自己的血壓及膽固醇水準,最好去醫院查查,因為這些數據有助於預測心臟病風險。


3.適當吃堅果。核桃等堅果富含健康脂肪及α-亞油酸,不妨每週吃上幾把,能使你的心臟更健康。




--------------------------------------------------------------------------------

運動醫學專家:


1.保證運動多樣化。 如果將不同運動交替進行,能避免單一運動造成的肌肉鍛鍊失衡、導致運動過度或受傷。


2. 女人要加強臀部鍛鍊。 女性胯部及臀肌相對較弱,如果不加強鍛鍊,容易使髖關節壓力過大。


3.定期更換運動鞋。 每跑完800公里(運動量相當於每天跑5公里,每週5次,持續5個月)就該換雙運動鞋,否則容易導致運動損傷。







--------------------------------------------------------------------------------

神經與 記憶 專家:


1.用進廢退。多項研究表明,字謎、填字及數獨遊戲有助於保護大腦。記憶鍛鍊也可以使大腦更靈活。建議採用“一看,二思,三聯想”的記憶訓練法。“看”,集中注意力; “思” ,想像視覺畫面;“聯想”,結合一定的情景記憶。


2.凍結壓力。 長期的壓力會造成大腦記憶區域萎縮,增加應激激素皮質醇,最終妨礙學習和記憶能力。


3.喝紅葡萄酒。 紅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劑複合物對記憶有保護作用。建議飲用量是女性每天1杯,男性每天兩杯。




--------------------------------------------------------------------------------

脊柱外科專家:


1.鍛鍊核心肌肉群。(位於腹部前後環繞著身軀,負責保護脊椎穩定的重要肌肉群)。鍛鍊腹肌可減少後背壓力。俯臥並伸開雙臂過頭頂,然後臂膀及頭部離開地面,做飛行姿勢,保持幾秒,再放鬆。


2.撿東西,靠近點。彎腰撿東西時,脊柱壓力會增加四五倍,動作過猛容易導致後背拉傷。所以當有物品掉到地上時,最好走近點,然後彎腰(蹲下更好)撿起。


3.避免久坐。保持一個姿勢太久,肌肉容易僵硬,椎間盤壓力就會增加。建議每30分鐘至45分鐘起身活動一下,有助於增加血液迴圈,有益脊柱健康。




--------------------------------------------------------------------------------

心理學專家:


1.關注自我。 無論是尋求心理諮詢、練習冥想,還是寫周記,一定要花點時間自我剖析,了解自己的擔憂以及近期生活目標。


2.多社交。強大的社交網路 能促進身心健康。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多與自己關注的人交往。


3.從鍛鍊中獲得快感。 每天安排一些鍛鍊項目有助保持旺盛的精力。鍛鍊是可以提升情緒的 自然 抗抑鬱藥。



--------------------------------------------------------------------------------

家庭醫生:


1.以生日提醒健康。 將生日作為健康年檢日,檢查身體是否有不適,是否應該做相關檢查等。


2.見醫生前做好準備。 最好理清自己想要與醫生討論的問題。


3.關注家族成員健康。 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健康狀況實際是你未來的一面鏡子,因為有些疾病是具有家族性的。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4/27

【轉貼】沒有國光不用哭,台灣有向上發展的本錢!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文 / 彭明輝
很多財經記者、名嘴和學者都一直以為台灣的技術遠遠落後先進國家,只能靠「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四高產業(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高資本)賺外匯。因此,當馬英九宣布不支持國光石化時,這些人義憤填膺,把國光撤案看成國破家亡的前兆,指責反國光的人被政客愚弄,斷送了台灣的經濟命脈。他們把經濟部長施顏祥請到電視台,希望利用他的嘴巴說明國光停案對台灣經濟的傷害。
沒想到施部長竟然老神在在地說出一整套早就備好的對策:(1)改善既有石化廠營運效率以縮小缺口,(2)建立進口乙烯儲存設施以穩定國內乙烯供應,(3)石化中、下游產業向上升級,以因應乙烯成本上漲的趨勢。其中一位名嘴不以為然地反問施部長:產業升級這麼容易嗎?施部長的回答再度讓他們傻眼:產業升級當然不容易,但是國內電子產業相關的需求市場夠大,國內的技術能量也夠,部分不足的技術可以從國外引進。不只施部長很鎮定,台橡總經理陳重裕也認為:「石化產業不要一直只想擴充產量,應該投入研發作高值化的提升,利潤也不會少。」他並指出台灣大量進口的 LCD背板材料、半導體封裝材料,一些主機材料等,全部都是石化產業可以發展的空間。

做為反國光的學者,我願意負責任地說明:沒有國光石化,不會因而傷害石化中、下游產業的未來;反而繼續採取「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政策,才會使台灣的石化產業在十年內無以為繼。

擁國光的人主要理由是:進口乙烯需要使用冷凍加壓的液化槽,比進口原油的運費還貴,因而抬高中下游廠商的成本負擔(根據許文龍的一次談話,我猜成本增幅約在2%左右)。但是台灣生產的乙烯每噸1,130~1,150美元,東南亞的每噸僅1,030美元,其中價差已經10%,應該有機會抵銷進口液化乙烯的運費。

更幸運地,根據全球石化產業商業情報權威公司 ICIS 在2010年九月的報導(標題為「乙烯運費將崩跌」 "Ethylene Freight Rates Head For Collapse"),2013年時全球將新增 25 艘巨型液態乙稀運輸船,過度的競爭將使運費崩跌到流血價格。這意味著三年後乙烯是進口或自己生產,應該都不至於明顯影響國內石化業中下游的競爭力,甚至進口可能還更有利。

如果往長期看,其實台灣注定要走產業升級的路,愈早起動對台灣愈有利。別的不說,台灣地小人稠,我們有什麼本錢發展高污染、高工安風險的產業?認真觀察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近年經濟的發展就會注意到:這些國家遠比台灣有本錢發展「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如果我們繼續走過去的產業發展政策,注定在三、五年內要被這些國家取代。那時候再想要升級,就更加地不可能了!

因此,假如廢了國光只不過是要逼台灣走產業升級的路,不如乾脆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追上來之前趕快上路。死拖活賴還反而會死得更早!

產業升級當然不容易,台灣喊了三十年都沒有具體成效。但真正的原因不在於欠缺人才、資金或技術,而是政府和業者苟且拖延而浪費了三十年的時間(猶如裕隆汽車案)。

台灣絕對有足夠的人才和技術來因應化工產業升級的需要!頂多只有少數關鍵技術可能需要從國外技轉,但絕大多數技術應該可以靠國內自行研發。別忘記:過去數十年來化工系一向是工學院第二志願,曾經以火紅的姿態吸引過許多優秀的學者和學生,有接近先進國家的研發能力和超低廉的研發人事成本。假如過去二十年來石化業者好好利用這些優質的低廉人力資源,台灣早就有足夠的產業技術來脫離「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政策,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緊迫追來的威脅。

那麼,為什麼化工業者從來都不會想要利用這些全世界最便宜的優質學術資源,也從不需要自己做研發?因為政府長期以政策在縱容(鼓舞)「輸入污染,輸出血汗」的產業!

產業不需要升級就可以輕鬆賺大錢,誰還願意為了升級而費神想策略、規劃時程、找人才、冒風險?台灣產業升級有多難,看政府對落後的產業保護到什麼程度!有保護,產業就不願意升級。裕隆汽車的發展過程就是明證。

長期的保護政策,讓國內化工學界和工程師的能力被浪費掉而有志難伸,明明是有年產值數百萬的智慧和能力,卻被迫委身於年產值數十萬的無聊工作裡。不僅如此,我們還被迫要擁抱核電與四高產業,讓子孫活在「國在山河破」的惡劣環境中,而且活在隨時可能被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取代的焦慮裡。

政府縱容企業發展四高產業,而造成了過去對土地與國人數不清的傷害,造成台灣產業無法升級的惡夢,也糟蹋了許多人的青春和智慧。但政府的無能與怠惰,卻是媒體和選民縱容的結果。如果我們繼續縱容政府的無能和怠惰,我們也將跟上一代一樣被永遠無法升級的產業糟蹋掉青春和智慧,並且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追上來之後,被遺棄在失業的悲情裡。

假如這不是妳想要的未來,也不是妳願意看到的子女前途,就只好挪出一點時間來鞭策政府。台灣有向上發展的本錢,但是要有選民的有效監督,政府才會願意賣力地跟我們一起邁向那絕不輕鬆的「向上提升之路」。

※ 本文作者彭明輝,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教授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4/26

台灣農業貢獻度探討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陳世雄
明道大學校長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中興大學兼任教授


我國農業部門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加上工業部門之強力壓制剝削,農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致我國空有優良之農業技術及勤奮農民,面對外國,包括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毫無招架之力。長期以來,錯誤的農地政策和休耕政策、忽視糧食安全、對待弱勢農民不公不義。在在都是造成我國農業積弱不振之主因。



一、農民的用水權被剝削
最近人們忽然警覺,在許多方面,台灣還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包括稅賦和水權。特別是水權,長期遭到不公平扭曲和工業界的霸佔,使得原來屬於農民的水權,點滴流入工業界手中。工業界在創造或掠奪財富的同時,也製造污染,破壞環境和水源。近十年來,高科技產業挾其不當租稅優惠,強取豪奪社會資源,製造更不公平的社會。十年來我國GDP成長30%,但農民和薪水勞工階級的收入卻不增反減,所有好處全歸高科技產業獨享,這是現代化民主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


台灣每年用水量約200億噸,其中 30%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中70%靠水田涵養。由於錯誤的休耕政策,缺少20萬公頃水田涵養,已經造成至少20億噸地下水的流失。這個錯誤的休耕政策,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要改正的跡象。過去農業時代,大部份水資源除民生用水外,都是農業用水,水權屬於全體農民。工業化之後,政府有意無意輕視農業,任意扭曲資源分配,把農業用水使用優先順序置於工業用水之後。


中部彰化雲林地區屬於濁水溪流域,過去水源不虞匱乏,農村永遠溪水潺潺,永不止息。但六輕設立後,彰雲地區農村出現了全世界最奇怪的景觀──每塊農地上聳立一根電線桿,上面安裝電錶,底下裝個抽水機;為防抽水機被偷,還得安裝鐵架鎖住。每塊農田因為鑿井、抽水機加電線桿就要花掉農民十萬元以上,每個月還要付昂貴的電費抽水灌溉。


我國因此也創造了全世界最奇怪的景觀:走遍歐美日韓農村,幾乎看不到電線桿,但全世界電線桿密度最高的地方居然是在台灣農田。


農民根本不知道河床為什麼乾枯了?河裡為什麼不再有水流動了?他們不知道這是因為政府劫貧濟富,把農民該享有的水資源,送給台塑六輕,從來沒有跟農民商量過。政府花200億建造集集欄河堰,再花數十億輸水管送水給六輕,造成農民無水可用。抽地下水是全體農民逆來順受,為求生存不得已的做法。政府其實是始作俑者,居然還毫無歉意地指責農民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甚至威脅要對農民實施封井,完全不顧農民生計。去年八八水災之前,台灣鬧旱災,報載我國高層官員出面喊話:「請大家不要擔心缺水,我們會把農業用水撥給工業用水。」請問這是什麼樣的心態?今年春天,河水再度又來了,因為水利會選舉又到了。顯然水是有的,只是平常只供給財團,到選舉時後候才放點給農民騙選票。


於今之計,為求社會公平正義,建議政府應該將水權還給農民,企業用水應該向農民購買水權,付費補貼農民抽取地下水灌溉付出的電費。企業應該繳交二氧化碳排放稅用以補助農民。否則農民應該要求政府截斷工業供水,爭回屬於農民的水權,還給農民一個公道,這才是建立公平正義社會的開始。


二、錯誤的農地政策與休耕政策
一個國家的農業能供應該國民生物資,維繫社會安定。除經濟性功能,並兼具糧食安全、國民健康、鄉村發展、文化傳承、土地及景觀維護、環境及生態保育等非經濟性功能。因此,全世界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業,採取各種政策,以維護農業發展。反觀我國,不管是農業政策或是農地政策,都有很多問題。不但跟不上世界趨勢,有些錯誤政策更會遺害後代,造成未來子孫沒有農業的困境。我們也許不須要留財富給子孫,但我們必須要留給子孫一塊乾淨的土地和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這些不合時宜的政策,應該儘速修正。
1.工業大國如德國,仍極重視農業
德國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但是他們對於農業的補助以及農民的輔導,卻是不遺餘力。最近筆者到德國開會順道考察德國農村,發現德國農業蓬勃發展、農村景觀優美,特別是農民的集村制度,讓整個鄉村地景調和,呈現優美的田野景色。他們有正確的綠色農業補貼及土地政策,整體農業的前景欣欣向榮。德國人對於生態保育以及有機農業都有強烈的使命感,處處可見有機商店及餐廳。德國人明白,選擇有機產品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他們更重視對生態、環保及弱勢農民的關懷。德國人會為了支持第三世界的貧苦農民,特別去購買經過有機驗證的花卉或紡織品,即使價錢貴了一倍,也在所不惜。
反觀台灣,農民永遠是被犧牲的一群,農村也得不到保護與發展。1946年前,當時台灣只有六百萬人口,忽然間增加兩百萬移民。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突然增加三分之一的人口,一定會鬧饑荒。但是台灣撐過來了,不但糧食可以自足,而且有多餘的糖和米可以外銷,賺取外匯;還進口棉花、紡織機等輕工業原料與機械,創造台灣日後的經濟奇蹟。這是台灣農民了不起的犧牲和貢獻。
然而,當初「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其實是犧牲農業培養工業。當初犧牲農民的權益、壓低糧價,讓工人可以填飽了肚子再工作,工廠可以用較為低廉的工資,製造更多產品外銷。但是台灣工業界成長茁壯後,卻從來沒有回饋過農業及農村,農民向來都是被欺壓及壓榨的一群。我們可以從這些年來,每個工業區成立,為解決工業用水,總是節節進逼,迫使農業部門讓出農業用水,由此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
農民從不會為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只是聽天由命,任人宰割。這也顯明我們的社會已失去公平正義的原則,任憑強者強取豪奪,弱勢者任人宰制。農業用水被掠奪、苗栗大埔及國光石化農地被強制徵收,都是例證。偉大的政治家,應該積極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是,台灣的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可以放棄道義,轉而維護財團利益,這是台灣政治讓人非常遺憾的地方。台灣社會真是虧欠農民一個公道。
2.錯誤的土地政策將造成台灣未來沒有農業
我國自1999年,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後,開放自由買賣農地,也能夠興建農舍,這有如潘朵拉打開了罪惡與災禍的盒子。自從耕地開放自由買賣,貪婪的財團便應運而生,產生新的非農民大地主,農村景觀遭到破壞,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
農業永續經營的主要危機就是農地零碎。過去三、四十年間,在不當的農業土地政策下,農地變更毫無計劃與章法,而且受到特權壟斷,讓許多農地變更用途。這個現象因修訂的農業發展條例更形加劇,農地零碎化的惡果也開始顯現,包括灌溉系統解體、耕地無法順利擴大、農地污染日趨嚴重。在長期的不當開發之下,農地景觀已經徹底劣化。農村看不到一條像樣的河流,也看不到自然田野。
台灣農地有限,耕地面積 八十萬公頃 ,平均每公頃耕地的人口承載壓力超過29人,可以說是世界之冠。照理說,我們應該有全世界最嚴謹的農業土地政策,但很可惜的是,我國可能正在實施全世界最放任、最不負責任的農地政策。後代人回顧,將會說這就是當初造成台灣「沒有農業,沒有未來」的土地政策。
德國目前仍然維持農地長子繼承制度,其用意在於避免農地過度分割,以免農地零碎、喪失耕作功能。日本也有相同的農地政策,避免土地分割,造成農業機械無法操作。台灣過去也有類似的法規,可以避免農地零碎化。但是礙於政治人物無法抗拒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無法堅持原有的土地政策,將會導致台灣未來沒有可用的農地。
目前,大量來自台北財團前往宜蘭購買農地,在農地上蓋農舍,以謀取利益。這樣的政策,雖然讓少數農民得到地價上漲的好處,但主要仍是讓少數財團獲利。總有一天,大家會發現,這是一個讓台灣的農業沒有明天的嚴重錯誤政策。試想,這些所謂地主在農地上蓋了房子,當作私人住宅來使用,所有的生活廢水以及其他污染,都將排入周圍的農地。據估計,不到五年,整個蘭陽平原將淪為台北人的別墅區;不出十年,整個北台灣將陷入無農地可耕的窘境。錯誤的土地政策像一隻怪獸,正在吞噬我們美麗的島,大部分人卻渾然不知。許多優秀政務官,面對不負責任的立法院,沒有膽識為正確的政策辯護,以至於淪落到今天農地凌亂分割的地步。姑息足以養奸,妥協足以誤國。舉國上下,沒有人能為一個優良的政策堅持到底,實在非常可惜!
在台灣已逐漸看不到農村景色,不和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比較,即使和地狹人稠的歐洲國家或日本比起來,台灣也幾乎沒有農村景觀。如果讓目前每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蓋一座農舍的政策繼續延續,台灣將會成為沒有農業、缺乏糧食的國家。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過著沒有自然景觀的悲慘生活。
3.錯誤的休耕政策造成不公不義的社會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指出,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有三:一、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二、食品安全(Food safety),三、生態環境保育。台灣的農業政策制定者卻沒有這樣的全球性思維。休耕本來應該是有機農業的一環,利用某一年度或某一期作休耕,在農地上種植綠肥來培養地力,讓下一年度不用施肥,就可以耕種有機作物。所以休耕是一種農業永續經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台灣政府卻每年補貼二百億,讓高達二十萬公頃 的農地錯誤休耕,但卻不見對有機農業的發展有任何積極的作為。徒具休耕的形式,以領取補助費為目的。忘卻了維護地力的初衷,只能說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休耕的目的在於讓地力恢復,但目前台灣的休耕方式,卻會讓地力衰退。原來,如果配合有機農業的休耕,田間長滿綠肥作物才是正確的做法。但有些地方官員非常無知,不瞭解休耕的真義,竟然要求在休耕期田間勘察的時候,農地必須乾乾淨淨,不容任何作物長在田間。逼使地主必需在田間勘察之前,噴灑除草劑,不但污染環境,殘害土壤中的生物與微生物,造成土壤生態的大浩劫,也造成地力的衰退。
不僅如此,台灣每年還消耗大量的外匯去購買國外的雜糧、穀物與中草藥。其中不乏在歐日先進國家只能用作牲畜飼料或加工用的GMO大豆和玉米,進口到台灣卻做成豆漿、豆腐、玉米碎片,直接供人食用。罔顧國民健康與消費者的權益,是極為不負責任的做法。任何國家的農政官員,都應該極力保護農地的完整性以及農業經營的永續性,同時應該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休耕政策造成天然資源、經濟與生態的多重損失,農業政策制定者顯然有失職之嫌。
4.台灣應當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從農業永續經營的角度來看,有機農業是最好的耕作方式。但是台灣的有機農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整體環境不利有機生產。農產品品質雖優良,但價格不具國際競爭力。為確保農業的永續發展,達成維護糧食安全、鄉村永續發展、城鄉人口均衡分布、鄉村景觀維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化目標,我們應該透過立法採行各項農業政策措施,以高額的境內支持與出口補貼等措施,保護農業部門,降低貿易自由化的衝擊。更應該師法歐盟各國做法,以有機農業及生態維護為補貼重點。
我們可以參考歐洲的經驗。2002年,歐盟改變農業支持政策,從對生產與價格的補貼,轉為強調農業的多功能性,並以直接給付的方式,補償農民在食品安全、景觀維護及環境生態保育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務。此等政策措施的轉變,造就這些國家優美如畫的鄉村景觀,成為可貴的觀光資產。
瑞典諺語說:「人的問題在於老得太快,聰明得太慢。」人的壽命太短,短到我們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議上。我們要強調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如果失去農業,國家就會像失去根的樹木一樣無法生存。希望台灣各界的有志之士,共同來捍衛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立國的根基──農業,特別是大力支持攸關「健康、生態、關懷、與公平」的有機農業。
5.有機國家之願景


許多人活了很長一輩子,卻沒有一天好好過日子。也有許多人賺了很多錢,卻沒有做過一件好事。也有許多公務員一生服公職,卻沒有一天真心為人民著想。阿根廷文學家坡荷士說:「人生最不可原諒的罪過,就是從來沒有幸福過」。我套用為:「政府最不可原諒的罪過,就是沒有讓人民過幸福的日子」。人民要幸福,須要有遠見、有能力的政府。有機農業不但是化學農藥肥料毒害的救贖,也是節能減碳的有效手段。慣行化學農業由於農藥及肥料製造,必須為全球30% 二氧化碳及90%一氧化氮排放負責;有機農業可以改善此一缺失。


歐盟在大幅增加有機農業補貼後,有機農業面積大幅成長;我國卻由於錯誤的休耕政策及高額驗證費用,使農民卻步而造成有機農業發展遲滯不前。其實只要我國農政官員多一點智慧和責任感,台灣最有機會成為全球有機農業第一名,而且不必增列一毛錢預算。今後能否痛改前非,在在都考驗執政者的智慧與道德勇氣。


展望未來,我們仍然充滿希望與期待。讓我們一起為人民的健康,生態的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弱勢族群的關懷,努力以赴。期望我國決策的官員增點智慧,少數立法委員不再阻撓改正錯誤的休耕政策,台灣就有機會成為全球有機農業第一名。我們就有希望早日達成建設台灣成為有機國家之目標。




最近天下雜誌與人間福報舉辦節能減碳救地球研討會,都是雞毛蒜皮的表面工夫,整個政府各部會各自為政。似乎大家都搞錯節能減碳方向,談的都是表面文章,沒有看到主要問題癥結。我國要節能減碳救地球,應該從提高糧食自給率做起。目前政府施行錯誤休耕政策,每年花費兩百億,讓四分之一耕地休耕,導致糧食自給率降到30%,我們的食物 70%靠進口。試想這樣的情況怎麼能夠節能減碳?一方面是四分之一耕地休耕,本來可以栽培作物吸收二氧化碳,卻鼓勵休耕,任其荒廢。每年進口數千萬噸糧食,怎麼可能節能減碳?


五、中國農產品大舉入侵帶來威脅




一個國家的農業必須能夠供應該國民生物資,維繫社會安定。農業除經濟性功能,並兼具食品安全、糧食安全、國民健康、鄉村發展、文化傳承、土地及景觀維護、環境及生態保育等非經濟性功能。因此,全世界各國政府均高度重視農業,採取各種政策,以維護農業發展。反觀我國,不管是農業政策或是農地政策,都有很多問題。不但跟不上世界趨勢,有些錯誤政策更會遺害後代,造成未來子孫沒有農業的悲慘境界。政治鮮少進步,主要在於政治不講真話,太多妥協。科學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主要在於科學講真話,永不妥協。


中國農業有長期重大隱憂,估計中國內陸有九億個貧農,年平均收入不到600美元。社會貧富差距嚴重,整體內部矛盾衝突不斷。中國農業最大劣勢包括農場規模太小,平均耕地面積不到台灣農家之半。中國農民普遍未受教育,文盲居多。又因為中國政府顧忌農民運動,禁止成立農會等農民組織,因而更缺乏農業推廣教育管道。加上農業生產技術及資金嚴重缺乏,靠的只是廉價的農村勞力。如何在全球經濟蕭條,下崗工人回流之際,解決三農問題,自然是中國政府當前急迫需要面對的難題。
中國提出的兩岸農業合作,表面上似乎是某種善意的表現,骨子裡其實是中國政府急於需要台灣協助,挹注資金與技術,協助其解決此一棘手的社會與政治難題。我們思考此一問題,首先要考慮台灣農民生計與農業永續發展,以及此一「合作」可能帶來之後果與危機,更要防範中國長期以來算計台灣的陰謀及口蜜腹劍手法。過去因此被中國「養、套、殺」的台商不計其數;其次應該考慮全球佈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每個國家都希望與我國農業合作,我們不應該目光如豆,獨厚那個一千顆飛彈對準台灣的國家。
我國2005年農產品進口92.8億美元,出口33億,逆差為59.8億美元。其中水果進口5.0億,出口0.9億,逆差為4.1億美元。其中,中國農產品每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70億元台幣,加上走私及透由第三國轉進農產品,估計每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100億台幣。兩岸農業密切交流可能讓此一逆差更形擴大。
基本上,因為土地無法移動,農產品消費市場侷限,需求彈性不大。加上各國基於保護農民利益,與農業永續發展顧慮,每個國家必須維持適度農業生產優勢。所以國際間農業很難互補互利,農業技術與資金,更不可能毫無保留,傾囊相授。中國和台灣的情況更是如此。事實上,類似中國這樣一個擁有龐大農業人口,以及落後的農業生產技術與設備的國家,農業生產與發展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人力、與技術,遠比發射人造衛星與洲際飛彈,要困難得多。筆者數年前曾考察中國內陸農業,發現當地農民生產技術遠遠落後台灣六十年前的水準。
1978年中國農村工資上升,過去低工資的農業生產優勢不復存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開放部分農產品的進口後,農業生產面臨結構調整壓力。過去台商赴中國農業投資,帶去先進品種、栽培養殖技術、及市場行銷,相當程度提升中國沿海地區農業競爭力。
兩岸簽署ECFA後,農業交流衍生很多問題,包括中國仿冒台灣農產品影響我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中國動植物疫病傳入台灣、台灣農業技術與資金移往中國、農產品回銷台灣造成衝擊。需要事先預為預防,未雨綢繆。
1. 中國不重視智慧財產權,仿冒品嚴重影響台灣農產品外銷。
中國商人搶先註冊,仿冒台灣名產。中國市場上,仿冒台灣農產品佔九成以上,包括古坑咖啡、埔里酒、池上米、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濁水米、三灣梨、埔里米粉、西螺醬油、玉井芒果、屏東蓮霧、金門貢糖、馬祖老酒等,無一倖免。不但破壞台灣農產品形象,更低價傾銷,打亂國際市場價格。台灣重要的外銷農產品如蝴蝶蘭、芒果、蓮霧、釋迦等水果,都深受其害。中國蝴蝶蘭已經搶走台灣蝴蝶蘭在美國六成市場佔有率。1990年台灣是日本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到 2005年,中國取代台灣成為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台灣則退居第十三位。
2. 中國動植物疫病傳入台灣,造成重大損失。
中國官員為保住官位,對於疫情,常隱瞞事實。草菅人命,秘而不宣。往往延誤疫情,擴大到難以控制,造成重大災情與損失。口蹄疫、SARS、禽流感傳入台灣,都是事例。單以1997至2005 年間口蹄疫事件為例,至少造成台灣養豬業者5000億元損失 。
3. 中國黑心食品氾濫,對國人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國近九億農民教育水準相當低,改革開放後,全世界禁用的農藥幾乎全進入中國,農藥誤用濫用幾乎到匪夷所思地步。幾年前在金門抽驗中國走私農產品,農藥殘留過量的比例高達40%。毒奶粉事件殷鑑未遠,最近據聞有中國農產品偽造第三國產地政證明,進口到台灣,宜儘速嚴格追查。未來兩岸農業若密切合作,更可能嚴重危害我國國民健康。
國家的永續經營,需要仰賴長期的農業生產力及農地的完整性。任何國家的政府官員,都應該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錯誤的農業政策,會造成未來台灣沒有農業,下一代無米可炊之困境。這是兩岸農業交流,必須妥為謹慎因應。
台灣可以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國家,許多人卻不敢說:「台灣是一個國家」;也有很多人受到不實訊息影響,認為台灣太小,不足以成為一個國家,其實那都是眛於事實的說法。台灣土地面積雖小,在全世界排名第131位,還有60幾個國家土地面積比我們小。台灣人口居全世界第49位,有150幾個國家人口比我們少。台灣的GDP全世界排名第25位, GNP世界排名第19位。進出口貿易全世界排名第14位。對外投資為全世界第7位。臺灣是全球第15大經濟體系。外匯存底高居全世界第3位。可見台灣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有了不起的人民,締造了不起的成就。我們應該有信心,如果全體人民能夠堅持,加上我們的智慧和努力,台灣可以有機會成為一個有機國家。

相關系列文章: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美好事物用心體驗 樂活慢食享受人生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邁入21世紀,人類的生活腳步以倍數加快,幾乎到了令人難以喘息的地步。過去十年,一種新的生活概念與方式─「樂活」,在歐美和亞洲漫延開來;一個新的族群「樂活族」也出現了。「樂活」顧名思義就是「快樂生活」,「樂活」一詞其實是"LOHAS"的音譯,由英文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組成,意為以健康及自給自足的型態過生活。它是美國社會學者保羅‧雷(Paul H. Ray)於1998年出版的「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一書中提出的創新生活文化與態度,在生活和消費的同時也以健康和環保為己任。
雷先生將樂活定義為「當一群人在作消費決策時,會考量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的責任」,它是一種新的生活形態。不分國界、年齡、種族,從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中實踐對地球友善、愛護生態環境、尊重自然界的生靈萬物、注重自己與家人身心靈的健康,自我實踐過簡單的生活方式的一種生活態度,皆可稱為「樂活」。

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在日常中體現樂活

由於人類在過去數十年,仰賴科技及交通的發達,雖然生活更方便,全球無國界,卻也造成了對自然環境的衝突與破壞,造成了生態的不平衡。而「樂活」的出現有部分原因,也正是希望在享受生活與環保中,找的一個平衡點,算是一種反思吧!體驗及享受樂活的方式其實很多,從近年來蔚為風潮的「慢食主義」、或是健康有機美食,抑或是追求身心衡的性靈之旅及瑜珈禪坐、台灣流行的SPA及泡湯、接近大自然且環保的單車之旅,甚至只是優閒的喝一杯茶或認真仔細的品嚐食物都是體現樂活的方式。

目前歐美國家崇尚「樂活生活」的人口正逐漸成長,各國也不斷地進行樂活族的研究。根據美國的資料顯示,約有32.3%的成人可納入樂活族,也就是有6千8百萬左右的消費者屬於這個族群。這股風潮在近三、四年風行至全球與亞洲,如台灣、日本都在提倡「樂活」;台灣聯合報每週出版的「元氣周報」即經常有與樂相關的報導和專欄。

歐美樂活族人仕的共同特性包括─熱愛自然,擔心環境遭受破壞;希望能創造較好而不是較新的生活;如果有助於環保或防止地球暖化,願意多付稅金或購買較昂貴的商品;擔心世界上的暴力或女性、兒童受虐的問題;認為施政或政府支出的重點應該放在兒童教育和健康、地區再造和創造永續的地球環境上;擔心大企業會為了提高利益而採取合理化措施、破壞環境或剝削開發中國家;不喜歡重視功利、擁有奢侈品,或是在這方面花大錢的現代文化。如果您也有以上一至數點特性,就有成為樂活族的潛質。

「樂活」的具體實踐實每就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而並非專屬某些特定族群才能擁有。重點在於我們願不願意讓自己每天的生活增添一些「樂活」的元素,以「用心」和「恆心」的深度,落實在自己的人生中。

慢食主義回歸食養文化 順應自然重拾餐飲樂趣

過去20多年來在全球逐漸興起的「慢食主義」是樂活文化中相當重要的原素。「慢食」並不是僅指吃東西慢一點,所謂的「慢食主義Slow Food」不僅是一種觀念,它也是一種行動,還是一個組識。「慢食協會」於1989年在義大利成立,該協會以「蝸牛」為標誌圖案,代表緩慢的生活態度。近年來這種風潮傳向世界各地,有許多國家跟進,倡導「慢食文化」,餐館要求用餐的客人細細品嚐、用心的張開味蕾體會每道料理、每樣食材自身的原味,或是經過大廚細心獨特烹調的成果。

慢食並不只是放慢速度吃飯而已,它還有更深的涵意在於「反速食文化」,反對味道單一沒有獨創性的大型連鎖餐飲,或者是大量生產的全球一致化口味。 主張慢食的人認為,慢慢地進食,認認真真、全心全意、花時間和各種官能感知去慢慢地享受一頓美食,學習並支持這頓美食背後的努力及傳統才是用餐應有的態度;這個概念為全球主流飲食文化帶來新的價值觀。

慢食主義起源於1986年義大利西北部皮耶蒙特(Piedmont)省的Langhe地區,該地丘陵密佈,以釀酒、製作起士與生產松露而聞名。當地居民與業者首先對於速食文化橫行全球展開反制,他們推出「慢食主義」(Slow Food),提倡有機農業,恢復傳統料理技巧,收集即將遺失的料理及食材。「搶救美味大作戰」的主張登高一呼,馬上就引起巨大的迴響,1989年國際慢食協會於焉成立,目前在153個國家已有超過10萬名會員。慢食主義的主張其實就是回歸傳統飲食文化之中,依照四季自然萬物的生長節奏,以當季時鮮為食材烹飪,並以傳統的、手工的、按部就班的方法處理食物;然後,在餐桌上細細地品嘗大自然賜予的佳餚與美酒。

慢食主美的哲學,是在精緻美食與生態環境、口味享受與倫理道德間取得平衡。它反對味覺與文化的標準化及跨國農業與食品工業無限制的強力擴張。慢食主義的會員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享受美好食物的基本權力,從而維護美食的文化傳承,讓我們能盡可能享有飲食的快樂。慢食協會的創會宗旨在於「注重傳統的餐飲樂趣,以對抗現在瘋狂快速的所謂效率的生活,那種生活方式將導致味覺僵化,並破壞食材的生產。

在亞洲地區,日本也有慢食協會的分會,想當然爾慢食風亦十分流行。日本慢食主義的精神在於簡單而有回味,以領受自然恩賜的心情,細細品嚐季節美味。被稱為京阪神的大阪、京都、神戶等三個都市,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代表區域。在有天下廚房美名的大阪,章魚燒、鯨鍋、河豚鍋、內臟燒、烏龍麵、蕎麥麵和大阪壽司等傳統料理值得細細品味;而在江戶時代即栽種的水茄子更是具有代表性的獨特農產,經常用以生食或入菜表現大阪料理的精神。

由於慢食協會的任務之一是堅持傳統的烹飪步驟並極力保存古老製作美食的食材及方式,該會把那些因為無法大量生產而即將面臨消失的食材,或是製作方法複雜而被機械生產取代的「好味道食品」分門別類羅列出來,希望藉助網站、活動、書籍的介紹喚起大家的注意。在慢食協會的總網站及各國分會的網站上,可以搜尋到相關的慢食及活動資訊(全球網址:www.slowfood.com/美國網址:www.flowfoodusa.org)。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吃飯,樂活人生和慢食主義其實真的很簡單。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美好事物用心體驗 樂活慢食享受人生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私設暗號賣海豚肉 阿基師批「國格全丟光」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很多人喜歡乘船出海欣賞的海豚,竟然淪為海產店的隱藏版料理。在蘇澳港附近有海產店為了躲避查緝,不僅私設通關密語以「12」、「13」為暗號,意指海豚肉與骨頭,所做的瓶鼻海豚料理也只賣給熟客。

根據熟門熟路的老饕表示,店家非常小心,只有老面孔才能點出「隱藏版」菜色,並會用代號「12」來形容海豚肉,「13」則是海豚骨,而且一定要在包廂內「享用」,以免被人通風報信查緝。

老饕表示,因為海豚肉帶有腥味,所以店家會利用大量的薑絲、蒜頭、青蔥等辛辣的佐料和海豚肉一起大火快炒,一盤要價500元。對此,知名大廚阿基師看不下去痛批,真是「國格全丟光」,他認為廚師應該注重內心修為,不應該唯利是圖。

不過俗稱「海豬仔肉」的海豚肉,雖然己經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嚴格禁補禁食,但在台西沿海地區,甚至是蘇澳等部分海產店,賣海豚肉已經成了只能吃不能談的禁忌話題。漁民為了不要太明目張膽,捕獲海豚後會將頭、尾、鰭部丟入海中,其他身體部位才帶回料理,以增加海巡單位查緝的困難。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畜牧科表示,販賣保育類的海豚屬於違法行為,如被查獲將會面臨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徒刑,希望店家和漁民不要以身試法。(新聞來源:中視新聞)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4/22/327-2706940.htm#ixzz1Kauq33Wr.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神奇的綠色堤防 -- 培地茅草籬 (Vetiver Hedge Row)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關於培地茅推廣教育中心]
坐落於壽豐鄉遼闊田野漁塭間的「培地茅推廣教育中心」,原為農會提供當地養殖蜆的農民集貨之場所,但因時代的變遷而日漸閒置,為了重新賦予集貨場新的生命力,壽豐鄉農會於2003年間特向農委會爭取經費,將其翻修整建為提供遊客觀光、休閒及農業諮詢的「壽豐鄉農會休閒服務中心」,以提供遊客旅遊資訊,並增長大眾對本區人文地理的認知。
「培地茅」為一聯合國下轄組織世界銀行所認可並廣泛於世界各地推廣應用的新興水土保育植物,目前在世界許多國家應用後都已獲得相當不錯的成果。台灣地區則於1998年首次由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草地科學研究室王裕文教授引進並開始進行各項相關的研究及推廣工作,目前培地茅的應用已獲得國內大多數水保單位及工程人員的認同,許多水保及生態工法示範工程也開始將培地茅加入其中。
退休返鄉的壽豐鄉民鍾顯榮先生,因感於九二一震災後,全台各地都面臨了嚴重的水土保育問題,擁有好山好水的花東地區亦無法免除這樣的隱憂,然而傳統的水泥工法並不符合極力推展自然觀光的花東地區之需求。
不久鍾先生發現「培地茅」能解決花東地區水土保育問題,並獲得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草地科學研究室王裕文教授授權後,正式將培地茅引進壽豐鄉開始種植。在此同時,鍾先生亦獲得壽豐鄉農會、花蓮縣政府農業局及壽豐鄉公所的大力支持,於2004年初於新落成之「壽豐鄉農會休閒服務中心」正式成立「培地茅推廣教育中心」,成為花東地區培地茅推廣之重要基地。
本中心誠摯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教!!



http://grassland.agron.ntu.edu.tw/vetiver.htm



培地茅的發現與利用
培地茅(英文俗名: Vetiver, 印度俗名: Khus-khus,,中國大陸俗名:香根草,南非俗名:奇蹟草(miracle grass),學名:Vetiveria zizanioides),為目前聯合國在第三世界國家大力推行的水土保持植物。自1986年起推廣應用後, 已引起廣泛的注意。泰國在泰王的全力推廣之下,成效尤其受到注目。

大多數的植物學者相信培地茅起源於北印度地區,原始分布範圍包括北印度、孟加拉及緬甸。應用於農業已有相當的歷史,在印度地區為其傳統的精油香料作物(Essential oil crop),印度人取其根部抽取精油用於祭典或熏香,或將根部乾燥置於室內或袍內以驅蟲。

培地茅應用於水土保持的功用,受到研究人員注意尹始於John Greenfield任職於斐濟期間。1956年Greenfield先生擔任甘蔗栽培的工作,公司的老闆在農場的平坦土地都種完甘蔗後,"相信"農場內的坡地是可以加以開發利用,以增加甘蔗的種植面積,只是坡度太陡,同時,因為斐濟地處太平洋熱帶地區,夏季暴雨所造成的土壤流失極可能危害到公司、人員甚至整個國家,另一方面坡地土壤的含水量不足以供應需水量極大的甘蔗生長,所有具有農場操作經驗的人都不同意,但是在老闆的要求下,Greenfield先生開始設計、試驗各種水土保持的方法,期望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廣泛應用於商業規模生產的工程技術(利用推土機沿等高線建立厚土牆),以及一種他聽說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在加勒比海地區已經被成功利用於水土保持的一種粗大的草本植物 -- 培地茅。


Greenfield先生在農場外找到了培地茅,將其分蘗(slip)沿著等高線種植,單薄的這一行培地茅,看在大家的眼裡,大部分的人都不抱希望。
但是,生長快速的培地茅迅速的長成草籬(hedge row),許多人發現在本地區常見的午後雷雨後,在培地茅草籬保護區內,地表的逕流(runoff)量明顯地減緩,同時也向水平方向分散開來,甚至被攔阻在培地茅草籬所形成的綠色堤防的後方。

在培地茅充分長成之後,其草籬的厚度可達一公尺,想要徒手穿越草籬就變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由於所形成的草籬如此厚,降下的雨水無法直接從坡面上直接灌入到河川,在這段被培地茅草籬遲滯而停留在坡面上的期間,雨水就有足夠的時間滲入土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土壤不會隨著雨水被帶離坡面,更進一步,隨著雨水被培地茅草籬所形成的綠色堤防攔阻,混雜在水中的土壤在這段遲滯的期間內,大部分也沉澱在草籬的後方,在反覆的降雨與沉澱的過程,經過長時間的作用,原本陡峭的坡面,在培地茅的草籬間逐漸形成梯田。

培地茅的功效在一次斐濟史上最大的降雨紀錄中顯現出來了,500公厘的雨量在短短的3小時內夾雜著狂風降下,利用堆土機建立的厚土牆在大量的雨水累積之下從較弱的點被突破之後,迅速潰堤造成整個坡面坍塌,相反地,培地茅草籬所保護的坡面毫髮無傷。在這場大雨後,全公司上下每個人都服氣了,培地茅全面的被用在坡地的水土保持,甘蔗被栽培於草籬之間,產量相較於平地栽培的甘蔗,毫不遜色。


截至1990年斐濟島上的培地茅草籬仍然存在,繼續提供護坡的功能,差別是地形改變了,原本的坡面經過幾十年,每一次的降雨所帶來的土壤累積在草籬後方,已經將斜坡轉變成梯田,實際去測量累積的土層厚度已經達到兩公尺深。

會長高的綠色堤防 


一般大眾不熟悉植物生長習性,或許會以為培地茅已經被深埋在土中,功成身退了,事實上培地茅依然屹立在土表上繼續維持青綠。原因是這樣的,像培地茅這類的禾本科植物其生長點是埋在距離土表下約1-2公分處,當土表加厚,生長點會隨之向上抬伸以維持適當的距離,同時培地茅的叢生特性,大量的分蘗分支,在部分的分支形成花序隨著節間的延長而將生長點推出土表後,新的分蘗芽會產生(事實上新的分蘗芽在生育期間會持續發生),繼續保持在土表下有大量的生長點。


因此日常的降雨所伴隨夾雜的土壤,是無法將培地茅淹沒而置其於死地,相反地,培地茅會向上抬伸以配合增高的土表,推昇培地茅花序出土的莖節,除了提供支持花梗的功用之外,當大量的土石淹沒大部分植株,任何保留在土表上的莖節就成為再生的組織,莖節部位的芽點會迅速分化,向下長出新的根,向上長出新芽,繼續提供水土保持的功能。這一種隨著沖積土壤而長高的特性,是一般人造工程堤防所無法比擬的,到處可見擋土牆因為被沖積的土壤淹沒導致失去功能而被棄置,就可以證明培地茅草籬會長高的特性是如何的重要而特別。

會長深加強的地錨 


地基是一切建築的根本,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地錨是用來穩固地上結構的重要構造,一般人相信樹木森林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除了植冠減緩雨水衝擊力量,樹幹提供儲水功能之外,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樹木的根系粗大深入土層,提供類似地錨的功用。 


培地茅在根系的生育上是最令人稱奇的,培地茅的根系生長快速,在培地茅網路的資料顯示,三個月可達一公尺深,一年可達三公尺深,平均長成的根系可達五公尺,筆者初步的試驗資料顯示,在35°C日溫30°C夜溫的條件下,在砂土介質內20天可達80公分。

培地茅根部組織的拉張強度(Tensile strength)介於40~120MPa,平均75MPa,超過楊柳,白楊木的5~38MPa,赤楊木及縱木的4~74MPa。長成的培地茅根系龐大,組織綿密錯結,在土層中提供大量的纖維構造,所具有的斷面強度(Shear strength)為6~10 KPa per kg of root per m3 of soil遠超過一般樹木的平均值(3.2~3.7)。

由以上資料顯示,培地茅根系的強度相較於大多數的樹種是毫不遜色的,同時培地茅被成功地運用於農地的水土保持,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根系是垂直向下生長,側生根系極少,因此不會與農作物競爭肥料與水分。應用在裸露坡地上,培地茅可作為生態系統中的先驅植物(pioneer plant),先行穩定坡面,等坡面穩定後,原生的物種就可以自然滋生或進行人工樹種栽植。

利用建議 


筆者並不是建議以培地茅取代森林,畢竟森林的功能決不僅止於水土保持,裸露地最終演化回原本的生態系統可能是大多數人的願望,但是原有生態系統中的植被部分因為地震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壞,如果再無法保留系統中原有的非生物部分(Abiotic component,包括土壤、地形等),原來的生態系統是毫無復原的希望。


筆者的建議是利用培地茅快速生長的特性及其所能提供的優越的水土保持能力,儘速穩定坡面,以利後續工程設施的構建或是森林植栽的復育工作的進行。

************************



綠色草籬--培地茅特性及應用簡介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吳昭慧˙連大進
前 言

  培地茅英文名Vetiver,學名Vetiveria zizanioides,俗名:Khus-Khus(印度)、香根草(中國)、奇蹟草(南非),為禾本科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型類似香茅草,一般環境下株高可達1公尺以上,開花期株高約為1.5公尺至2公尺,在適當的環境下,可生長至3公尺,叢生狀,葉片細狹長形,葉鞘互相抱合。

大多數植物學家認為培地茅原產於北印度熱帶地區,依生態型可區分為野生型及栽培型。野生型為北印度型,可產種子,雜草潛力高,不適合栽培利用,經人們馴化選育,目前栽培型會開花,但是不會產生有效種子,這型的培地茅主要分佈於南印度,又稱南印度型,只能利用分株繁殖,因此不會造成無法控制的散播,可以安全應用。印度用來作為地界籬笆,泰國用來蓋房屋,澳大利亞應用於土地保護,中國大陸利用培地茅的根提取芳香油,其它如斐濟、印尼、斯里蘭卡、緬甸、西非等國家栽培培地茅的歷史也很久遠,至於培地茅何時傳入台灣,時間已不可考,
而在1937年曾有學者於墾丁地區發現其蹤跡,因此早在1937年以前培地茅已傳入台灣。由於培地茅獨特的植株型態特徵,具有極強的生態適應性和抗逆境能力,以及生長快速、根系發達、栽培容易等優點,近幾年在水土保持的作用逐漸受到重視,在諸多的栽培草類中,脫穎而出,成為水土保持植物中的佼佼者,目前為聯合國在第三世界國家大力推行的水土保持植物。中國大陸於1992年開始進行相關的應用及研究,台灣也從1998年開始引種進行本土適應性研究。本文將針對培地茅的優越特性及應用作一簡介。

培地茅優越的特性

一、生長勢強:

  分株苗的根部可在栽植後10週內向下生長60公分,生長快速,莖葉茂密,3~4個月內就可長成綠色草籬。由於是禾本科植物,生長點於近地表處受到莖桿包裹保護,能忍受動物的啃食與踐踏,甚至火燒仍不至於死亡,可於適當時機快速生長復原。

二、種子不稔無散播之慮:

  大多數地區培地茅不會開花,即使開花產生種子,種子亦不稔。而且未發現培地茅有側生生長之地下走莖或地上匍匐莖組織,因此繁殖需利用分株法,植物體不會四處蔓延擴散成為雜草。

三、植株莖桿強硬、直立、抗倒伏:

  培地茅外表叢生立挺,莖桿高度木質化,葉片直立向上,不會彼此遮陰,受光情形佳,光合作用能力強,植株能夠緊鄰生長,而且地下部構造又緊密糾結,可作為地上部莖桿支撐阻擋土石的基礎,形成密實堅固的草籬。沿著斜坡等高線種植,培地茅就如同豎立一排木柵一樣,可利用於防治土壤侵蝕。雖然地上部高度可達3公尺,但鮮少發生倒伏,栽植後能有效提供生物性過濾功能,減緩雨水的逕流,在水深30公分條件下,能忍受流速每秒0.028立方公尺以上的洪水沖蝕,有效降低洪水流速,並將沖蝕泥沙阻隔在草籬前,若種植於坡地,經年累月可將陡峭坡地轉為階梯狀平台。

四、根系堅韌且深厚龐大:

  培地茅根系深長、粗壯、下扎深度大,種植1年後即可深入土層2至3公尺,在泰國曾有根系達5.2公尺的記錄。由於具有穿透力強的深根性根系,可以承受土壤掏刷穿孔與龜裂的特性,而龐大深厚的根系互相糾結,形成根籬,宛如活地錨可以緊緊固結土壤,每一條培地茅根的拉張強度介於40~120Mpa,平均75Mpa,可增強土壤的剪切力,因而提高斜坡穩定性。

五、多年生植物,草籬建立持久:

  培地茅為多年生植物,草籬建立後可長久維持,在印度剛達佩省有許多培地茅草籬已存活數十年之久。雖然有些地區培地茅有休眠情形,如冬季或旱季生長停緩,但是地上部草籬仍然維持強韌特性,繼續發揮保護水土的功能。而且生長多年株叢,甚少發生分蘗死亡形成中空的現象,草籬的完整性得以長年保持。

六、抗逆境:

  培地茅的環境適應性非常廣,可生長於年雨量300~6,000公厘環境中,土壤浸水的環境下,可存活8個月,而在乾旱的沙漠邊緣地帶,仍可存活5個月之久。土壤不論肥瘠或極端的酸鹼(pH 3~9.5)、鹽分地(EC 47.5)、有毒重金屬之污染地或是沙地、頁岩泥板岩、石礫地、採礦棄土等惡劣土壤環境均能存活,亦可生存於地表結霜至熱浪來襲的溫度(-15℃~55℃),可說是面對大自然變化多端的挑戰,仍屹立不搖的一種植物。

七、活的綠色草籬:

  培地茅栽植後,過濾水流,泥沙淤積在草籬前,隨著泥沙淤積高度增加,培地茅綠籬會自我調節,隨之長高。因為培地茅被攔截的土石掩埋後,生長點會向上提昇維持與土表適當的距離,而被掩埋的莖桿節間會長出新的根系及分蘗,維持草籬完整性,不會因為泥沙淤積而減低水土保持功能,而且攔截足夠的土石之後,可以使坡地逐漸成為階梯狀平台。

八、不影響鄰近作物產量:

  培地茅地上部葉片直立,遮蔭情形少,地下部根系垂直向下生長,約為1公尺以上根系,與大多數作物30~60公分的根系分佈範圍不重疊,而且側生根系極少,不至於與作物競爭水分及肥料,因此相鄰的作物生長受其影響不明顯。目前也未發生病蟲害危害或成為其他植物病蟲害的中間寄主的情形。

九、草籬建立及銷毀簡易:

  培地茅草籬的建立便宜且容易,而且後續的維護費用低廉。如不需培地茅草籬時,只要利用鏟子或類似器具切除其生長點,或利用系統性除草劑即可輕易將之銷毀。

培地茅的用途

  基於培地茅有如此多的優越特性,因此近幾年來已廣泛利用於水土保育及環境保護等生態及土壤復育工程。可將其用途分為:

一、農業上的應用
  1. 農地水土保持: 
      培地茅可於暴風雨洪水來臨時,發揮保固土壤的效用,如澳洲道靈頓斯就種植培地茅於洪氾區內,利用其消減洪水的沖蝕力道,有效保護洪氾區沖積平原,避免洪水帶走大量農田土壤、造成作物損失及農地流失,使更多土地可供耕作利用。農田的灌溉溝渠坡面亦可利用培地茅防止土壤流失,如辛巴威地區排水溝渠就藉由培地茅來穩定水流的方向。孟加拉地區利用培地茅系統保護灌溉溝渠。馬來西亞及澳洲地區也利用培地茅作為農路護欄、防止崩坍。或是利用培地茅種植使坡地轉為階梯平台,以方便農作物耕作。而且培地茅草籬可減少地表雨水逕流,保持土壤濕度,有利農作物生長,在印度戈達佩地區,即利用培地茅防止土壤流失同時補充地下水源。
  2. 防風定砂: 
      海岸地區防風植生方式可採用定砂措施,如攔砂籬、稻篙定砂或種植定砂植物。亦可進行海岸防風林或耕地防風林,其防風效果和防風林之密度及高度有密切關係,單行植防風林之密度愈大效果愈佳,高度越高則其背後之保護距離越大,但要考慮其高度對日照之影響。培地茅於正常環境下生長高度可達2~3公尺,在強風環境下,株高約可達1公尺,而且培地茅抗逆境的特性可在沿海地區生存,高度太高時,亦可整束綑綁,減少遮蔭情形,為一種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在中國福建平潭地區,即利用培地茅草籬有效減低風速保護作物,同時達到定砂防止風蝕現象的發生。
二、水資源保護應用
  1. 水質淨化: 
      現今農業耕作為了提高生產力,不斷的施用化學肥料與濫用農藥,使環境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化學肥料及農藥的施用過多,污染地下水資源,造成河川及蓄水區、池塘或水庫湖泊之優氧化及水質惡化現象,可藉由培地茅草籬攔截,減少泥沙渾濁,以及吸附氮、磷元素,以淨化水質。
  2. 減少水庫泥沙淤積: 
      土壤受到雨水沖蝕,常造成水庫泥沙淤積,減少水庫蓄水量,可於水庫及河岸排水溝渠坡面種植培地茅草籬,以降低土壤流失,強化土堤,防止崩坍,減少水庫泥沙淤積問題。如泰國即應用培地茅系統穩固農場內水塘的堤岸,並且利用割下來的培地茅莖桿覆蓋地表,防止雜草叢生,維護景觀,及減少雨水的直接沖蝕,保持土堤完整性。
三、生態工程的應用

  坡地的坡度大小影響植物根系發育,坡度愈陡則植物根系伸入土中之深度較淺(坡面水平即坡度為0°,垂直即坡度為90°),坡度超過35°以上時即為陡坡,一般農作物較難栽培繁殖,而45°~50°為喬木成林的極限,60°以上大多數植物已不易生長或繁殖,而培地茅能在坡度大於50°的陡坡上垂直生長,而且能增強土壤的抗蝕力,生長3~4個月可攔截泥沙,生長6~8個月根系長又多,具有穩定斜坡作用,此植物獨特特性可應用於淺層土壤流失或輕度侵蝕之地的生態工程,費用較傳統工程低約55~85%。中國、西班牙、薩爾瓦多、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區均有利用培地茅系統整治不穩定道路坍方邊坡,而獲得良好的成效。
四、植生復育上的應用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農地遭受重金屬污染事件時有所聞,而遭受重金屬污染的農地,即完全喪失生產力。培地茅可忍受有毒金屬元素如鋁、錳、砷、鉻、鎳、鉛、汞、硒及鋅等元素,並可將之吸收濃縮在植株體內,因此可藉由此特性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降低農地重金屬含量,使農地復耕的恢復期縮短。中國大陸即利用培地茅系統成功復育大面積銅礦廢棄土堆積場,印尼復育煤礦棄土堆積場;此外,垃圾堆積場常有污染水滲出現象,亦可利用培地茅吸收污水,澳洲即應用培地茅種植於垃圾掩埋場之邊坡,減少垃圾污水四溢。
五、其他用途
  1. 香水、香精的萃取:培地茅最早利用於香水、香精之提煉,後來因為其植株生長特性,而受到矚目。
  2. 可作為手工藝品材料:泰國即利用培地茅的莖葉製作各類手工藝品,如同藺草一般,可製作手提袋、容器、燈罩、書套、帽子、坐墊等。
  3. 提供造紙原料、燃料或驅蟲等用途:於辛巴威村落的聚會所,即利用培地茅覆蓋作成屋頂,具有防蟲抗菌效果,比傳統的草料耐用度達3倍以上。
結 語

  台灣目前因人口增加、工商業發達、人民所得提高、消費型態改變、休閒用地的取得及青果的消費量急增,平均面積已不敷使用,每年坡地開發均有大幅成長。但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屬海島型氣候,高溫多雨,颱風頻繁,有機質分解快速,土壤沖蝕及淋洗作用嚴重,坡地在開發利用時,勢必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如果沒有適當的保育措施,必將造成嚴重的土壤流失,而使得土層結構惡化,生產力降低,並造成下游地區泥沙淤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土壤流失的控制與坡面土壤水分的涵養是坡地農業的一大挑戰,若能先作好水土保持工作,便能使水土流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而培地茅為目前聯合國大力推行的水土保持植物,它有許多生理外型有助減輕土壤沖蝕。此外,由於發展工業所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污染物長期累積在土壤之中,並經由農作物吸收,再透過食物鏈累積在人體之中,造成身體健康嚴重的損害,也是我國農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台灣地區遭重金屬污染達五級以上的農地約有945公頃,而其所生產的農產品會對人體造成重大的傷害,因此通常必須加以銷毀,但清除土壤重金屬污染源的技術多半非常昂貴,農民大多無力負擔,故只能任農地荒廢。可藉由培地茅對大多數的重金屬污染物有高忍受能力及對部分重金屬元素具有吸收能力的特質,將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移除,降低農地的重金屬的含量,使農地復耕的恢復期縮短。培地茅具有如此多的優越特性,應用成功與否,取決於農業技術的開發,栽植得當,就可以充分地開發其潛能,獲得極高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
 
.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4305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4/25

看屋實戰1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文..
遼陽公寓?
台中市北屯區遼陽北二街
總價:295萬
坪數:35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3房2廳2衛
惠雙房屋
[加盟] 金谷加盟店 陳店長
行動電話:  0923608302

立人學區一樓美寓?
台中市北區武昌路
總價:420萬
坪數:50.5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6房3廳3衛
永春不動產 [加盟] 北屯店 
 熊熊
行動電話:0963230955




進德國小華廈~1樓
台中市東區進化路
總價:298萬
坪數:35.96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電梯大廈  格局:4房3廳3衛

惠雙房屋 [加盟] 家樂福 鴻彰不動產
行動電話:0987287452


進化六間套房~投資抱酬高
台中市北區國強街
總價:398萬
坪數:37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6房6衛
惠雙房屋
[加盟] 家樂福
惠雙家樂福~盧經理
0925198070





雷中街一樓公寓(B1+1樓可隔四大房超低總價)
台中市北屯區雷中街
總價:288萬
坪數:43坪  樓別/樓高:B1~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3房2廳2衛
有巢氏房屋 [加盟] 文心經貿 涂先生
行動電話:0970555979


  • 地址:台中市北區梅亭街xxx
  • 售金:
  • 格局:3房1廳2衛1陽台
  • 坪數:45坪 樓層:1F/5F 屋齡:31年 型態:公寓
  • 台灣房屋  詹先生  0927-843-875
  • 298 萬元 單價:6.62萬元/坪




              英士路別墅型一樓公寓~前院雙併停車xxx
              台中市北區英士路
              總價:460萬
              坪數:60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4房2廳2衛



              中醫豪華公寓
              台中市北區健行路
              總價:398萬
              坪數:36.98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4房2廳2衛
              --------------樓層資訊錯誤---------xxxx



              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二段
              總價:439萬
              坪數:41.27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3房2廳2衛

              ********************************************
               
              待研究區域
               
              台中市‧南屯區-七期南側
              範圍:惠中路二段、公益路二段、文心路及文心一路圍起之區域及附近。
              特色:坐擁七期新市政中心美景,而房價僅有二分之一,鄰近惠來和文心公園,還有家樂福大賣場在其中。

               
              台中市‧南屯區-南屯五期生活圈
              範圍:文心一路、公益路二段、大墩路及向上南路所圍起之區域。
              特色:可以到圓滿戶外劇場看大型演會或是一些活動,加上公益路上小吃遍佈,能夠享受各種美食。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昌平商圈
              範圍:大連路二段、熱河路二段、文心路四段及梅川東路四段所圍起之區域。
              特色:台中外語學校密度最高的地區,可以讓小孩子在此學好外語,假日時可到民俗公園走走。

               
              台中市‧西區-美術館生活圈
              範圍:向上路、模範街、五權西路及華美街所圍起之區域。
              特色:擁有美術館及向上國中,加上緣園道異國氣氛濃厚,號稱「國美特區」,是台中人最想要換屋的區塊。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台中市北區英士路
              總價:460萬
              坪數:60坪  樓別/樓高:1樓/5樓
              用途:公寓  格局:4房2廳2衛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2011/04/23

              奢侈稅打房 台中雙北市衝擊將最大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奢侈稅預定6月1日上路
              奢侈稅預定6月1日上路,迄100年2月止之統計,目前初估全台有121,411戶(持有未滿2年),51,182戶(持有未滿1年)之屋主,若其中屬非自用,6月1日後要移轉,就會被課奢侈稅。 
              奢侈稅預定6月1日上路
              奢侈稅預定6月1日上路
              立法院院會於4月15日三讀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草案,也是俗稱的「奢侈稅」草案,預定6月1日起實施,依草案內容可知,即擬對持有二年內移轉非自用住宅,按實際交易價課稅,即買進後1年內賣出,將課徵15%的稅,買進後2年內賣出,將課徵10%的稅,並排除屬合理、常態及非自願性之不動產移轉。

              因此之前在二年以內購屋的非自用屋主(以100年6月1日前推算),也就是於98年7月至今年5月底前有置產者,且屬非自用,若要移轉,則會成為奢侈稅第一波的課稅對象。

              太平洋房屋李珠華副總表示,依內政部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最新資料之統計,98年7月至100年2月全台發出的使照住宅宅數有121,411戶,其中以新北市33,187戶為首,大幅領先其他縣市,大台中市18,136戶居次,
              往下依序為台北市的14,181戶,大高雄市的11,716戶,桃園縣的10,827戶,新竹縣市的9,489戶,大台南市的7,465戶,基隆市的1,505戶。

              而從 99年7月到100年2月間,全台發出的使照住宅宅數有51,182戶,前四名與98年7月至100年2月的結果相同,
              新北市仍舊以11,699戶居冠,第二是大台中市的8,992戶,第三是台北市的5,757戶,第四是大高雄市的5,701戶,而新竹縣市的4,294戶與桃園縣的4,212戶,相距不大,大台南市為3,097戶,基隆市為110戶。

              太平洋房屋李珠華副總說,下列資料顯示出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及大高雄市,這幾個大都會區中,仍為購屋者選購房地產之最佳首選。

              所以離奢侈稅實施日期愈近,這些都會區中,若屬非自用型之購屋者,有可能會釋出物件,降價求售,期望盡快脫手,以避開奢侈稅的課徵,此時,因市場已轉變為買方市場,自住型的買家,不妨考慮在6月1日奢侈稅課徵前的限期購屋黃金期中,多看屋,進場挑便宜好宅。
              奢侈稅預定提前到6月1日實施,此舉可減少市場觀望氛圍,有助市場之發展,買方賣方可多了解市場環境變化,衡量個人條件與計畫,採取對自己有利的做為出手,相信都會成為贏家。
              太平洋房屋提供

              奢侈稅震撼 雙北市台中衝擊大
              房仲業太平洋房屋表示,根據內政部近2年來核發的建築物使用執照統計顯示,新北市、台中市與台北市分居前3名,一旦奢侈稅上路,3個地區受奢侈稅衝擊大。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奢侈稅)在立法院三讀,未來持有2年內移轉非自用住宅,按實際交易價課稅,即買進後1年內賣出,將課徵15%的稅,買進後2年內賣出,將課徵10%的稅。

              太平洋房屋表示,依內政部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最新資料統計,民國98年7月至100年2月全台發出的住宅數有12萬1411戶,其中以新北市3萬3187戶最多,大幅領先其他縣市,大台中市1萬8136戶居次,往下依序為台北市的1萬4181戶,大高雄市的1萬1716戶,桃園縣的1萬0827戶。
              太平洋房屋指出,新北市、台中市與台北市分居近2年來內政部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統計的前3名,一旦奢侈稅上路,從比例上來看,這些地區最有可能遭到奢侈稅開刀,若奢侈稅6月1日實施前可能出現賣屋潮。
              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李珠華表示,資料顯示出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這幾個大都會區中,仍為購屋者選購房地產最佳首選。所以離奢侈稅實施日期愈近,這些都會區中,如果屬非自用型購屋者,有可能會釋出物件,降價求售,期望盡快脫手,避開奢侈稅的課徵。
              李珠華說,奢侈稅定案後,房市已轉變為買方市場,自住型的買家,不妨考慮在奢侈稅課徵前的限期購屋黃金期中,多看屋,進場挑便宜好宅。中央社 2011-04-23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殺蟲劑傷胎兒智商 吃蔬果宜去皮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

              更新日期:2011/04/22 22:15
              美國有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孕婦如果吃進食物當中殘留的殺蟲劑,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智商,專家特別提醒準媽媽們,吃蔬果之前,要先刷洗乾淨,而且最好去皮,才能吃得安心。

              七歲的孩子,已經對未來人生充滿憧憬

              不過這些正等待茁壯的幼苗,很可能在母親肚子裏,智商就已經受到摧殘.


              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西奈山醫學院分別進行的三項研究顯示,如果孕婦身上測到殺蟲劑成份,他們的胎兒也會受影響,研究發現,體內殺蟲劑高於平均值的孕婦,孩子七歲時的智商下降了7分


              原來問題就出在有機磷身上,這種化學物質廣泛存在於蔬果農作物的殺蟲劑,家用的滅蟑以及除草劑中,甚至飲水設備也受到污染,這些殺蟲劑有些在美國已經被禁止使用,但仍然在環境中被發現.事實上早在1998年,就有學者針對新墨西哥州農場使用殺蟲劑做過研究,當時對4、5歲的孩子測量智商,發現沒被殺蟲劑污染的孩子,能畫出左邊完整的人像,相反地智商受影響的孩子,所畫的點線根本不成人形.


              因此專家建議,孕婦的飲食尤其要當心,要避免殺蟲劑吃下肚,水果要去皮清洗乾淨,蔬菜表層的葉子最好去掉別吃,魚肉最好也去皮去肥肉,因為這些地方都是殺蟲劑最容易殘留的部位.如果能吃有機食物,就能進一步避免被污染.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嗯.務農專業很重要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作者    我的同學勳哥啦..

              番茄可以問我 但我沒有實務經驗 只有滿腦子的番茄經; 至於為什麼那麼執著於番茄。
              原因在於番茄讓我媽不再反對我從農,為了為從農做準備 我放棄研究助理的工作 去改良場應徵擴大就業的職缺 還是不相關專長的 植病的昆蟲室 我媽心裡一直有微語 直到一次出差回來帶回一盒番茄給我媽吃 隔天我問她好不好吃 她說這輩子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番茄 我跟她說這一斤也要上百元 不是從農就賺不了錢 你兒子也不是一下子就跳下去 是一直在學習 希望別人花三年才能成功 我能花一年就成功 而這一盒番茄成了我的目標
              也希望有一天我種出來的蔬果也能感動別人 上網找研究種番茄的資料 花了幾千元請朋友從日本買番茄栽培技術的書回來 有些技術在日本已經很成熟了 但台灣並沒有在用 原因大概是需人工較多 所以覺得番茄生產這一塊雖然在台灣一直在增加 但高品質的並沒有很多 而且高品質有它很多技術門檻 這是我一直執著要種番茄的原因 不管什麼蔬果
              我的目標是讓人吃了之後會感動 脫口而出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蔬果 別人也常問我 你要怎麼行銷 怎麼賺錢 我說我考慮的是怎麼達到我的目標
              而賺錢是我達到目標時就會有的附加價值 我媽也常要我好好找個工作 退休後再去搞這些 我回我媽的是 妳花了那麼多錢讓你兒子讀那麼多書 現在你兒子有個目標在努力 不像大部分的人只是在過日子 妳應該高興才是; 我朋友也跟我說過

              工作有兩種 職業和事業 我選擇後者事業 嘴巴說的多這依然是我的缺點

              雖然夏天的番茄價格是最好的 但對番茄的生理來說 台灣的夏天不適合種番茄 原因在於溫度過高 番茄不易著果 以貫行農法來說 需要噴著果劑來促進著果 再者果實品質也不佳 原因是日溫過高造成 光呼吸作用大於光合作用 養份累積不易 所以不建議夏天種番茄 除非可以控溫 夏天種番茄的門檻太高 可以者慮種瓜類 洋香瓜 或 西瓜.... 如果是我 我會想嚐試種溫室吊西瓜
              .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台中市重劃區簡介 / 市地重劃之回顧與展望

              👀 20/03_ 字放大 本文分類:



              台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

              台中市的早期開發,必須先從明朝末年說起,當時台中市仍是一片荒土未闢,草深五、六尺的蠻荒景象,活動在此的平埔族人以狩獵為生,清初以來漢人移民浪潮不斷衝擊這塊處女地,平埔族人也因此從他們活動的舞台消失。犁頭店及附近的開墾是台中市的先驅,南屯區便成為本市最早有街市形成的地方。
              清廷把台灣改為省以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以台灣的行政中心應該設於台灣的中部,因此計劃在台中設立省會,並著手建省城,可惜新任巡撫決定將省會改到台北,也使都市化的腳步因之趨緩。

              馬關條約訂定之後,日人據台,鑒於台中市位於台灣的中樞點,日本人乃積極建設台中市為中部地區的商業中心,擬訂各項都市計劃,加速本市交通,經濟建設,對台中市都市化的過程具有相當關鍵的影響。

              日治時期,日本人以今民權路以作為機關用地,而北面則以東大墩為中心作為商業用地,希望將本市提昇為經濟性的街區。本市的街道原本是狹窄彎曲的,日本人將它重新設計,一律規範成東北、西南走向的棋盤格子式的設計,使台中市成為全台第一座棋盤形街道的城市。

              民國三十二年,日本公布的「大台中都市計劃」,將本市轄區擴大,除了當時的台中市市區外更擴大到今日的北屯區、西屯區、南屯區等,與台北、高雄鼎足而三。

              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四年)台中市升格為省轄市,因地理位置適中,氣候宜人,更因有台中港、清泉崗機場及廣大幅員可資運用,五十年來,在政府和民間共同的努力下,如今台中市已是現代化之城市,並逐步邁向國際化。



              ◎台中市市地重劃簡介

              重劃的原因:
              本市因地處本省中心位置又因氣候及地理環境均適宜居住,因此居住人口增長迅速,工業發展亦快,所以遂成為本省文化、政治、經濟中心,但其人口及工商業多集中在市中心周圍,其他南屯、西屯、北屯三個行政區,則因缺乏完整之建設、計劃與健全的公共設施,無法吸引大量的人口,為適應現代化都市發展所需,必須全面及整體性規劃,以求均衡發展,但因政府限於財源,無法支應如此龐大之建設經費,所以必須以重劃方式辦理,才能竟其功。

              市地重劃主要功能有:


              .提高土地使用價值。 .提昇生活品質。 .增加居住人口促進都市繁榮。
              .地價提升土地權利人所得增加。 .增加政府稅收。 .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節省政府負擔。

              市地重劃重要作業程序:

              1.重劃地區選定。2. 舉辦說明會及公告重劃計劃書。 3.重劃經費籌措。
              4.現況測量調查及拆除地上物補償。5. 地價調查及評議。6. 工程規劃及施工。
              7. 土地分配設計及負擔計算。8. 召開土地分配公聽會。9. 重劃成果公告。
              10 土地點交及地籍整理。11. 抵費地標售。12. 重劃經費結算公告。

              各期重劃情形:各期重劃區所在位置如左(活動二)

              第一期重劃區(大智)。第二期重劃區(麻園頭)。 第三期重劃區(忠明)。
              第四期重劃區(中正、東山)。 第五期重劃區(大墩)。 第六期重劃區(干城)。
              第七期重劃區(惠來)。 第八期重劃區(豐樂)。 第九期重劃區(旱溪)。
              第十期重劃區(軍功、水景)。第十一期重劃區(四張犁)。 第十二期重劃區(同心)。



              ◎新市政中心位置概述

              重劃區的辦理完成,使台中市脫胎換骨,而第七期重劃區因位居台中市中港路與文心路交通樞紐位置,乃雀屏中選為新市政中心的所在地。第七期重劃區,全區面積三百五十二公頃,分為南側區、西側區及新市政中心區,其中新市政中心為台中市政府未來辦公處所,規劃中的國家音樂廳,也在此地,該地位為台中市明日之星,發展遠景不可限量。

              新市政中心設置的目的:
              新市政中心的設置係為使台中市成一多核心發展之都市,期能帶動中部區域整體繁榮均衡發展目標,以發展經濟來提昇文化內涵,以文化水準來培養經濟環境,建設台中市為國際化、現代化之文化城。

              新市政中心的範圍:
              本區範圍,距中山高速公路中港交流道約一公里,北至台中港路,東至文心路,南至市政路,西至朝富路。

              公共交通網四通八達:
              目前本區之主要計劃服務幹道,共有四條,分述如下:

              台中港路即台十二號公路,位於本計劃北界,路寬六十公尺,向東可連台中市中心及火車站;向西可連龍井、沙鹿及台中港區一帶,並可經位於計劃區西北方約一公里的高速公路中港交流道至台灣西岸各地,為台中市區主要連外道路之一。
              文心路為台中市主要環市道路位於重劃區東側四十公尺道路,由此可向北往台中市西屯區、北屯區、北區及大坑等地,更可接大雅路、北屯路等分別往清水、豐原一帶,向南可往台中市南屯區及霧峰、大里、草屯一帶,接復興路後可轉烏日、成功嶺、彰化。
              黎明路位於本計劃區西境外,現有路寬二十公尺,為台中市外環道之一,由此向南可往內政部中部辦公室,南屯區並可直接通往烏日、成功嶺等地,向北可通往西屯、北屯並可接大雅、北屯等路。
              八十公尺外環道(中彰快速道路)銜接現有中清路、中港路、五權西路等道路貫穿台中、彰化、南投等中部四縣市(台中至彰化段現已通車)。


              .----------------------


              迎接縣市合併新挑戰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回顧與展望
              研究單位:地政處
              研究人員:賴建佑
              研究日期:98年3月1日98年8月31日



              目錄

              前言--------------------------------1

              第一章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回顧--------2
                 第一節  臺中市早期都市計畫概述------------3
                 第二節  臺灣地區推動市地重劃概述----------5
                 第三節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檢討--------------9

              第二章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展望-------19
                 第一節  市地重劃與城市文化塑造之理論基礎-21
                 第二節  市地重劃如何塑造城市文化---------24

              第三章  結論-----------------------30




              前言

                  市地重劃係依照都市計畫規劃內容,將都市一定範圍內之土地,全部重新加以規劃整理,興辦各項公共設施,並於扣除法律規定應由參與重劃之土地所有權人共同負擔之公共設施用地及供抵繳工程費用、重劃事業費用、貸款利息等所需土地(抵費地)後,按原有土地相關位次辦理交換分合為形狀整齊之土地,重新分配予土地所有權人的一種都市整體開發方式。
              經重劃後之各宗土地均直接臨路,且立即可供建築使用,是促進土地利用及都市建設發展的一種綜合性土地改良事業。因重劃區內公共設施用地及工程建設費用,均由重劃區內土地所有權人共同負擔,不僅政府可節省龐大建設經費,土地所有權人亦可享受交通便利、環境品質提昇及土地增值等實益,確屬一種「惠而不費」、「公私兩利」的都市建設事業。換言之,市地重劃之目的在於「地盡其利」,將不適合於建築使用之土地加以整理、改良,重新劃分經界,為引導土地做最有效利用,及增加社會財富的有效手段。


              第一章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回顧

                  臺中市在清朝曾是臺灣省城的預定地,於日本殖民政府時代開始確立現代城市之發展。自民國54年開始,臺中市即開始進行東區大智地區的市地重劃工作,截至民國98年8月止,共計辦竣十二個期別的公辦市地重劃區,實施重劃面積高達1,811.65餘公頃,提供可建築用地面積高達1,118.66餘公頃,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面積高達692.99餘公頃。臺中市成功的市地重劃成果促使可建築用地面積迅速增加,創造了許多優質住宅社區開發的典範。



              第一節  臺中市早期都市計畫概述

                  臺中市的都市計畫是在日據時代(西元1909年)所制訂,當時計畫範圍在鐵路的西南段,計畫面積為526.27公頃,計畫飽和人口為50,000人。其間歷經了四次的市區改正計畫,西元1982年公告擴大都市計畫,由市區向南方、西方及北方擴大,將邱厝子、賴厝廓等村納入,計畫面積達1,801.8公頃,計畫飽和人口達150,000人,較原有的都市計畫擴大三倍,臺中市依據此計畫發展,其空間結構也大致定型。
                  自臺灣光復後至西元1952年止,於西元1947年將臺中縣之西屯、南屯、北屯等地區納入臺中市的行政區域,使臺中市的都市發展空間擴大,也因都市化的發展,其周邊鄉村人口移入臺中市謀生發展,使人口增加至224,710餘人,超過原本都市計畫的飽和人口,公共設施建設配合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使臺中市日據時期之都市結構被改變,原有的都市計畫亦無法滿足未來都市發展的需求。

                  臺中市政府鑑於實際的需要及議會的要求,於西元1953年開始修改都市計畫以適應都市的發展,稱為「舊市區主要計畫」,將原有計畫地區擴大,除原有東、南、西、北、中五區外,另新增加南屯之田心、麻滋埔、溝子乾,西屯區之何厝,北屯區之水湳、二分埔、北屯各一部分及臺中縣大里區(即今之大里市)之內新、涼傘樹之一部分,計畫面積為4,446.5公頃,計畫年期至西元1973年,計畫飽和人口為464,624人,土地使用共分成五區,工業區位於臺中市東區與南區二處,混合區位於鐵道以南,商業區位於鐵道以北,東西以公園路及民權路為界,南北以五權路及建國路為界及其他主要幹線沿線兩側一帶,住宅區則大部分散佈於鐵路以北一帶,農業區則環繞於外環路距離二百公尺外一帶,東南兩面以鐵道為界,除市場、學校、公園綠地系統外,另增加十二條環形寬度從四十至五十公尺不等的園林大道系統,以增加住宅區的美觀與隔離市中心之煤煙與塵芥。臺中市的都市發展仍是以市中心為主軸而逐漸的往外擴展。

                  西元1956年臺中市舊市區主要計畫公布後,積極興建都市計畫道路以均衡都市發展,應付都市人口成長及工商業發展也成了加速都市成長的重要施政因素。都市計畫道路的興闢不只是府會與市民的期望,也是當時臺灣省政府一再要求臺中市政府擴大道路規模,如此才有現代化都市的規模。當時市長林金標在議會報告上說道:「道路為構成都市之骨幹,為策進都市之發展,應將各計畫道路分期開闢。」



              第二節  臺灣地區推動市地重劃概述

                  臺灣的市地重劃是在日據時期開始進行的。日本以德國經驗為實施參考的對象,以做為都市地區新市區擴張的整體開發手段。日本殖民政府自西元1937年公佈「都市計畫令」,次年起至西元1943年7月止共在臺灣地區辦理市地重劃二十處,總面積達4,397.7公頃,其所以能在六年內順利的推動市地重劃,是因為實施了「強制重劃」的規定,這是類似於德國的全面強制重劃的方式。
                  光復後國府對臺灣地區一面進行重建工作,一面加強經濟發展,對都市土地的問題並不重視,直到臺灣已逐漸奠定工業基礎,工商發展漸趨繁榮之際,民間資本剩餘開始形成土地的投機買賣,都市土地漸被操縱壟斷,全國都市的土地問題嚴重。主要的原因須回溯到西元1953年國府開始實施的「耕者有其田政策」。此一政策實施後,一般地主所獲得的地價僅有三成直接轉移為工業資金,其餘七成土地資金,沒有正當的出路,地主因而將大量的土地資金,轉移到都市土地的投機買賣上,以賺取暴利。以西元1952年至1972年為例,物價漲了4.2倍,地價卻漲了184.7倍,政府欲藉實施都市平均地權以開徵土地稅和地價稅的方式來減少土地的投機,「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成為臺灣地區光復後實施市地重劃的依據。
                  西元1956年實施「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該條例採用重稅手段累進課徵,達成漲價歸公、地利共享,另外在該條例第29、30、31條中規定,政府對都市計畫範內之土地,得限制其土地所有權人為妨礙都市建設之使用,亦得視都市建設之需要,選擇適當地區,施行區段徵收。
                  西元1957年,行政院為加強都市平均地權政策之實施,促進都市建設發展,於是擬定「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於此修正案中,較重要的是規定舉辦市地重劃,促進都市建設。在「土地使用」一章,修正條文新增第35條規定:「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得視都市發展之需要,選擇無建築物地區,徵得該地區私有土地全體所有權人三分之二,而其所有土地面積亦超過重劃區內土地面積三分之二同意者,舉辦土地重劃。
              其重劃區內供公共使用之道路、溝渠、廣場等,由該地區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例共同負擔,其餘土地依各宗土地數額比例分配予原所有權人。」此為戰後臺灣地區市地重劃實施的依據。
                  「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公布實施後,臺灣地區各大都市的地價反而上漲十餘倍,甚至是數十倍,而阻礙到各大都市的發展。行政院乃於西元1963年根據各方所提的意見再度修正相關條文。第二次修正的要點與都市發展較為有關的有:
              1.      都市土地範圍的確定,規定都市平均地權的實施,以都市計畫實施範圍內之土地為限。
              2.      加強市地重劃的規定,將原條文第35條規定,土地重劃必須選擇在無建築地區舉辦,修正為各縣市政府得視都市發展之需要,選擇適當地區。又原條文規定土地重劃須徵得所有權人三分之二之同意,修正為取得該地區土地所有權人二分之一之同意,而其所有土地面積,亦超過重劃區內土地總面積二分之一者,舉辦土地重劃;其重劃區內,供公共使用之道路、溝渠、廣場等所需土地由該地區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例共同負擔。其餘土地依各宗土地原定價值數額,比例分配予原所有權人。
                  由於平均地權條例的實施,西元1957年高雄市乃在增進都市建設繁榮,提高都市土地利用之前提下,舉辦都市土地重劃,開創臺灣實施市地重劃之首例,西元1960年第一期開發完成,第二期亦於西元1962年底完成。實施土地重劃的結果為:
              1.      提高土地的經濟價值。
              2.      利用市地重劃由各土地受益人所應繳納之工程受益費,抵繳作價,完成各項公共設施,促進土地利用,加速都市建設。
              3.      徵收工程受益費及增加更多的稅收。
              4.      增加就業機會與促進社會繁榮。
                  高雄市市地重劃的成功,為臺中市市地重劃的推動帶來鼓舞的作用。當時臺中市的工商發展日漸活絡,因而產生人口激增,房屋嚴重不足的問題,另外雖然中央施行地方自治,但卻又以財政收支劃分辦法控制地方政府,地方稅收較多的項目繳交中央,稅收較少的項目由地方政府全部運用,形成臺中市財政困難,都市計畫中的多數公共設施無財源開闢。因此,在高雄市完成第一期市地重劃後,因其帶來土地與經濟之效益,臺中市政府乃決定進行市地重劃,至西元1964年臺灣省政府通過「實施平均地權條例臺灣省施行細則」後,才依此條例開始辦理市地重劃。



              第三節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檢討

                  臺中市第一期市地重劃區是選擇在東區大智路末端及其附近地區,總面積約為14.5283公頃。第一期市地重劃後,抵費地標售約一千餘萬元,重劃後土地面積共可建房屋約八十餘幢,安置七千餘人,解決部分違章建築與房不足之問題,而道路的開闢使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土地稅與土地增值稅的增加,重劃後之土地價值提高約百分之百,地價的提高使市府獲得更多的地價稅和土地增值稅,市府因而有更多的財源從事其他建設。
                  由於市地重劃對臺中市的發展帶來眾多之益處,因此自西元1970年起又選擇向上路末端以北、西區麻園頭段等約24.2614公頃的土地進行第二期市地重劃,於西元1971年左右完工。西元1973年陳端堂任職第七屆市長時因為市地重劃對於市政建設幫助甚大,且為整治臺中市綠川、柳川、麻園頭溪、梅川等河流,因此繼續推動面積18.6491公頃的第三期市地重劃,並於西元1975年完成,隨後又規劃第四期市地重劃區。
                  經過市地重劃後,地價提高使得臺中市獲得更多的稅收,而且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並以標售抵費地的經費加速公共設施的開發,吸引工商投資。而且市地重劃後,區內土地方整,交通便利,有利於建築投資,提供更多的住宅,減少都市無秩序的畸形發展,自此市地重劃便成為臺中市都市成長的利器。因市地重劃範圍的選定與重劃區內道路的開關,臺中市的都市空間發展逐步被改變。
                  當初為了防止土地投機炒作,落實土地漲價歸公之精神而制定的「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未料到該法卻為促進都市土地的利用而修法,允許以市地重劃方式從事都市建設,造成都市整體空間發展的改變,甚至因為重劃後地價高漲,使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財團的角力,影響市地重劃地區的選定或地價評議,而進行土地的買賣,獲取暴利,加速都市土地的炒作,使臺中市的都市空間發展受到這些政治、經濟上有影響力的人士掌控而被扭曲與重塑。自西元1980年代開始,此種政經關係對於臺中市空間發展的影響更形嚴重。
                  西元1977年開始,臺中市邁入快速成長的階段,其主要的原因是臺中市在此階段進行第四期與第五期的市地重劃,及都市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與第七期至第十二期的市地重劃,及臺中文化城的再塑。也因為這些空間發展計畫的制定與實施,而加速工商業的發展,帶動都市成長。

                  一般認為,實施市地重劃後之臺中市成長速度較快,於實施第四期市地重劃後,都市地區釋出大量的建築用地,加上國家經濟發展趨向繁榮,民間資金充沛,臺中市快速成長,第四期市地重劃區與文心路的開闢,更帶動水湳地區的發展。顯然利用市地重劃是從事都市建設最好的方式。
                  至此,市地重劃可以解決的問題歸納如下:
              1.      都市計畫的住宅區透過市地重劃方式進行整體開發,可釋出大量的建築用地,使市區的土地充分開發,解決建築用地供需失調的問題。
              2.      可免費興建公共設施。
              3.      可以擴大都市發展的範圍,帶動新的生活圈。
              4.      市地重劃後開發的土地可替市政府帶來大量稅收。
              5.      開闢六十米的文心路等外環道,使文心路能將西屯、北屯與南屯連接,並在文心路與市中心間以文心路為主軸,劃設市地重劃區,讓各市區發展能夠彼此串連,使臺中市逐漸往屯區發展而不再侷限於市中心區。

                  臺中市政府選擇在北區與北屯區之文心路兩側與中清路間之東山段和中清路與中港路間之中正段,面積約440公頃之地區為第四期市地重劃地區。西元1980年8月第四期重劃區開闢完成,配合第四期市地重劃,市府再闢建黎明路、永春路,並拓寬五權路,使南屯區與各行政區之間能相互銜接。其後,於西元1982年臺中市議會又通過進行麻園頭溪至文心路間第五期市地重劃區的規劃案,面積約有228公頃,於西元1985年完工。而第六期市地重劃區,亦於西元1990年完工。

                  由於第三期及第五期市地重劃區的完成,臺中市的建商開始進行開發,結果高層住宅、辦公大樓林立,解決了住宅問題,亦將臺中市空間發展範圍擴大。重劃完成後,市府的土地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等大幅增加,成為臺中市稅收的主要來源,市府因此有更多財力從事地方建設與完成多項的公共設施。
                  臺中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於西元1986年公佈實施,通盤檢討案所附但書,優先發展區須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而擬定臺中市優先發展區之第七期至第十二期市地重劃區,很快地在臺中市議會第十一屆第七次、第八次臨時會中審議通過。每一期的重劃區面積之所以規劃得如此龐大,是因為要降低成本,期待工程可以一次完成,地方民意代表要求臺中市的市地重劃區一次完成。除原有市中心區、大坑風景特定區及第一期至第六期市地重劃區以及暫緩發展區外,這六期市地重劃區等於將臺中市的其他空間結構重新做一次調整,且由臺中市都市計畫來看,這六期的重劃區是以市中心為軸心,以逆時針的方向剛好繞一圈,而第十二期市地重劃區恰好落於第七期市地重劃區的北側。市地重劃區位置的決定,適足印證了臺中市地方政治與經濟利益之政經運作與空間發展的過程。

                  第七期至第十二期之六期市地重劃區的面積約有一千餘公頃,幾乎是前六期重劃區面積總合七百多公頃的兩倍。鑑於前幾期市地重劃區重劃後地價的上漲,釋出大量的建築用地與重劃後公共設施的完善,土地價值非重劃前所能比擬。因此,財團開始搶購土地,帶動臺中市房地產的飆漲,臺中市因此成了外來投資客「運土成金」的城市。例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新市政中心的土地,由原本每坪約四千元的價格,轉手後最高可賣到每坪一百萬元左右。當初,市地重劃的目的是要促進都市發展,興闢公共設施,與加強地方政府的財源,沒有想到最後市地重劃卻造成財團獲取利益的亂象。
                  由於財團與民意代表的介入,造成市地重劃地區土地的炒作,使得臺中市的地價大幅上漲,於西元1989年間全國房地產狂飆時期,臺中市地價漲幅高居全省第一,而且在西元1991年的統計中亦顯示,全省全年房地產廣告有90%是來自於臺中市。
                  在這最近六期的市地重劃過程中,無可否認的,地主或是自願或是被哄騙,財團、民意代表、部分地主均直接或間接的獲取了土地買賣上的利益,重劃區區位的劃定可能與迎合某些特定人士土地上的利益有關,重劃區位選定由官員、議會決定,如此成了一個政治的過程,其結果是替一些利益團體帶來經濟上的利益,但都市空間結構卻為之改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元1969年以後,地方派系已熟悉了土地投機的方式,在這一階段,由於大量進行市地重劃,為地方派系提供一個絕佳土地投機的機會,其挾著背後雄厚的信合社資金,與地主加入了此一土地爭奪的過程,而地方派系勢力之間的關係,亦在此階段因土地的關係而改變。[1]


              臺中市辦理市地重劃成果統計表

              期別
              總面積(公頃)
              提供建築用地面積(公頃)
              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面積(公頃)
              重劃總負擔比率﹪
              第一期大智
              市地重劃
              14.5283
              11.0995
              3.4288
              34.85
              第二期麻園頭
              市地重劃
              24.2614
              17.5778
              6.6836
              33.16
              第三期忠明
              市地重劃
              18.6491
              10.9186
              7.7305
              34.82
              第四期中正、
              東山市地重劃
              440.6556
              311.0398
              129.6158
              37.73
              第五期大墩
              市地重劃
              228.3124
              156.7420
              71.5704
              36.90
              第六期干城
              市地重劃
              19.4306
              13.1627
              6.2679
              39.61
              第七期惠來
              市地重劃
              353.3983
              202.5476
              150.8507
              44.17
              第八期豐樂
              市地重劃
              148.7966
              86.4580
              62.3386
              44.60
              第九期旱溪
              市地重劃
              120.3502
              72.5515
              47.7987
              41.78
              第十期軍功、
              水景市地重劃
              221.2018
              118.0421
              103.1597
              44.95
              第十一期四張犁市地重劃
              141.0193
              78.2623
              62.7570
              44.59
              第十二期福星
              市地重劃
              81.050215
              40.253707
              40.796508
              44.99
              合計
              1811.653815
              1118.655607
              692.998208




              臺中市辦理市地重劃節省政府用地徵購及工程建設費用統計表

              期別
              用地徵購地價(元)
              工程建設費用(元)
              合計(元)
              重劃總負擔比率﹪
              第一期大智
              市地重劃
              5186060
              4117258
              9303318
              34.85
              第二期麻園頭
              市地重劃
              13322766
              10073437
              23396203
              33.16
              第三期忠明
              市地重劃
              31871829
              35548375
              67420204
              34.82
              第四期中正、
              東山市地重劃
              2060282223
              2099148982
              4159431205
              37.73
              第五期大墩
              市地重劃
              2669692051
              1550000000
              4219692051
              36.90
              第六期干城
              市地重劃
              707491443
              440771900
              1148263343
              39.61
              第七期惠來
              市地重劃
              9051044580
              5540650761
              14591695341
              44.17
              第八期豐樂
              市地重劃
              6344476384
              2357965567
              8702441951
              44.60
              第九期旱溪
              市地重劃
              1526350000
              2020635792
              3546985792
              41.78
              第十期軍功、
              水景市地重劃
              12379164000
              2621355132
              16000519132
              44.95
              第十一期四張犁市地重劃
              8751680000
              2440463814
              11192143814
              44.59
              第十二期福星
              市地重劃
              4551213000
              1248787000
              5800000000
              44.99
              合計
              48091774336
              21369518018
              69461292354




              臺中市辦理市地重劃總費用及抵費地面積統計表

              期別
              重劃總費用
              (元)
              抵費地面積
              (公頃)
              第一期大智
              市地重劃
              6770843
              第二期麻園頭
              市地重劃
              14662339
              第三期忠明
              市地重劃
              35548375
              第四期中正、
              東山市地重劃
              2099148982
              31.6718
              第五期大墩
              市地重劃
              1550000000
              19.0281
              第六期干城
              市地重劃
              440771900
              1.522687
              第七期惠來
              市地重劃
              5558498761
              32.194221
              第八期豐樂
              市地重劃
              2379170441
              9.011539
              第九期旱溪
              市地重劃
              2034575792
              5.323061
              第十期軍功、
              水景市地重劃
              3621355132
              10.298298
              第十一期四張犁市地重劃
              2440463814
              7.316945
              第十二期福星
              市地重劃
              2177027000
              4.0754752




              臺中市辦理市地重劃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統計表(單位:公頃)

              期別
              道路
              溝渠
              兒童遊樂場
              鄰里
              公園
              廣場
              綠地
              國民
              小學
              國民
              中學
              停車場
              零售
              市場
              3.4288
              6.6836
              7.0087
              0.7218
              100.6826
              10.5278
              11.9875
              1.2602
              3.8247
              1.6670
              63.4127
              1.1039
              4.8335
              1.0847
              1.1356
              4.7548
              0.8972
              0.6159
              94.8266
              4.5228
              2.6239
              19.5573
              0.7048
              4.3768
              14.5776
              6.2745
              3.3865
              40.2078
              0.7421
              2.6994
              10.3337
              2.1666
              3.7466
              2.6424
              29.5712
              0.0119
              2.0710
              7.7614
              4.8283
              2.2316
              1.3233
              60.6725
              24.5892
              2.6823
              7.1257
              1.3897
              0.7801
              2.4048
              3.5151
              十一
              39.8781
              0.7227
              10.7707
              1.3859
              0.2952
              3.4014
              3.4297
              1.2239
              1.6495
              十二
              2.8990
              5.3321
              0.5918
              2.0428
              3.5157
              0.3240



              -->


              -->

              第二章  臺中市市地重劃之展望

                  「市地重劃」是依照都市計畫規劃內容,將一定區域內,畸零細碎不整之土地,加以重新整理、交換分合,並興建公共設施,使成為大小適宜、形狀方整,各宗土地均直接臨路且立即可供建築使用,然後按原有位次分配予原土地所有權人。而重劃範圍內之道路、溝渠、兒童遊樂場、鄰里公園等公共設施及工程費用,則由參加重劃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例共同負擔,故是一種有效促進土地經濟使用與健全都市發展的綜合性土地改良事業。
              為何要塑造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之塑造是城市本身文化內涵的演變與提升。這是一個城市發展目標的重要特色,也是令人期待的特點。在二十一世紀,一個城市的競爭優勢是來自於城市本身的性質、居住人口的素質、生活空間的品質、以及社會環境的特質。
              現今城市與城市之間在進行的是「質」的競爭,而不是「量」的競爭。我們必須瞭解到,面對快速變遷的環境與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如何提高城市的品質與質感是現今創造競爭利基的必要發展策略;面對全球新興城市的競爭與國際資訊的快速傳遞,如何提升城市的品質乃是吸引國內外產業進駐、減少產業外移的最佳發展條件;面對國際城市之間、區域之間頻繁的互動,如何營造優質的環境品質乃是吸引國際觀光客、專業人士等前來旅遊與工作的關鍵發展因素;面對全球文化與社會的強勢發展,如何維持在地文化的特質及塑造特有的文化乃是建立市民集體歸屬感與認同感的核心發展基礎。
              我們一定要認清楚現今的發展情勢是:先進城市與開發中城市之間的差異已經不再是於量的規模,而是質的程度。在今日,先進城市是以研發、品牌、生活風格、文化、創意等質的優勢來拉大與開發中城市的距離。缺乏這些能力的城市難逃被時代浪潮淹沒的命運。


              第一節  市地重劃與城市文化塑造之理論基礎

                  所謂文化,就是文治教化,也就是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表現在政治、宗教、道德、藝術、文學、風土人情、生活等方面所形成的式涵。而城市文化應指城市在成長過程中在各方面所創造及表現的風格。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極重視文化層次,在這樣的型態下,城市對於人類生存的意義和文化與生活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首先就從城市的誕生談起。
                  現代文明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因此就以西方的角度來談城市的興起:西方世界在文藝復興之後才有大量的城市出現,這是因為隨著十字軍的東征使得商業萌現,西方人從以物易物的市集交易型態,逐漸發展為後來的現代化商業型態,人們逐漸脫離與土地的定著關係,而變得比農業時代更自由地遷徙流動。雖然商業文明興起之後,出現許多反對與批判的聲音,例如浪漫主義與馬克斯主義,但連馬克斯本人都認為商業文明的興起是把人從中古時代的黑暗裡解放,這裡的黑暗包括人的無知以及人對自然的依賴。
                  商業文明剛剛形成的時候,人們對於商業活動並不排斥,但當商業文明持續發展,且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之後,人們意識到商業文明在工業的協助下,對於自然開始產生巨大的衝擊,因而對城市發展開始產生恐懼、害怕、排斥,進而反擊的歷史現象。
              但即使如此,浪漫主義的詩人華茲華斯在面對城市時,也不免發出讚歎之聲,他曾寫過:「這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如此的壯觀,也正是因為如此,一切都變得可能!」城市既然已經成為人們不可脫離的生活型態,那人們該作的是反省與思考,反省因為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弊害,思考如何讓城市的生活獲得改善,並將城市本身的優點發揚到極致,創造理想中舒適安全的領域。

              近年來科技的發達,網際網路的普及,居民生活的層次不斷提升,已開始追求馬斯洛「自我實現」層次的境界,而其最具體的表現方式就是「文化」。
                  「市地重劃」究其意旨,乃是依照都市計畫規劃的內容,將都市一定區域範圍內,畸零細碎不整之土地,加以重新整理、交換分合,並興建公共設施,使其成為大小適宜、形狀方整,且各宗土地均直接臨接道路,並可立即供建築使用,其過程中加入許多人為因素的規劃與創造。
              重劃區內供公共使用之道路、溝渠、兒童遊樂場、鄰里公園、廣場、綠地、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停車場、零售市場等十項用地由土地所有權人共同負擔,這些公共設施用地蘊涵著多少的品質與創意。且工程費用、重劃費用等皆係由參加重劃的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比例共同負擔,故政府可節省巨額購地及建設經費支出,有效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讓政府有充足的經費來提升建設品質。再者,重劃後取得之抵費地於出售後所產生之盈餘款,除可用以增添重劃區內公共建設外,更可適時塑造文化的內涵。
              對於土地所有權人而言,亦可因重劃而獲得完善之公共設施、便利之交通環境,更因文化的塑造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增加國際上的能見度而使土地價值大幅增漲。

                  「城市文化」雖然是一個屬於「質」的觀念,但任何一個「質」的形成都必須要建立在一個「量」的前提之上,經由「市地重劃」所提供充足「量」的可供建築土地,及重劃完成後對於都市環境、開發建設、政府稅收與民眾收益等有形與無形的效益,其對於整體城市於文化發展上的影響與貢獻更是難以估計。因此,推動「市地重劃」可說是打造「城市文化」之最佳手段。


              第二節  市地重劃如何塑造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執行主體在地方政府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成熟發展,文化議題亦逐漸引起各界的關注,中央政府更於「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具體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其中。在中央政府大力提倡文化創意產業之下,地方政府亦應以更具體的作為來大力配合,加速擬定相關的配套措施,以展現推動文化建設的決心與創意。

                  在政策推動上,地方政府可以藉由國家對於文化建設的全面性涉入,加強與在地民間組織的結合,使得地方政府成為主動推動政策的執行者,突破當前所面臨的推動困境,讓地方政府成為文化網絡中不可或缺的節點,成功扮演地方特色與價值的發現者,實際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規劃與執行之主體,並且與中央政府形成「夥伴關係」。
              創意是城市文化的主流思想
                  全球化的浪潮促使知識經濟備受重視,強化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型態開始風行全球,Peter F. Drucker在「下一個社會」一書中即強調:在下一個社會中生存最重要的莫過於知識的擁有。未來社會的趨勢是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經濟型態,其中「創新」更是知識經濟中最重要的一環,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的產業將成為高附加價值的生產型態。藉由創新的「市地重劃」思維,塑造「城市文化」的全新風貌,將成為未來推動市地重劃工作的主流思想,市地重劃將成為一個結合許多不同產業的發展模式,藉由政府政策的推動與民間創意能量的發揮,進一步對於城市經濟的轉型發展以及市民生活型態的改變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從整體的文化面、創意面、藝術面、設計面及工程面來全面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徹底落實市地重劃塑造城市文化的都市發展精神。

              市地重劃之推動應正視城市本身的文化特性與定位
                  在今日全球化競爭的趨勢下,政府於推動市地重劃工作上,不但要符合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更要兼顧城市文化發展的特殊性,採用不同的措施來符合城市發展的特性與需求,從而發揚「市地重劃塑造城市文化」的綜合思維。
                  不同的城市由於成長的背景不同,因此產生不同的文化特性,進而於定位上也會有所不同。為塑造兼顧創新價值與在地風味的城市文化,於都市計畫規劃與市地重劃工作推動之初即應正視城市本身的文化特性與定位。

              以臺中市為例,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氣候環境良好,經濟活動及文化發展昌盛,ㄧ直以來都是中部地區人口集聚的發展中心,近年來由於工商產業及市政建設的持續推動與繁榮發展,因此吸引更多的人口持續移入,造就了臺中市成為大中、彰、投地區的核心都市,加以自古以來文風鼎盛、人文薈萃,因此臺中市除了工商產業的繁榮發展之外,更素有「文化城」的美譽。

              都市計畫規劃時就應將「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
                  為利市地重劃之推動,在都市計畫規劃階段,就應將文化的「元素」融入併同規劃,並於市地重劃區內興闢公共設施時加入文化項目,將圖紙上文化創意的規劃概念落實於都市空間上實地的開發建設,使得城市的文化公共設施得以落實於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時藉由公共藝術的呈現來強化城市文化的印象,例如臺中市西屯區協和國民小學公共藝術設置案,其作品是運用設置地點「風」的概念為理念發想,以兩棵樹木主體延伸為童趣盎然的立體造型,樹幹上的日月星星圖騰代表學生的活力,充滿笑容的圖騰如同學校生活的快樂洋溢,其上的花瓣造形製作成風車轉轉的形式,設置基地位於山坡地,快樂就是這樣隨著風車轉呀轉,散布於校園各處,樹上六隻大小各異的小鳥象徵六個學年學童的身影,整件作品場景所要傳達的正是學校生活中的快樂與感動。
              透過動人的公共藝術作品不僅可以提昇城市文化的品質,更可激勵社區民眾的文化參與,激發在地社群的文化創意思考,進而帶動市地重劃區內社區整體的改造工程,讓整個城市躋身國際,打響城市本身於國際舞臺上的能見度與知名度。
              舉辦文化活動來凝聚民眾的文化共識
                  除了運用市地重劃的工程手段來開發硬體的城市文化建設之外,更要透過文化活動的舉辦來凝聚城市居民的文化共識,創造城市的文化價值,以臺中市本身為例,近年來在「文化種子」的推動下,臺中市民參與藝文活動的次數從原先的3.92次大幅增加為28.38次,在亞洲地區排名第三,其中又以第七期惠來市地重劃區內的戶外圓型劇場,經常舉辦大型的文化活動,吸引數以萬計的市民熱情參與,儼然成為臺中市最受歡迎的表演場地。

              除此之外,包括爭取古根漢美術館的過程、大都會歌劇院的國際競圖規劃、洲際棒球場的完工使用及閃亮文化季的舉辦、傳統文化與多元藝術的推展,以及國際知名團體與藝人如維也納愛樂、卡列拉斯、帕華洛帝、馬友友、林昭亮等人陸續到臺中市展演等,均使得臺中市民參與藝文活動的熱情大增。文化活動的積極推展為臺中市的城市文化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使得臺中市打敗秘魯利馬市及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市,獲選為2007年倫敦「世界領袖論壇」主辦的世界最佳「文化與藝術城市」,讓臺中市躍升成為國際級的文化城市。

              公共建築為建築藝術的最佳表現,也是文化的指標
                  於市地重劃完成後,政府將無償取得建設所需的公共建築用地,也必然於其上興闢必要之公共設施。而「建築」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在現今科技日新月異、資訊快速傳播的時代,每個城市仍需要有足具代表城市特性的精采建築,讓建築藝術與城市文化相互呼應。一個城市的發展是否趨於成熟,有無擁有成熟的建築文化,就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指標,而在建築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公共建築」可說是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因為公共建築可以跳脫商業機制的束縛,讓充滿理想的建築師盡情發揮,進而成為帶領建築技術向上提升的指標和試金石,從而彰顯城市文化的深度與廣度。
              因此,政府應該優先於公共建築上導入文化的思維,在硬體的建築與軟體的文化間彼此尊重與調和,塑造城市成為具有在地文化特色與國際文化視野的世界級優質環境。
                  西班牙畫家達比斯曾說:「畫家有兩種,一種是繪圖的,一種是思考文化的」,他所指的就是,有些畫家只在乎在繪畫形式和技巧功夫,但有些畫家則不甘只是做畫工,更要往前走去思考人的問題,這就是思考文化的畫家。而城市建築的呈現也能以此做概括的區分,願意深入了解城市文化與融入周邊地理景觀的建築,其所呈現出來的文化意象才會具有城市文化的特色。
              因此,政府除了應率先於公共建築之中導入文化思維之外,更應積極輔導與鼓勵市地重劃區內新建之民間建築融入城市文化,讓沉窒灰暗的城市露出令人欣喜的文化曙光。
              市地重劃的執行應兼顧保存在地傳統的文化
                  近年來,有關於如何保存在地傳統文化的議題不斷地被提出討論,而市地重劃工作的推動勢必對當地原有聚落與傳統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因此,在追求市地重劃工作順利推動的同時,也必須要兼顧當地鄉土文化,讓鄉土化、本土化的文化價值得以保存,讓市地重劃工作不再是單純的工程施工,使傳統文化的保存與鄉土文化的傳承得以延續,突破重劃工程的侷限性,引導出城市本身文化的永續發展,並透過在地文化的積極保存與傳統文化的實際體驗,讓原本冰冷的重劃工程得以活化,讓城市文化真正地內化至我們的身心之中。

                  「文化」已成為全世界從城市到鄉村帶動社會發展的主力,在全球化的環境中唯有充分強化自我的優勢文化,方能從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臺灣的科技發展與高水準人才,尤其是製造業長久累積的製程與管理,已留給世界各國深刻的印象。因此站在未來城市發展策略的制高點上,市地重劃工作的發展方向不能只關注在工程的角度,更應利用現有文化優勢推動市地重劃工作與城市文化發展的雙引擎發展機制,以創新思考的思維,重新省思、調整現有的市地重劃工作,以文化創意的規劃模式,塑造城市文化的全新氣象。


              第三章  結論

              城市的競爭力以文化為導向
                  以質為導向的文化城市發展目標並不只是為了增加城市的競爭力,更是為了城市本身的發展與進步。因為過去以量為導向的發展方式,雖然曾經帶來讓人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與社會富裕,但是其潛藏的危機與威脅如今一一浮現,造成社會不小的傷害與損失。我們必須勇於面對問題,並且積極擬定能夠避免重蹈舊轍的發展方式。
              運用質與量的發展方式作對比,正好突顯出來城市不同於過去發展目標的地方。城市文化的發展目標將會挑戰不少既定的思維與作法,同時也因為此目標本身所具有的創新意義與時代意涵,其更需要嶄新的與開放的思維與作為。例如,過去往往認為優越的生活品質是市地重劃之後的必然結果。然而,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重視的不是開發土地與提供建地,而是一地方的環境品質與文化水準,也就是城市競爭力的優勢要件。
              擁有豐富優質的社會文化與生活環境,才能吸引全球金融、科技、創意等產業人才聚集,並且吸引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前來從事活動。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發展的要件,市地重劃的政策作為必須要考量到新的文化因素。

              市地重劃的推動應有文化的內涵
                  因此,我們必須瞭解到,如何賦予市地重劃新的文化意涵,如何運用市地重劃的工程手段來達成文化城市的優質發展,乃是現今市地重劃工作推動的策略特色。此處的「策略特色」標示著推動策略的原則:新的市地重劃政策必須要能夠帶動城市文化的發展。對於具有優越條件的城市,其所迫切需要的是開發新的動能,而文化就是重要的內涵。
              城市競爭力的提升、社會凝聚力的強化、生活環境品質的增進等,都需要仰賴文化作為城市新生的開發動能。再以整體的角度去進行規劃與執行開發,讓所有的發展因子全都連結起來共同啟動,將市地重劃工作提升為全面性的發展策略,涵蓋社會、經濟、文化與生態等面向,尤其是文化與經濟、全球與在地、生產與消費、生態與發展。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力
                  以質為發展導向的市地重劃政策,是達成城市文化發展目標的基本構思。由於追求質的發展,城市文化政策目標的實現,將會讓城市充滿活力與魅力。由於市地重劃工作的驅動,城市文化的政策目標將會釋放強大的動能,帶動城市的變革。
              以文化做為市地重劃工作推動的軸線,將會大量輸入研發、美感、彈性化、創新力、創造力、想像力、多元化、生態永續等發展因子,為城市帶來徹底的質的改變,同時注入城市所迫切需要的生命力。


              [1]湯國榮,台中市空間發展政治經濟史考察(1945-1995),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
              -----------------------------------------------------------------

              認同本文請按一下讚啦...(按讚時可留言)
              ************************

              喜歡本文🔔按讚或分享






              精選文章

              最新文章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隨機推薦文章

              焦點文章

              老長壽需要的5個微條件,第一條就顛覆傳統觀念了!

              WFU